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工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工业发展调研报告3篇

2021 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3 篇 【篇一】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腹地,源头,地理位置特殊,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金属、 非金属矿产 27 种,矿藏的潜在经济价值 5000 亿元以上。其中支柱矿种铅锌资源 已探明储量 450 万金属吨,远景储量在 800 万金属吨,约占全省储量的 80%,是 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 108 金属吨,远景储量在 150 金属吨以上;已探明石灰石储量 7.79 亿吨;已探明可开发的大理石石材 50wm3, 远景开发储量 150wm3;已探明的石墨矿储量 1000 万吨。 近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铅锌、黄金、新型材料”三个 百亿集群,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 419 户,2012 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 228.64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83.43 亿元。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 48 户,2012 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 218.64 亿元,占全县现 价工业总产值的 95.6%;实现工业增加值 81 亿元,对全县 GDP 的贡献率达到了 73.1%,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导力量。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呈现出持续快速 的发展趋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40.28%,为我县争创全省“十强县”和西部 “百强县”起到了关键性的拉动作用。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全球金 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逐步显现,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发展和经营上出现 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不优。在这 48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铅锌、黄金 及非金属资源开发的企业共 39 户(其中,从事铅锌资源开采和选矿的企业 31 户,从事黄金资源开采的企业 2 户,从事非金属资源开发的企业 3 户,从事铅锌、 黄金冶炼的 3 户,从事水泥生产的 2 企业户),是一个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工 业体系。新型建材、植物化工等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电子工业、机械制造、日用 品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引进难度大。导致工业产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 构单一,经济结构不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是经济效益大幅下滑。铅锌、黄金等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铅锌价 格较去年 5 月同期每金属吨分别下降了 1568 元和 465 元。特别是今年 2 月与 4 月相比,0#锌、1#锌及 1#铅的价格,月均价每金属吨分别下降了 947 元、977 元和 1020 元,黄金价格也下降了 50 元/克。同时,矿山企业用工、原料成本、 开采费用均有所增加,利润空间压缩。虽然我县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产量较去年同 期相比略有增加,但由于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生产、销售同样数量的产品,现价 产值和利税等指标较去年同期均出现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趋势明显。 三是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难度增大。一方面由于我县在有色金属资源开发 产业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在探矿增储方面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加之受土地及环境 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泰黄金和省矿建 5.5 万吨铅冶炼项目由于环评等问题 停产、银母寺等老矿山企业的原有探明资源已开采殆尽,面临停产的局面,现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面临缩减。另一方面,由于铅酸蓄电池、锌空蓄电池等 产业下游延伸产品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发展相对滞后、石墨矿精深加工、尾矿综合 利用、九子沟磷矿综合开发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发展缓慢,培育 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难度凸显。 四是企业销售渠道出现萎缩。自去年年初铅锌精粉外运费由 100 元/毛吨调 整到 200 元/毛吨后,由于采购成本的加大,使株洲冶炼厂、白银有色集团驻采 购站纷纷撤离县,导致全县铅锌精粉销售渠道出现萎缩,销售量持续下滑,我县 铅锌精粉销售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已积压的铅锌精粉近 3 万金属吨。 五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由于资金短缺,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 还没有完全到位;个别部门服务企业的意识还不够强;矿山爆破服务费偏高等一 些收费项目给企业压力较大;企业融资难和办证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 康发展。 三、下一步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的思路。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 “围绕工业强基础”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命脉的根本性决策来落实,坚定发展新型 工业的决心和信心。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理清阻碍工业发展的深 层次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新型工业健康发展。 2、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我县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是围绕铅 锌、黄金和建材等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产业和 产品关联度较高,下一步要围绕形成资源配置做文章:一是积极创建紧密型(或 松散型)的铅锌、黄金、建材、风电等四大产业联盟(或协会),以抱团发展, 逐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支持探、 采矿技术力量薄弱、安全风险控制不良的小型矿山企业,逐步退出矿产开发行业, 转型到其他领域,为大企业、大集团搞好产业配套;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现代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四是积极引进风力发电、尾矿综合开发利 用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五 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步伐;六是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步 伐,今后凡兴建加工型工业项目必须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 业链条,全力将县域工业园区打造成特色产业集中区;七是加快工业信息化建设 步伐,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积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 3、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结合我局工作职责,积极同财政、安监、质检、 环保、发改、电力、林业、水利等涉企部门的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发 展环境。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兑付力度,开展涉 企检查备案审批制度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谏言、献 策,为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4、努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担 保公司,力争 10 月份挂牌运行;加强县、镇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扎实 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积 极扶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扩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推动全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 及时组建“县专家服务团”,积极推行“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经 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普遍提升。