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9 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生于北京。1915 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 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 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 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 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 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 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 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重点理解】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 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 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第一部分(第 1 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 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 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第 2 段到倒数第 2 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 2 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 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第 3 段 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 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 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 段梁氏演讲过程。第 4 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 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 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 好)。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 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 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氏独特 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 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 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文章 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精彩呈现过后,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余味,梁任公的生动表现还留在读者 的脑子里。 本文选材很讲究,写片段的记忆、片段的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 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 写。这种写法可以称为白描。白描看似简易,其实不然,而白描运作到本文这样的精彩更不容易,只 有高手能轻巧为之。 本文的语言简练、传神。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子都不长,作者似乎在语言运用上有一种自觉的 节制,也就是说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但语言简练,不等于语言贫乏,以形貌描写 为例,“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寥寥数语,都是平常字眼,但集合成文,人物 的外貌和内在精神立刻现出;再有,文章后面写梁任公演讲完后,“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仅两 句话,极有形象感,值得认真回味;文章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 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行文至此,节制感更加明显、突出。但是为了 传神,有些描写还是稍微多花了笔墨,如对梁任公的演讲稿的描写,对他的开场白的描写,对他的背 诵古诗文的描写就是例证。能将简练与传神良好地结合,是梁氏文章语言运用的主要特色。 课文背景资料: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 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 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 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 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 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 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 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 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 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 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 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 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选自《辞海》,上海辞书 1999 年版) 论散文 梁实秋 “散文”的对峙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 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 凝的诗”。在图画建筑里面都有诗的位置,在同样以文字为媒介的散文里更不消说了。柏拉图的对话, 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 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 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 规则的音律。 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较比韵文为更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 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像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 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 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 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 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有一定的, 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平平仄仄一东二冬地敷 衍上去,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 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 己的鼻子一般。”布丰(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 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 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批评家哈立孙(Frederiok Harrison)说:“试读服尔德(王尔德),狄孚(笛福),绥夫特,高尔斯密,你便可以明白,文字 可以做到这样奥妙绝伦的地步,而你并不一定能找出动人的妙处究竟是那一种特质。你若是要检出这 一个辞句好,那一个辞句妙,这个或那个字的音乐好听,使你觉得雄辩的,抒情的,图画的,那么美 妙便立刻就消失了……”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 很难解说的。 凡是艺术都是人为的。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 是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Flaubert)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 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 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 ─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 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 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 至于字的声音,句的长短,都是艺术上所不可忽略的问题。譬如仄声的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绪,响亮 的声音容易显出欢乐的神情,长的句子表示温和弛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的态度,在修辞学的范 围以内,有许多的地方都是散文的艺术家所应当注意的。