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化学论文之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 摘要: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发展、重视过程、重视评价多元、重视简便易行。本文就是笔者对这些问题所作的一些探讨。关键词:课程;课堂;评价 随着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所倡导的是公民科学素养的形成,而不是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是增进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科学问题及其科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名称术语的记忆背诵;是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是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实现这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课程内容和教材,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与之相适应和相配合的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也深深地感受到:传统的教与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新的课程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评价体系,则必将阻碍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按照以教师的“教”‎ 作为评价对象,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那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究竟如何评价? 笔者作了一点探讨。一、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可以说新课程的实施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速度和程度。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然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笔者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必须有新变化、新突破、新创造。这既是课改的热点,也是课改的难点。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新在哪儿?又如何评价?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上,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重点要落实“一个中心”和“三个关注”‎ ‎。1、两个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教学评价,要体现出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同时要注意学生发展性(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的成长。新课程教学评价,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要。这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为重要目的的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它建立在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2、一个中心即是课堂教学评价要确立“以学论教”的中心指导思想。要求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新课程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师为中心”、“书为中心”、“教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所谓“以学论教”式课堂评价,也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要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诸方面,强调要从课堂上学生的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四种状态来评价教学效果: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到状态。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就无法有效激活课堂。单有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没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状态和良好目标达成状态,课堂很容易成为“泡沫现象”、“表面繁荣”。就是我们看到的课堂上“小手如林”、“对答如流”‎ 的现象。只有四种状态协调统一,才能对课堂教学作出比较客观评价。3、三个关注。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时间和广度,要看多边合作与交流情况,要看学生是否参与高水平认知活动,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此外,还要看学生参与过程中是否有情感因素投入,是否被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所吸引。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采用观察的方法,要注意看教师有没有在教学中贯彻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例如,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和活动有无独创性。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要注意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善于设计开放性问题,特别是是否具有敏锐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随机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和科学处理学生的探究结果的能力;还应注意学生学习心态是否自由放松,是否具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等。同时,还要注意教师能否在创造性处理教材和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重视教学的过程性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 ‎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色。2.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3.教学过程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1)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2)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3)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以及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5)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 填平不齐”,而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4.教学效果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从教学效果上评价,一堂好课应体现在三个方面: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性的形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三、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方式,要打破过去那种由单一的他评方式垄断一切的局面,更多地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是指学校领导、教研人员是评价的主体,作为被评价者的任课教师也应当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同等的主体地位,拥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一堂课优秀与否,学生是有较多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状态有着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和判断。所以学生的评价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调整教学思路及其策略,往往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堂课的评价,既可教师自评,也可他评(包括评委评和学生评)。学生和评委对主项的评价权重相等。(见下表)课题名称                授课人姓名                    评课人姓名               ‎ ‎ 评价主项 评价子项 评委评 (A、B、C ) 学生评 (A、B、C) 综合评(评委) (A、B、C)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0.1) 1.      目标制定符合课标要求的程度 2.      目标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度 3.      三维目标侧重体现的合理程度 4.      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教学容量合理程度 5.      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和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拓展程度       教学过程 (0.7) 1.      设疑激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合理的程度 3.      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的程度 4.      教师语言简捷流畅及板书规范的程度 5.      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宽松融洽的程度 6.      师生互动、配合默契的程度 7.      教师言、行表现的育人作用  ‎ ‎       教学效果 (0.2) 1.      本课题知识与技能达标程度 2.      课题学习有利于学生重视过程与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程度       评委评语                 ‎ 评价说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采用定性模糊评价方法。评委对三个主项中的共计14个子项,根据自己对课标、教材的认识,结合自己在课堂中听课的感受、体验作出等级评价,然后根据三个主项目的权重,标定本主项目的等级系数,如有多个评委,取等级系数的均值作为综合评价统计的依据。关于学生评价的说明:课前评委对学生采取抽样(九点抽样、随机抽样或按座位取单、双号),给抽样学生每人发一张评价表,说明对主项目的总体评价要求(感觉良好评A、感觉较好评B、感觉不足评C),下课时将评价表交评委标定权重并统计。评委综合评价时,将所有A、B、C的系数分别相加,取最大系数的等级为该课的综合等级。 参考文献:1.《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主编/李志宏、王晓文,开明出版社;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主编刘克文,开明出版社;4.《课程·教材·教法》(2004.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