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1 12 月 6-8 日,我们接受了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在迎接评审检查之前,全院干部职工 都紧张有序地忙活着,当然也有人不是太忙,因为有人“笨鸟先飞”,正如卢向红副院长所 说,为了这次的等级评审,我们整整准备了十年的时间。本人就是属于笨鸟先飞的那类人, 自 2003 年接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以来,就准备着这一天的到来,平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 料和工作底稿,在整理过程中持续改进,工作忙并快乐着。 一、日常积累 从这次迎“三甲”检查的准备过程,我深深体会到日常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其实每个人、 每个岗位及每项工作都有规定和制度,每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性质与责任,日常工作 过程踏踏实实,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检查都能应负自如。既是检查标准有所变动,改进也就 相对的容易,因为国家所制定出台的标准,要求是越来越规范,也是大家只要努力就能够做 到的。因此任何检查,任何改进,只要日常工作规范,就能取得好成绩。 二、思想重视 每个人每个科室对待自己的工作与检查,必须要高度重视,不得掉以轻心,不能自认为日常 工作做好了、规范了,就可以随时接受检查。我们每个人、每个科室或每个单位都要定期进 行工作总结,目的就是及时对工作进行改进。然而应对检查更需要我们对自己工作充分的总 结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检查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 三、团结协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尤其是相关联科室之 间的协作,一定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因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全 员工必须同共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 四、进取心态 所有的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确保单位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积极的、 健康的和向上的心态来接受检查,充分准备,保持自信。比如回答检查人员的提问时,简明 扼要,绝对不允许闪烁其辞,词不达意。 以上是本人经历这次评审的一点心得!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2 这段时间以来,医院各个科室都处于迎接三甲医院评审的紧张工作中。通过大家几个月的努 力,医院医疗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人员素质逐渐提高,医院形象得到良 好塑造,真正做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重在提高。 在创“三甲”的活动中,我们检验科也认真的做了准备,针对“三甲”标准,做了大量工作, 将三甲标准细化,针对要求一条一条的做,真正做到力所能及,争取不在自己科室失分。通 过这段时间的整改学习,我认识到每个岗位及每项工作都有规定和制度,让我认识到了差距, 懂得了对标准,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口头,要真真切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有总结,也 要有记录。经得起检查,经得起有关部门考核。所有的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确保单位 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健康的和向上的心态来接受检查,保持自信。 这段时间里,全科人员以高度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无论资质高低,团结协作,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目标明确,态度积极。经过大家的努力,科室已经进入了后续准备阶 段,愿医院“三甲”评审能顺利通过,也祝医院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3 经历了半年多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最后两个月的冲刺,我院的创三甲工作终于 告一段落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知识,也懂的了很多道理,使自己有了很大的 提高。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院医疗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人员素质逐渐提高, 医院形象得到良好塑造,真正做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重在提高。全体干部 职工以创“三甲”为契机,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各科室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存在问题和不 足处及时整改,为创“三甲”尽最大努力。 在创“三甲”的活动中,我们检验科做了充分而认真的准备。针对创“三甲”的标准,我们 做了大量的工作,将三甲标准细化,针对要求一条一条的做,真正做到力所能及,争取不在 自己科室失分。通过这段时间的整改与学习,我认识到每个岗位及每项工作都有规定和制度, 一些规章制度平时已学习了,但没有很好的记录;口头上一直讲但都没有真正的记在心上。 通过创“三甲”,我认识到了差距,懂得了对标准、要求不能流于形式、口头,要真真切切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有总结,也要有记录。经得起检查,经得起上级有关部门考核。所 有的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确保单位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健康 的和向上的心态来接受检查,保持自信。 在这段时间里,全科人员以高度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无论资历高低,团结协作、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明确,态度积极,唯恐自已的些 许不足会给科里丢分。为此,大家加班加点、勤学苦练,晨会上你问我答,操作上你学我帮, 工作中一丝不苟,对患者更是关怀备至,为这次创评检查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大家的努力,三甲的评审已经结束,愿我院的“三甲”评审能顺利通过,愿我院迎来更 加辉煌的明天!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4 一、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强化院科两级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二、以创建“三 甲”医院为抓手,全面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增强。三、以创 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全面实施“名院、名医、名科”战略,医院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 升。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又名淮安仁慈医院,创建于 1892 年,迄今已有 119 年的历史。医院核 定床位 1000 张,职工 960 名,其中高级职称 179 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92 名,博士 16 名,硕士生导师 10 名。医院年门诊量 60 万人次,出院病人 2 万 9 千余人次,是一所集医疗、 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徐州医学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 学、南通大学教学医院。