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2020.11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1. 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N 是北极点,120°E 日期为 2020 年 3 月 1 日,此时夏威夷檀香山 (158°W)的日期是( ) A. 2 月 27 日 B. 2 月 28 日 C. 2 月 29 日 D. 3 月 1 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夏威夷檀香山(158°W)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侧,向东越过国际 日期变更线,日期减去 1 天,2020 年,2 月只有 28 天,故夏威夷檀香山(158°W)为 2 月 28 日,故选择 C。 【点睛】 下图为 2019 年 11 月拍摄的山东枣庄市某地气象站局部照片,照片中的百叶箱是用来放 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装置,它是气象站和观测站最醒目的标志之一,读数时要特别 防止受光照、触碰等因素的干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该地百叶箱箱门的最佳朝向是( ) - 2 - A. 朝东 B. 朝南 C. 朝西 D. 朝北 3. 若该地百叶箱箱门朝向为最佳方向,则此照片拍摄时间最可能是北京时间( ) A. 6:00 B. 10:00 C. 14:00 D. 18:00 【答案】2. D 3. C 【解析】 【分析】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读数时要特别防止受光照、触碰等因素的干扰”可知,为了防止受光照的影响,其箱 门应朝北最为合适(该地位于安徽,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箱体北侧背阴条件更好),故选 D。 【3 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箱门所在的方向为正北方,读图可知,此时百叶箱的影子朝向东北 方,表明此时太阳地处当地的西南方。由于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2019 年 11 月,该季节日出 东南,日落西南,所以照片拍摄的时间应在下午,AB 错,C 正确;11 月 当地昼短夜长,当地 于 18 点之前日落,D 错。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日出的方位。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 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下图表示 6 月 22 日三个不同地点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且这一天①、②两地同 时日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更少,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势 C. 经度因素 D. 天气状况 5. 3 月 21 日,当②地日落时,①地的地方时为( ) A. 14 时 B. 16 时 C. 18 时 D. 20 时 【答案】4. D 5. B - 3 -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图中日出时间为地方时,日出地方时越早, 白昼时间越长。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①地白昼时间长, 但日照时数短,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阴天等天气状况。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5 题详解】 6月 22 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地方时相差两小时,则经度相差 30°。又因①比②晚两小时故 ①位于西方。当 3 月 21 日,全球同时日出日落,②地日落地方时为 18:00。则①地地方时为 16:00。选择 B。 6. 下图为“我国某地同一个月内 1 日和 28 日两日太阳视运动线路图(图示时间为地方时)”。 读图,该月可能是( ) A. 2 月 B. 5 月 C. 8 月 D. 11 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可知,我国某地 1 日日出地方时为 6:50,日落时间为 17:10,则昼长为 10 小时 20 分钟,该地 28 日日出地方时为 6:27,日落时间为 17:33,则昼长为 11 小时 06 分钟,由此 可知,我国该地昼短夜长,昼长变长。2 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各地(北半球)昼短 夜长,2 月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各地昼长变长,与图示地区昼夜状况相同,A 符合题意;5 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各地(北半球)昼长夜短,与图示地区昼夜状况不同,B 不符 合题意;8 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各地(北半球)昼长夜短,8 月直射点向南移动, 我国各地昼长变短,与图示地区昼夜状况不同,C 不符合题意;11 月,直射点向南移动,我 国各地昼长变短,与图示地区昼夜状况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 7.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 - 4 - 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 甲、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图示四地均为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北 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丙正午太阳高度为 90°,所以可以确定丙位于北回归线; 乙和丁出现极昼现象,且丁全天太阳高度不变,应位于北极点上,纬度最高;乙出现极昼现 象,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 90°,且太阳位于南方,应位于北回归 线与北极圈之间,故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依次是丁、乙、甲、丙,D正确。 故选 D。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 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 布图(图甲),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节气对应的昼夜长短,其中济南的昼、夜时长正好处于长短相反的是( ) A. 寒露、惊蛰 B. 立冬、立春 C. 小雪、小寒 D. 雨水、处 暑 9.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如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 - 5 - A. ①小寒或大寒 B. ②立春或立秋 C. ③春分或秋分 D. ④芒种或 大雪 【答案】8. D 9. D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根据甲图上节气的排列顺序,可知相对的两个节气,昼夜时长相好 相反,从图看,雨水、处 暑正好处于相对的位置,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9 题详解】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反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 的纬度互余,所以①表示二至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大寒或者是大暑,A 错误。②表示二分日 后的第三个节气立夏或者立冬,B 错误;③表示二至日,C 错误;④表示二至日前的节气芒 种或者大雪,D正确。故选 D。 【点睛】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 行解答。 10.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 6点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 高度角为 40°。