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最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最新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设计概况 1 2.2筏板施工重点及难点 2 3、施工部署 3 4、施工准备 4 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4 4.2劳动力准备 4 4.3材料准备 5 4.4施工机械准备 5 4.5技术准备 5 4.6现场施工准备 10 4.7交通组织 11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2 5.1施工工艺流程 12 5.2测量放线 12 5.3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12 5.4泌水处理 12 5.5泵送工艺 12 5.6混凝土浇筑 13 5.7 主楼裙房交界处浇筑 14 5.8集水坑、电梯深坑浇筑 14 5.9膨胀加强带混凝土浇筑 14 5.10混凝土养护 15 5.1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15 6、质量保证措施 18 6.1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 18 6.2质量标准 18 6.3质量通病防治 20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 20 7.1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20 7.2应急物资准备 20 7.3应急措施准备 20 8.安全施工措施 21 8.1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21 8.2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 22 9.文明施工 22 附录: 22 1、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计算 22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计算书 23 3、C40(P8)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24 4、大体积混凝土C35P8热工计算 28 1、编制依据 1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1.3《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50146-2014 1.7《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 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XX 1.9《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定》GB50108-2008 1.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1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028-2015 1.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 1.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1.14《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JGJ63-2006 1.1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JGJ52-2006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哈尔滨市松北新区,创新路以南,科技一街以西,创新一路以北位置,总建筑面积226609.17㎡。 主体结构最大长度216.7m,主体结构最大宽度162.5m。室内外高差均为0.3m。地库设置夹层,层高2米,地下室层高5.1米。部分地下室为人防工程,人防功能为甲类人防物资库和甲类人防隐蔽所。本工程地下部分及裙房部分为超长结构,需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主体结构体系:ABCD主塔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它为框架结构。其中D塔为超限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ABCF栋主塔及裙房:抗震等级为二级;D栋主塔:基础~7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7~机房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特一级钢筋锚固参照图集中一级抗震要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地库:主体相关范围与主体抗震等级相同,其它抗震等级为三级。 相对标高±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119.300m。 2.1设计概况 2.1.1本工程主楼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度为2500mm、2800mm,此部分混凝土浇筑为大体积混凝土,A栋、B栋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8;C栋、D栋基础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8;裙房承台厚度分别为1000mm、1300mm、1600mm、1800mm、2000mm厚,平面尺寸均大于1m,此部分混凝土浇筑同样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地梁及防水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6,膨胀加强带、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6)微膨胀混凝土。 各区段主要筏板混凝土浇筑安排如下: 浇筑顺序 顶标高 厚度 面积 浇筑量 浇筑时间 浇筑方式 A栋 -7.4m 2.5m 1148.9㎡ 3300m³ 27h 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 B栋 -7.4m 2.5m 1148.9㎡ 3100m³ 26h 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 C栋 -7.4m 2.5m 1148.9㎡ 3130m³ 26h 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 D栋 -7.4m 2.8m 1611.1㎡ 4500m³ 37h 预备4台,单栋不少于2台汽车泵 注 :根据现有结构图纸表中混凝土方量为约量,实际方量将以现场实际浇筑方量为准。 2.1.2主要结构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 2.2筏板施工重点及难点 2.2.1本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推移式连续浇筑成型,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因此筏板混凝土浇筑策划(包括搅拌站选择、原材料质量控制、运输保证措施)及现场组织(现场部署、技术交底、交通组织、现场施工协调)极为关键。 2.2.2主塔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具有强度高、体积大、约束强的特点。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P8,属于强度较高基础底板设计。 2.2.3工程地处哈尔滨市松北区江北科技创新城地段,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均位于松花江江南,混凝土供应及罐车交通运送难度较大。为此本工程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选用实力较强的亚泰混凝土搅拌站,并同时选用亚泰(阿城分站)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备用站,以满足本工程混凝土供应需求。 