合理引导非公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继续 推行成本、资金、质量、安全等基础管理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堵塞“跑、冒、 滴、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各类规章 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健全企业监控体系,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同步增长。 6、认真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目前县农行为企业融资 18630 万元,工行为企业融资 2000 万元,信用社为企业融资 3890 万元的基础上,积极 向驻金融机构上级推介,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对接会、签约会,努力协调 驻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争取下半年增加贷款额度 1.2 亿元,积极督促、协调邮 政储蓄银行给鑫海矿业、秦华贸易签订的融资协议得到及时落实,全力解决企业 融资难题。积极加强与水利局、交通局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超顺铸业公司、 万禄工贸公司、天盛矿业公司道路、河堤修建问题;加快和电力局联系为隆泰石 墨矿、岩湾石墨矿、南方矿业和嘉陵再生资源利用等企业解决用电问题,促进企 业健康发展。 【篇二】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发展应该以哪一方面做为我们的工作重 点定位呢?项目建设作为未来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唯一的支撑希望,本人按照 全县党的群众路线调研要求,以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为主题,于近期集中精力走访 重点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听汇报、实地考察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 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 对完善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我县工商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等各项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调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项目建设规模成倍增加,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 域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全县产业发展基础,拉动全县经济即期增长和积蓄发展后 劲,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十二五”以来,我 县工商产业共累计实施项目建设 45 个,完成投资 64 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 的 20%,年均增长 46.2%,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1.3%,保证了 GDP13.1%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年来,年均工商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 过了 50%,人均投资赶超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2、摸索积累一定经验,化解了各种新问题。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规模的日益 扩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 强,并逐步建立起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项目单位 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市领导挂帅推进、目标任务分解、定期调度例会、开调 度单整改等成体系的调度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力度进步加强。但同时,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也是焦点难 点问题和矛盾多发地、集中地,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年来,经济社会 发展的资源、环境及其他综合承载压力加剧,尤其是重点项目一些土地、资金等 要素获取的难度也同样加大。 3、项目推进机制激发了新的活力。创新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分 行业、产业组建了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与部门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各 有一位县级领导同志挂帅,主要依托一个部门成立,多个相关部门参加,以这种 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实行 大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20 名县级领导干部 联系县级重点项目,对在建项目、拟新开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服务, 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整合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加大了推进 力度。一批新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县,其中,龙源风电项目、六万吨铸铁 配件项目、三十万吨过磷酸钙项目建设。1-6 月份,全县工商新开工项目 18 个, 比去年同期增加 9 个。完成投资 15.9 亿元,完成年计划 49%,为近几年进度最 快的一年。 4、项目建设的思路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一是标准更加务实。紧紧围绕推进 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县这一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我县工业结构 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 展,最终实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双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凡国家 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上,凡“赔钱赚吆喝”的事坚决 不办。二是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在科学进行产业规划、项目策划的基础上,积极 适应新的全球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规律,积极开展双争取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经 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整合部门、企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专业招商队伍, 开展专业招商;选择重点地区和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蹲点招商”、“敲门招商”, 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年西洽会“双对接”活动,共对接项目 6 个,投资总 额 19 亿元。三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注重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 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购并联合、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 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合资合作,既引进了新的技术、新的资金, 又促进了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如,三合磁铁选矿技改项目达产后, 将成为我县铁原料第一大生产基地。中苑黄金采选项目、石材产业园建成投产, 将成为目前西北技术领先的技术研制中心和出口基地。 5、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度实现新的提升。成立的项目包抓责任制和考核 体系,既是一种领导方式和推进机制,更是推进产业招商,提升产业聚集度的重 要举措。坚持把上大项目与培强产业结合起来,无论是原有企业通过内部挖潜、 横向联合、技术改造、战略合作等多种途径上项目,还是新引进项目,都重点围 绕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战略新兴产 业。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打造工业、商贸产业高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产生 重大促进作用。 6、项目建设为加快富民强县进程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 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既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还 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有力地促进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 革、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策划储备不足。突出表现为部门对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重视、不 主动、不细致,很少提前 3-5 年对中长期储备项目进行策划、筛选、论证。