医院设有 51 个临床专业科室和医技科室,其中呼吸科、消化科、 神经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及重症医学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关于 2011 年三级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工作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我院按照《江苏省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对照《江苏省医院评价标 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回顾与评价。2008 年, 通过“三乙”医院复评后,我院按照“三甲”医院的要求,在全院开展了创建活动。在活动 中,医院全员动员,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以评促建,把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有 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三年来,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专科建设、人才队伍, 还是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 医院被中华医学会授予“新中国六十年医疗卫生优秀单位”称号;2010 年,跻身“全国首批 人民满意医院”的行列。 一、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强化院科两级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年来,院领导班子本着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廉洁的原则,既分工又合作,严格管理, 从严治院;把主要精力投入医院管理,注重加强自身管理知识学习,以适应新时期对管理干 部的多元化要求。在自学的同时组织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赴省内外参加有关管理知识学习或 短期培训,不断吸纳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同时,客观分析、审 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把握关键点,找准切入点,解决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使医院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创建活动的推动下,医院技术层次、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 提升,据省卫生厅反馈资料表明, 2010 年,在全省 27 所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我院综合 评价指标位居全省第三。(创三甲医院工作总结由创卫网编辑) 为使创建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我院强化院科两级管理,充分激发科主任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医院每年初都与科主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科主任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 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细则。各职能科室按照考核条例,坚持每半年对科主 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汇总和通报,严格奖惩,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 人人肩上有目标”的良性态势,医院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近年来,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医疗相关法规,我院及时制订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制度,如: 结合《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及时制订了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同时还非常注重医疗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如:《医师外出会诊管 理规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关于全员岗位聘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招聘人才工作 的规定(试行)》、《医疗纠纷争议处理办法(试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制度(试行)》等,各职能科室结合自身的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了本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这 些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规范了医疗行为,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创三甲医院工作总结由创卫网编辑) 二、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全面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 增强。 三年来,我院认真对照“三甲”医院标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医疗质量全方 位、全过程管理,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方面,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病案、药事、设备、输血等管理委员会, 定期进行活动,对质量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及时反馈。 为把医疗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医院牢牢抓住核心制度的执行,先后多次组织院长查房、教学 查房,开展全院性疑难死亡病例讨论;为提高病历质量,医务科定期组织全院病历检查,并 聘请退休专家每天对病历质量进行适时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医师整改,提高了广大 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去年,在省厅病历质量评比中,我院病历质量位居榜首。 与此同时,狠抓“三基”训练和考核,要求“三基”操作人人过关,不分年资高低人人参训, 通过考核,确保人人过关。 此外,医院还采取定期检查与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 疑难危重病例、新入院病例、手术病例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按有关 规定进行处理。此外,每月召开科主任会议,对各科的医疗质量进行反馈,对违反核心制度 的科室与个人,按照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条例进行奖惩兑现,不仅加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也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通过基础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医院的终末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 后诊断符合率、急诊和病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主要效率指标均达到 了省控标准,门诊处方合格率、门诊病历合格率、甲级病案率均达到 98%以上,医疗纠纷投 诉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 三、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全面实施“名院、名医、名科”战略,医院综合实力得到 进一步提升。 为加快科技兴院步伐,三年来,我院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出台了 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创三 甲医院工作总结由创卫网编辑) (一)人才队伍有了新提升。