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 美的状态。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的毛病 最常犯的无过于下面几种:(一)太多枝节,(二)太繁冗,(三)太生硬,(四)太粗陋。枝节多 了,文章的线索便不清楚,读者要很用力地追寻文章的旨趣,结果是得不到一个单纯的印象。太繁冗, 则读者易于生厌,并且在琐碎处致力太过,主要的意思反倒不能直诉于读者。太生硬,则无趣味,不 能引人入胜。太粗陋则令人易生反感令人不愿卒读,并且也失掉纯洁的精神。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 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 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 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要免除堆砌的 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 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希腊的批评家戴奥尼索斯批评柏 拉图的文调说: 当他用浅显简单的辞句的时候,他的文调很令人欢喜的。因为他的文调可以处处看出是光明透亮, 好像是最晶莹的泉水一般,并且特别的确切深妙,他只用平常的字,务求明白,不喜欢勉强粉饰的装 点。他的古典的文字带着一种古老的斑斓,古香古色充满字里行间,显着一种欢畅的神情,美而有力; 好像一阵和风从芬香的草茵上吹嘘过来一般…… 简单的散文可以美得到这个地步。戴奥尼索斯称赞柏拉图的话,其实就是他的散文学说,他是标 榜“亚典主义”反对“亚细亚主义”的。亚典主义的散文,就是简单的散文。 散文绝不仅是历史哲学及一般学识上的工具。在英国文学里,“感情的散文”(Impassioned Prose) 虽然是很晚产生的一个类型,而在希腊时代我们该记得那个“高超的朗吉弩斯”(The sublime longinus),这一位古远的批评家说过,散文的功效不仅是诉于理性,对于读者是要以情移。感情的 渗入,与文调的雅洁,据他说,便是文学的高超性的来由,不过感情的渗入,一方面固然救散文生硬 冷酷之弊,在另一方面也足以启出恣肆粗陋的缺点。怎样才能得到文学的高超性,这完全要看在文调 上有没有艺术的纪律。先有高超的思想,然后再配上高超的文调。有上帝开天辟地的创造,又有圣经 那样庄严简练的文字,所以我们才有空前绝后的圣经文学。高超的文调,一方面是挟着感情的魔力, 另一方面是要避免种种的卑陋的语气和粗俗的辞句。近来写散文的人,不知是过分的要求自然,抑是 过分的忽略艺术,常常地沦于粗陋之一途,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类皆出之以嘻笑怒骂,引车卖 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的口吻,都成为散文的正则。像这样恣肆的文字,里面有的是感情,但是 文调,没有!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 1983 年版) 【难点探究】 1.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探究】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 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 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 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2.本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特点? 【探究】对梁任公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有形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 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 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 3.如何品味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 【探究】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 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4.本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 【探究】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任公的情感有敬仰之情、欣 赏之情、赞美之情。本文的情感表达有三种表现:一是直接的表达。如开篇“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 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说的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的景仰之情,其实也代表作者的心情;又如文 章行将结束时说:“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 多少倍!”表达了欣赏、赞叹之情;再往下又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 几人?”是总的概括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的评价。二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有时表达一种心 情,但不是直抒景仰赞叹之情,如开篇“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 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 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等等,其中加点词是表达心情之词,也就是说文章既叙事又写心情, 表达了一个听课学生对讲课老师崇拜之心。三是完全含蓄的表达。看不到赞美之词,或任何表达心情 的词句,如描写外貌,前已分析,兹不引述,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欣赏、赞美之情,也许是学生对 老师爱之过甚,所以描写时难免有夸饰倾向;又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没有表露作者心情,但读者仍能从这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 一种心情、一种感情。另外,本文标题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之辈份称其为先生, 这本身就是表达一种尊敬和爱戴。 5.如何看待本文的简练文风? 【探究】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并值得称 赞的事。梁实秋是自觉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他主张散文“篇幅不一定要长”,主张简单,“简单就 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状态”,力求全文无无用的材料,无多余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位有理念追求、 有创作特点的散文大家。本文确实做到了简练、传神,将二者统一起来,非高手难能为之。像他这样 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不多,尤其是在当代文坛更加少了。但是散文创作,尤其是当代散文创作,不 能把简洁美当做惟一的或最高的文体美的追求。任何追求有好的一面,同时也难免产生意想不到的缺 漏、缺陷。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之好,上面已经详述,至于本文由于追求简洁美而带来的意想 不到的不足之处,也可稍稍指点一二。本文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没有充分展开,一是材料不够充分、 丰富,或者说辅料不多,其实除了直接写演讲,还可以写梁任公的其他的事,或与梁任公的演讲有关 的事,如作者写自己后来在茅津渡候船渡河的情景就是一种延伸,可是全文仅此一处,别无他述;二 是语言简省,固然是好,但也略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过于简、过于省,如此精彩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的描绘本该描写得充分一些,用语可多一些,可惜简省了、紧缩了,如结尾一段:“有学问,有文采, 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简则简矣,只是 读起来感觉有点“紧”,不够舒展。 6.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与 同学讨论: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示例:“他的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 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探究】(1)“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 倍!”──表达了欣赏、赞叹之情(2)“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是总的概括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的评价。 7.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 幅不一定要长。”(《文学讲话》)你觉得课文是怎样体现他的这种主张的?你对这种主张有什么看法? 【探究】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的这种主张。作者不是泛泛地写人物的外貌和所谓性格特点,而是写出 了梁启超独特的神采、气质、修养,一位著名人物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由这一次演讲看到 了梁启超的政治素质之外的另一方面素质──学术素质,可以联想到近代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梁启超 的其他事情,联想到与梁启超有关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样的文章不可谓不深刻远大。