从“十 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储备情况看,虽然在全县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两轮“十二五” 规划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但目前汇总的策划储备重大项目只有 23 项、投资仅 35 亿元,与测算的“十二五”期间 300 亿元投资规模有较大差距。从争取中央 和省市投资项目情况看,不少时候是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国家、省市扶持政策,但 由于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充分,手头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成熟的项目,只能临时拼 项目、找项目,往往在短时间内拿不出符合要求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规划论证、 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等具体材料),而无法获得上级资金扶持。 (二)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 不够。部分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因在项目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补 偿、建设条件落实、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研究不深入,致使项目列入计划后因无法 实施而取消投资计划。二是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时对项目建设条件、使 用功能、整体效果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对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清单等测算不准 确,造成工程开工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过多。三是项目概算编制不全面不细 致。部分项目在编制投资概算时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发展中仍只考虑了工程建设费用,而土地补偿、拆迁等费用未计入投资概算。 (三)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多位一体”。主要表现为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 设单位责权不明晰,这点在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尤为明显。在多个领域 存在着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现象,这些单位既是项目建设单位, 同时也是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运动员,项 目监督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四)项目后期管理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项目竣 工验收后移交不及时。二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结算不及时。三是项目投入使用 后未开展后评价。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营一段时间使用后,全面评价项目实施后 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验与教训等,是不断总结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途 径,也是决定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县各类项目都还没有开展这 项工作。 (五)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素制约方面,一是土地制约。突出表现 为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过长。二是资金制约。我县项目 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没有形成,项目融资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项目融资难度加大, 小企业及新建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环境制约方面,另外,项目 前期工作周期过长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一方面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本身就 相对复杂,项目建设申请办理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征用、土地权属登记、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手续,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发改、环保、消防等多个 部门;另一方面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协调配合不够和项目建设单位不了解 手续办理常程序的主观原因,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出现项目手续不 全即开工建设的现象。 三、工商产业项目工作对策与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座谈考察和讨论分析等,调研组同志共同认为,加强重 点项目建设管理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针对当前日益扩大的管理规模、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等原因,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 视不够之处,应该有序梳理逐一加强和完善。从当前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的角度上看,初步提出以下三个需要突出重视及解决的重点及难点方面的问题。 1、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 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 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财源、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 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引进大量资金,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 人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 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十 二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进招商 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继续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经济发 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是一 句空话;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快发展,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可持续发展就要 大打折扣;项目不落地,再好的规划和蓝图都是水中望月。因此,我们要牢固树 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 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把推进项目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 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不 断扩大投资,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切实加强项目策划储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 平阴发展实际,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资源、区位等传统产业项目,又要 “无中生有”,抓紧提报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新兴产业项目; 要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谋划一批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对 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聘请县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工程咨询专家库,评 估论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提高重点项目策划 的水平与质量,并协调争取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 上级资金支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增长。建议设立重点项目策划基金,主 要用于重大项目的规划论证、规划可研编制、资金争取等必须把加强组织领导和 机制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坚实保障。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 持完善指挥部的领导体制,实现行政推动和市场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推进招商引 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效组织手段,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体制机制。