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作业6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时作业6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 B.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 C.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款待 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牵、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璧有瑕,请指示王 ‎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秦王恐其破璧 C.臣请完璧归赵 D.毕礼而归之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5.下列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徒见欺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 ‎ ‎ ‎ ‎(2)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译文: ‎ ‎ ‎ ‎(3)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8‎ 译文: ‎ ‎ ‎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赵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与赵相距长平      距:通“拒”,把守 B.赵使廉颇将攻秦 将:将军 C.为假相国 假:代理 D.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毁:杀害 8‎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 B.相国: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也称宰相、丞相。‎ C.金:指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后来为货币的代称。文中指钱财。‎ D.斗:中国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指盛粮食的器具,酒器。文中指一斗米做的饭。‎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在被困之时,贪生怕死,只派出精兵锐卒作战,但最后还是被秦军射死了。‎ B.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包围了邯郸一年多,几乎就要攻陷城池,等到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了,秦军才离去。‎ C.廉颇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他被重新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回来了。廉颇就生气地把这些趋炎附势之徒赶跑了。‎ D.赵使者因为接受了郭开的贿赂,所以在见过廉颇之后,回报赵王时说的话完全不符合其见到的实际情况。‎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译文: ‎ ‎ ‎ ‎(2)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译文: ‎ 8‎ ‎ ‎ ‎(3)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译文: ‎ ‎ ‎ 三、语言表达专练 ‎13.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请依据本图,把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字数不超过150字。‎ 答: ‎ ‎ ‎ ‎ ‎ ‎14.下面是一篇有关蔺相如的时评,其中的观点十分新颖。请你阅读相关的文字,在后面续写作者的观点。不超过50字。‎ 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上的表现,充其量不过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外交大臣而已,在外交事务中维护了本国的尊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审时度势,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更关键的则在于赵国当时有廉颇这样杰出的将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与秦国一战。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 ‎ ‎ ‎ ‎ ‎ 8‎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_①_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_②_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_③_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答:① ‎ ‎② ‎ ‎③ ‎ 8‎ ‎【参考答案】‎ ‎1.【解析】选A “固”,坚决。‎ ‎2.【解析】选B A项,“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B项,古今意义一致,认为。C项,“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项,“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3.【解析】选A A项,是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4.【解析】选D A项,介词,表凭借;B项,“以为”是一个复音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C项,连词,表目的;D项,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②中的“以”是介词,表原因。‎ ‎5.【解析】选B 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均为被动句。‎ ‎6.【答案】(1)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 ‎(2)大王这一去,估计全部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到回来,不会超过三十天。‎ ‎(3)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下面!‎ ‎7.【解析】选C A项,距:通“拒”,抵抗,引申为“对峙”。B项,将:动词,领兵。D项,毁:动词,诋毁,说坏话。‎ ‎8.【解析】选A A项,都是连词,表并列;B项,介词,用/介词,因为,由于;C项,副词,才/副词,竟然,竟;D项,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指示代词,这。‎ ‎9.【解析】选D 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依据句中的关键名词、虚词和对话词进行断句。语句中的“廉将军”“赵王”为名词,作主语;“曰”为对话词,此处应断句;“然”“矣”为句首和句末虚词,要断开。据此可运用排除法先排除A和C,“顷之”表时间短暂,一般放在句首,可排除B,即可得到答案D。‎ ‎10.【解析】选A A项,“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错,应该是“楚、魏二国”,并非指国君。‎ ‎11.【解析】选B A项,赵括没有贪生怕死,他派出了精兵锐卒并且亲自搏战。C项,文章没有说廉颇把他们赶跑。D项,使者说的话并不是完全不符合,至少说了“尚善饭”。‎ ‎12.【答案】(1)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琴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2)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着您,您没有了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3)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 8‎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当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办法,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赵国)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围困。‎ 自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王采纳栗腹的计谋,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了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廉颇)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黄金,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但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被赵国任用。”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8‎ ‎13.【答案】患者到院后,有卡患者直接到分诊台或在收费窗口充值挂号。无卡患者,如果带着身份证,先到收费窗口办卡,并充值挂号;如果未带身份证,则先到导诊台填写办卡申请单,然后去收费窗口办卡,最后去收费窗口充值挂号。‎ ‎14.【答案】赵国若真是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时,莫说一个蔺相如,便是十个、百个蔺相如,也早被秦王杀了。‎ ‎15.【解析】从冒号来看,第一空应是后文的总起句;第二空可以从后文“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得出来;第三空可以从前文“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得出来。‎ ‎【答案】①人具有两重属性 ②必须接受礼仪的规范 ③这就与禽兽无异了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