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70°S,30°E) B. (70°S,150°W) C. (70°N,150°W) D. (70°N,30°E)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是运动轨迹。 - 6 - 【详解】读图可知,当太阳视运动到达③位置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因而此时 应该为当地的正午 12 点,结合题目条件,此时北京时间为 6 点,所以据此可以推导出该地的 经度为 150°W;由图示还可以看出,该地次日恰好出现极昼,正午的太阳高度为 40°,只需要 找出直射点的纬度就可以算出该地的纬度,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又和恰好出现极昼地点的纬 度互余,所以该点纬度为 70°,结合太阳视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因而该地为北半球,C 正 确。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12.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答案】11. C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1 题详解】 - 7 - 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 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 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故选 C。 【12 题详解】 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选 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解答本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的基 础知识去理解,从而做到问题回归书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整为零。只有掌握了做每 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3.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14.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 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 降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 题详解】 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 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 程度不同,页岩、砂岩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选 D。 【14 题详解】 - 8 - 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 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 BD,结合图示,古河床沉积物露出地表, 则说明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沉积形成的,不是间歇性沉降,C 错误,所以 选 A。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 东西走向。如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南岭的形成主要是( ) A. 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 B. 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 C. 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 D. 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 16. 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搬运 B. 风力风化侵蚀 C. 流水侵蚀搬运 D. 地壳多次 沉降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 题详解】 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受到南北方向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形成的,A正确,B、C、 D错误。 【16 题详解】 南岭形成后,由于当地降水丰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多个互不连属的山岭,C正确; 南岭海拔不高,所处地区纬度较低,无冰川发育,A错误;南岭所在地区属湿润地区,以流水 侵蚀为主,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地壳沉降属内力作用,D错误。 故选 C。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 月后主要受降 - 9 - 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如图示 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段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4—6 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温②降水③泥沙搬运④地壳抬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8. 8 月份,河床抬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降水量增加 C. 水量减少 D. 地壳抬升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河流上游受季节性积雪融雪补给,4-6月,气温回升,融雪量加大,水位变高, 河水深度变大,①正确;7月后才主要受降水补给,②错误;这期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水量较大,河水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加强,泥沙淤积量小,河流深度加大,③正确;地壳运动 是一个缓慢的地质过程,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影响河水深度变化的因素,④错误。故 选 B。 【18 题详解】 图中信息显示,8月河流水位下降,河水变浅。河水变浅说明河流流量少。河流流量少,河流 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淤积,河床抬升,A正确;材结合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河水 流量少,说明 8月份降水量应该减少,B错误;泥沙淤积除受河流水量影响外,还与河流含沙 量有关,因此水量减少不是河床抬升的主要原因,C错误;地壳抬升是个剧烈的过程,结合材 料,可知不是地壳抬升,D错误。故选 A。 【点睛】第二小题易错选成 C答案,解答时应注意对 A与 C选项的区分。河流水量减少可能 导致泥沙淤积,但泥沙淤积量还受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时期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0 - 19. 图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 7、8 月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图中所示的气压分布形势,晴朗天气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 题详解】 7、8月份,典型天气现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伏旱是因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影 响。