另外,作者 笔下的梁启超是一位学问高深又很会演讲的学者,可以说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高雅的情怀;作者写文章 非常强调“文调”,“文调”也就是格调,讲格调自然要求高雅,本文写得精彩,语言活泼生动,用的 是纯正的白话书面语,又不时地自然加进文言词句,富有雅趣,这样的文章不可谓不高雅。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稳健.(jiàn) 显宦.(huàn) 顿.时(dùn) 屏.息以待(bǐng) B.酣.畅(hān) 莅.校(lì) 步履.(lǚ) 叱咤.风云(zhà) C.景仰.(yǎng) 激亢.(háng) 沉着.(zhuó) 博闻强识.(zhì) D.潇.洒(xiāo) 蓟.北(jì) 精悍.(hàn) 涕.泗交流(tì) 1.C【解析】C 项,“激亢”中“亢”应读“kà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景仰 戊戌 竟然 风神潇洒 B.谦逊 拭泪 箜篌 左右顾盼 C.弥漫 苍茫 引证 启承转合 D.机缘 光芒 沾襟 博闻强记 2.C【解析】C 项,“启承转合”中“启”应写作“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 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围绕“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寻求变革与转型”和“创 新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起承转合....的讲话。 C.陈宗云在卫浴行业度过了 20 多年的岁月,凭借自己的才智,经过努力拼搏,已经成为叱咤风... 云.的一代宗师。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 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每一次“走出去、请进来”,都________着人们的心智,打开了一扇扇思想之窗。 (2)在一个________的机会中,记者在远离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特区一千余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亲身 感受了小镇公民集体烘托出的民主氛围。 (3)这部戏曲以唱、念、做为主,其表演形式短小________,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唱腔洒脱、豪放、 委婉、流畅,真实地体现了山西民众朴实勤劳、憨厚耿直、热爱生活的淳朴性格。 A.启发 偶尔 精悍 B.启迪 偶尔 精明 C.启发 偶然 精明 D.启迪 偶然 精悍 4.D【解析】启迪:开导,启发。启发: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事理,打开思路, 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 是在规律之外,跟“必然”相对。偶尔: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精悍:①(人) 精明能干;②(文笔等)精练犀利。精明:精细明察;机警聪明。“精悍”比“精明”多了一层“勇猛、 能干”的意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 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B.在上海读到《天演论》之后,梁启超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阐发出了“适者生存”的概 念,进而发表了一系列宣扬社会进化论的文章。 C.1926 年,梁启超明知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 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D.晚年梁启超学贯中西,在清华大学就任导师,深受欢迎,“每逢上课,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走 廊、过道、门外都挤满了学生”。 5.B【解析】A 项,句式杂糅,删去“原因”;C 项,否定不当,把“禁止”改为“要”;D 项,关联词 位置不当,将“不但”提到“教室”前。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 ②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等几大原则 ③游欧回来梁启超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的关系是求同存异 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评估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⑤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 A.③②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④⑤① 7.整句的使用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一大特点。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用整句的形 式表达。 倾听,简单地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而从本质上说则是做人的学问和境界。会不会倾听, 不仅仅是个性、习惯问题,它涉及对人的理解、尊重。不懂倾听的人往往是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 不会倾听,那些不知倾听的人又缺乏爱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私的人往往不懂倾听,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倾听,那些缺乏爱心的人又不知倾听。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答题时,要明确答题要求,即将画线句用整句形式表达。这就要求回答 时要保持句式一致。画线句说的是三种人在倾听时的表现。答题时,只要找出每句话中相同类型的词 语前后一致的组合,并将画线句的内容表达出来即可。 8.“批注”就是写下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阅读后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挖掘和整理。请参 照示例,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段写一条批注,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字。 示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 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批注:表现先生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表达作者对先生的敬重。 “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 下去了。”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叩不尽的秃头,引不完的知识,挡不住的真情;生动的细节描写,尽显其朴素自然、真诚率真的真 性情。(抓住文本内容理解和体会即可) 9.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对所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文段进行点评。 《丹柯》:“我要为人们做些什么事呢?!”丹柯比雷声更有力地狂叫道。他忽然用双手撕开他 自己的胸膛,从里面挖出他自己的那颗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顶上。那颗心正像太阳一样明亮地燃烧 着,而且比太阳还更明亮。 点评:一个敢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因准确的动作描写而鲜活逼真,赞颂之情熔铸其内。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位率性洒脱、神采飞扬的大家形象,因传神的肖像描写而跃然纸上,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点评的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准确; 语言简练得体。能准确简洁地概括中心事件,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 题实质。即“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三步骤。另外要注意字数限制。解答本题,要仿照例句组织答 案。在句式上,可采用“一个……的形象,因……,……”的结构模式。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 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 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 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 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 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 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 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 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 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 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 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 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 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 之。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欲扬先抑,闻所未闻,足 见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 B.