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解析
- 1 - 考点七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 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 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翻译 3 大赋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 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 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一)重点实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 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 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方法思路| ★实词翻译推断“6 法” (1)语境分析法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 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2)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同一位置 上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3)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依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 的意义。 (4)联想推断法 联想成语或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 中实词的含义。 (5)字形推断法 - 2 -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 (6)古今比照法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这里 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对点演练|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翻译。 (郑)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 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 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 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 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1)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2)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 解析:(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高”,意动用法,“以……为高”。 (2)“目”,名词作动词,看作。 答案:(1)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 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认为他的德行高尚。 (2)(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参考译文] 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 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 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认为他的德行高尚。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 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 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郑遨种田,罗隐之靠卖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 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 探求这种道术。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 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 - 3 - 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 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 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1)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2)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解析:(1)复:一词多义,再。分别:古今异义词,分辨。(2)赍:一词多义, 携带。对面:古今异义词,当着别人的面。 答案:(1)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 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 (2)(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 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 [参考译文]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 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 螂攀着树叶窥探蝉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 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 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 “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 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 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 衙。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了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 了他,没有治罪。 (二)重点虚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 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 “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 助词等。 |方法思路| ★虚词翻译关注“3 点” (1)通读语句和前后文,看清句子中有哪些虚词?是处于句中还是句末?这些 - 4 - 虚词在句中分别有什么意义?起什么作用?在句末表什么语气? (2)结合具体语境,逐一落实。代词,注意指代的内容;助词,分清是结构助 词还是语气助词;介词,看清介词的宾语,根据宾语作出合理的翻译;连词,看 清连接的对象,并列、顺承、修饰一般不用翻译,转折、递进、条件、假设需要 准确译出;语气词,要翻译出合理的语气。另外还要注意辨析是介词还是连词, 是表停顿还是表判断,等等。 (3)翻译后,务必通读,消除语病和赘余,介词结构要调整。虚词的翻译,最 容易出现赘余现象,也最容易出现分句间关系不明问题,需格外留心。 |对点演练| 3.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 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 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 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2)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解析:(1)无乃:固定结构,表推测,翻译为“……吧!”。(2)盍:何不;何 故。诸:第三人称,相当于“之”。 答案:(1)你刚才许诺给我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可以吧! (2)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 的人。” [参考译文]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呼救。 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 你能救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 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你刚才许诺给我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这恐 怕不可以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 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 - 5 - 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 地方。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 的人。”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着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于河水之中 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杨玄感之反也,帝遣蕴推其党与,谓蕴曰:“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不尽加 诛,则后无以劝。”蕴由是乃峻法治之,所戮者数万人,皆籍没其家。……帝不 怿曰:“我去尚犹未克,鼠窃安能济乎?”威出后,蕴揣上意,奏威罪,帝付蕴 推鞫之,乃处其死。 (1)蕴由是乃峻法治之.,所戮者.数万人,皆籍没其家。 (2)帝不怿曰:“我去尚犹未克,鼠窃安能济乎.?” 解析:(1)之:代词,可不译。者:代词,……的人。(2)乎:疑问语气词,可 不译。 答案:(1)裴蕴因此就严法究治,所杀的人有几万,都登记没收家财。 (2)炀帝不高兴地说:“我去尚未打下来,这些鼠辈怎能成事?” [参考译文] 杨玄感造反时,炀帝派裴蕴追究他的党羽,对裴蕴说:“杨玄感一呼,随从 他的就有十万之众,不都杀掉,那么以后就没有用来警戒他人的办法。”裴蕴因 此就严法究治,所杀的人有几万,都登记没收家财。……炀帝不高兴地说:“我去 尚未打下来,这些鼠辈怎能成事?”苏威出去后,裴蕴揣测皇上的心意,奏告苏 威有罪,炀帝把苏威交裴蕴审问,裴蕴判处他死罪。 (三)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和翻译格式,重 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方法思路| ★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1)省略句 如果省略主语,翻译时要加以补充;如果省略代词宾语,翻译时要译出指代 内容;如省略介词“于”,要根据语境,补出具体词义。 - 6 - (2)宾语前置句 要注意 4 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翻译时,要根据语境,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表 达习惯。此外,还要注意语句通顺。 (3)定语后置句 要根据定语后置句的类型特点,结合语境,灵活进行翻译。要特别注意定语 要放在主语或宾语前,保证句意通顺。 (4)状语后置句 先找出介宾短语的构成特点,无论是以介词“于”构成的介宾短语,还是以 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都要确保回归至谓语动词前。 (5)主谓倒装句 这类句式虽在翻译时出现较少,但也要引起特别注意。对于语序的调整,要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对点演练|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方法。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 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 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 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 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 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 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2)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 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解析:(1)句式:“辄辞以疾”为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调整句序为 “辄以疾辞”;“弗之罪也”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调整 句序为“弗罪之也”。