2.2.4筏板混凝土原材料、配比选择及防裂措施需要周密考虑。 2.2.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分层需重点控制。 2.2.4主塔内局部电梯深基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 2.2.5混凝土防裂养护需要制定严密的措施和制度。 3、施工部署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分层浇注厚度控制在500mm,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连续浇捣方法浇筑;每个浇筑区段内卸料点覆盖范围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求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下一区段卸料点浇筑时覆盖已浇筑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完毕,避免冷缝产生。由于主楼结构为独立单体,施工流水段独立划分,混凝土分别独立浇筑,承台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分区,按照流水段进行施工,同时,组织本工程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从:汽车泵的数量、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分队及振捣手、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区、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确保顺利完成大体积砼浇筑任务。 4、施工准备 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4.1.1 由于本工程筏板浇筑面积较大,浇筑混凝土量大,且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浇筑质量,项目部在浇筑之前应召开专题交底会和动员大会,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功浇筑奠定基础。 4.1.2在现场对施工班组作好交底,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注意的事项,施工过程相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1.3筏板混凝土浇筑现场责任分工 序号 姓名 项 目职务 岗位职责 1 马小戈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管理工作和人员调配。 2 于健 现场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工作。 3 董清崇 总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4 张伦 安全总监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 5 毛志彬 物资经理 负责混凝土、相关材料的进场验收以及收料、发料工作。 6 呙启国 质量总监 负责检查混凝土质量,并履行对监理的各项报验工作。 7 黎大伟 机电经理 负责现场供电、供水工作。 8 赵丽娜 技术 负责检查混凝土技术交底、现场问题解决、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等。 9 孙阳、王继超 工长 负责各个楼的结构施工;负责对工人的二次技术交底。 10 韩璐璐、李雨晗 试验员 负责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复试工作。 4.2劳动力准备 为了保证对基础筏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具体劳动力配备如下: 序号 操作工种 班组数 每班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4 20 混凝土浇筑 2 抹灰工 4 3 混凝土收面 3 力工 4 10 材料搬运 4 钢筋工 2 3 浇 筑过程中钢筋检查 5 试验人员 2 1 坍落度、测温、留试块等 6 后勤 2 2 提供后勤保障 7 水电工 2 2 施工过程中用水用电保障 8 交通指挥 2 2 组织现场混凝土车辆运行 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停滞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4.3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塑料薄膜 m2 50000 混凝土养护覆盖 2 保温棉被 m2 50000 混凝土养护覆盖 3 彩条布(或苫布) m2 50000 施工过程中覆盖作业面 4 止水钢板(4000×300×3) m 10000 后浇带 5 止水带(300*8) m 2500 施工缝、后浇带 6 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 m2 —— 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部位确定 7 电子测温仪 个 10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8 温度计 个 10 大气测温 4.4施工机械准备 序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塔吊 台 7 现场施工配合 2 汽车泵 台 4 单栋楼浇筑不少于2台 3 地泵 台 2 配合汽车泵使用 4 混凝土振捣棒 个 5/班组 Æ48、Æ30 5 空气压缩机 台 5 清理作业面 6 平板振捣器 台 5 混凝土振捣 7 收光机 台 5 混凝土收面 8 砼振动台0.8m2 台 1 标养室内使用 9 砼试模 组 30 100mm×100mm×100mm 10 砼抗渗试模 组 10 185mm×175mm×150mm 4.5技术准备 4.5.1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 4.5.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本工程应选用水泥标号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提供水泥进场时质量证明书,并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2) 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 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5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8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水泥检测报告如图: 4.5.2骨料的选择 (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 3%。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 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 1%。 (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5.3粉煤灰 粉煤灰采用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该粉煤灰技术稳定,活性指数高,拌制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应满足相关规范,粉煤灰试验报告和技术要求如下: 4.5.4外加剂 外加剂采用黑龙江万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得大体积混凝土减水剂,该外加剂具有高减水、高保塌、低收缩徐变及良好得耐久性能等特点,减水率>18%,外加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5.5矿粉 矿粉采用宾县天成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矿粉作为掺合料,该矿粉技术稳定,活性指数高,28天活性指数可达到95%,烧失量<2%,试验报告如下: 4.5.7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4.5.