作者抓住鲜活的细节,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梁任公先生。出口成章,倒背如流,即使偶有阻 塞,敲击脑瓜儿延续,其情态可掬,令人莞尔。 C.“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这是对梁任公讲演的高度评价。 D.“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收束全文,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 的主要特点,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E.本文传神之处在于诸多细节的捕捉。肖像、言语、动作、心理……经作者妙笔勾勒,任公先生 的音容笑貌完整地得以呈现。 2.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写梁任公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E【解析】A 项,“欲扬先抑”理解错误,此处没有“扬”的意思,是幽默风趣而已。E 项,文 中没有“心理”描写,有“情态”描写。 2.因为他的广东官话“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 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结合上下文锁 定问题对应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 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只要对这些信息 进行分析整合,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4.选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梁任公。通过讲《箜篌引》、敲头背书、手舞足蹈地讲《桃花扇》等细 节,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段写作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在选文中找出表现人物的 重要句段,根据这些句段,判断选文的写作手法,再结合文章分析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 梁启超小传 陈书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子、饮 冰室主人、新民子等。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 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 八股文章。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受其影响,开始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十九岁那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 的 1300 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次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 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年,他 20 岁。 1894 年 7 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撰稿人。八月, 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1896 年 8 月,《时务报》 在上海创刊,梁任总撰述。梁启超撰写了六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立论新颖,感情充沛,文笔华美, 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时《时务报》风靡了全中国,数月之间,销行达到一万多份。梁氏 自己说:“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又说:“《时务报》实为中国革新之萌蘖。” 就连当时反对维新的胡思敬,也在《戊戌履霜录》中惊呼:“当《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 大夫爱其言语笔札之妙,争礼下之。上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由此可 见梁启超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之强烈。 1898 年 6 月 11 日至 9 月 21 日共 103 天的“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 要的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他致夏曾佑的信中所言:“新政来源,真可谓全出我辈。”戊戌变法 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 1898 年至 1903 年五年之间,梁启超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 说》等刊物上共发表 80 多篇文章和专著,多方面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猛烈地抨击 了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深刻地批判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为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著名诗人黄遵宪称颂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 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1903 年后,梁启超在政治上经历了从提倡民权,鼓吹“破坏主义”,到坚持保皇,主张“与革党死战” 的转变。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便积极策划并参与了倒袁活动,加速了袁氏 洪宪帝制的失败。1917 年,曾任北洋军阀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但仅仅三个月便去职,从此结束 了政治生涯。 此后的十多年,梁启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 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 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梁启超自称“夙 不喜桐城派古文”,也打破“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 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当时号称“新文体”。他的新体散文在中国大地从 上到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其影响之大,是举世无二的。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用诗一样的语言 礼赞梁氏的文笔:“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 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 或文字的洗礼的。”可以说,梁启超的文章在整个中国近代散文史上都是无人可与伦比的。 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得好:“梁任公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梁启超一生勤 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不到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 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1929 年 1 月 19 日,梁启超因病溘然长逝,终年 56 岁,他最后写下的一行字,是:“所不朽者, 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梁启超 56 年的人生,以 1917 年辞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为界,前期积极“从政”,后期潜心“治 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B.小传用反对维新的胡思敬对《时务报》和梁氏的赞语,直接表明梁启超创办报刊,在社会上 引起强烈震动,动摇了保守思想。 C.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梁启超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炫耀自满的心理,在给夏 曾佑的信中说自己拟定了全部新政。 D.由于敢于打破自身束缚,梁启超凭借新兴气锐的“新文体”完全扫荡了文学上的旧思想旧风 气,成为无人可比的散文家。 E.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十多年里,梁启超成为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在多个 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严复评价梁启超“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了这一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一生能取得政治与学术上众多业绩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冋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启超去世后,时人评价他前半生是“长彗烛天,琼花照世”,暮年却是“光(光彩)沉响(声音) 绝”,你同意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本文以及课内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E 2.①做记者,创办的报纸成为中国革新的萌芽,写的文章震动了社会。②做政治家,发表文章与专 著,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③做散文家,打破束缚,荡涤旧文风,开创 了“新文体”。