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6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预读第3节把握关键得分点字字落实译句子课件
第 3 节 把握关键得分点,字字落实译句子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角度一 聚焦实词、虚词和句式 一、失误探因 考查方向 失误原因 聚焦实词、虚词和句式 文言实词积累不够,语境意识不强 该译不译,不该译而译 特殊句式类型把握不全,找不到或混淆句式类型 二、得分指导 文 言文翻译考查题一般是从以下三个层面赋分的: (1) 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 (2) 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3)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对于考生来说,必须有强烈的 “ 采分点 ” 意识,并且在具体翻译中落实到位。 1 . 悟词义 —— 重点实词要落实 所 谓重点实词,就是那些在句子中承担关键意义的、意义有别于现代汉语的或有多重义项的词语,翻译时既要借助于平时的积累与联想,又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 2 .观句式 —— 特殊句式要留意 判 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 3 . 辨用法 —— 重点虚词要体现 所 谓重点虚词,是指考纲所列的 18 个文言虚词,尤其是 “ 以 ”“ 其 ”“ 之 ”“ 为 ”“ 于 ” 等高频虚词。翻译时,应结合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用法,再把意义译出来。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译准古今异义词 有些实词的意义到了今天发生了变化,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如第 (2) 句中的 “ 牵迫 ” ,今义是 “ 紧迫 ” ,而在句中意义应为 “ 受胁迫 ” 。 第二步:译准多义词 文言文中的实词大都有多个义项,具体在语境中却只能使用一个意思,这类一词多义现象也要注意翻译。如第 (1) 句中的 “ 道 ” ,应为 “ ” 之意;第 (2) 句中的 “ 或 ” ,应是 “ ” 的意思。 第三步:译准专有名词 对于专有名词,在翻译时也要注意,不能将其拆开或随意翻译。如第 (1) 句中的 “ 洛 ” ,指 ; “ 公府 ” 指 。第 (2) 句中的 “ 熙宁 ” 是 ,不用变动。 取道 有的人 洛阳 官府 年号 答案: (1) 读 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拜望的,但一定会到邵雍处拜望。 (2)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 [ 参考译文 ] 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的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 “ 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 ” 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 ( 拜望的 ) ,但一定会到邵雍处拜望。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表露自己,不设置什么界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 ( 出现的 ) 人才特别多,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 “ 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那么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 嘉祐时,皇帝下诏寻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推举邵雍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 技法点拨 ] 文言实词翻译 “ 3 译准 ” 1 .译准古今异义词 为 了考查考生对关键实词的精准理解,命题者通常会选用那些最容易以今律古的实词来翻译。对此考生要有足够的警惕,千万不可先入为主, “ 今为古用 ” ,应该紧紧结合语境确定其义。 2 .译准多义词 重 要实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有一个义项切合。翻译时,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 3 . 译准专有名词 近 年来,命题者越来越青睐含有文化知识点的句子,如果考生不知道它是一个文化知识点或一个专有名词结果硬译出来,必然造成失分现象。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审出特殊句式 画横线句子中的特殊句式有的较为明显,而有的却比较隐晦,需要根据文本中熟悉的例句联想判断。如第 (1) 句中的 “ 思恭谕以祸福 ” 应是状语后置句,而 “ ( 军士 ) 乃止 ( 喧噪 ) ” 应是省略句。第 (2) 句中的 “ 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 ” 应是定语后置句。 