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岳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1 湖 南省岳阳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 分)(2013•岳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 是( ) A.酒精挥发 B.铁棒磨成针 C.食品腐烂 D.花香四溢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与 B、D 相同,故选项错误; B、铁棒磨成针属于物理变化,与 A、D 相同,故选项错误; C、食品腐烂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与其它不同.故选项正确; D、花香四溢属于物理变化,与 A、B 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生活比较多,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 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 题中. 2.(3 分)(2013•岳阳)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合理的是( ) A.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用“塑化剂”制饮料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A、根据亚硝酸钠的毒性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氢钠焙制糕点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 D、根据塑化剂的作用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食用有害健康.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膨松多孔,对人体无害.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 D、塑化剂是一种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 业添加剂,不可食用. 故选 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以 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平时自己要对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 息等,加以总结分析. 3.(3 分)(2013•岳阳)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 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 2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解答:解: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 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3 分)(2013•岳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熄灭酒精灯 C. 液体读数 D. 过滤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运用闻气体气味,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 气味解答. B、运用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解答. C、运用量筒读数时要平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解答. D、运用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导入漏斗中解答. 解答:A、闻气体气味,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不能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故 A 正确. B、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 B 说法不正确. C、量筒读数时要平时不能仰视或俯视,故 C 说法不正确. D、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导入漏斗,故 D 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点评:考查酒精灯、闻气味、量筒读数和过滤的基本操作,要注意这四个操作的细节. 5.(3 分)(2013•岳阳)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有不少居民误认为吃碘盐可以完全 预防核辐射,从而在部分地区引发了不科学的抢盐风波.碘盐一般是含碘酸钾(KIO3)的 食盐,在碘酸钾中碘(I)的化合价为( ) A.﹣l B.+1 C.+5 D.+7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KI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碘元素 的化合价是 x,可知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1)+x+(﹣2)×3=0,则 x=+5. 故选 C. 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6.(3 分)(2013•岳阳)下列对意外事故处理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 B.硫酸不小心洒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C.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判断; B、根据烧碱有强的腐蚀性判断; C、根据用水冲洗可以稀释药液判断; D、根据灭火的方法判断; 解答:解:A、森林发生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属于灭火的一种方法:清除可燃物,故 A 正 确; B、烧碱有强的腐蚀性,会造成二次腐蚀,故 B 错误; C、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用水冲洗可以稀释药液,降低腐蚀性,故 C 正确;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故 D 正 确; 故选 B. 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 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 7.(3 分)(2013•岳阳)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食品加工中,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既保鲜又美观 B.食用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利于长沙市创建文明城市 D.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长沙市“两型”社会的建设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 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进行解答; B、根据铁的生理作用判断; C、根据塑料难于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废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进行解答. 解答:解:A、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在食品加工中不能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 故 A 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防止患贫血,故 B 正确; C、塑料难于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利于长沙市创 建文明城市,故 C 正确; D、废电池任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长沙市“两型” 4 社会的建设,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不但可以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 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 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更是重中之重. 8.(3 分)(2013•岳阳)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问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氯化钠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氧化钙易吸水,氢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具有吸 水性,氯化钠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质量不会改变的物质在空气中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氧化钙易吸收水分,氢氧化 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浓硫酸易吸水,三者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 加,只有氯化钠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质量不会改变. 故选 D 点评:了解常见物质的特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一些物质的吸水性挥发性以 及变质等的特性. 9.(3 分)(2013•岳阳)“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 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小实验”完成的是(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和水 C.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D.探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是否生锈 考点: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化学性质与物理 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A、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酒精和水的味道进行分析;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来分析;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A、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而家庭中的物质没有和氯离子 反应生成沉淀的,故 A 正确; B、酒精有气味,而水无味,所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即可区分,所以 B 错误; C、硬水含的钙镁离子多,遇到肥皂水不会产生或产生的泡沫少,可以利用肥皂水来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故 C 错误; D、铁生锈的探究需要水与氧气,家庭中能够完成,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生活中的化学要有较明确的认 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3 分)(2013•岳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钠离子的电子数多于钠原子的电子数 D.一定温度下,在 A 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固体 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一定可以成为饱和溶液. 