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美脱贫户(残疾人)事迹材料三篇
最美脱贫户(残疾人)事迹材料三篇 【篇一】 2020年1月,**区委、区人民政府表彰的“最美帮扶人”“最美扶贫人”“最美脱贫户”名单揭晓:**区**镇**村**家庭(一户三残),被评为“最美脱贫户”。 **从小左脚摔伤,不能外出打工和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先天性听力障碍。母亲**,**年因病双眼失明,日常生活需要照顾。两个儿子,在校学习。因**村地处一个夹皮沟地段。历年来,这里的村民依靠在石旮旯地里种些包谷、洋芋、红薯等维持生活。**家作为村里的“一户多残”家庭,也一样守着几亩薄地,过着贫穷的日子。 **年,当地党委政府为**一家解决了农村低保。**区扶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年,**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年,**区吹响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对于居住在**区一个偏远、且没有任何支柱产业的行政村来说,要想让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在短暂时间内实现脱贫摘帽有多难。 “种蚕桑很适合我们这个家庭,劳动量小,收入也还不错。”**年初,**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种了6亩蚕桑,同时,依托荒山和农作物养猪养牛。**在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精心管理,当年喂养4张蚕,收入了6000多元。另外卖2头肥猪,收入了4000多元。 **家里的责任地较宽,属于当地典型的广种薄收的石壳地。他觉得这些坡地适合栽桑养蚕,**年又新栽10亩蚕桑,全年养蚕16张,收入24000元,当年实现脱贫越线。 有了不错的效益,**致富信心和决心更大了。 **年,**将离房屋较远、撂荒多年的14亩地,请人重新开垦出来,全部种上蚕桑,当年养蚕30张,全年收入近6万元。加上养牛、养猪和养蜜蜂的收入,一年超出8万元。当年,**将养蚕卖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搭建一个400余平方的标准化钢架蚕棚。 **年,他第一季蚕就卖了15000元。第二季蚕,共有14张。**计划全年分四季养54张蚕,蚕茧收入实现8万元。另外卖猪、卖牛及6桶蜂蜜的收入,一年差不多有2万元。 如今,**一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蚕桑产业翻了近10倍之多,每年卖蚕茧、养猪、养牛和养蜂的收入超出10万元。 【篇二】 在**县**镇**村7组有这样一位单手“巨人”,他叫**(肢体残疾),今年55岁,在养猪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帮助像他一样的残疾人“翻身”。**年开始,每年最少帮扶村里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我不记得帮助了多少户困难残疾人家庭,但是我会一直继续干下去!”**充满信心地说到。 **年前,**是镇上一名客运车驾驶员,每月有着固定的收入,生活平淡且安稳。但是,一场意外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年3月,他驾驶的客运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从此失去了右臂。为了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2万元外债。 虽然陷入迷茫,心态也很悲观,但是**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老郭,失去一只手有什么可怕的?你还有一只手,加上我的两只手,我们的家照常能过得很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一只手撑起这个家。 次年,**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了**的情况,为他办理了残疾证,并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表示会尽力给予扶持和帮助。他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从此走上了养猪的道路。最开始,没钱买猪,便四处找上亲戚朋友筹集到了400元,买了第一头母猪。 **细心照料着,生怕出一点意外,见母猪迟迟没有动静,他主动找镇上兽防站帮忙。第二年,母猪产仔了,**卖了几只猪仔挣回了买母猪的本钱,留了几只母猪仔继续饲养。 养猪事业开始起步,创业是艰难的。养猪的粮食不够,**买了一台剥壳大米机下乡四处为农户剥米,用剩余的米糠喂猪。**-**年间,“哪儿黑就在哪儿歇”**说,“为了收到足够的米糠喂猪,辛苦一些也值得。”忙碌一天后,常常随便吃点干粮或方便面应付一下,晚上就在车里休息,第二天继续接着干。不懂规模养猪的**来回跑到县畜牧局找技术员讨教养猪秘诀;和妻子彻夜守在猪圈里为母猪接生;遇到生猪市场价格不稳定的时候,还会亏损,依靠政府贷款总算度过了难关……日复一日,情况逐渐有了好转。**用养猪赚的钱,供养了两个孩子上大学并还完了家庭欠债。 十年磨一剑,**的养猪场从最初的1头母猪繁殖到了200多头生猪。他不断自学养殖技术,每年参加县里和镇里举办的养殖培训,养殖路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更好地开发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他申请注册了“顺利香猪养殖场”。随后,**县残联将他的香猪养殖场作为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进行重点打造,授予了“**自治县残疾人创业扶贫示范基地”称号。 **年,**扩建了养殖场,成立了“亿鑫香猪养殖股份合作社”,规模从原来的200头扩大到了1000头。去年出栏商品猪900头,年产值达到400万元。迄今为止,养殖场总投资150万元,修建圈舍250间,引进新产品“巴马香猪”60头,走上了生态绿色养猪道路。2020年,养殖场有望出栏商品猪1200头,产值将突破500万元以上。 由于自身残疾,**明白相对于健全人,残疾人存在众多不便,脱贫致富也面临很多阻碍,因此,他萌生了帮扶困难残疾人的想法。**年开始,每年最少帮扶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帮扶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了解残疾人相关政策,再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给他们传达适用的助残惠残政策;主动雇佣残疾工人,目前,他的养殖场有近10名残疾工人;在贫困残疾人学成养殖技术后,**会给他们送去母猪,免费配种,唯一要求是,待来年母猪产仔了,受帮扶的残疾人得拿出一只母猪仔去帮扶一位其他的残疾人,形成产业带动;有些残疾人家庭种植的苞谷等谷物滞销,就会主动收购或者帮助销售。“能帮助到残疾人朋友,看到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感到很满足。”**说。 疫情过后,**还准备成立残疾人帮扶协会,将有能力的残疾人汇集到一起,集中力量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先富带动后富,大家一起发展,共同迈进小康社会。 【篇三】 44岁的**(肢体残疾)是**县**镇**村**组的养兔大户,去年,养殖了1600多只种兔,商品兔卖出去10余万元。目前,已投入160余万用于扩大养殖场规模,建成可容纳3500只种兔。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还对周边20余名残疾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和咨询,直接帮扶物资折价达到5万多元。驱使他不断向前发展的理念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标。” 29岁时,**因疾病导致双股骨头坏死,做了三次全麻手术,在花光家中积蓄后,身体仍然未能完全康复,成为肢体残疾人。外出务工、种地,在以前看似没有任何难度的工作,对于他来讲却是比“登天”都还难。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落到了妻子的身上,一家人的生活突然间陷入了艰难度日的境地。 **年,**县残联工作人员到**家鼓励他自强自立,结合其家庭实际,帮助制定创业计划,于是,**办起了长毛兔养殖场。亲朋邻里被**身残志坚的品质打动,纷纷赶来帮忙,没过多久,就修建好了可容纳4000只长毛兔的兔场。虽然场地有了,但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当时的家庭电压负荷不起设备机器,山路崎岖,搬运物资和引进兔子都十分不便。“虽然困难重重,一旦开始就不轻易说放弃。”**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最开始,从浙江引进的长毛兔比较贵,**很珍惜,没有经验的他,生怕出什么意外。加之家和养殖场又有一定的距离,到了晚上,**就在养殖场内随意搭上简易的床,和兔子同眠。 **一走动,双腿就有疼痛感,时间稍微久一点,就钻心的疼,每日都要靠药物缓解疼痛。照看饲养兔子,免不了来回走动,这项工作,**鼓起了巨大的勇气。 第一年,毛兔市场行情不太好,**没能赚钱,由于维持养殖场和资金周转背上更多的债务。这时候,**县残联为其落实了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安排其申报康复扶贫贷款贴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决心坚持下去。第二年,**赚钱了,盈利了5万多元。第三年,兔毛价格再次跌低,**剪下的兔毛不敢卖出去,卖得多亏得就越多,只好囤积起来。兔毛价格刚刚上扬一点,他就把囤积的兔毛全部卖了还了亲戚朋友们的欠款,不久兔毛价格大幅上涨,算下来少卖了十几万元。 **年,养殖场迎来了第一次扩建,规模达到可容纳700多只种兔。**年,**转为主营肉兔,分担长毛兔市场波动大带来的风险。去年10月,由于当时设备比较落后,市场行情较好,为了使养殖场更加自动化,节省人工成本,他决定投资160万再次扩建养殖场。在**的坚持下,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年,**每年能盈利10余万元。**之所以如此坚持这项事业,是因为在这条路上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在事业稍有起色之时,他开始帮助周边的残疾人:免费培训养殖技术、赠送种兔、猪仔,免费配发免疫药品……同村的谭**都是受到**帮助的残疾人。 **家中有年迈的父母,10岁的孩子,生活重担全靠他一人,**年,**开始接济他,并送去10余只兔子,劝其养兔,减轻生活负担。向海明一家三口,父母上了年纪,由于缺乏劳力和技术,家庭经济状况不太乐观,**主动去到他家,引导他发展养殖业,送了5只猪仔,免费为他提供防治疫病的药物。目前,向海明养有20余只羊、10余头牛,家庭经济逐渐好转。 几年来,并不富裕的**,接济和帮助的残疾人多达20余人。除免费技术培训和咨询外,直接帮扶物资折价达到5万多元。关于这一点,**受到家人的责怪:你自己都不成气候,还去管别人的闲事。**没有解释,只是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不会放弃!” 对于今后的计划,**坦言,最近肉兔市场行情不好,要是能够发展兔肉加工产品会更有前景。虽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坚定地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