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2)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不宜大于180mm。 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³。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6)砂率宜为38%~45%。 ( 2)本工程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即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为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设计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掺加一定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的部分碱,可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为了方便泵送浇筑,设计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0mm。而且,该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初凝不小于8~10小时,一方面延长了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加长,达到水化热不能集中释放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浇筑和施工的可能性,又消除了因浇筑冷缝产生的质量危害,确保工程达到质量设计要求。 C40 P8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子 碎石 泵送剂 防水剂 水 品种规格 P.O42.5 Ⅱ级 S95 中砂 5-31.5mm 泵送缓凝剂 防水剂 地下水 Kg/m³ 270 70 100 733 1054 11 8.8 160 C35 P8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子 碎石 泵送剂 防水剂 水 品种规格 P.O42.5 Ⅱ级 S95 中砂 5-31.5mm 泵送缓凝剂 防水剂 地下水 Kg/m³ 250 70 90 762 1053 10.25 8.2 165 C30 P6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子 碎石 泵送剂 防水剂 水 品种规格 P.O42.5 Ⅱ级 S95 中砂 5-31.5mm 泵送缓凝剂 防水剂 地下水 Kg/m³ 270 65 75 760 1050 10.66 8.2 1 4.5.9温控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1)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 5)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2)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并应用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并满足施工工艺对塌落度损失、入模塌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3)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 (4)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 (6)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 2)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3)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4.5.10混凝土试块制作 (1)当一次连续浇筑不大于1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试件现场取样不应少于10组。 (2)当一次连续浇筑1000~5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超出1000m³的混凝土,每增加5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组,增加不足500m³时取样一组。 (3)当一次浇筑大于5000m³同配合比的大体积混凝土时,超出5000m³的混凝土,每增加1000m³取样不应少于一组,增加不足1000m³时取样一组。 ( 4)抗压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抗渗试块尺寸185×175×150mm,一组6块,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室外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龄期28天或60天。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龄期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4.6现场施工准备 4.6.1对混凝土浇筑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4.6.2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施工中配置对讲机及手机作为相互联络工具。 4.6.3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混凝土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 4.6.4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混凝土浇浇筑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4.6.5承台筏板钢筋内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及积水。 4.6.6浇筑之前,先用与承台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 4.7交通组织 4.7.1 机械车辆配备 为 了保证混凝土供应,搅拌站配备30辆8m3-12m3罐车,早晚高峰时段适当增加3-5台车辆保证供应,为了督促搅拌站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将组织人员对搅拌站原材料准备、车辆准备进行一次检查,在浇筑过程中也将派专人对搅拌站混凝土搅拌和供应车辆进行抽查。 4.7.2场内交通组织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车辆由工地南侧2#大门进入,行驶到预先确定好的泵位,下料后按原路返回搅拌站。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每台地泵或汽车泵后面保持停靠2辆罐车的状态,一辆卸料,另一辆备用。当一辆罐车卸料完毕后,冲洗干净,驶出场外,备用罐车立即开始下料。同时从等待区上来一辆罐车,作为备用罐车停靠在泵车旁边,场内交通由现场责任师统一协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出具体指令,指挥罐车行驶方位和次序。 4.7.3混凝土的运输 (1)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混凝土罐车搅拌筒应低速(2~4r/min) 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 的转速转动2~ 3min,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2)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 3)及时了解罐车运输路程的路况信息,保证混凝土罐车连续不间断的抵达现场。 