第二步:注重不同句式的翻译格式 不同句式翻译的格式不一致,翻译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如第 (1) 句中的 “ 思恭谕以祸福 ” ,按状语后置的格式应翻译为 “ 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 ” ;第 (2) 句中的 “ 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 ” ,按定语后置句的格式应翻译为 “ 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 ” 。 答案: (1) 刘 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 ( 军士 ) 才停止 ( 喧闹 ) 。 (2) 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 [ 参考译文 ] 段思恭,是泽州晋城人。凭借祖先的功勋被推荐担任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年间,他的父亲段希尧担任棣州刺史。段思恭辞去官职 ( 回家 ) 奉养父母, ( 后 ) 奉表章入朝,被任命为国子四门博士。开运初年,刘继勋担任同州节度使,征召段思恭做掌书记。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 ( 军士 ) 才停止 ( 喧闹 ) 。乾德初年,平定蜀地,担任眉州通判。当时亡命之徒集结在一起,进攻逼近眉州城,刺史赵廷进因害怕不能抵挡,准备逃往嘉州,段思恭制止了他,于是率领驻兵和贼人在彭山作战。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 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后来度支请求查究他的罪责,太祖爱惜他 ( 行事 ) 果断干练,没有允许, ( 反而 ) 让段思恭主管眉州事务。太宗即位,升迁 ( 他 ) 做将作监、泰州知州。 ( 段思恭 ) 因为擅自借官库白银制造器具犯法,又无端以进贡为名,用低价买来狨毛虎皮作为马骑饰物,被通判王廷范揭发。淳化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 技法点拨 ] 特殊句式翻译 “ 2 步骤 ” 1 . 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 考 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找出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2 . 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这 里主要涉及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必须加上 “ 是 ”“ 就是 ” 等词语,被动句必须加上 “ 被 ” 字,状语后置句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省略句必须补出省略成分。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找出必须译出的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必须译出,这样才能使语句通顺。如第 (1) 句中的 “ 则 ” 应译为 “ ” , “ 青、徐之寇 ” 中的 “ 之 ” 应译为 “ ” ;第 (2) 句中的 “ 免元元之急 ” 中的 “ 之 ” 应译为 “ ” 。 第二步:找出不必译出的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起到衬音节的作用,有时还可能有另外的用法,但这些均不必译出。如第 (1) 句中的 “ 非国家之人也 ” 中的 “ 也 ” , “ 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 中的 “ 矣 ” ;第 (2) 句中的 “ 可以解天下倒县 ” 中的 “ 以 ” 。 那么 的 的 答案: (1) 官 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 (2) 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 ( 把我 ) 引见 ( 给皇上 ) , ( 让我 ) 尽心陈述我的想法。 [ 参考译文 ] 范升,字辩卿,是代郡人。九岁通晓 《 论语 》《 孝经 》 ,等到年长时,学习 《 梁丘易 》《 老子 》 ,并教授后生学习。王莽的大司空王邑提拔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连续征兵,赋税繁多,范升就向王邑提意见说: “ 现在天下的问题,比日月还明显,比雷霆还强烈,然而朝廷和国君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么百姓到什么地方去乞求上天保佑呢?现在正是春天,却动员百姓远征,野草不能充饥,田荒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 ( 把我 ) 引见 ( 给皇上 ) , ( 让我 ) 尽心陈述我的想法。 ” 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有理,但始终不听从。范升称病请求退休,王邑不答应,派他乘坐驿车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会,于是留下来没有回去。 答案: (1) 一 时间洛阳人才 ( 出现的 ) 特别多,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2) 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那么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答案: (1) 当 时亡命之徒集结在一起,进攻逼近眉州城,刺史赵廷进因害怕不能抵挡,准备逃往嘉州。 (2) 段思恭因为擅自借官库白银制造器具犯法,又无端以进贡为名,用低价买来狨毛虎皮作为马骑饰物,被通判王廷范揭发。 答案: (1) 现 在天下的问题,比日月还明显,比雷霆还强烈,然而朝廷和国君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么百姓到什么地方去乞求上天保佑呢? (2) 范升称病请求退休,王邑不听,派他乘坐驿车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会,于是留下来没有回去。 [ 技法点拨 ] 文言虚词翻译 “ 2 注意 ” 1 . 找出必须译出的虚词 这 类虚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 “ 之 ”“ 其 ” 等;二是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 “ 之 ”“ 而 ”“ 以 ”“ 于 ” 等。 2 . 找出不必译出的虚词 从 翻译的实际情况看,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 “ 之 ” 、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均无须翻译。 角度二 遵循翻译 4 步骤 一、失误探因 考查方向 失误原因 遵循翻译 4 步骤 弄不清直译和意译的区别而胡乱翻译 不熟练翻译语句的基本流程而失分 切分语句不准而错译失分 二、得分指导 “ 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 ” ,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讲究字字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翻译时,要有一定的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只有步步落到实处,才能稳拿高分。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审读画线语句,定采分点 (1) 重要实词: 关键虚词: (2) 重要实词: 关键虚词: 特殊句式: “ 欲仕州郡 ” 省略句,应为 “ ” 。 监、兴、宜 以为 谓、除、禁锢 之、遂 欲仕于州郡 第二步:以词为单位,切分句子 (1) 是 / 时,邓太后 / 监 / 朝,骘兄弟 / 辅 / 政 / 。而 / 俗儒 / 世士,以为 / 文德 / 可 / 兴,武功 / 宜 / 废。 (2) 太后 / 闻 / 之 / 怒,谓 / 融 / 羞薄 / 诏 / 除,欲 / 仕 / 州郡,遂 / 令 / 禁锢 / 之。 第三步:依切分内容,译准词语 第四步:依语法习惯,连缀成句 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求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因此凡是有必要进行调整的地方均需要留心。语句通顺,其实也是高考翻译命题赋分点之一。 答案: (1) 这 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 (2) 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 答案: (1) 恰 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 (2) 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 [ 参考译文 ] 马融字季长,是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但不是他内心喜好的,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 “ 古人有这样的话: ‘ 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 之所以这样,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 ” 于是就前往答应了邓骘的邀请。永初四年,任命为校书郎中,到 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行,以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个可以废止。元初二年,上奏 《 广成颂 》 来规劝进谏此事。 《 广成颂 》 的上奏,违逆 ( 得罪 ) 了邓氏,马融被滞留在东观,十年都没有调任新职。因为哥哥的孩子死了,他便向朝廷请求回乡。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 [ 技法点拨 ] 文言翻译 “ 4 步骤 ” 第一步:审读画线语句,定采分点 通 读所给文言语句,根据 3 大采分点的要求圈定出重点实词、关键虚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步:以词为单位,切分语句 文 言文中的单音词往往要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这是切分时要特别注意的。另外,一些专有名词不能随意切分。 第三步:依切分内容,译准词语 翻 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确实需要意译的,要仔细揣摩,避免误解。词语翻译是关键点,也是采分点,不得遗漏重要实词。 第四步:依语法习惯,连缀成句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语序,将句中词语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译好后要做检查,保证句意通顺,成分完整。 