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指导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指导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吕氏春秋》中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 时期( ) 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私田兴起的现象,根据关键信息,可知 C 项正确;A 项“仍占主导地位” 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 项“普遍使用”说法与史实不符;D 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 答案 C 2.《新全球史》在评价古代中国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 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 其家庭。”它评价的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解析将国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以避免因土地兼并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均田制的内容。 答案 B 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政局动荡不安 B.社会分配不公 C.土地兼并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因为土地兼并,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4.我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卖制度,王安石变法则主张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 收入,南宋更多是官商勾结,共同牟利。上述事例反映了( ) A.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不抑制官商抑制私商 C.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 D.政府鼓励官员经商行为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卖制度,王安石变法则主张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南宋更多是官商勾结,共同牟利”,说明古代政府不抑制官商,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5.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后来 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下图)。宜民市的设置源于( ) A.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 B.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 C.“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 D.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中“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说明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渔民内 迁,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6.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 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认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明清时期的商品生产发展程度较低 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十分缓慢 D.地域性商人群体反对建立新型公司 解析“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设立的发展海外贸易和进行殖 民扩张的机构;而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重视海外贸易,因此不可能建立那样的“贸 易公司”。故选 A 项。 答案 A 能力提升 1.《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 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兼并严重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井田制趋于瓦解 解析由“诗经”可知材料内容大体出现在西周到春秋时期,由材料“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可知此时在“公 田”之外又出现了“私田”,这说明周代的井田制遭到破坏。A、C 两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周代的井 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存在土地兼并问题,排除 B 项。 答案 D 2.公元前 216 年,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田地所有者“自动陈报所有土地实数,按定制缴纳赋税”。这 实际上 ( ) A.剥夺了地方赋税的征收权 B.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度 C.进一步瓦解了井田制 D.用行政手段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解析由于长期的战争,秦朝统一时,土地所有权出现了较大变化。秦朝政府“令黔首自实田”,并作为征 收赋税的标准,进一步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度。 答案 B 3.宋代的户籍有主户和客户之分,拥有土地或房产的城乡居民称为主户,其余的被称为客户。主客户 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当地的发展情况,主户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通常是( ) A.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 B.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C.土地兼并较弱的地区 D.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解析主户较多,说明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数较多,小农就多;主户较少,土地集中就较为严重。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C 4.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 背本趋末”。这说明( ) A.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C.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解析汉高祖时期,抑制商业的发展,但到汉文帝时,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政府虽然抑商,但商业仍 有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汉文帝对待商业的态度,故 B 项错误;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说明汉高祖实行抑商政策,故 C、D 两项错误。 答案 A 5.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成绩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 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生在商人家庭。这体现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D.拜金主义思想的严重 解析材料“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虽是状元,但出生在商人家庭”反映 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的婚姻等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 C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 以贯之的经济政策,“终结”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没有体现出商 品经济的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科举的追捧,而非拜金,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清代,广东蓝鼎元在其著的《论南洋事宜书》中提出:“一船之敝,废中人数百家之产,其惨目伤心,可 胜道邪?”他实际上是在陈述( ) A.朝贡贸易的巨大危害 B.赋税沉重对人民的伤害 C.“海禁”政策的不利影响 D.开海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解析“船之敝”,是指不允许出海贸易。“废中人数百家之产”,是不允许出海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故选 C 项。 答案 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 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解析第(1)问从“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第(2)问,从材料中的“除 井田,民得卖买”可知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确立;“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角度思考;“影响”则从生 产力发展、土地兼并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根据所学则应从均田制的角度来分析措施及结果。 参考答案(1)井田制。 (2)变化:井田制正式废除,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 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等等。 (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结果:由于土地私有、土地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这个严重的问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编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 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 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材料三 资本在它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 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材料一揭示了哪些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针对“资本的萌芽”,中西方的“国家政权”分别以怎样的态度应对? 参考答案(1)现象:明清时期,许多商人发家以后,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原因:高额地租的诱导;土地买卖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影响:严重影响了资本积累,不利于生产规 模的扩大;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2)“海禁”政策。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3)理论依据: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原理。这里强调的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 用。 清政府以“抑商”“海禁”的政策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以“重商主义”政策推动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