要 继续坚持领导小组领导、县政府主抓、指挥部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加以 调整、完善和改进,实现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统一指挥、协调沟通、高效运 转,确保工作的实效。二是切实明确落实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各指挥部的职能定 位和工作任务,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 重点项目制度。参与包保的领导同志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项目单位进行督导, 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各责任部门单位要强化服务意 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进一步加强调度考核。及时召开各种形式的调度会,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科 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3、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县 级领导包挂”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方案、一抓到 底”的推进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报告通 报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严工, 对未开工项目抓督查,推进项目开工,对意向项目抓跟踪,使项目尽快落实。不 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一是准确把握宏观环境。有关部门要认真把握国家宏观调 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投资政策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项目管 理水平。二是创造良好微观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对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要求的新上项目, 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保障项目尽快开工。三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要着眼 长远,完善规划,加快水、电、路、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招商引 资的优惠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软硬件条件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格项目建设监控机制,对开工项目抓进度,保证如期完成。 必须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拓宽眼界,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引投资数额大的大项目,也重视引进成长性好 的科技型小项目;既抓好内资项目,也抓好利用外资的项目,全面提升招商引资 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积极“走 出去”,主动出击,上门招商;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邀请外地有投资意 向的客商来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鼓励本地企业结合实际,通 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上项目、技术改造上项目、扩大规模上项目、装备提升上 项目等多种途径,着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产业集群的集聚膨胀。要充分利 用日常招商工作积累的信息资源,积极为本地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形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集中、集约、高效的原则,把园区 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承 载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 4、必须把突出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遵循。坚持招 商“选”资,在做大总量、提升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把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能不能增加居民收入,作为评判好项目的重要标准,高 标准策划项目、引进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策划上,要重点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扩 大园区招商、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快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 开展项目策划,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要从产业集群着眼,围 绕拉长产业链和产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 目,设立招商项目库。要高起点搞好重点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邀请国内外知名 专家、行业权威人士、高层科研机构参与指导或承揽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和骨干 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5、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字招牌。推进招 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关键在环境,成败在服务。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硬 的措施,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进责任政府、阳 光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 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各 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发展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切实承担起服务企 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责任,压缩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和办事效率,有的要特事特办,快办办好。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定期不定期地 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对某些部门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发现一 起,查处一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品链,策划、 论证、包装、储备和推介一批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建议一些重点项目前 期工作进度受经费制约,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剧的形势下,一些企 业对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产生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发挥 有形之手的作用,其中适当地优选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补助, 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篇三】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获悉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勉强留住的人才也因待遇 问题容易跳槽。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人员走后不转养老保险,根据养老保险政策 等于给企业方面造成资金浪费。 2、单一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受限严重。省药品实行“三统一”, 对市场竞争有很大影响。 3、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 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 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 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 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4、矿产品经营受地方政策影响,市场面窄,得不到公平买卖。各项收费增 加,收费没有随矿产品市场调整,企业得不到优惠政策,从而发展困难。 5、民爆物品供应形成恶性竞争,爆破员培训费用高,民爆物品运输费用高。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 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 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 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 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 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 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 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 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7、村容村貌落后,村领导班子不团结;群众小额贷款担保困难;教育和医 疗水平差,缺乏好医生、教师。 