答案: (1) 不 久 ( 太宗 ) 召韩茂到皇帝所在地,拿骑马射箭考察他,太宗对他深感惊奇,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 (2) 现在如果竭尽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就不合乎抚慰百姓的道理,明年一定与诸位夺取它。 答案: (1) 当 时狂风骤起,各军旌旗俱倒,韩茂骑在马上擎旗,始终没倒。 (2) 韩茂性格沉着坚毅,忠诚老实,虽无文才,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作为将领,善于安抚部队,勇敢为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 [ 综合提能 · 模拟高考精准练 ]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世祖崩 / 刘义隆遣将 / 檀和之寇济州 / 南安王余令茂讨之至济州 / 和之遁走 / 高宗践阼 / 拜尚书令 / 加征南大将军 / B .世祖崩 / 刘义隆遣将 / 檀和之寇济州南安王余令 / 茂讨之至济州 / 和之遁走 / 高宗践阼 / 拜尚书令 / 加征南大将军 / C .世祖崩 / 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 / 南安王余令茂讨之 / 至济州 / 和之遁走 / 高宗践阼 / 拜尚书令 / 加征南大将军 / D .世祖崩 / 刘义隆遣将檀和之寇济州 / 南安王余令茂 / 讨之至济州 / 和之遁走 / 高宗践阼 / 拜尚书令 / 加征南大将军 / 解析: “ 刘义隆遣将 ” , “ 将 ” 是谁? “ 遣将 ” 的目的是什么? A 、 B 两项均不清楚,故要排除; “ 南安王余令茂 ” 只有半句话, “ 令茂 ” 做什么?由此可以看出, D 项也不正确。 答案: C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字:古人成年后由父母或尊长取的别名,又称 “ 表字 ” 。古人自称用字,称人用名。 B .太宗:多为该朝代第二代帝王的庙号。此为北魏太宗拓跋嗣。 C .蠕蠕: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即柔然。 《 南史 》 云: “ 蠕蠕为族,盖匈奴之别种也。 ” D .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如 《 汉书 · 高帝纪下 》 : “ 车驾西都长安。 ” 解析: “ 古人自称用字,称人用名 ” 不正确。古人自称用名,称人用字。 答案: A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韩茂出身不凡,为将门之后。其父韩耆永兴年间自赫连屈丐降魏,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后升任龙骧将军,并暂代安武侯。死后被追赠泾州刺史,谥为成侯。 B .韩茂膂力过人,擅长骑射。十七岁那年,太宗亲征丁零翟猛,他担任中军旗手,大风将各军旌旗吹倒,只有他在马上举旗没有被吹倒,从而受到太宗注意。 C .韩茂从驾出征,屡建功勋。他随世祖征讨赫连昌,进攻统万,平定平凉,出征蠕蠕,讨伐和龙,平定凉州,破薛永宗,征伐悬瓠,都能打败敌人立下战功。 D .韩茂沉毅诚实,勇冠当世。他虽然没有什么文才,但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担任将军的时候,善于安抚部队,他的勇猛堪称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 解析: “ 他随世祖 …… 讨伐和龙 ” 不正确。原文为 “ 与乐平王丕等伐和龙 ” ,即与乐平王元丕等征讨和龙,并非跟随世祖。 答案: C [ 参考译文 ] 韩茂,字元兴,是安定安武人。父亲韩耆,字黄老。永兴年间自赫连屈丐军中来降,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升任龙骧将军、常山太守,暂代安武侯。仍居守常山的九门。去世,追赠泾州刺史,谥号为成侯。韩茂十七岁时,膂力过人,尤其善于骑射。太宗亲自征讨丁零翟猛时,韩茂任中军仪仗队旗手。当时狂风骤起,各军旌旗俱倒,韩茂骑在马上擎旗,始终没倒。太宗感到惊奇而询问,招来其主官,主官详细地把情况禀告太宗。太宗对左右说: “ 记下来。 ” 不久 ( 太宗 ) 召韩茂到皇帝所在地,拿骑马射箭考察他,太宗对他深感惊奇,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后随世祖征伐赫连昌,大破敌军。世祖对诸将说: “ 现在如果竭尽兵力发动战争,就不合乎抚慰百姓的道理,明年一定与诸位夺取它。 ” 于是迁移其居民而还。韩茂因军功被赐予蒲阴子 爵位,加授强弩将军,调任侍辇郎。又随世祖攻打统万,大败敌军。随世祖平定平凉,面对韩茂冲击的敌人,无不应弦而亡。因此世祖认为他壮勇,任命他为内侍长,进爵位为九门侯,加授冠军将军。后随世祖征讨蠕蠕,连战连胜。与乐平王元丕等征讨和龙,迁移其百姓而归。随世祖平定凉州,韩茂任前锋都将,战功居多。调任司卫监。记录历年功劳,任命他为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安定公,加授平南将军。随世祖击败薛永宗,讨伐盖吴。改任都官尚书。随世祖征伐悬瓠,屡败敌军。世祖南征,分兵六路,韩茂与高凉王元那由青州出兵。各军渡过淮河后,宋军相继投降,任命韩茂为徐州刺史去镇抚降人。世祖北返,任命韩茂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加授征南将军。世祖去世,刘义隆派遣将领檀和之进犯 济州,南安王元余命令韩茂讨伐他。韩茂军至济州,檀和之逃走。高宗称帝,任命韩茂为尚书令,加授征南大将军。韩茂性格沉着坚毅,忠诚老实,虽无文才,参议决策却常常切合事理。作为将领,善于安抚部队,勇敢为当世第一,被朝廷称道。太安二年夏,兼任太子少师,冬天去世。追赠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为桓王。韩茂的长子韩备,字延德。承袭父爵安定公、征南大将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