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小议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班主任论文之小议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原因,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原因。这几方面的原因是相互联系的。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把基础教育落到实处,达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教育内部的原因 1、陈旧的“片追”思想 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学年度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毕业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唯一评价是看高分学生的多少,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条件,以此来影响教师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虽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由于考试制度仍然是分数高低论英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促使教育部门的一些人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集中在层层拔“尖子”,抓“尖子”这个靓点上,学校内部设快班、慢班、重点保护班,各种条件优先班,保护快班的“尖子”。抓住少数,放弃多数,这样使多数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这样的定势:进了这样的学校,进了这样的班级没有指望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眼看升学无望,便自暴自弃。 2、课程和教材设置不合理 现行课程是以准备学生升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还没有突破学科中心课程的框架。科目设置过多,分得过细,教材内容过多,导致每周授课节数过多,这样就使学生复习、消化、思考问题、完成作业、预习课程的内容时间相对减少,而且多数学科要求过高,超过了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的程度,学生容易畏难而退,对学习失去兴趣。 3、考试制度不合理 学生在学校面临各级各类的考试,什么统考、模拟考、选拔考,名目繁多,学生的考试竞争压力沉重。而且现在的许多考试必须进行大量的机械操作练习,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呆读死记,才能竞争取胜,学生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或对考试失去了兴趣,与此同时,与智育相比,德育、体育、美育、劳动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学校把他们看着“软件”“副科”“小儿科”不加重视,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学校生活单调,容易使学生形成厌烦情绪和疲倦心理,从而产生厌学行为。 4、对后进生的忽视 正确的后进生观,应该是“差生不差”、“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之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后进生是不能转化的,进而歧视后进生,轻则责怪厌弃,重则赶出教室、轰回家去,造成后进生的自卑心,师生关系紧张,后进生与教师对立情绪隔阂与日俱增,轻者紧张,重者厌学。还有一部分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要后进生不影响班级大局,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后进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致使后进生产生畏难消极的情绪,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毅力和动力。 二、社会方面的不良因素 1、知识贬值 社会上存在的“知识贬值”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搞乱了一些学生的视线,“造原子弹的不如卖盐茶鸡蛋的”,“教书匠不如捡破烂的”,“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的”,使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啃书本都是傻瓜”。他们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些文盲、半文盲发财致富,成为白领、蓝领、铁领、金领,逐渐产生了物质至上的拜金心理,学习积极性下降。 2、知识能力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西方的道德伦理观念纷涌而来,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观变得含糊不清,相互矛盾。近几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和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使一些中小生面临着选择的困惑。学生在思想上的困惑,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无心学习,甚至走向违法和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塑造美好心灵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和睦相处、家教有方的家庭将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他们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大多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良,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多厌学、辍学,甚至犯罪,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有: 1、经常吵嘴的家庭环境; 2、家庭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 3、结构不完整的家庭环境; 4、重利益,轻文化的家庭环境; 四、对厌学的矫治 1、树立正确的后进生观 学生的厌学行为是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厌学不是单纯的懒惰、贪玩或学业不良,而是有多种类型,其原因复杂多样。教师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具体的分析。同时,必须确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业,都应该愉快地度过其学校的学习生活。 2、早期发现并及时矫治 一般来说,学生厌学是有预兆的,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经常性缺席、迟到、早退、旷课,上课时无精打采,不与同学交往就可以看着是厌学行为的最初表现。当发现有上述变化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教育。 3、重视个别,因材施教 一种对策和方法不可能对各种类型的厌学学生都适用。所以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厌学特征作出综合判断,依据其结果,研究适合每个学生状况的具体对策。每个厌学学生都有不同的选取结构,要具体对待。一般说来,厌学学生对学科无兴趣,但对课外活动兴趣颇浓,教育者应积极培养他们参加文体、演讲、书法、绘画、摄影、劳动等多方面的兴趣,并把良好的兴趣转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中来。此外,学生的动机水平也受不同因素的制约,有的是家庭期望的、有的是社会影响、有的则是师生关系,宜区别对待,分别矫治。 4、对厌学而弃学的流失学生做细致的争取工作 厌学学生一旦流失,教师应从职业道德出发,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出发,登门拜访,做家庭工作,说服学生。向家长说明:(1)履行九年义务教育法,不是你高兴不高兴的事,不送子女入学就是违法的;(2)要为子女的将来考虑,不能着眼暂时的利益;(3)要鼓励子女,克服困难,坚持到底;(4)如果学校或教师工作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他们虽然是你们的子女,但现在是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后代,为了祖国的后代,必须让孩子上学。学生一旦重返课堂,教师要作好善后事宜,如尽快融入班集体。学校领导和各科教师形成统一认识,达到指导上的共同一致,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减轻其负担等。 5、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科学研究 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厌学学生的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研究态度对待,并不断总结实践、提高,就能从根本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下面我们借用〈学习的革命〉中的一段话,作为提醒我们作好厌学学生矫治的警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觉;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