(2)句式:“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为无标志词的 被动句;“请贞为让表”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写成“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 - 7 - 职的奏章”;“卿表自制邪?”“臣表谢贞所作”均为无标志词的判断句。 答案:(1)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 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府长史汝南人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 章。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曾经趁着举办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 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 [参考译文] 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离散走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 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接受禅让即位,谢暠返还乡里,供养谢 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等到始兴王陈叔陵担任扬州刺 史,推荐祠部侍郎阮卓做记室,征召谢贞做主簿。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 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叔陵一向(或: 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不久高宗驾崩,叔陵横行不法,叛逆作乱,他府中的属 官大多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与阮卓没有受株连而获罪。 陈后主于是下诏让谢贞入宫担任中宫管记,调任做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人 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章。后主看过后认为 奏章写得很不寻常,曾经趁着举办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 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后主就下诏给舍人施文庆说:“谢贞在南平 王那里,没有俸禄,可以赐给他一百石米。” 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方法。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屯田员外郎,以 母老固辞,复为莱州通判。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 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杜衍在济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 又言:“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观察使、定州总 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请趣惟演 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贬太常博士。 (1)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 (2)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解析:(1)句式:“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为被动句。(2)句式:“胡则以罪 罢三司使”为被动句。 - 8 - 答案:(1)州民霍亮被仇人诬陷应处死,差役们从中收受财物附会并强加给他 罪名,郭劝替他昭雪免罪。 (2)胡则因罪被免除三司使,却又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参考译文] 郭劝,字仲褒,是郓州须城人。考中进士,屡经升迁为太常博士,特旨升职 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因为母亲年老而坚决推辞,又改任莱州通判。莱州百姓霍亮 被仇人诬陷应处死,差役们从中收受财物附会并强加给他罪名,郭劝替他昭雪免 罪。当时宋绶出京担任应天府知府,杜衍在济南任职,郭劝说:“宋绶有文才学 问,杜衍清廉正直,不应派在地方。”又说:“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在京拖延不去 陈州,觊觎宰相之位;其弟钱惟济现任观察使、定州总管,自己申请改派留后; 胡则因罪被免除三司使,却又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请催促钱惟演立即返 回任所,罢免钱惟济的兵权,追回对胡则的任命。”被贬为太常博士。 二、文言翻译“6 字诀” 高考语文试题将考查文言语段或句子的翻译。它要求直译,原文的字字句句 都要落实到译文中。译文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最好表达方式也与原 文保持一致。只有难以直译或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适当考虑意译。 关于直译的方法,要遵循“留”“换”“调”“删”“补”“变”“6 字诀”。 (一)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 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 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 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 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如“陛下”)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对点演练| 7.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策定丹阳,吕范【注】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 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 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 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 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 9 -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吕范:字子衡。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 (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解析:(1)翻译时,需保留的词语有“孙策”“丹阳”“吕范”“都督”等。 (2)翻译时,“诸葛亮”“襄阳”“刘表”“刘备”等词语需保留。 答案:(1)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兼任丹阳的都督一职。孙策说:“你 已有了大批人马,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 (2)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 侍奉他。 [参考译文] 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兼任丹阳的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有了 大批人马,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 原因,是要拯救时世,譬如同坐一条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都会受到它的危 害。这也是为我考虑,不完全只是为将军考虑。”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 策的声誉,便与他推诚相交,等到孙策死了,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 之共同成就大业的人,于是就一心侍奉他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 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识远见,怎 么会在乱世中遭受困厄呢? (二)换 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在翻译文言语句时, 替换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有些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 语中已不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可译为“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 换了。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如:“距关,毋内诸侯”可译为“把 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其中的“距”就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 (3)古今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例如:“沛 公居山东时”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 - 10 - 时就换成了“崤山以东”。 (4)活用的词语、固定结构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例如:“吾从而师之”可 译为“我跟从他以他为师”,“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师”。 (5)判断句、被动句中的标志性词语要对应译出。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为判断句,应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对点演练| 8.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士隆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 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 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 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 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 (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解析:(1)关键是把“坐”“削”“籍”“谄”“善”等词替换解释为 “因……犯罪”“取消”“官籍”“谄媚”“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2) 关键是把“词”“连”“素”“悉”“逮”“付”替换解释为“状词”“牵 连”“平时、向来”“全部”“逮捕”“交付”。 答案:(1)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 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 (2)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 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 [参考译文] 张士隆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廖铠凌虐陕西, 正是他父亲廖鹏凌虐黄河以南地区的旧习气。黄河以南因廖鹏的原因招致民乱, 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廖铠父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 众的愤恨。”廖銮,是随从廖铠镇守陕西的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 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查薛凤鸣的案件时诬陷他。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 - 11 - 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薛凤鸣与 堂弟薛凤翔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被判处死刑。 