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②自幼聪颖,才华出众③师从名师康有为④大胆 改革精神⑤敢于接受新思想⑥勤奋惊人,笔耕不辍⑦个性热情,奔放自由(感情充沛)⑧适应社会(任 意 3 点即可) 4.示例一:不完全同意(不同意)。这一评价虽充分肯定了梁启超早年在新闻、政治两个方面的杰出 成就,但否定了其晚年在教育、文学和学术研究上的过人成就,有失偏颇。从本文来看,晚年的梁启 超从事学校教育,一直在名校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从文学上看,他提倡并 创建的“新文体”打破了八股文的束缚,他的新体散文在中国近代散文史上无人可与伦比;从学术研 究上看,在多个领域成果丰硕,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从我们学过的《记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在教育与中国文学方面给一代青年学生深刻启迪,影响 深远。 示例二:同意。梁启超先生早年在当时的中国宣传了革新理论;启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践行维新变 法活动,推翻了中国近代封建王朝;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袁氏帝制的覆灭。这些新闻和政治 活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左右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确实是一个时代闪光的人 物。而他晚年,远离政治,研究学术,从事散文创作,尽管学术与文学两个方面也有所成就,但就其 影响而言,极其有限,失去了早年纵横天下大事,对国家民族时代前途强大的影响力,确实是光彩不 再,回声全无。 3.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文本内容提炼概括,如把握文中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 1300 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 自幼聪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受其影响,开始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他每年平 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也打破‘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 颇尚矜炼’的束缚,自求解放”“立论新颖,感情充沛”等语句概括即可。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同意题干中的说法,还是不同意,如果选择同意, 则可以列举梁启超早年间的贡献,晚年的作为来分析;如果选择不同意,也要联系他早年的贡献,晚 年在教育上的作为来谈,教育、文学、学术研究、课内知识几方面都要涉及,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 即可。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24 分)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 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 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 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 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 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 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 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 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 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 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 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 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 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 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 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 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 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 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 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 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 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 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 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 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 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 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 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 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 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 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 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 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 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 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 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 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 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 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 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 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 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C 20.C(选 A 得 1 分) 22.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艺术价 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 震撼力。 观 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 的精神享受。 23.要点一:文章题目中的“白鹿原”,巧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点明了老 腔生长的土壤。 要点二:作者为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为题有弥补之意, 也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24.①联想。从老腔的强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 厚乡土气息的特点。②比喻。将老腔的强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 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 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 感受。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 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20.A 选项中作者产生神秘感是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并没有看到过老腔; 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我”的朋友的赞赏,所以我觉得很神秘的原因不仅是这些演员,更 重要的是朋友如此推崇。B 选项中并不是演奏声遮住了鼓掌叫好声,而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表 演,让全场震惊、“鸦雀无声”。故 B 选项错误。C 选项在文章第⑤段明确提出“有作家朋 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要是有一笔老 腔的画面就好了……”“我”想到的是“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中……老 腔的气韵弥漫”第⑥段中,也提到过话剧《白鹿原》加入老腔的演唱后,让“我”“释然” 了。故 C 选项正确。D 选项,文中说老腔“也许从宋代就唱着”,从宋代唱到现在,并不能 反映出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文中没有相关语句。故 D 选项错误。 21.从全文来看,作者从没有听过老腔,认为老腔影响小。认为老腔演出者不过是民间演出 班社。到后来听过一次老腔,深深地被老腔震撼。