二、对策建议 1.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要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 服务保障跨越发展”活动,全力提升政府形象,打造优质外部环境。一要重点解 决破坏企业生产秩序、干扰企业经营活动的问题;二要重点解决政令不畅、作风 漂浮的问题;三要重点解决企业发展负担过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建立 健全监督检查、举报反馈、跟踪落实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信息公开共享平台 和机关效能监察平台,坚决杜绝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以及强制收费、 随意罚款、“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真正使政府部门做到无事不扰、 有事不推,全力为抬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 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 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是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 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 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 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 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 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 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 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 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 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 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 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 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 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 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 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 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 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篇四】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标志,也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 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已成为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强力支撑。但是,面对当前 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国内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县工业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对 此,我们深入一些厂矿企业,围绕着县工业发展的路子如何走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并深刻认识到,优化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 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是化解工业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是 实现工业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是推动全县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县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 27 种,矿藏的潜在 经济价值 1000 亿元以上。其中支柱矿种铅锌资源已探明储量 450 万金属吨,远 景储量在 800 万金属吨,约占全省的 80%;黄金资源已探明储量 115 金属吨,远 景储量在 215 金属吨以上。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全国黄金吨金县。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我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有色金 属产业、黄金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龙头引领、 项目带动、园区承载、招商推进”四大工程,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激发工 业内在活力,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全力打造支柱产业优势突出、园区活力竞相迸 发、龙头企业强力带动、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截止目前,全县 共发展各类工业企业 419 户,其中,黄金冶炼企业 3 户,铅锌冶炼企业 2 户,选 矿企业 36 户,铅锌、黄金、石墨等采矿企业 44 户,水电、植化企业 14 户;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 48 户。现已具备了年产铅锌精粉 25 万吨,锌锭 15 万吨,电解 铅 8 万吨、黄金 7 吨,水泥 100 万吨,石墨原矿 10 万吨,硫酸 22 万吨,铁精粉 2 万吨,铜精粉 3 千吨,大理石 3 万立方米的生产规模。2012 年,全县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产值 218.6 亿元,同比增长 4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1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26.3%。今年 1-5 月,县上将确保重点企业正常生产作为工 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资金扶持、金融支持、减负让利、服务保障 等措施,确保骨干企业生产稳健运行。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90 亿元,同 比增长 19.7%。全县工业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呈 现结构性增长态势。 二、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滞后。我县是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 主要依赖的是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等优势,科技含量低,质量效益不高, 工业发展水平滞后。近几年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随着县域工业化 的加速推进和工业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多种生产要素的供需形势已经发生重 大变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安全环保压力不断 增加、工业用地供给难度加大、劳动力成本快速攀升,原有的比较优势开始减弱。 2、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一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都是铅锌产业一枝独 大,“十二五”规划中的建材、非金属开发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铅锌、黄 金等后续产品开发进展缓慢,产业链不长。体现工业经济科技、技术水平的装备 制造业、软件开发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屈指可数。由于工业产业、产品结 构单一,导致县域工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极为脆弱,国内外铅锌市场价格稍有 下滑,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下降的幅度就会被迅速放大。 3、非公工业发展缓慢。国家虽然放宽了对小微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条件, 但是却提高了工业行业准入门槛,一般规模较小的企业根本达不到相应的准入条 件。土地政策对工业用地控制也更加严格,环保、国土、林业、水利等多家部门 对工业用地都有严格限制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使企业和投资商望而却步。同 时,企业在办理安全、环评等生产许可时,手续多,周期长、费用高,企业难以 承受,导致非公工业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县域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难 度进一步加大。 4、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减弱。自古以来,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素 有“川陕咽喉,秦陇锁钥”之称,境内南北交通贯穿,宝成铁路、316 国道、212 省道相会其中,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但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初,“三线”企业 纷纷迁出县,企业数量迅速减少,交通运力也随之减弱。