丁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高压脊影响,故选 D。 【20 题详解】 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四图中,图甲陆地高压最强,因此晴朗天气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故 选 A。 合肥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春秋季节南北气流在这里相互交汇,冷暖空气时常“打 架”,使得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时晴时雨是合肥春季气候的特色,故合肥市有“春如 四季”的戏称。下图示意 2019 年 5 月 2-6 日合肥市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天气 气温(最高/最低) - 11 - 5 月 2 日 晴天 26℃/11℃ 5 月 4日 晴天 28℃/14℃ 5 月 6日 多云 21℃/11℃ 21. 5 月 4-6 日,合肥市经历的天气过程是因为( ) A. 暖锋过境 B. 冷锋过境 C. 台风过境 D. 副高控制 22. 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 ①我国南北温差大②我国南北气压梯度大③大气运动速度慢④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1. B 22. B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合肥市 5 月 4 日-6 日气温降低,出现多云天气,可能为冷锋过境。故 B 项正确。A 项,暖锋过境气温升高。故 A 项错误。合肥市距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故 C 项错 误。5 月份气压带没有明显北移,合肥所在地区不受副高控制。故 D项错误。故选 B。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春如四季指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合肥市春季天气状况变化剧 烈。①项、②项,春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气流运动强烈。故①②正确。③项,天气变 化剧烈,气流运动速月大。故③错误。④项,春季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气流运动情况复杂, 易出现极端天气。故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相关知识。根据表格的数据变化可判断是冷锋过境造成。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 区域略图,表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图标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量盈余率 1.31 1.21 1 0.93 0.71 0.63 0.78 0.89 1 1.29 1.30 1.4 - 12 - 23. 根据图标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 A.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D. 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 24. 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4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C. 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9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答案】23. B 24. D 【解析】 【分析】 【23 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最冷月陆地温度比海洋低,由最冷月等温线判读可知,陆 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判断是北半球;由表格中水库水量盈余率可知,该地冬 季盈余率高,降水多,是地中海气候。选 B 正确。 【24 题详解】 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降水少;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由表格数据可知,9 月到次年 3 月盈余率大于等于 1,说明 10-次年 2 月水库储水增加,3 月达最大水量;4-8 月盈余率小于 1,水库储水在减少,9 月达 最小水量。选 D 正确。 【点睛】等温线判读: 全球温度变化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 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 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 13 - 1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 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7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 北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 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 海湾封冻会导致 A. 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 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 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 冰下海水 盐度升高 【答案】25. A 26. D 【解析】 考查海洋水文特征的分析,海湾封冻的影响。 【25 题详解】 辽东湾海面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照少,海域气温低,易结 冰,①说法正确;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海水盐度降低,有利于结冰,②说法 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说法正确;图示海湾在冬季受 寒潮影响较小(海洋比热容大),不会出现明显的降温,④说法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 A 选项。 【26 题详解】 - 14 - 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选项错误;海 湾封冻会增强海面的光滑性,海面摩擦力较弱,冰面风力显著增强,C选项错误;海冰是没有 盐分的,海湾封冻会析出大量盐分,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 择 D选项。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其主要原因是库里科( ) A. 地处山地迎风坡 B.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C. 与海洋距离较近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 28. 图示海域鱼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附近海域存在上升流②附近河流入海水量大③附近海域存在寒暖流交汇④沿岸有寒流经过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 题详解】 库里科、圣地亚哥均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 30°S~40°S之间,是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受西 风带影响,盛行西风将西部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30°S附近受副 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因此越往南受西风带的影响越长,降水越多, 库里科位于南方,受西风带的影响长,降水多,因此库里科年降水量明显多于圣地亚哥,B正 确;A、C、D错误。故选 B。 