解答:解: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而不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 B、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故必有单质生成,说法正确;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变成稳定结构,故钠离子的电子数小于钠原子的 电子数,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所 以,在一定温度下,向 A 的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一定可以成为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的理解及运用,原子和离子、饱和溶液和不饱 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分)(2013•岳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B.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极材料; D、古代用墨写的书画到现在都保留的很好,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 定.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故 A 正确;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 B 错; C、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作电极材料,故 C 正确; D、因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而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以常用来制碳素墨水,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 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6 12.(3 分)(2013•岳阳)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K2SO4 ] B.磷酸二氢钙[Ca(H2PO4)2 ]C.尿素[CO(NH2)2 ] D.硝酸钾[KNO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称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 只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称为钾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 肥,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B、磷酸二氢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C、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化肥的种类,只要同学们记住化肥的分类原则,就可做好此题. 13.(3 分)(2013•岳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铜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钢是纯净物 D.银能把铁从氯化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解决. C、根据钢的组成分析. D、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解决. 解答:解:A、金属铝制品在生活中使用广泛,但却很少发现铝制品象铁似的出现锈蚀现象, 其原因就在于铝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氧化铝, 覆盖在铝制品表面,隔绝铝与氧气的接触; B、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不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错误. C、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银的活动性比铁弱不会从铁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铁,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 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14.(3 分)(2013•岳阳)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C.向盐酸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7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色,故向盐酸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 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但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5.(3 分)(2013•岳阳)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 X 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Fe2O3 B.CO C.Ca(OH)2 D.HCl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给出的反应,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可以与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 X 属于 酸类物质,分析选项,盐酸属于酸,符合题意,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酸的性质进行.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20 分) 16.(4 分)(2013•岳阳)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一个铝原子 Al . (2)二个二氧化硫分子 2S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 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 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一个铝原子,就可表示为 Al,故答案为:Al;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硫分子 是多原子分子,可 8 表示为:SO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二个二氧化 硫分子可表示为 2SO2,故答案为:2SO2 故答案为:(1)Al;(2)2S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8 分)(2013•岳阳)在干冰、一氧化碳、熟石灰、活性炭、酒精等物质中,请选出适 当的物质按要求填空: (1)能消除冰箱中异味的物质是 活性炭(C) . (2)能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熟石灰(Ca(OH)2 ) . (3)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干冰(CO2) . (4)从今年 5 月 1 日起,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吸烟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其中某种有毒 气体是 一氧化碳(CO) .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烟的危害性及防 治.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熟石灰 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一氧化碳有毒,酒精是一种常见有机物,水溶液有 杀菌消毒能力. 解答:解:(1)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2)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 性土壤;(3)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用于降雨;(4)一氧化碳有毒,是烟草燃烧产 生的有害气体之一. 故答案为:(1)活性炭(C)(2)熟石灰(Ca(OH)2 )(3)干冰(CO2)(4)一氧 化碳(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 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8.(2 分)(2013•岳阳)2011 年 4 月 11 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 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这些商家给馒头染色是为了增加美感,促进商品销售,但这样做,却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请问馒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馒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面粉(淀粉),属于糖类,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提供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进行解答. 解答:解:馒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答案为:糖 类. 点评: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及其名称、作用、来源,才能顺利解题. 19.(6 分)(2013•岳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1)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Zn+H2SO4(稀)=ZnSO4+H2↑ .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 9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稀) =ZnSO4+H2↑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2O 故答案为:(1)Zn+H2SO4(稀)=ZnSO4+H2↑(2)CO2+Ca(OH)2=CaCO3↓+H2O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三、(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45 题 4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10 分) 20.(6 分)(2013•岳阳)201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本次火灾在 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元凶极有可能是施工队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 材料.由于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加上四个无证电焊工违 章操作造成火灾的发生.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有机 (填“有机”或“无机”)材料. (2)火灾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 理由是 不能,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加剧燃烧,造成 火势蔓延 . (3)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 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的原理是:利用压缩 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碳酸 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分析干粉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 反应吸热(或水蒸气带走热量或二 氧化碳汽化吸热)降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覆盖在燃烧物表面,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 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化学与社会突发事件. 