为自己的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加入老腔 的表演而遗憾,到最后在中山音乐堂再次领悟了老腔的震撼力。对老腔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考生只需从原文中筛选出相应信息即可。本题是要求概括“对老腔的认识经历的变化过程”, 过程往往分为几个阶段,这要把握全文,找出对认识老腔的不同反应,关键词是“没听过” “神秘”“震撼”“懊丧自责”“偏爱”等。 22.首先要明白侧面描写手法的特点。侧面描写是本文重要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 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在本文中是通过他人的反映来表现出老腔演奏的艺术影响力和震撼力。所以答题时可以选择 不同的角度即赵季平、濮存昕、观众。文章的开头没有直接写出老腔的精彩,而是通过赵季 平对老腔演奏者“白头发白眉毛”老汉及十几个演员的赏识和对老腔的介绍,从侧面写出老 腔的魅力。文章结尾处通过主持人濮存昕的动作行为,表现了现场观众与老腔艺术的完美融 合以及我的心灵震撼,从侧面描写表现了老腔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观众的角度看,观众在 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23.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老腔的艺术魅力。老腔是关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演奏方式。《白鹿原》 是作者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在关中地区。白鹿原是关 中大地的象征,老腔是关中的演奏。所以老腔是飘荡在白鹿原上的。而作者书中没有老腔的 表演是陈忠实的遗憾,后来的话剧版本中有了老腔的表演,让作者释怀了。也就是说作者是 想要将老腔加入自己的书中的。文中第④段运用了联想、比喻、排比等手法。比喻对事物特 征的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 象,使语言富有文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 致。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1924 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后来,他 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 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1937 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 冯其庸失学了。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兵荒马乱中, 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后来,他千方百计地 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他眼前逐渐打开。他读《论语》《孟 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此时 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 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 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 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 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 《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 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 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1954 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 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他的学术研 究,涉及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用任何现代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 这个词语来概括冯其庸的学术人生最为合适。 2005 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 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 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冯先生当 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一个 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 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大国学”》、叶君远《冯其庸传》等) 相关链接 ①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 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 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 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②有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但是我觉得,经史子 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问。凡是我们民族的、自己的学问,都应该算国学。今天的国学要更新, 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纳更多的兄弟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里 来,使我们研究国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风雨平生— —冯其庸口述自传》)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并重,这种扎实的学风有助于保存传统文化,对 当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B.冯其庸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不仅因其涉猎广泛,学问渊博,成就斐然, 还因其在国学教育中身体力符,率先垂范。 C.冯其庸的“大国学”理论,体现了继承传统、兼容并包、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其科学性和 独创性是毋庸置疑的。 D.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的基本规范,是对无锡国专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其作为 教育家的眼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冯其庸将书斋命名为“瓜饭楼”、著作结集为《瓜饭楼丛稿》,与其说是纪念早年的艰难岁月, 不如说是文人的雅兴使然。 B.家境贫穷、时局动乱使冯其庸无法专力读书,但这也促使他最大限度地博览群书,客观上取 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 C.无锡国专的求学经历,使冯其庸的治学由零散、自发变为系统、专业,这是冯其庸一生学术 辉煌的坚固基石。 D.冯其庸早年读书习惯的养成、无锡国专办学的成功,都说明地域文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 性的影响。 E.冯其庸将个人的教育理念付诸现实,通过教育薪火相传,他的国学情怀,最终在人大国学院 找到了托付。 3.冯其庸的求学、治学之路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C 8.CE 9.①只有直面逆境和苦难,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才能成就大业。②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学 校教育关系极大,与文化抟承、文化氛围息息相关。③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民族荣辱、国家兴亡、 时代风云密不可分的。④只有胸怀国家,“以天下为己任”,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⑤ 强烈的求知欲、宏阔的视野、百折不回的韧性,是成才的必备品格。(每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出四点 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A 项,“不如说是文人的雅兴使然”错误,不符合文本内容。B 项,“客观上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学 校教育”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C 项,最恰当,内容来源于文本第三、四段:“1946 年初,冯其 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写道:‘生我者 父母,长我者母校也。’”D 项,“地域文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欠妥,歪曲了文本的相 关内容。E 项,最恰当,内容来源于文本最后一段,文章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 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冯先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 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 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对照选项的表述,与文章的内容 相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