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3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课时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纲传真] 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点 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国卷 5 年 1 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6·全国丙卷·39(3),4 分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一般考点,主要结合文化热点来考查对文化强国措 施的理解,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注意准确把握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的知识,注意与其他文化发展措施的融合。 第 1 步——[基础梳理] 1.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含义:以①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②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 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③宏伟目标。这个目标,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④必由之路。 a.原因:这个路径,是由我国⑤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 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 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b.基本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⑦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提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 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 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1)含义 a.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 化历史责任的⑧主动担当。 b.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 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⑨坚定信念。 (2)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意义: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加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4)要求: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⑩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 2 步——[重难突破] 1.深刻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 的文化自觉,才能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 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2)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 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 吸引力和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 (3)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②要自豪自信地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要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艰苦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深深融入人 们的精神世界。 ④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 的时代特色。 ⑤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 优秀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为什么 ①文化的一般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 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怎么办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 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 3 步——[命题探究] 命题点 1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典例 1] [2016·全国丙卷·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 世纪 60 年代末,治疗疟疾的 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 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 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 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 个省市、30 多个单位的科研 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 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 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 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 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交流中的 作用来说明;还可以联系时政知识“文化自信有利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谈 意义。 [答案] 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 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我国文化自信的原因,既要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要看到文化自信的积 极意义。 [对点训练 1] (2016·信阳质检)针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活动标识的使用,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要求,以纪念活动标识为元素制作的用品,需与纪念活动主题密切相关,不得乱用、 滥用,不得用于制作商标或其他任何商业性用途等。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展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树立高度文化自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有其优点,不能克服,①错误;题干没有指向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②不选;对纪念活动标识使用的要求,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文化自觉,③④正确。] 命题点 2 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典例 2] (2017·寿光质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 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 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解析]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站在整个文化生活角度来分析文化发展的 措施。其次,准确梳理材料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如从文化创新的途径、充 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弘扬主旋律等角度分析问题。 [答案] ①充分发挥本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同时吸收和借鉴 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要重视运用大众传媒,发挥市场 作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③要立足社会实践,不断更新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发 展手段。④要重视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 展方向。 [对点训练 2] 某市 A 校 B 班组织开展了“我的青春·梦想与祖国同行”班会活动。其 中,学生乙对青春·梦想、对祖国说出了如下心里话: 乙: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遭遇任何困难, 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与祖国同行,我们不要吐槽、不 要牢骚、不要抱怨,我们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要“正能量”。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思考并回答应如何积极创造“正能量”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发展大繁荣。 [解析] 首先,本题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思考并回答应如何积极创造“正能量”文 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其次,全面调动推动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知识,准确梳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将两者结合起来调动相关知识并组织答案。 [答案] ①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② 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 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 育“四有”公民。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⑤ 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思想道德 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思维建模系列 15.全面分析文化发展的措施 此知识是高考的文化主观题经常命题所在。命题紧扣文化领域的时政热点,以我国推进 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文化发展的典型素材为背景,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相关 措施,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分析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全面调动能力。 [典例导引] [2014·福建高考·3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 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 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 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 世瞩目的成就。 考查问题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规范答案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模板构建] 常见设问方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我国文化建 设的启示。(或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是如何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 等。) 常用答题语言: 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或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为指导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 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⑥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 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 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模板提升] 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 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 扬, “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 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 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 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 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 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 “寻找最美”……无 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 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先进文化的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 设”的。 [答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值认同感。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创造践行社会主义 荣辱观、学习模范人物的文化氛围。 考点 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命题揭秘导航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冷点,主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 入命题,而且突出与其他知识的结合,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注重知识 间的串联,注意信息指向的解读。 全国卷 5 年 0 考 第 1 步——[基础梳理]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①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②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③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充分认识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⑤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⑥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途径 (1)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⑦志愿服务体系,形成 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要求: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 促和谐的文明风尚⑧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 成才的必然选择。 提醒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 2 步——[重难突破] 1.对比理解三个文化概念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区 别 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 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或者 是一般大众文化而言的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 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而言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 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而言的 联 系 就其内容来说,三者是一致的。都是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 其科学内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细化梳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4)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5)国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公民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点拨] 除了以上内容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还可以从文化强国的措施、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中调用相关知识。 3.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 出效益的环境。 (2)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点拨]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依据 (1)从文化的一般作用看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2)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 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培养一代又 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看: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 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 3 步——[命题探究] 命题点 1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典例 3] (2017·青岛期末)我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实施以来,许多志愿者满怀 理想与热情,带着知识与技能来到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从事小学教育或科技文化、医疗等方 面的服务,既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又使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经受了 锻炼,提高了素质。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 ) ①是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举措 ②表明科学文化修养是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的基础 ③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④完善了以 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根本任务的举措,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①③符合 题意;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②错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 是人民群众,④错误。] 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等都是人民群众,文艺工作者、 社会志愿者等群体都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都不能称为是主体。 [对点训练 3]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涉及高中阶段 教育的普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的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等问题。这些措施 的提出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体现 ④强调了教育是今后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①错误;我国很长一段 时间内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经济建设,故④错误;搞好教育工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内在要求,免除学杂费等措施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故②③正确。] 命题点 2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精神文明建设 [典例 4] (2017·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作为以保护、 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产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为 公共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任,被誉为社 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人类教育的终身学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形式单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仅仅局限于讲解,且多数讲解比较枯燥;公众的教育活动表面化,不善于深入发掘主题,很 多活动陷于低幼化;互联网利用形式化,多数博物馆官网处于瘫痪。 从全球视野看,树立公共意识与服务意识,从以藏品为中心向观点为中心转变;公众活 动从博物馆和公众两个维度去考量公众活动,尤其是首先考虑公众的讼求,已经成为博物馆 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如何配合和适应社会教育并形成互动、走出一条馆社联合、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之路,如何让观众从“看客”,转变为讲座的“听众”和网站的“用户”,这是我 国的博物馆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的作用及其依据。 (2)假设你是博物馆馆长,面对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具体的解决措施。 [解析] 第(1)问,分析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依据,实质就是结合教材理论 知识去分析题干举措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意义;要围绕着材料中有关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信 息来组织答案,如传承、育人等。第(2)问,一是要明确材料中点明的博物馆存在问题,以 此分析措施;二是解决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简单罗列理论。 [答案] (1)①有利于发挥博物馆的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的作用,传 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②有利于发挥其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提高公民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③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 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①建设官网,设立“教育频道”,运用图文、视频、背景资料详细介绍博物馆展品。 ②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公众,设计课程或活动,提供详细的教案、演示文稿和活动指南。 [对点训练 4] 材料一 经过 10 年不懈努力,南岸区荣膺“全国文明城区”,成为重 庆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区县。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南岸区广泛开展“道德讲堂” “文 明餐桌” “文明礼仪和知识竞赛”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全国道德模范, 身边好心人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转 变职能,在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准确定位,不断满足人民基本 文化需求。 根据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相关文化行政部门怎样让人民享受到更多 的文化盛宴。 [解析]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全面调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措施。其次, 仔细梳理材料一、二的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去组织答案,如“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 活动” “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准确定位”等体现出发挥人民 群众文化创造主体地位、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知识。 [答案] 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展,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③发挥人民群 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错点剖析] 机智躲“陷阱” 轻松冲高分 易错点 1 不能正确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提醒 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营利为目的,突 出的是公益性。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突出的是营利性。 