分析:(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知反应需要吸热, 并且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解答:解:(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故答案为:有机;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不要打开所有门窗,因为打开门 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加剧燃烧,造成火势蔓延.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加剧燃 烧,造成火势蔓延.(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3)根据信息: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知,反应需 要吸热,并且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反应吸热(或水蒸气带走热量或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温度到可燃物着火 点以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钠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其它 合理答案亦可)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10 力. 21.(4 分)(2013•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 H2SO4、BaCl2、CuSO4、Na2CO3、 KCl、HCl、MgCl2 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 象和结论: ①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 为 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H2SO4、HCl 、 BaCl2、HCl 、 KCl、HCl 、 H2SO4、KCl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 存问题.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分析:在进行推断中,需要明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溶液 的 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溶有 H2SO4、HCl 溶液呈酸性;Na2CO3 在酸性溶液 中发生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没有 MgCl2.利用以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对无色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 析,写出溶液的可能组成. 解答:解: 根据溶液为无色溶液,可判断溶液中不含 CuSO4;根据测得溶液的 pH=1,溶液呈酸 性,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 H2SO4、 HCl 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含 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 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 MgCl2.综合以上分析,溶液可能由 H2SO4、BaCl2、KCl、HCl 中的两种物质组成, 故溶液的可能组成有以下四种 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 故答案为:H2SO4、HCl;BaCl2、HCl;KCl、HCl;H2SO4、KCl. 点评:本题利用了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中溶质的共存关系对溶液的可能组成进 行分析与判断;其中根据所加试剂与溶液形成沉淀的判断,对溶液可能含有的物质进 行确定.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19 分) 22.(13 分)(2013•岳阳)实验室里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 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 (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 集气瓶 . (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 优点是: 不加热(或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物 .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用 向上排空气 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 氧气密度比空 气大 . (5)如图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CO2) . 11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 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考虑; (2)熟记仪器名称; (3)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 区别考虑; (4)根据氧气的性质考虑; (5)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考虑. 解答:解:(1)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 化锰作催化剂,用观察法配平,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2)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用来收集气体的是集气瓶; (3)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操作复杂,不安全,而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加热, 操作简单,安全; (4)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 加热,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是盐酸和大理石,也不需要加热,故可制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l) 2H2O2 2H2O+O2↑ (写 MnO2 为催化剂亦可); (2)集气瓶; (3)不加热(或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物(或绿色环保)(其它合理答案 亦可) (4)向上排空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二氧化碳(CO2)(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点评:反应装置的选择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 密度考虑,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23.(6 分)(2013•岳阳)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填序号,下同); (2)t2℃时,将 100g a 物质加入到 100g 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150 g; (3)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 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 12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 abc 的溶解度关系为 a>b>c;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所以在 t2℃时,100g 水最多能溶解 50ga 物质;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 abc 的溶解度关系为 a>b>c,根据饱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此时其质量分数关系为 a>b>c,降温后 a、b 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但在 t1℃时 A 的溶解度比 b 小,所以此时溶质 质量分数为:b>a,c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 将不变,最后进行综合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 abc 的溶解度关系为 a>b>c;故答案 为:a>b>c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所以在 t2℃时,100g 水最多能溶解 50ga 物质,故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100g+50g═150g 故答案为:150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 t2℃时 abc 的溶解度关系为 a>b>c,根据饱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此时其质量分数关系为 a>b>c,降温后 a、 b 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但在 t1℃时,a 的溶解度比 b 小,所以此时 溶质质量分数为:b>a,c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 分数将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故答案为:b>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 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24.(6 分)(2013•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 10 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 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 49 克稀硫酸,剩余固体 3.5 克, (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锌与稀硫酸放出氢气; 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可判断锌已完全反应,反剩余固体为不能反应的铜;由铜和混合 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和锌的质量. 13 (2)由锌和稀硫酸的质量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稀硫酸的溶质 质量分数. (3)利用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解答即可; 解答:解:(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35% (2)固体中的锌的质量是 10g﹣3.5g=6.5g;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 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 z 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6.5g 49g×x z y x=20% y=0.2g z=16.1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9g+6.5g﹣0.2g=55.3g,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9.1%; 答:(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5%.(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3)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9.1%; 点评: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题中所发生的反应,判断出所余固体为铜,此为本题的突破 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