商混站罐车行驶路线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5.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明确位置→底板钢筋及竖向结构插筋绑扎并验收完成→底板侧模及导墙模板验收完成→固定汽车泵→测量放线明确标高→混凝土浇筑→收光、抹压→混凝土养护(盖塑料布覆膜+棉被)→测温 5.2测量放线 5.2.1 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m长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 5.2.2 标高的测设: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筏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标高。筏板基础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护坡桩内侧混凝土表面,以便于引测。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5.2.3 轴线的投测:筏板施工的轴线在筏板筋绑扎后,投测在筏板钢筋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筏板上层钢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5.3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筏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设置定位箍筋。 5.4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5.5泵送工艺 5.5.1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润管砂浆,润管砂浆泵至料斗内用塔吊吊出,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5.5.2 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5.5.3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上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反之料斗内混凝土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5.5.4 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5.5.5 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 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 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 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下一车混凝土到场前,禁止将该车中混凝土泵送完。 5.6混凝土浇筑 5.6.1 本工程基础底板浇筑采用坡度为1:6左右,基础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采用推移式连续浇捣方法浇筑。根据混凝土浇筑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分别布置两支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浇筑方向为退泵浇筑,振动棒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5.6.2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时进行第一次振捣,振捣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拔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0m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0mm,以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混凝土质量。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5.6.3 混凝土浇筑完成一个平面后,为防止泵送混凝土表面因水泥浆过多、水份流失过快,产生表面收水裂缝,且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粗骨料会下沉,故需要混凝土初凝前(基础顶面收面前)进行二次振捣。振捣应注意振捣时间,以振捣后振捣棒抽出时无振捣眼,混凝土自然闭合为宜。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振捣完成后及时用滚筒碾压,并用木槎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5.6.4混凝土二次抹压:大体积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而出现干缩裂缝,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细小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必要时,可在混凝土终凝前1-2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 5.7 主楼裙房交界处浇筑 主 楼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裙房防水板及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时,应从主楼裙房方向浇筑,高低号混凝土节点部位需将高标号混凝土延伸至防水板内不小于500mm处,并按照45°坡脚设置钢丝网,钢丝网需要设置钢筋龙骨,其中竖向钢筋(A12)龙骨间距250mm,横向钢筋(A12)间距按照防水板厚度-50mm,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后浇筑低标号混凝土。 5.8集水坑、电梯深坑浇筑 集水坑、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通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需要将振动棒插入到下一层混凝土内50-100mm,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待坑底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对边坡混凝土由下至上进行浇筑。 5.9膨胀加强带混凝土浇筑 由于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且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多,膨胀加强带按照平面分区及定位,其浇筑方式采用连续式浇筑。膨胀加强带采用钢板网加钢筋龙骨的方式进行设置。其中钢筋(A12)龙骨竖向钢筋间距250mm,横向钢筋(A12)间距按照防水板厚度-50mm。 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浇筑示意图 5.10混凝土养护 5.10.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湿、保温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棉被保温,并浇水养护,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方案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5.10.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用3m长铝合金杠刮平、木抹子反复压实搓平,当混凝土表面开始收水时,再用铁抹子搓面压光2~3遍,混凝土表面压光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之间相互搭接300mm,以减少水分的散发。