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 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跟踪检测 |基础达标练| 1.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 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 A.七大 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解析:选 C 根据“明年”“建国三十周年”可知,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建国二十九周年时,即 1978 年。中共七大召开于 1945 年,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1978 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于 1982 年,排除 A、 B、D 三项,故 C 项正确。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 进行改革,普遍( ) 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此会议之后我国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故 D 项正确。 3.1980 年,美国记者尤布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 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已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重新定位个体经济的价值 解析:选 D 材料中“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 气”反映了个体经济在城市的恢复和发展,说明当时对个体经济的认可,故 D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于 1984 年,故 A 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 不能说明中国已从法律上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故 B 项错误;1952 年底国民 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发展,故 C 项错误。 4.1984 年,中共中央规定“允许务工、经商、从事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 到集镇落户”。此规定( ) A.加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表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C.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D.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活跃 解析:选 D 为了满足当时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户籍改革,农 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流动,这满足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 求,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 的自主权扩大,故 B 项排除;材料的重点不是强调农业的发展,故 C 项排除。 5.1985 年 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 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 34 个省属企业。该决 定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解析:选 C 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故 C 项正确。 6.下图为 1986 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富有活力 B.经济体制出现剧变 C.商品市场非常繁华 D.民众生活有重大改善 解析:选 A 从示意图可知,当时商品销售出现多种途径,出现多种社会经 济成分,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活力,故 A 项正确;由示 意图可知,当时公有制企业零售总额占多数,说明经济体制并没有出现剧变,故 B 项排除;仅凭零售总额的构成比例,无法得出商品市场繁华和民众生活改善的 情况,故 C、D 两项均排除。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 曲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指的是( ) A.中共十四大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解析:选 B 1992 年 1 月至 2 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 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 基础,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故 B 项正确,A 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在中共十四大提出,故 C 项排除;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十四大 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不符合题意,故 D 项 排除。 8.1992 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 12 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 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D.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信息“1992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中国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导致了下海创业,故 B 项正确;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是 2001 年,故 A 项排除;对外开放战略是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故 C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故 D 项排除。 9.1955 年 11 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 年 2 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选 B 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 结果,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故 B 项正确。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 21 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 自(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解析:选 D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 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但是当时我国确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 A 项;中共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故排除 B 项;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故排除 C 项;中 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D 项 正确。 |能力提升练| 11.它“使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的基本格局,从而使得农户在生产经营、产业结构的选择上都以市场为依托”。 由此推断,材料中的“它”( ) A.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 C.加速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化 D.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解析:选 D 材料中的“以市场为依托”说明农业生产是面向市场进行的, 因而密切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故 D 项正确;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 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但这不是材料信息所体现的,故 A 项排除;材料信息说明 的是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而不是生产发展的程度,故 B 项排除;材料信息没 有体现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 C 项排除。 12.1979 年 7 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 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 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 ) A.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B.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解析:选 B 材料信息说明政府为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 下放权利,故 B 项正确;国民经济结构指的是农、轻、重的比例,故 A 项错误;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 C 项错误;1984 年确立了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则,故 D 项错误。 13.下表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 计表。 1988 年 1992 年 1996 年 1997 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 454.9 1 533.9 2 703.7 2 850 从业人员(万人) 2 304.9 2 467.7 5 017.1 5 441 ——据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 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解析:选 B 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公有制 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故 B 项正确;单一的 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 A 项排除;中国始终是公有制经济 占主体地位,故 C 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故 D 项 排除。 14.1978~1995 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都很显著,而 1995 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这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C.工农业实现了同步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 解析:选 D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波动幅度减小,故 D 项正确; 1978 年至今,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不断提高,这无法解释材 料现象,故 A、B 两项均错误;工农业是否同步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减 弱的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 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 观察记。他说:“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 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 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 140 多年 前的机器。这家年产 30 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 20 世纪 50 年 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 31 名技师,平均年龄是 56 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中国企业 1978~2008》 材料二: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 今日国企 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 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 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 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 ——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当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 深化我国的国企改革。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 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可得出,职工缺乏生产积极 性;由“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 140 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 30 万吨原钢的工 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可得出,设备陈旧;由“上 海内燃机研究所的 31 名技师,平均年龄是 56 岁”可得出,缺乏技术人员;由“没 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企业存在 政企不分,企业缺少自主权等问题。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昔日国企资本百 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 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可得出所有制形式; 由“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得出经 营目的;由“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 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可得出利润归属;由“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 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可得出分配权。第(3)问,从材 料一中体现的问题解决角度和材料二中的国企改革的表现角度来思考,从思想意 识、目标、技术以及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角度来分析。 答案:(1)不足之处: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设备陈旧;缺乏技术人员;政 企不分,企业缺少自主权;等。 (2)表现:所有制形式;经营目的;利润归属;分配权。 (3)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技术 人才;增加科技含量;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