近几年,新建的十天高 速等快速公路干线绕开县,外地企业进驻我县的机会越来越小,我县被边缘化的 趋势进一步加剧。交通运力成为制约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5、资源优势已不再明显。多年以来,我县工业围绕着资源开发在持续发展、 快速扩张,培育了以东岭锌业公司、四方金矿等在全国同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 工业龙头企业。但伴随着资源的开发,势必带来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这种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必将被逐步淘汰。与此同时, 由于过度重视铅锌、黄金等资源开发,而对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植物化工产业 重视程度降低、扶持力度减弱,导致我县植物化工产业严重萎缩,技术人员大量 流失,原料种植面积大幅缩减。植物化工原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已不存在。 6、企业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从管理观念上讲,企业对各项手续办理不重视。 特别对安全环保、国土资源、城建规划等关乎企业“生命线”方面的手续办理不 及时、不完备,如遇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就面临停产整改或关闭的局面,更享 受不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从管理模式上讲,存在着严重的“家族式”、“作坊 式”的管理方式,随意性较大,表现最突出的是 28 户资源整合的企业,企业章 程形同虚设,董事会不能发挥作用,各矿洞各自为阵,过多的重视眼前利益,造 成企业安全环保等责任落不实,更谈不上对科技创新、科技研发的投入,企业发 展空间受到很大制约。从管理手段上讲,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低,各项 管理漏洞较多,能耗和产品成本指标居高不下,在铅锌行业整体效益下滑的情况 下,生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7、工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县上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转 型发展专项资金”,以及成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支持、引导、扶持和服务 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已经显现。但面对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企业办证难、融 资难等问题的凸显,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 司尚未成立,为企业提供物流、咨询、推销服务的外包公司几乎没有。工业园区 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孵化区和标准化厂房还达不到企业“五通一平”项目建 设的条件。另外,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还有待提高。 三、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发展工业经济的必要性 面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压力,我县是“去工业化”, 还是逆势而为,以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这是摆在我县面前的重大现实 问题。但是,纵观国内外和本县实际,工业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取向,必须 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 从国际看,正是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导致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暴发。西方发 达国家再次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逐步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审视并注重 工业经济,纷纷谋求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紧在新兴 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 表的低碳经济迅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塑发展新模式,步入了大转型期。 从国内看,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 了不少促进和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县域经济社 会发展考评均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工业经济发展指标,对工业经济重视程 度前所未有。市出台实施了建设工业强市、率先实现工业化、加快九大产业集群 建设等一系列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横向看,各个地区发展中,都将工 业经济作为基础性工作,并将工业作为强市、强县之策强力推动。 从本县看,首先,工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仍占有相当份额。从经济总量 看,2012 年,我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83.4 亿元,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75.3%。 从税收看,2012 年,我县工业实现地方税收 3.1 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81.6%。 从就业看,2012 年末,我县全部工业企业就业人数 2.8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 55.5%。其次,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2008-2012 年,按可比价 格计算,我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6.7%、22.2%、31.5%、22.4%、25.6%, 呈逐年递增的走势,对全县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次,工 业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占优。从 2011 年、2012 年全县规模或限额以上不同 行业经济效益数据比较分析,我县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强。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经济,但服务业经济发展须依托强大的工业作 后盾,且投入产出比较小。最后,我县工业经济比重在全市中排名靠前,具有相 对比较优势。2012 年,我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 11.7%,在 12 个 县区中比重排第三。工业对我县近年来经济增速名列全市前列,以及争创全省十 强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鉴于工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指出,全县工业要按照“稳 铅锌、扩黄金、壮建材、兴风电”的思路,以打造循环型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工 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发展为抓手,以践行服务企业承诺制为保障,加速传统工 业向循环经济型和能源效益型转变,加快构筑大中小项目合理配套、上下游产品 高度关联的产业格局,不断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进程。这为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指明了方向。 (二)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当前,我县工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其紧迫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一轮经济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大机遇。目前,将是我县工业经 济规模进一步扩张、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期,我县 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大机遇,面临着实施“十二五”规 划、关天规划的重大机遇,面临着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和国内外新一轮产业大规模 转移的重大机遇。发展机遇和发展条件不可多得。 2、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动力,重点发展建材、非金属开发、植化、风能、太阳能等新兴产业;着 力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黄金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在 州园区和留关新区聚集,推进工业集约化发展;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关停转 迁一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工业企业。因此,根据规划要求加快 我县工业转型升级异常紧迫。 3、生态环境和生产要素约束对工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随着我县旅游 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水韵江南、七彩县”展现在世人面前。城镇的居住和商业功能不断提升。一批 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工业企业逐渐退出我县历史舞台。同时,土地、能源、 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对工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亟需 加快实现从粗放型比较优势向集约型竞争优势的转化。 