刑部怀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在长安门外哭 诉冤枉(并)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 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 又逮捕薛凤鸣对证,(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他的官职。 (三)调 所谓“调序”,就是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以 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调序法:(1)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2)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 时带了什么”。(3)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有个好 事的少年”。(4)状语后置句。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为“靛青, 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更深”。 |对点演练| 9.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 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 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解析:“身不显于时”和“言立于后世”都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 句序为“身于时不显”“言于后世立”。 答案: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身份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 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参考译文] 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身份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 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他日有见到它的人,看到他 的《后车》诗,就不会忘记借鉴警诫了;看到他的《逸党》诗,礼义就不会衰败 了;看到他的《哭友人》诗,残酷的官吏就会心生惭愧了;看到他的《同州题名 记》,地方长官就了解政治的腐败了;看到他的《望仙驿记》,地方长官就不经营 驿站了。由此来说,带来的益处不也很多吗! - 12 - (四)删 “删”即把无实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语句中有些词,如句 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 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如《兰亭集序》“夫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夫”为发语词,引起下文,无实义,翻译时需删去。 |对点演练| 10.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 年,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夫天何 言哉?垂象示诫,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前王所以致礼者,勤而行之;今时所 以败德者,思而改之。则宝祚无疆,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 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 之功。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选自《贞观政要》卷十,有删改) (1)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夫天何言哉? (2)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解析:(1)“乎”放在句中提示停顿,“夫”是发语词,这两类词在翻译时可 删去不译。(2)“所”在文言文中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时把动词译 作名词即可,“所”可删去不译;“伏愿”中的“伏”用来修饰“愿”,仅表尊 敬,在现代汉语中可不译。 答案:(1)到了今年,天灾流行,炎热招致旱灾。上天是想说什么呢? (2)我实在是愚蠢浅陋,大致列举我看见的,恳请陛下采纳我无知的言论,希 望愚者千虑能有一得。 [参考译文] 我听说祸福不是注定的,只是人自己招来的,人不犯错误,不吉祥的现象不 会随便发生。陛下您统治天下十三年了,威震四海,五谷丰登,礼教兴盛。到了 今年,天灾流行,炎热招致旱灾。上天是想说什么呢?它是显示征兆发出警告, 如果您看到警告心存畏惧,就会择善而从。以前的国君用来达到礼教的事,您勤 勉施行;现在用来败坏德行的事,您思考改正。那么国家的好运没有止境,天下 百姓都会非常幸运,哪里会有什么祸患呢?既然这样,那么社会的安危,国家的 - 13 - 治乱都在您一人而已。现在的太平基业,已经是高耸如天般险峻,九仞高山般的 伟业还缺少一篑之功。我实在是愚蠢浅陋,大致列举我看见的,恳请陛下采纳我 无知的言论,希望愚者千虑能有一得。 (五)补 所谓“增补”,就是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是“(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的省略,因此应译为“(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 去(辞谢)”。 (2)省略了的介词“于”等要补上。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是“将 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的省略,因此应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 黄河以南作战”。 (3)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判断句, 应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对点演练| 11.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补集贤校 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之 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 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 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 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帝惭 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重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 有向儒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 便观省。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 (1)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 (2)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 (3)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解析:(1)“狎”后省略宾语“他”(崔郾),翻译时需补出;(2)“欺”后省略 宾语“他”(崔郾),翻译时需补出;(3)“亲挟格”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出, - 14 - 应该写成“(崔郾)亲挟格”;“褒黜必当”中“褒黜”省略了宾语,翻译时需要补 出,应该写成“褒黜(官员)必当”。 答案:(1)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 近他。 (2)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 不敢欺瞒他。 (3)每次选拔官吏,崔郾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 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 [参考译文] 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他。崔 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 他。每次选拔官吏,崔郾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 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多次升迁后担任谏议大夫。穆宗登基, 荒废政务,沉溺于游猎,在宫中纵恣狂放,天亮了还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崔郾进 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众多的百姓,天下安定还是 混乱,都系在陛下您一人身上。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 今天就失去了。西望敌寇的营垒,距离宗庙只有十舍的距离,百姓困苦,没有牲 畜和积蓄的粮食。希望陛下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幸福。”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 意,提拔他为给事中。敬宗继承帝位,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升任他为 中书舍人,他(入宫)谢恩说:“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没问过一次经书 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敬宗惭愧地 说:“我不久一定向你请教。”高重恰好在旁边,趁机进言说:“陛下乐意向善却没 有咨询什么,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敬宗又自责道歉,都 赐给他们锦缎财物。崔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 皇上,以便于皇上阅读思考。崔郾升任礼部侍郎,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 (六)变 “变”是为了让翻译后的语句变得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 惯,还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风格。从具体操作角度来说 有三个方面要注意: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 只译出本体即可;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借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 - 15 -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 了。 |对点演练| 12.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守宗资先闻其(范滂)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 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 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滂后事释,南归。 解析:“犹以利刃齿腐朽”可以翻译成“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 西”,句中的“齿”若不改变说法,翻译成“啃”“咬”都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 象,译出的语句也不通畅。 答案: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 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不能违反。 [参考译文]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过范滂的名声,请他担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 范滂在职期间,严厉地整治邪恶。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孙,被 同乡的人轻视。中常侍唐衡把李颂推荐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 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压下任命不征召他。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 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 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不能违反。”宗资这才 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 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南边(老家)去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