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 A.物质的根本属性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答案 B 解析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 ‎2.中国科学家宣布在“54吨·天”的国际最大曝光量下,得到了暗物质与核子的碰撞截面应小于“6×10-47平方厘米”限制,再次刷新了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③④ ‎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正确;材料强调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体现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③说法错误。‎ ‎3.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③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 - 11 -‎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①④正确;材料观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不强调运动的概念,②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说法错误。‎ ‎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性 答案 B 解析 该诗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一种动态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B正确;A、C、D都与题意不符。‎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说:“读书没有用”。因为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或者给学历低于他们的人打工;反而有一些中途辍学的人最后变成大老板。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错在(  )‎ A.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 B.把偶然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 C.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D.通过事物个性去把握事物共性 答案 B 解析 “读书没有用”的观点主要错在把偶然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B正确;A与设问要求不符;C、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6.医学专家认为:多吃盐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肌梗塞,但没有盐的食物又寡淡无味。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了“保健盐”,其特点是调整了盐的化学成分,使其既能满足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表明(  )‎ A.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程度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 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答案 D 解析 ‎ - 11 -‎ ‎“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说明人们充分考虑到盐对人的作用,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D符合题意;A错误,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规律;C错误,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题组二 高考小题]‎ ‎7.(2018·浙江高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③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 ‎8.(2016·全国卷Ⅱ)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实践,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故①正确,②错误。他能用兵如神还在于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③正确。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9.(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 11 -‎ 答案 A 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说明运动是绝对的,对此我们要因时而变,故①②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③错误;材料讲的是运动与静止,④讲的是矛盾,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A。‎ ‎10.(2015·广东高考)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①④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并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的产物,故排除。‎ ‎11.(2014·天津高考)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答案 D 解析 漫画中的人在创新活动中不从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或者说违背了客观规律,事与愿违,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选D;题干未涉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排除A;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待传统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排除C。‎ ‎12.(2014·福建高考)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11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错误;②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没有体现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排除;③④对应的哲理均正确。故选B。‎ ‎13.(2014·江苏高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用以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答案 A 解析 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并用以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B错误;C、D与题意不符。‎ ‎14.(2014·重庆高考)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答案 D 解析 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治理污染,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A错误;向污染宣战需要变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方式,B错误;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缺一不可,C错误。‎ ‎[题组三 模拟小题]‎ ‎15.(2020·贵州黔南都匀一中期中)爱因斯坦曾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根据相对论,他认为宇宙中对于一个电荷为e,质量为m的物质一定会存在它相对应的反物质,即一定存在一个相同质量但电荷为-e的物质。这里的“反物质”(  )‎ ‎①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②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③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 ④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A.①② B.①③ ‎ - 11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题中的“反物质”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反物质”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①排除;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6.(2020·河南新野一中月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①②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③错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④错误。‎ ‎17.(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月考)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和95%。在2019年6月17日22点55分发生的四川宜宾长宁县6.0级地震中,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为震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的发生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③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④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 - 11 -‎ 地震预警直接关系着人员伤亡,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②③符合题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减少灾害的损失,但不能防止灾害的发生,①错误;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客观的,不能突破,④错误;正确选项为C。‎ ‎18.(2020·河南南阳期中)2019年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 ③静止是特殊运动,一定条件下空间位置不变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利率的变动体现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体现了有变和不变,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①④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运动,而不是运动的主体,②与题无关;静止是特殊运动,是事物根本性质或空间位置不变,而不仅仅是空间位置不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9.(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月考)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出“故宫口红”“故宫面膜”等1万余种文创产品,让600岁的故宫一下子年轻起来……文创产品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圈粉无数的寻常物件,它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材料体现了(  )‎ ‎①事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②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 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④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事物是客观的,不能说事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①错误;“文创产品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圈粉无数的寻常物件,它们承载的传统文化也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体现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②④符合题意;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而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③错误。故本题选C。‎ - 11 -‎ ‎20.(2019·河南开封质检)澳大利亚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借助美国航天局开发的一种算法,经过长达22年时间对世界各地游客拍摄的鲸鲨照片跟踪比对,发现了鲸鲨聚集规律等若干信息。这说明(  )‎ ‎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该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鲸鲨聚集规律等若干信息,体现了人的意识可以正确认识事物,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特点,②不符合题意;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制约客观规律本身,④错误。‎ ‎21.(2020·河南豫西名校月考)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研究发现,人的记忆主要由高峰和结束两个时段的体验所决定,即“峰终定律”。简单地说,就是人在一段经历之后,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对“峰”与“终”的体验。当前,“峰终定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启示我们(  )‎ ‎①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②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就能把握规律的客观性 ③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 ④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人的心理运动有着“峰终定律”,启示我们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②表述错误,过于绝对;③符合题意,材料指出该规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启示我们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 ‎22.(2019·山东济宁二中模拟)“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说明(  )‎ ‎①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③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定和制约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④‎ - 11 -‎ 符合题意,材料中,“嫦娥四号”的工程目标,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定和制约。故选C。‎ ‎23.(2020·安徽北师大蚌埠附中月考)“要把制造业带回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承诺,但由于特朗普的贸易战,美国的知名摩托车制造商哈雷宣布,“打算将出口欧盟的摩托车生产从美国本土转移出去,从而避免关税负担。”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  )‎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规律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前提 ②特朗普对经济发展规律作了不恰当的改造 ③主观愿望脱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际 ④片面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即违背了客观规律,脱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际,所以,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的愿望未能实现,这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前提,①③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改造或消灭规律,②错误。材料中特朗普的做法是片面强调主观愿望,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却忽视了物质的决定作用,④错误。选A。‎ ‎24.(2020·浙江金华方格外国语学校期中)《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  )‎ ‎①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 ④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指遵循规律在合适的季节播种就有粮食吃,在合适的季节到山里去就有木材用。表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自然规律,并未涉及社会规律,②不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1 -‎ 如果把地球的年龄看成24小时的话,那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1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还不足1秒。然而就在这短暂的1秒钟,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今天,人类足迹几乎无处不在,这既有其好的一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大规模消耗,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的威胁,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活性氮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新的重要环境挑战,大量污染物排放已经让今天的地球净土难寻。‎ 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①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问题,必须意识到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或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寻求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具体办法,重还地球净土。‎ 解析 本题可结合材料从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寻求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具体办法,重还地球净土等角度分析作答。‎ ‎[题组二 高考大题]‎ ‎26.(2014·山东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答案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解析 本题考查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结合材料,从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三个角度分析即可。‎ ‎[题组三 模拟大题]‎ ‎27.(2020·河南辉县一高月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 11 -‎ 材料一 1979年7月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批出台的7部法律,就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6年和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先后制定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简称“外资三法”。40年来,“外资三法”,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但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外资三法”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推动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与时俱进,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新的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取代“外资三法”。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更加全面完善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促进、保障和规范外商投资活动,提高外资工作法治化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在立法过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就法律名称、内容、外商投资定义等规定争论不休。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审议过程中也经历了众多代表们的不同意见的争论,最终投票通过的《外商投资法》相比草案共修改了八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修改的认识。‎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对外商投资法进行修正。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修正后的《外商投资法》适应新形势,促进、保障和规范外商投资活动,提高外资工作法治化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修改体现了顺应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和时代的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必要条件。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修改及其过程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将高度的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可先回顾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由三个关键词联想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