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4天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04天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4 天 文学艺术类文本阅读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 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 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 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 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 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 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 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 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 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 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 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 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 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 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 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 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 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 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 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 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 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学%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 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 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 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 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 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 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 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参考答案】 1.C 2.B 3.D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C 项,“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文 章第三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 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2.本题考查文意概括。B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 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 斯的观点不可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文意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D 项,“只属于青山的”错。文章第三段说“审 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 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 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 味自我本身”,第四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考考点概说(上)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 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从文章整体出发,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概念的比喻义、引申义、隐含义等等。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于文意概括题,考生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 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先分析选项,凡说法过于绝对,有因果关系的选项要重 点关注,因为这些选项易犯绝对化、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毛病。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文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内容,需要 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比如典例中主要讲述“移 情”这一内容,考生可以依据文本把握移情的特征,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与文中观点一致,显 而易见,“只属于青山”这一说法与移情“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 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 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 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不一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 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 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 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 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 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 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 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 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 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 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 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 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 “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 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 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 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 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 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 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 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 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 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 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 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 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 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 文学属性。 B.“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 重要原因。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 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 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 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B.“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 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C.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 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D.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 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1.B 2.C 【解析】 C 项,偷换概念,叙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3.D 【解析】 D 项,“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中无依据。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