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2次周测卷 Word版含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学 校 : 姓 名 : 班 级 : 学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二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 第二次周测试卷 满分:150 分 时间:6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5 分,每小题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重教养、重德育、重家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 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 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 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 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 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 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 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 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 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 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 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 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 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 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 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 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5 分) A.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 思想及其生活。 B. 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 好家族风气等。 C.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 及其价值倾向。 D.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 教三方面结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5 分) A.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B. 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C. 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D. 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5 分) A. 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 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B. “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 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C. 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D. 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 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1.B(A 项,原文在“潜移默化”前有“曾经”加以限制。C 项,“及其价值倾向”错。原文是说“和主 流价值观”。D 项,“不外乎”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主要体现在”。) 2. A(“正反论证”错,文章没有进行反面论证。) 3. C(,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与“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思 不一样,前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未然,后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 一种已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罐棉籽油 非鱼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 密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地坑院的日子让大妞憋屈,加上又是女娃,不受全家人待见,于是,童年时期的她就在外奶家长成了 没王的蜂。观头村把姥姥叫外奶,姥爷叫外爷。但对大妞来说,自家的爷没见过,自家的奶是哥的,跟她没 关系,只有外爷外奶才是她的。 ②从观头村到外奶家,四五里的路,走着玩着就到了。外奶住在前嘴子,外爷在沟里给生产队放羊和牛, 大妞就在院里、河里、树上幸福地自由生长,把自己长得泼泼实实,天天风一样在山坡上、山沟里刮过来刮 过去。那时候,外爷每天回来,兜里总会装满各种瓜果,吃不完,就晒成果干,藏在一只瓦瓮里,时不时给 大妞抓一把。 ③大妞在前嘴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六岁那年的年底,生产队要分油。外奶病了,在炕上躺着, 大妞听见村里喇叭吆喝分油,就跟外奶说:“我去。”那一年,棉花丰收了,一人能分二斤油。这些油,除 了过年用,还要计划着把下一年过完,平时基本不用油炒菜,偶尔用一次,也只是在筷子头上包块布,在油 罐里蘸一下,往锅底快速擦一下,看得见一层光亮就行。 ④油罐在案板靠墙的地方放着,黑瓷的,两边耳上系着麻绳,年月久了,绳子变得乌黑油亮,一年到了 头,罐里只剩下一层陈油底。外奶说:“小心着点,别跑,别绊倒,别摔了,别洒了。”大妞拎着油罐出了 窑:“知道啦。” ⑤油坊在场院里,场院离前嘴子还有两道沟。大妞记得外奶的话,拎着油罐从山坡下去,下到沟底,再 上到坡上,再翻一道小沟,就到了。领油的人很多,看见大妞,就逗她玩:“大妞,分了油,你奶给你吃烙 馍还是炒鸡蛋?”大妞说:“都不是,我奶说给我烙馍加鸡蛋。”她瞪大眼睛的样子,惹得村里人大笑起来。 ⑥油打在油罐里,顿时变得重起来。大妞小心地拎着油罐,两只手轮换着提,在山坡上走得小心翼翼, 身边跑过的野兔她顾不上看,端起身子的小松鼠她也不敢逮,油汪汪的烙馍、黄灿灿的炒鸡蛋,比它们更重 要。翻过了那道小沟,慢慢地下了山坡,穿过小河,爬上前嘴子的那道坡就到家了。大妞的两只小手因为冷 风吹,因为油绳勒,变得通红通红,她感觉不到疼,就是有点麻。她把小嘴紧紧地闭着,慢慢地爬着坡。快 到了,她已经能看见窑门上的风眼了,风眼黑黢黢的,这会儿没有烟冒出来,大妞知道,外奶开始烙馍炒鸡 蛋才能有烟呢。 ⑦手实在太麻了,两只手都麻。大妞喊爷来接她,没人应,估计外爷还没回来,外奶在炕上躺着,也听 不见。把油罐放下吧,哪有平展地方?路边那棵石榴树底下平,能放下油罐。大妞把油罐慢慢地放下来,往 石榴树底下搁。好像不平,有石头子,把石头子踢走,还是不平。这个小小的女孩,萌发了一个极聪明的念 头:靠在树上就不会倒了。油罐被大妞斜着靠在落光了叶子的石榴树上。