覆盖保温棉被,并及时根据测温记录对保温覆盖厚度进行调整,在底板边缘、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一层覆盖,以此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 5.1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大量积蓄在结构内部,不易向外散发,因而结构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急剧上升,且高温持续时间长;而结构表层混凝土则较容易散热,其温度趋近于环境温度,这样就形成了内表温差。在给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结构混凝土厚度越厚,内表温差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构的内表温差,为保证保温措施到位,必须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内外温度测温。 (1)温测点的设置 大 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真实情况,根据规范和筏板的平面尺寸外形及结构特点进行设置。测温点平面布置应均匀分布,并针对中心区、竖向结构附近以及临边区重点布置,以便更好的掌握整个混凝土块体的温度变化情况,本工程测温点布置要求及布置数量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的要求,测温点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筏板设置测温管进行观察和记录水化热过程中筏板混凝土余热;根据筏板厚度每个测温点设置3个测温管,每个测点测温管位置分别设在筏板表面向下100mm,底面向上100mm和筏板中心位置。 区段编号 A栋 B栋 C栋 D栋 裙房 测温点数 10 10 10 10 36 导管1长度*根数 500*10 500*10 500*10 500*10 500*40 导管2长度*根数 / / / / 1000*26 导管3长度*根数 1500*3 1500*3 1500*3 / 1500*10 导管4长度*根数 2000*2 2000*2 2000*2 2000*6 2000*26 导管5长度*根数 2500*3 2500*3 2500*3 2500*2 2500*10 导管6长度*根数 3000*5 3000*5 3000*5 / / 导管7长度*根数 / / / 3500*6 / 导管8长度*根数 4000*2 4000*2 4000*2 4000*2 / 导管9长度*根数 4500*1 4500*1 4500*1 4500*2 / 导管10长度*根数 5000*2 5000*2 5000*2 / / 导管11长度*根数 6000*2 6000*2 6000*2 / / 导管12长度*根数 / / / 7500*2 / 注:导管宜露出混凝土表面300mm。 测温点竖向布置图 (2)监测程序 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内部温度、环境温度,同时监控混凝土表里温差和降温速率。 1)混凝土入模温度、表里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量记录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 b.入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2)温度监测过程中,当出现降温速率、表里温差超过下列规定值时应及时调整和优化温控措施; a.降温速率大于2.0℃/d或每4h降温大于1.0℃; b.表里温差控制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厚度(m) <1.5 1.5~2.5 >2.5 表里温差(℃) 20 25 28 3)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和表里温差满足以上限制,且混凝土最高温度与环境最低温度之差连续3d小于25℃时,可停止温度监测,温度监测结束后,应绘制各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编制温度监测报告。 (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4)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主要应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范围为-30~150℃,测温环境为-20℃~50℃,测温导线安照筏板厚度提前加工,并按本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测温制度,明确测温负责人,当发现温度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采取相应措施。 电子测温仪 (5)施工保证措施 1)作好混凝土保湿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2)控制降温速度,尽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冷热干湿剧变。 3)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为了减少结构物的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大于25℃,必须控制出罐温度不要过高。 6、质量保证措施 6.1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 6.1.1一般规定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 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 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 6.2质量标准 6.2.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或连接部位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过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6.2.2一般项目 现 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过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6.2.3位置和尺寸偏差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过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6.2.4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整体基础 15 经纬仪及尺量检查 独立基础 10 经纬仪及尺量检查 柱、墙、梁 8 尺量检查 垂直度 柱、墙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检查 全高(H) H/1000 且≤30 经纬仪、尺量检查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全高 ±30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截面尺寸 +8,-5 尺量检查 电梯井 中心位置 10 尺量检查 长、宽尺寸 +25,0 尺量检查 全高(H)垂直度 H/1000 且≤30 经纬仪、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位置 预埋板 10 尺量检查 预埋螺栓 5 尺量检查 预埋管 5 尺量检查 其他 10 尺量检查 预留洞、孔中心线位置 15 尺量检查 注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6.3质量通病防治 序号 常见质量弊病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备注 1 裂缝 1.混凝土浇筑后二次振捣、二次抹面 2.表面用二层塑料薄膜。 3.