4、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转型升级。调研中发现,企业普遍认 为实施转型升级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出于自身发展,也会 主动实施转型升级。例如,四方金矿、震奥鼎盛全面实施数字化矿山建设,优化 了管理结构、技术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矿产品采选结构整体优化提升,极大地 提高了生产能力。庞家河金矿面对低品位难选矿,改变传统的选矿工艺,从技术 改进中也收到了效益。站在全县工业企业层面分析,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 必须进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 新,使工业发展方式从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转变、从 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全面提升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核心 竞争力、资源产出率,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四、县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 服务创优为支撑,以工业结构高新化、生产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 管理现代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结构梯队化为导向,以大产业、大项目、大 企业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变 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我县建成关天经济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 新型能源和制造业基地,走出一条具有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建议在具 体工作中做好“12345”,即唱响一个主题、推动两项融合、促进三个发展、实施 四大战略、抓好五项工程。 (一)唱响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围绕工业强基础”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命脉的 根本性决策来部署、来落实,更加凸显工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 彰显我县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的信心和决心。唱响工业发展最强音,建设富裕、 绿色新县。 1、每年召开一次全县工业发展大会。高规格召开工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 一些引导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明确工业发展的目 标和任务;表彰明星企业、优秀企业家,以及我县工业战线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 典型(纳税大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获得省级以上新产品、著名商 标的企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服务的单位等)。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催发 全县发展新型工业经济的思想源泉和工作动力。 2、定期组织工业经济发展大讲坛。高标准组织工业经济发展大讲坛,聘请 知名专家教授为全县党政干部、企业家和广大职工讲授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 方法和路径,使全县上下在不断储备经济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对支 撑壮大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意义, 从而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和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进一步明确我县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县人大十 五届二次会议,以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新型工 业经济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下一步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既要“满天繁星”全面发展,又要“一轮明月” 重点培育;既要工业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又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既 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推动两项融合 1、推动新型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新型工业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 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过来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州 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和留关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步伐。力争中小企业孵化区、标准 化厂房等项目在年内建成投用,并争取用 3-5 年时间,将其创建成特色鲜明、创 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 地,为工业企业的聚集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组建小额贷 款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立融资平台,拓宽筹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 力度。同时,各商业银行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贷款额度用于支持非公企业发展。三 是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以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运营主体,整 合社会各个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融 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并力争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成省级示范平台。 2、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包括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的重要内涵。要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加快发 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工业发展方式 转变。规模以上矿山企业要加强数字化矿山建设,非公工业企业也要按照“六大 系统”建设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技术融合。同时,积极引导工业企业 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加快各创业、科技、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力发 展外包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信息、产品、业务的融合和产业衍生。 (三)促进三个发展 1、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工业集群发展。以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 新建的加工型工业项目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铅锌、 黄金精深加工、新型材料、石材加工、生物植化和现代物流业,建成百亿新材料 产业集群和有色金属物流配送基地。留关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集群 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工业企业的聚集发展,将温江 寺孵化区催生成省内知名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的生态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将 留关-南星建成集商贸、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经济产业基地,将留关循环 经济示范区打造成在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2、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配套发展。我县铅锌、黄金和建材等资源开发 体系比较完备,产业和产品关联度较高,但在资源配置上还大有文章可做。要积 极创建紧密型(或松散型)的铅锌、黄金、建材、风电等四大产业联盟(或协会), 以抱团发展,逐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支持探、采矿技术力量薄弱、安全风险控制不良的小型矿山企业,逐步退出矿产 开发行业,转产到其他领域,为大企业、大集团搞好产业配套。推动大企业和中 小企业协调发展。 3、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 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 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一是加大铅锌、黄金 等矿产资源的探矿增储力度。确保企业后续资源不断档,生产不滑坡,并为引进 铅锌、黄金延伸加工项目创造条件。