【28 题详解】 - 15 - 图示区域受秘鲁寒流影响,附近海域存在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形成秘鲁渔场,①④正确。图示区域属热带沙漠气候,很少有河流入海;南半球只存在中低 纬海区大洋环流,因此图示区域没有寒暖流交汇,②③错误。故选 C。 下图为“某海域 7 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该海域是世界上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之 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 S 海域 7 月份的盛行风向和洋流性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西南风 风海流暖流 B. 西南风 上升流寒流 C. 东北风 风海流暖流 D. 东北风 密度流寒流 30. 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 增加沿岸地区气温 C. 此季节该海域海雾天气更明显 D. 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 题详解】 根据海陆轮廓信息和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 S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在西南风的吹拂下,S海域深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B正确。故选 B。 【30 题详解】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暖流的影响是增温增湿,B、D错误。索马里寒流由南向 北流,北上海轮顺水航行,航速会增加,A错误。夏季索马里寒流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近洋面 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在低空积聚,形成海雾,C正确。故选 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 - 16 - 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 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 染的范围。 第Ⅱ卷(综合题共 40 分) 31. 北京(40°N)某校地理组与国外两所联谊校开展地理时间活动,并通过联网实现信息共 享。下图是“某日三所学校所在地的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条曲线中,表示北京某校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2)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 (3)此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____,此日过后的 6 个月内,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趋是 ____。 【答案】 (1). 丙 (2). 正午太阳高度大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 (3). 丙、甲、乙 (4). 23°26ˊS (5).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解析】 【分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知识: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时当地地方时为 12:00;正午太阳高度 的计算公式;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的区别;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详解】(1)北京时间采用的是 120°E经线的地方时,北京的经度为 116°E,比北京地方时早 16分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时地方时为 12:00,则北京时间为 12:16。甲、乙、丙三条曲 线中,丙曲线正午太阳高度大约出现在北京时间 12时,故选丙。 (2)由上一小题可知,丙代表北京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正午太阳高度角 26.5°。利用这太阳 高度计算式 H=90-丨所在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丨(同半球相加、异半球相减),可求得该日太 阳直射点位于 23.5°S。甲地最大太阳高度角为 90°,因此甲位于 23.5°S。由日出和日落的时刻 - 17 - 可知,图中乙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所以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丙、 甲、乙。 (3)由第二小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 23.5°S(23°26ˊS)。太阳直射点位于 23.5°S,日 期为 12月 22日前后,此日过后的 6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6月 22日移至北回归线, 北京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长安河为汉江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该河中有一处河心洲,河心洲的北面有块 巨大的岩石,当地人称之为“犀牛背”,犀牛背对洪水有分流作用,使四分之三的洪水流入 西边河道。河心洲对岸的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下图示意河心洲与老城村位置也图中甲乙两 地之间的地形剖面。 (1)简述图中河心洲的形成过程。 (2)解释洪灾发生时自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星的原因。 (3)老城村遭遇洪水的季节是____,并分析该地洪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长安河在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与碎石;水流流经犀牛背时, 受其阻挡,犀牛背南侧水流速度减缓;河水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河心洲。 (2)河道弯曲度大;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水位迅速上涨, 明显高于东侧。 (3)夏季;长安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犀牛背上游来水量大; 受犀牛背分流影响,大部分洪水流向老城村一侧;老城村位于长安河的凹岸,洪水期水位明 显增高,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 【解析】 【分析】 - 18 - 本题考查流水地貌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河心洲的形成主要是泥沙沉积形成。需要从物质、泥沙、流速降低、泥沙沉积 等方面分析。长安河在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水携带大量泥沙与碎石,据图可知,当水流流 经犀牛背时,受其阻挡,犀牛背南侧水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水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从而形 成河心洲。 (2)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可从图中看出一个是凹岸,一个是凸岸,水流速 度和地转偏向力都不同。据图可知,长安河河道弯曲度较大,且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 根据水流惯性,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因此水位迅速上涨,明显高于东侧。 (3)据材料可知,陕西省长安河为汉江支流,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老城村遭遇洪水的 季节应为其雨季即夏季。