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8天散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8天散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8 天 散文阅读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 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 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 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 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 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 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 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 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 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 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 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 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 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 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 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 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 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 “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 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 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 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 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 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 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 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 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 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B 2.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 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3.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 “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试题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主 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又指心态与观念的限制。 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通过人称的变化来考查。“你” “我”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生视角,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的人无法理解窗内,窗内的人也 无法走进窗外。结合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使用的好处,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人称变化的作用 叙述性文本中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典例中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 不在的约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年 灯 肖复兴 (1)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像往年一样, 又亮了起来。 (2)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点亮。从 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 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 (3)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 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 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一颗小 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 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对于我,灯,就是家; 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 (4)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很多 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的儿子, 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 80 了,十几个小 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 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每年 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 (5)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 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 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 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 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6)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缤纷辉映 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 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然不动的样子,那执着旺盛的心气,颇 有点儿像老爷子。 (7)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小区里, 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 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 (8)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 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 儿子,同时,也为自己。 (9)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 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 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 (10)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 两人做起了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竟赶上了当天晚 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 10 天,年还没有过完呢。 (11)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 年 2 月 25 日,有删改。) 1.文章围绕“年灯”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 3.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 4.文中老爷子年年亮起年灯,期盼儿孙回家过年。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回家过年”却观点不一。 下面是某社区工作人员就“我们是否应该回家过年”的 100 份抽样调査结果。 (1)请根据调查结果,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2)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陈述。 1.①年轻时,母亲为我点灯,温暖着我。②老爷子从美国回来后,年年点亮年灯,但没能盼回儿孙。 ③去年大年夜老爷子点年灯,全家团聚。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执着,以及期盼全家团圆的强烈 愿望。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从题干所问来 看,属于局部鉴赏,故应从局部鉴赏的答题角度进行作答。先考虑修辞,“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 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把年灯比作礁石,使用了比喻的修 辞,写出了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期盼之执着,表现出他对全家团圆的渴望之强烈。 3.①结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成整体;②内容:写出了老爷子每年点年灯,盼儿孙回家团聚, 突出他内心的执着。 【解析】 题干问的是“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 这是考查文中物象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形象、主题等角度分析,题干中说“反复出现”, 这就暗示学生,“年灯”在文中好比一条线索,把事件、人物给串联起来;从对形象的角度来看, 老爷子年年点年灯,表现出内心的企盼和执着。 4.(1)大多数人都赞同回家过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赞同回家过年的人数更多。 (2)答案示例:示例一:我赞成。父母年事已高,他们盼望子女回家过年,享受天伦之乐,回家 过年也是“孝”的一种表现。示例二:不赞成。过年只是一种形式,在哪里过年其实都一样,我 们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来,或者用其他方式向父母尽孝心。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