矫正训练 1 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学习讲堂、 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 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D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而不是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故 A 排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故 B 排除;题中涉及发展文化事 业,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故 C 排除。题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 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故 D 入选。] 易错点 2 不能正确区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醒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 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主要强调体现在行动上。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 命力的坚定信念——主要体现在认识上。 矫正训练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 前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 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他文化有自知之明。”由此可知,文化自觉 ( ) ①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是对发展 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④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①③属于对文化自觉的理解,故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故不符合 题意。] 易错点 3 不能正确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提醒 既要反对片面夸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把精神文明建设看作是物质基础、 物质力量、决定作用、工作中心等。又要反对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认为精神文明 建设不重要或可有可无、物质文明搞好自然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等。 矫正训练 3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变 化,享受到了文明和谐带来的幸福感,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共建共 创共享逐渐成为常态,一种更加富足、和美、文明的生活正逐步成为现实。这说明(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 项事业才会全面发展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④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成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一种更加富足、和美、文明的生活正逐步成为 现实,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发展,②正确。“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共建共创共享逐渐成为常态”,说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 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建设,④错误。] 易错点 4 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作用 提醒 教育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 基石,因此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但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不能对人的发展起决定 作用、教育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矫正训练 4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 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 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 ) ①教育对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④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A [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起重要作用,①说法错误; 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都是积极的,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所以 选 A。] [热点聚焦] 建设精神文明 弘扬社会新风 [新闻点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材料一 2016 年 7 月 27 日,①民政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慈善法实施和首个“中华慈 善日”专题宣传工作的通知,②首个“中华慈善日”宣传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透彻 讲述和广泛传播慈善法引领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动员和引导 更多人自觉依法投身慈善事业。③各地要在“中华慈善日”当天,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唱戏 的方式,举办形式多样、具有特色、易于参与的慈善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爱心行动中感受慈 善、领悟崇高。 材料二 2016 年 8 月 8 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开始,④以激励广 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挥先 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⑤积极营造支持、参与、热爱志愿服务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扩大评选 表彰活动影响,弘扬志愿精神,⑥主办方将通过“青年之声”平台展示先进典型事迹,依托 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为榜样点赞”“榜样的力量”等活 动;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推出评选表彰专题宣传片、微视频、公益广告、特别节目等。 [信息提取] ①文化越发展,国家越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②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发展先进文化需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 作;当代中国青年需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 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 ⑤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素质。 [思维发散] 问题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如何弘扬社会新风。 分析:国家要加强对文化活动与文化现象的管理与引导;在提倡文化多样化的同时,弘 扬文化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 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问题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开展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的意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分析: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的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以形成互爱互助、见 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 共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文化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命题猜想]——————————————————————————— 猜想 1.做好慈善法实施和首个“中华慈善日”专题宣传工作有利于培育公众的慈善意 识、提高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做好宣传工作,需要我们( ) ①坚持弘扬主旋律这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②采取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形式 ③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上的强大功能 ④围绕着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开展工 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培育“四有”公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故①错误;搞好慈善宣传指向的是 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故④不符合题意;②③观点正确,而且都有利于搞好 慈善宣传,故入选。] 猜想 2.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 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 公益”( )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 体现,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体现了团结、友善、奉献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排除;“微公益”能提升公民的思想 道德修养,但无法体现出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故④排除。] 猜想 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2016 年 3 月 16 日,十二届 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儒家以仁义为基础,认为“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道家以慈善积德为核心,认为“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 以养人,周穷救急”等;佛家以慈悲为善为宗旨,认为“慈”是指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 “悲”则指以怜悯之心祓除人的痛苦;墨家以兼爱为核心,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 则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慈善法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 中国慈善伦理,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拓展了慈善活 动的范围,既包括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也包括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 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同时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也纳入其中。 (1)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加以说明。 (2)某校在师生中开展“关注贫困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 请就此写出两条具体措施。(所提的措施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 [解析] 第(1)问,一是明确解答方向,找出材料信息是如何体现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 性的;二是分析说明过程中,既要各自说明材料中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所在,还要点明慈善法 是如何体现出两者统一的——即坚持传统慈善伦理和坚持现代法治文明。第(2)问,一是明 确措施的主体,即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而不是其他;二是明确措施的指向,即围绕着关注贫 困留守儿童而进行的慈善活动;三是注意措施的实用,要注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脱离 校园实际。 [答案] (1)慈善法坚持中国慈善伦理思想与现代法治文明的统一。它植根于中国传统 文化根基,承接了中国慈善伦理思想的文化血脉,汲取了其丰厚滋养。同时,它以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丰富了慈善文化的内涵,创新了慈善文化的形式;它拓展了慈善活动的 范围,为践行慈善文化提供了新途径。 (2)示例:通过学校向留守儿童捐献书籍,帮助当地的中小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建议学校团委与某贫困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所提的措施要围绕主 题,切实可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