如气温变化,内外温差接近25℃时增加为一层棉被覆盖 2 泌水现象 采用2台小型吸水泵,将水吸收就近的降水井内,再由降水井泵排除场外 3 砼表面麻面 在浇筑后2~3h左右,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打磨,等混凝土收水后,用机械抹面机打磨,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棉被 4 混凝土保护层不够 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5 混凝土表面干裂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收光后,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一层棉被,如发现温差大于30℃时,可再增加一层或数层棉被,以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上升,达到内外温差接近目的 6 混凝土表面高低差过大 混凝土表面高低不平处,凡高差≥100mm,面积≥1㎡,采用1:2.5水泥砂浆,内嵌钢丝网片抹平;高差<100mm,面积<1㎡,采用1:2.5水泥砂浆直接抹平 7 混凝土表面浮浆太厚 混凝土表面浮浆应剔凿干净,并抹平至设计标高,高低差过大处,按上述第六条处理 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 7.1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总负责 马小戈 技术负责 董清崇 现场负责 于健 质量负责 呙启国 物资负责 毛志彬 安全负责 张伦 7.2应急物资准备 物资名称 数量 说明 塑料布 50000m2 防雨遮盖 防水电线 1000 供电 手电筒 20 照明 对讲机 20 用于信息联络 7.3应急措施准备 7.3.1防雨措施 (1)筏板混凝土浇筑前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如遇雨天将推迟混凝土浇筑。 (2)准备好雨衣、雨鞋等应急物资。 (3)当浇筑过程中突遇小雨,将及时与搅拌站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和配比试验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并对浇筑完成面进行覆盖塑料布保护,用水泵及时将底部淤积的雨水抽到承台旁的水箱中。 (4)当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时,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布,并将雨水及时抽出场外。及时合理留置施工缝,用准备好的木模板、木方和钢管拦设临时施工缝。 7.3.2大风措施 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7 .3.3炎热天气措施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 7.3.4交通应急措施 (1)为了避免交通堵塞造成混凝土供应不足问题,组织搅拌站提前熟悉路线,掌握不同时间段的路况信息,选择最佳行驶路线。 (2)在关键必经路段而又容易堵车的路段,提前与交警部门协调,帮助疏通交通,保证被堵车辆迅速进入现场。 (3)事先对罐车司机进行详细的行车路线交底。 (4)保证罐车司机与调度通讯畅通,当罐车在某条线路中遇到交通堵塞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使后续车辆绕道行驶。 7.3.5停电应急预案 (1)采用柴油动力汽车泵、地泵,不依赖电源输送混凝土,可以大大减轻停电时的临时供电负荷。 (2)提前与电力部门联系,确保不因线路检修等停电因素影响混凝土浇筑。 8.安全施工措施 8.1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8.1.1 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8.1.2 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8.1.3泵车料斗内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管尾甩伤人。 8.1.4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8.2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 8.2.1浇筑混凝土时若塔吊配合施工时,地面人员一定要配戴好安全帽并注意吊斗行走路线,避免被其碰伤。 8.2.2在使用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8.2.3振捣棒在指定电箱接线,并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 8.2.4在使用混凝土泵进行浇筑时,严禁施工人员或其他人员站在泵管前端,以免混凝土泵喷浆时将人喷伤。 8.2.5由于浇筑混凝土需连续不间断进行,因此必须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的交接时间让施工人员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免施工人员出现疲劳作业发生危险。 9.文明施工 (1)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工人上班时,应带好安全帽,夏期施工严禁赤膊上班。 (2)振捣作业人员应带好绝缘手套,工作时两人操作,一人持棒,一人看电机,随时挪电机,严禁拖拉电机,防止电线破皮漏电。 ( 3)电源箱内要有漏电保护器,电机外壳做好接零保护,随机用的电缆线不得捆在架管或钢筋上,防止破损漏电。 (4)用完振动棒先断开电源再盘电缆,电机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造成电机烧毁现象。 (5)罐车司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绝对服从项目人员的指挥,一律不得鸣笛,以防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进入现场速度要缓慢,防止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6)施工现场安排人员及时清理落地灰,保持场容场貌整齐、干净。 (7)降噪措施: 在支拆模板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模板的拆除和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模板以降低噪音。 附录: 1、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计算 ①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Qi=Qmax·αi·η式中 Qi——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i——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η——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汽车泵实际输送能力: Q1=80*0.9*0.7=50.4m³ ②混凝土输送车配备数量(按12m³罐车计算) 按以下公式计算 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 1:每台混凝土泵实际输出量(m3/h) V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容量(m3),按12m³计 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km/h) L1:混凝土搅拌车往返距离(km)取定60km T1:每台混凝土搅拌车总计停歇时间(min),取20min 每台汽车泵需配备的罐车数量: 所以,按照最大浇筑速度计算,每台汽车泵浇筑需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量为: N=7(辆) ③为确保混凝土浇筑速度,采用混凝土罐车“打一备一”的浇筑方式。