油,清亮亮的棉籽油,顺着树干流 了出来,等大妞发现的时候,她慌了,急忙用手去堵罐口,去抹树干上的油。结果,油罐被她的棉袄袖子挂 倒了。黑瓷的油罐顺溜地沿着山坡自己跑了,那些清亮亮的棉籽油,也沿着山坡跑,没跑多远,就全渗进了 土里。大妞跟着油罐跑,等到她撵上油罐的时候,就只剩下那截被浸湿的麻绳,上面连着一只小巧的黑色耳 朵,油罐已经碎成了片。 ⑧她不知所措,没哭,也没叫,愣了半天,拎着那截麻绳和那只耳朵,回家了。外爷和外奶没有骂大妞, 因为她把麻绳扔在窑门口就跑回观头村自己家了。娘和父亲看见她袄袖上、前襟上的油,揍了一顿,才去问 清楚情况。 ⑨后来,大妞听说,父亲第二天从自家油罐里给外奶倒了一半油送去了,外爷说:“没油就不活了?不 兴打娃。”一直到过年,大妞没敢再去外奶家,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家,娘说“把你的油省下,你别吃了。” 大妞小声地犟嘴:“咱家都没炒鸡蛋,没烙馍。”她的头上,又挨了一下。 ⑩过罢了年,大妞又去了前嘴子。外爷没提油罐的事,外奶也没提,就好像他们家油罐一直好好地安放 在大案板角上,装了满满一罐的棉籽油。吃后晌饭时,外奶说:“今儿烙馍炒鸡蛋,去年都许了咱大妞的。” 窑门风眼上的烟还没有散去,桌子上的烙馍炒鸡蛋,正泛着微微的油光。大妞想哭,但口水比泪珠更早地流 了下来。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 ( ) A. 小说的标题“一罐棉籽油”是行文线索,文章围绕它设计了大妞帮外奶去提油、路上打碎油罐、做烙 馍炒鸡蛋等情节。 B. 大妞的外爷、外奶十分疼爱她,也常给她好吃的,所以她喜欢待在外爷、外奶家,也在那里养成了活 泼、爱玩的性格。 C. 大妞出门去打油时,外奶的连声叮嘱表现了她对大妞的爱,四个“别”也体现了外奶对油的重视,说 明当时物资匮乏。 D. 大妞打碎了油罐不敢再去外爷、外奶家,直到父亲从自家油罐里倒了油给他们,她才敢去,因为她知 道油的稀缺、珍贵。 5. 小说第⑥段描写生动细腻,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分 )答: 6. 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丰富意蕴。 (10 分 )答: 4.D 【解题思路】“直到父亲从自家油罐里倒了油给他们,她才敢去”分析有误,从小说内容来看,父亲送了油,大妞 也没敢去外爷、外奶家,直到年后才去。 5. 【答案示例】( 1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大妞的小心谨慎,表明她对油的重视;( 2 )以爱玩的大妞不看路边的小动物和 手被勒红时的表现,表现大妞的懂事;( 3 )对大妞拎油罐回家时表现的描写,为下文写油罐被打碎、大妞跑回家等情节 做铺垫。 ( 每点 2 分 )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 【答案示例】( 1 )写出大妞对外奶为自己做烙馍炒鸡蛋的感动和对食物的渴望;( 2 )外奶不因大妞犯错而不兑现之 前的话,体现了外奶的慈爱和宽容;( 3 )既传达出生活的辛酸,又表现了温情的可贵。 ( 每点 2 分 ) 二、文言文阅读( 40 分)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完成 7~11 题 第 3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学 校 : 姓 名 : 班 级 : 学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原旷其盈.视 盈:充满 B.川泽纡. 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 C.序.属三秋 序:顺序 D.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答案】C 【解析】序:时序(春夏秋冬)。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窜.梁鸿于海曲 屈.贾谊于长沙 B.徐孺下.陈蕃之榻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C.襟.三江而带五湖 目.吴会于云间 D.宾主尽东南之美.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答案】A 【解析】A 项,均为使动用法。B 项,“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上”为名词作状语。C 项,“襟” “带”为意动用法,“目”为名词作动词。D 项,“美”为形容词作名词,意为“俊杰”,“雾” “星”为名词作状语。 9.《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 物华人杰。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用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 母那样的好邻居。 C.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和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说自己 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抱负,想要从军报国。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 教诲。 【答案】B 【解析】“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是说自己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 上结识各位名士。 10.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 年(675 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 B.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 樊川,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诗作有《清明》《赤壁》等,他的赋和古文也很有 名。 C.王维,字摩诘,唐代开元九年(721 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散文也很有特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散文是写给友人裴迪的一封信,充满了诗情画意。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龚自珍,浙江仁和人,清 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病梅馆记》同样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压迫、摧残人才的不满。 【答案】B 【解析】“酷似杜甫”有误,应为“酷似李白”。 11.翻译下列句子。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0 分) 答案:天高地远,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想到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 的。 (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10 分) 答案: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 分)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 密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与孤鹜浑 然一体的美景。 (4)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2)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5)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