二是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重点 加快内外石材园项目和微晶板材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石墨精深加工、尾矿综合 利用、九子沟磷矿综合开发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三是加大龙源风电、 宏润风电、韵达风电、歌美飒风电等风电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新型能源的 发展。四是加快植物化工(食品加工)、光伏产业等绿色、阳光产业的发展。依 托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借助中泰黄金周边企业搬迁的时 机,在两个工业园区打造植物化工(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区和光伏产业示范区, 为其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借助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先进 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轻工等重点领域的配套工业企业,重点支持超顺 铸业、迪宝防水等企业做大做强,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新引擎。 (四)实施四大战略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 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八方山、银母寺铅锌 矿已超过资源开采设计年限,近年来在资源勘探方面没有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企 业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民营矿山企业目前由于受勘探技术和资源占有量等因素 的制约,普遍采取边采边探,巷道掘进的费用支出成为导致铅锌精粉成本居高不 下的主要因素。受利益驱动,非法开采、乱挖乱采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也十分严 重。对此,县上要在综合治矿、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有所作为。积极实施综合 探矿,加大低品位矿的采选,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抓好重金属污染治理, 冶炼废渣、废水等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三废”资源化。加强工业环境保护 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 2、实施人才引领战略。人才作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资源”,在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引进高端人才。聘请 和引进知名专家,及时组建“县专家顾问团”,定期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诊断号 脉,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用高端人才引领产业转型。二是挖掘本地人才。充分 发挥本地人才的优势,组建“县企业家协会”,完善“矿山企业技术人才库”,整 合人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 制,设立人才引进和培养资金项目,不惜重金奖励人才,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定 期组织企业家、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不断丰富其知识储备。 3、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运用先 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 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迈上新台阶。 重点抓好矿建公司 5.5 万吨铅冶炼技改以及矿山“六大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 自主创新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着力突破共性及 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加强创新型技术队伍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4、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质量品牌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由于我 县是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企业对商标的注册、品牌的创建重视程度普 遍较低,致使产品竞争力不强。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已是务实之举。要在抓好品种 开发、质量提升和服务改善的同时,着力加强自主品牌创建、培育和推广。重点 抓好东岭锌业公司的“东岭牌”锌锭、雨润椒业公司“耳”和“芽”芽菜芽酱、 迪宝防水建材公司的“秦岭-迪宝龙”sbs 防水卷材等已注册品牌商标的宣传营销, 加大县铅锌、中泰黄金、四方黄金、内外石材、超顺铸业、丰禾过磷酸钙、利德 锌业等商标注册和推广步伐,力争在十二五末创建一批国内和省内知名品牌产品, 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五)抓好五项工程 1、政策引导扶持工程。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相 应的配套措施,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二是实行减负让利。进一步完善现 有的矿产品过站定价机制,根据铅锌市场价格变动及东岭公司采购情况,及时调 整过站费收费标准,让利企业。切实加强民爆物品及服务费监管,减少乱摊派乱 收费项目,不断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工业转型发展 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支持企业转型升 级和做大做强。 2、工业招商推进工程。一是灵活招商方式。采取小分队招商、以企招商、 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展会招商和网络平台招商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引进一批 上规模、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二是突出招商重 点。围绕有色金属延伸加工、新型建材传统优势产业及植物化工(食品加工)、 光伏产业等绿色、阳光产业的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大力引进产 业关联度大的“补链型”企业。三是实施产业招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 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国内行业 100 强企业,在我县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 部和制造基地,不断提高我县工业承载和发展能力。 3、小微企业成长工程。一是坚持就业优先。积极开展以“扶助小微、转型 成长”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新企业的创办与发 展。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分布结构、规模结构、 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 转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三是坚持“专精特新”。将“专精特 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支持培育一批产品有特 色、市场有需求、生存有能力、竞争有实力的小微企业发展。四是坚持重点扶持。 每年至少安排 5 个以上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 点倾斜,促进企业走规模发展之路。 4、发展环境优化工程。一是教育引导全县上下树立“关心企业就是关心县 发展,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县发展”的理念,形成推动工业发展的合力。二是继续 实行县级部门服务企业承诺制和涉企部门包抓重点企业制度,形成全社会服务企 业发展的工作格局。三是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坚决遏止涉企收 费、入企检查、索拿卡要等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行为。四是认真执行涉企检查备 案制度,推行“企业宁静日”、“特别保护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等制度, 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5、企业文化培育工程。企业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 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 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导 向、激励、协调、凝聚等多种功能,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现代企业的重 要标志。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依法、诚信、安全、 创新经营的共性文化元素,也要体现差异化文化元素。对我县大企业大集团而言, 要有勇立潮头、引领发展的雄心,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创造力、促 进可持续发展力上下功夫;对我县中小微企业而言,鼓励企业走“专、精、特、 新”的专业化发展道路,瞄准方向向纵深发展,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人气质”, 打造专业化小巨人企业。要培养引导全县每个企业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形成竞 争和持久发展的基础。只有把企业文化做好,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