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二、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计算参数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0[W/(m•K)] 2.3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W/(m•K)] 0.05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h(m) 2.8 Tb-Tq(°C) 20 Tmax-Tb(°C) 25 传热系数修正值Kb 2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 δ=0.5hλ(Tb-Tq)Kb/(λ0(Tmax-Tb))*100= 5cm 3、C40(P8)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一、绝热温升计算 Th= mcQ/Cρ(1-е-mt) 式中: 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mc——每m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 270 Kg/m3; 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 375 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е——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 0.309 ;计算结果如下表: t(d) 3 6 9 12 Th(℃) 26.3 36.7 40.8 42.4 二、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1(t)=Tj+Thξ(t) 式中: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最高值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 10 ℃(可采取浇筑当日的询平均气温) 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 底板厚度h(m) 不同龄期时的ξ值 3 6 9 12 2.8 0.656 0.63 0.598 0.498 计算结果如下表 t(d) 3 6 9 12 T1(t)(℃) 27.2 33.1 34.4 31.1 由上表可知,砼第 9 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则验算第 9 d砼温差 三、混凝土养护计算 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 处)温度,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棉被)蓄热保温养护,并在棉被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①保温材料厚度 δ= 0.5h·λi(T2-Tq)Kb/λ·(Tmax-T2)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 0.05 (棉被);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13.4 (℃)(Tmax-25)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10 (℃) T2-Tq—- 3.4 (℃) Tmax-T2— 21.0 (℃)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 1.3 ; δ= 0.5h·λi(T2-Tq)Kb/λ·(Tmax-T2)*100= 5 cm 故可采用一层棉被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 β=1/[Σδi/λi+1/βq] 式中: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δi——各保温材料厚度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代入数值得:β=1/[Σδi/λi+1/βq]= 5.89 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 hˊ=k·λ/β 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 hˊ=k·λ/β= 0.2638 ④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 3.33 m ⑤混凝土表面温度 T2(t)= Tq+4·hˊ(H- h)[T1(t)- Tq]/H2 式中: 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ˊ——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1(t))和表面温度(T2(t))如下表。 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表 t(d) 3 6 9 12 T1(t)(℃) 27.2 33.1 34.4 31.1 T1- Tq(℃) 17.2 23.1 24.4 21.1 T2(t)(℃) 10.9 11.2 11.2 11.1 T1(t)- T2(t) 16.4 21.9 23.2 20.1 由上表可知,混凝土内外温差<25℃,符合要求。 四、抗裂计算 1、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 式中: --龄期t时砼的收缩变形值; --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3.24×10-4e 常数e=2.718; M1、M2、M3…Mn--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积M 1.0 1.0 1.0 1.06 1.0 1.09 1.25 1.4 1.0 1.0 2.02 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10-5) 1.94 3.82 5.64 7.41 9.13 10.79 12.41 2、 各龄期砼收缩当量温差 ξy(t):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10-5/℃;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Ty(t) -1.94 -3.82 -5.64 -7.41 -9.13 -10.8 -12.4 3、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度 Tj:砼浇筑温度,取 10 ℃ T(t):龄期t的绝热温升 Ty(t):龄期T时的收缩当量温差 Tq:砼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取 10 ℃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ΔT 15.58 20.64 21.56 20.88 19.59 18.09 16.54 4、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 E0:砼最终弹性模量(Mpa), C40 取定E0 3.25 ×104 N/mm2 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104N/mm2)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E(t) 0.77 1.36 1.80 2.15 2.41 2.61 2.76 5、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计算 E(t):各龄期砼弹性模量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10-5/℃ ΔT(t):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μ:砼泊松比,取定0.15 0.15 Rk:外约束系数,取定0.4 0.4 Sh(t) :各龄期砼松弛系数 混凝土松弛系数如下表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Sh(t) 0.57 0.524 0.482 0.417 0.411 0.383 0.369 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N/mm2)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б -0.32 -0.69 -0.88 -0.88 -0.91 -0.85 -0.79 6、验算抗裂度是否满足要求 根 据经验资料,把砼浇筑后的15d作为砼开裂的危险期进行验算。 (抗裂度验算) fct= 2.39 Mpa (28天抗拉强度设计值)同条件龄期15天抗拉强度设计值(达28天强度的75%)龄期15天温度应力1.04MPa 0.509 ≤1.05,抗裂度满足要求 4、大体积混凝土C35P8热工计算 1、绝热温升计算 Th= mcQ/Cρ(1-е-mt) 式中: 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mc——每m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 250 Kg/m3; 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 375 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е——为常数,取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 0.309 ;计算结果如下表: t(d) 3 6 9 12 Th(℃) 24.3 34.0 37.8 39.3 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 T1(t)=Tj+Thξ(t) 式中: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最高值 T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 15 ℃(可采取浇筑当日的询平均气温) 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 底板厚度h(m) 不同龄期时的ξ值 3 6 9 12 2.5 0.656 0.63 0.598 0.498 计算结果如下表 t(d) 3 6 9 12 T1(t)(℃) 31.0 36.4 37.6 34.6 由上表可知,砼第 9 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则验算第 9 d砼温差 2、混凝土养护计算 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 处)温度,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棉被)蓄热保温养护,并在棉被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①保温材料厚度 δ= 0.5h·λi(T2-Tq)Kb/λ·(Tmax-T2)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 0.14 (阻燃草帘);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16.6 (℃)(Tmax-25)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15 (℃) T2-Tq—- 1.6 (℃) Tmax-T2— 21.0 (℃)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 1.3 ; δ= 0.5h·λi(T2-Tq)Kb/λ·(Tmax-T2)*100= 0.74 cm 故可采用一层阻燃草帘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 β=1/[Σδi/λi+1/βq] 式中: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δi——各保温材料厚度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代入数值得:β=1/[Σδi/λi+1/βq]= 10.39 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 hˊ=k·λ/β 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 hˊ=k·λ/β= 0.1495 ④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 2.80 m ⑤混凝土表面温度 T2(t)= Tq+4·hˊ(H- h)[T1(t)- Tq]/H2 式中: 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ˊ——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1(t))和表面温度(T2(t))如下表。 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表 t(d) 3 6 9 12 T1(t)(℃) 31.0 36.4 37.6 34.6 T1- Tq(℃) 16.0 21.4 22.6 19.6 T2(t)(℃) 15.4 15.5 15.5 15.4 T1(t)- T2(t) 15.6 20.9 22.1 19.1 由上表可知,混凝土内外温差<25℃,符合要求。 抗裂计算 1、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 式中: --龄期t时砼的收缩变形值; --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3.24×10-4e 常数e=2.718; M1、M2、M3…Mn--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修正系数;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积M 1.0 1.0 1.0 1.06 1.0 1.09 1.25 1.4 1.0 1.0 2.02 各龄期砼收缩变形值如下表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10-5) 1.94 3.82 5.64 7.41 9.13 10.79 12.41 2、 各龄期砼收缩当量温差 ξy(t):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10-5/℃; 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Ty(t) -1.94 -3.82 -5.64 -7.41 -9.13 -10.8 -12.4 3、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度 Tj:砼浇筑温度,取 24 ℃ T(t):龄期t的绝热温升 Ty(t):龄期T时的收缩当量温差 Tq:砼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取 24 ℃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ΔT 15.58 20.64 21.56 20.88 19.59 18.09 16.54 4、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 E0:砼最终弹性模量(Mpa), C40 取定E0 3.25 ×104 N/mm2 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104N/mm2)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E(t) 0.77 1.36 1.80 2.15 2.41 2.61 2.76 5、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计算 E(t):各龄期砼弹性模量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10-5/℃ ΔT(t):各龄期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 μ:砼泊松比,取定0.15 0.15 Rk:外约束系数,取定0.4 0.4 Sh(t) :各龄期砼松弛系数 混凝土松弛系数如下表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Sh(t) 0.57 0.524 0.482 0.417 0.411 0.383 0.369 外约束为二维时温度应力(N/mm2) 龄期(d) 3 6 9 12 15 18 21 б -0.32 -0.69 -0.88 -0.88 -0.91 -0.85 -0.79 6、验算抗裂度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经验资料,把砼浇筑后的15d作为砼开裂的危险期进行验算。 (抗裂度验算) fct= 2.39 Mpa (28天抗拉强度设计值)同条件龄期15天抗拉强度设计值(达28天强度的75%)龄期15天温度应力1.04MPa 0.509 ≤1.05,抗裂度满足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