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我院人才队伍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医院 现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5 名,博士 16 名,其中海归博士后 2 名。硕士 92 名,占医师 总数 30%以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医院增添了后劲,推动了专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老 年科、麻醉科、血液科、骨科以及放疗科等专科由于博士的加盟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9 年,医院被省人事厅授予“博士后工作站”。 (创三甲医院工作总结由创卫网编辑) (二)技术水平与科研成果有了新突破。2008 年以来,医院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达到 国内先进及省内领先水平。血管外科成功为一胸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使血管外科水平又 上了一个新台阶;胸心外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眼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玻 璃体切割术。 近三年,我院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及新技术引进的数量均较前几年明显增多,论文质量与数 量为历史之最,有 44 人在国家、省医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担任职务。 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承担 “973” 国家重大项目《新新型微纳光学检测与操纵方 法及其在生物纳米结构、功能研究中的应用》1 项,江苏省博士后资助项目 1 项,省级以上 科研课题 7 项;《可调式脚托》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型专利 1 项;获市科技进步奖项 50 项, 其中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5 项、四等奖 12 项;全院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48 篇,其中 SCI 论文 12 篇,中华级期刊 24 篇,省级以上 509 篇。 (三)专科建设有了新发展。根据“三甲”医院评审的要求,在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和发展的基 础上,我院结合各科室的现状和医院发展的要求,在加大对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努力 发展特色专科。以专科建设带动全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全力打造医院品牌,提升医院综合实 力。除 6 个市级重点专科外,血液、疼痛、乳腺、手外等学科均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在市内 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疼痛科通过对 外合作,已成为在市内一定影响的学科,并成立了独立病区;乳腺诊治中心被卫生部确定为 “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定点医院;核医学科基建项目已完成,设备正在招标中。 围绕专科建设,医院加大了硬件投入。三年来,投入 5000 余万元对全院仪器设备进行更新 改造,添置了 64 排 CT、磁共振、美国瓦里安 600CD 直线加速器、PACS 系统等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的引进,为高水平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与此同时,我院还在内科楼与 急诊楼之间架起了空中连廊,并对供应室、ICU、手术室以及有关病区进行了改造,优化了 诊疗环境,使流程更趋合理。 (四)教学水平有了新起色。作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 我院承担着医疗专业及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多年来,为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 医院现有讲师 72 名、正副教授 8 名、硕导 10 名。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2010 年,医院选派了 30 优秀骨干到徐州医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 高。 四、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不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丰富护理内涵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近年来,我院重视护理工作,抓管理、 重基础、强培训,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管理水平。 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护理部主 任全面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护理综合质量进行考核,每年对护士和护 士长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为把护理质量指标落实到位,护理部组织督导组每月对各病区护理 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质量指标全面达标,目前,已 建成 10 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了基础、提高 了质量,做到科科有特点 ,人人有亮点,护士的工作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由主动服务 变感动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临床、贴近病人,护理质量 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综合满意度达到 98%。 为了提升护理队伍业务技能,近年来,我院护理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三基”训练和考核, 通过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等促进了护理队伍建设。2010 年,我院三名护士在全市“护 理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同时代表市卫生系统组队在省卫生厅举办的 护理理论及技能竞赛上荣获团体三等奖。其中有一人获得“省级护理岗位技能标兵”的称号。 在强基础、重素质的同时,护理部进一步拓展了护理服务范围,开设了“护理专家门诊”及 “伤口造口门诊”,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五、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质量的改善,以病人为中心工作得到进一步 落实。 为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近年来,我院从方便病人入手,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 水平。 1、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和无陪护病人实行挂号、就诊、取药、住院一条龙服务, 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2、丰富门诊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内涵。全面开展电话、网上和社区预约挂号工作,在完善 门诊导医导诊服务的同时,配备专人为那些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的住院患者予以引领,协助他 们办理入院手续,并送到病房。 3、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深入推进创建“人民满意窗口”服务竞赛活动,在挂号处、门诊及 住院收费处、门急诊和药房、影像科、检验科、注射室和输液室、一站式服务中心等主要窗 口推行服务规范,使患者充分体验亲切、温馨、规范的窗口服务。 4、实行“无假日门诊”。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服务,周六周日正常门诊,所有医技科室正常 上班,以满足上班族、学生及外地病人等人群的就诊需求。 5、推行专家全日制门诊。