长安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犀牛背上游来水量大;据材料 可知,犀牛背对洪水有分流作用,使四分之三的洪水流入西边河道,受犀牛背分流影响,大 部分洪水流向老城村一侧;而老城村位于长安河的凹岸,洪水期大量水流过来,水位明显增 高,因此老城村经常遭遇洪水。 【点睛】凹岸和凸岸是针对河流弯曲处来讲的,凹岸被侵蚀,凸岸沉积。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气中的水汽来自下垫面,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空 气中水汽含量达到上限时,称为饱和空气。气温下降有可能使不饱和空气变成饱和空气,露 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跌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时的温度。如图所示数据来自 GIS 推算, 是晴朗条件下某时刻相关城市大气即时温度及露点温度(单位:℃)。PQ 为晨线。 (1)结合图示信息,说明与大连相比大庆单位体积空气水汽含量的高低及其原因。 (2)此刻该地区晨线以东城市空气中水汽含量均不饱和,分析其原因。 (3)从地理位置推断此刻佳木斯大气即时温度高于大庆的原因。 - 19 - 【答案】(1)含量低。地处内陆,地表水量相对贫乏;气温低,蒸发能力弱。 (2)夜晚水汽凝结,(单位体积空气)水汽含量下降,白昼气温升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 提高。 (3)佳木斯位置偏东,日出早,接受太阳辐射时间长(获得热量多)。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读图的准确性和对材料准确性的 把握,难度较大。 【详解】(1)依题意,“空气水汽来自下垫面”,主要是通过蒸发实现的;图示大连与大庆单位 体积空气水汽含量的高低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不同来分析。 (2)晨线以东为白昼,且图示以东各城市即时气温均高于露点温度;不饱和可从水汽含量低、 气温高而容纳能力强两方面分析。 (3)图示两地纬度相同,大庆位于晨线附近而刚刚日出,佳木斯处于偏东位置而日出较早, 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 34.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乙风带的风向是____。 (2)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的④气候区处于____(多雨、少雨)季节,其原因是____。 (3)⑤气候区终年多雨的原因是____。 【答案】 (1).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西北风 (3). 多雨 (4). 太阳直射南半球,赤 道低压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带来充足水汽。 (5). 位于地形迎风坡;东南 - 20 - 信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沿岸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查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难度较小。 【详解】(1)根据世界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乙风带是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 (2)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的④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 此时处于多雨季节,原因是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 的作用,风向发生左偏,形成西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 (3)⑤气候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加 上多地形雨,全年降水丰富,形成终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点睛】 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去。 材料一:青海湖(图 a)区盛行西北风,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图 b)。青海湖区沙丘主要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沙丘 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 - 21 - 材料二:青海湖水温分层现象随季节而变化,表层水温平均为 16℃,底层水温平均为 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1)指出湖边植被增加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弯西侧沙堤的成因。 (3)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水温分层现象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影响:使湖风减弱,陆风减弱。原因:由于植被增加,白天减弱了湖陆之间的 温差,使湖风减弱;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2)西北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 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 水位下降,最终沙堤露出水面。 (3)夏季水温分层显著,秋季水温分层不明显。夏季青海湖表层升温快,底层升温慢,加上 夏季风力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分层显著;秋季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 分层不明显。 【解析】 【分析】 - 22 - 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应用:湖陆风、青海湖风沙入湖的现象和沙堤的形成原因、 青海湖夏秋水温分层现象。侧重对事物的形成过程的探究,突出了地理事物的区域性、综合 性,凸显了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题组难度较大。 【详解】(1)湖边植被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增大,白天陆地升温减慢,减弱 了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使得湖泊吹向陆地的湖风减弱;晚上,有植被的陆地降温减慢, 湖陆之间的温差减小,使得从陆地吹向湖泊的陆风减弱。因此湖泊周边植被增加将使湖风减 弱,陆风减弱。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青海省湖滨的沙丘主要集中在湖东平原,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 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该地区主要盛行西北风,当水位降低,裸露地表的泥 沙被西北风携带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 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时速度减慢,泥沙逐渐沉积;水下 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沙堤,不断增高,当湖水水位降低时,沙堤最终露出水面。 (3)夏季,青藏高原阳光强烈,水面获得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升高快,底层升温慢,加上 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学扰动较小,水温分层显著;当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湖水上下层 扰动加剧,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增多,水温分层不明显。 【点睛】沙堤,指由于河岸或湖岸地区水深突然减小,水流受到河岸或湖岸的阻力,流速减 小,挟沙力降低,使泥沙沉积下来。多分布在河岸地区。有河岸沙堤、江心洲上的沙堤、天 然堤等类型,均属河漫滩微地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