全面实行专家门诊全天制,确保做复杂检查的病人上午看病、下 午取回检查检验报告后仍由上午接诊的专家诊治,既方便患者选择一个医生跟踪施诊,也方 便了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 6、常规检查取消预约并缩短出具报告时间。常规检查随到随做,放射科、检验科提高检查 检验效率,摄片提前半小时出报告,生化检查提前 1.5 小时出报告,并改进检验结果查询方 式,投入 2.35 万元购置了检验报告取单机。通过集中发放、自动打印、免费邮寄等方式方 便患者。 7、实行弹性排班。挂号、收费等窗口科室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实行分层挂号收费,并根 据病人就医峰谷情况,做到高峰时开足窗口,及时分流病人;门诊化验室、B 超室等需空腹 检查的科室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时开始检查,减少病人等候时间。 8、全面推行出院病人一周内电话回访。,行风办按月检查通报各病区回访情况,保证了回访 工作的落实。通过回访,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了解病人出院后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后续 治疗康复,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全程优质服务,电话回访率达 100%。 9、设立公众热线,开设网上交流平台,解答患者的就医和健康咨询。 10、公开收费价格,接受社会监督。医院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对多收费、乱收费行 为实行收费差错责任追究。通过电子屏幕对药品、检查等服务实行价格公示;在病区推行住 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让病人花明明白白看病。2010 年我院被省财政厅授予“江苏省价 格诚信单位”称号。 11、强化监督,取信于民。一是公开服务承诺,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完 善内外监督机制,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和病员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施医 德医风考评,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四是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12、院团委、工会、护理部、医务科联合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为患者在医院就医提供关 爱和帮助。 六、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院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努力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系统,先后投资了近 900 万完善了 HIS 系统、LIS 系统、异地容 灾备份系统、PACS 系统、电子病历、数字图书馆、临床合理用药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项 目,投资近 100 多万的开发区医院联网系统、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正在 建设中。 我院首家与市医保进行金保接口,与各下属县区的医保、农合基本全部接口实现了医保病人、 农合病人出院结算能够现场结报,大大方便了病人,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广泛赞誉。 七、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倾情惠民利民,勇担社会责任。 为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近年来,我院采取切实措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06 年初,全院建立 140 余张惠民病床,住院床位费每天 10 元,让困难群众住得起院、看得起 病;9 月份,在全省率先推出单病种费用最高限价;与市民政局、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微笑 列车”、“复明行动”,先后为 600 余例唇腭裂患者及近 500 例白内障病人免费手术。同时, 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退休管理中心合作,为企业退休人员建立“夕阳红”保健卡,提 供 7 条优惠措施。截止 2010 年底,共发放“夕阳红”卡 3 万余张。2006 年 10 月份,我院 推出“爱心助医工程”,共为我市 24 名特困和低保家庭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免费手术,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此举被新华社载入《改革开放 30 年重大事件回眸》;这一系列举 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中央电视台 12 频道《道德与观察》栏目两次来院 进行报道。 为充分利用医院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把医院做大做强,2006 年,我院零资产 兼并清浦区城南医院,成立市二院一分院;07 年 4 月,我院又成功收购金瑞医院,成立开发 区医院。这对二院来说,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决策,对加快医院发展,更好地服 务淮安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拓宽医疗市场,发挥三级医院的职能,去年,我院又组建 了由 12 所基层医院及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加盟的“淮安市二院医疗集团” 。各职能科室都和 乡镇卫生院建立了挂钩联系点,每个职能部门联系两个以上乡镇卫生院,实行双向转诊。同 时,医院不定期组织专家到乡镇卫生院义诊,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针对人口日趋老龄化,我院还在开发区医院兴办了我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 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护养中心。2009 年,该中心被省民政厅授予“省级示范养老机构”, 这也是我省惟一一所“依托公立医院兴办的养老机构”。 2010 年底,市委、市政府明确开 发区医院为我市老年病防治中心,以满足老年人特殊医疗需求。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三甲”医院的标准,我们深知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创 “三甲”工作对我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查找差距、正视不足、 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同级医院之间的距离,为促进医院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 更大的贡献。 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总结 5 根据医院根据 2012 年医院“安全、创新、卓越、精细”的工作思路, 以及“努力创建三甲 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主题,结合卫生局“目标责任制”的具体要求和中管局 “医院管理年”标准,2012 年科教科以优势病种建设、学科规划、中医人才培养为工作重 点,落实科研、教学、学术、继续教育管理,发挥服务、管理、研究、指导的职能,进一步 提升了科研学术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绩效与目标偏差分析 科教方面的主要工作绩效:2012 年厅局级科研立项 11 个,科研成果 2 个(评审中),科研奖 项 2 项,超额完成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发表论文 113 篇,超额达到目标责任制要求;其中 一级杂志 10 篇,中华级 2 篇(另有目录外中华 4 篇),嘉兴医学发表 10 篇,基本达到目标责 任制要求。举办省级 I 类学分继续教育项目 2 项,超额完成目标责任制任务。 主要偏差:中华级论文没有达到 6 篇的要求。原因:高水平科研课题较少,研究型、论著类 论文少。 整改措施:抓好科研结题,促进高水平论文写作。 2012 年所做主要工作 一、科技管理 (一)目标完成情况 申报省部级课题 1 个,未立项;申报厅局级课题 26 个,立项 11 个;科研课题结题 2 项,成果 鉴定 2 个;成果获奖 2 项;骨伤科获发明专利 1 项。 (二)存在问题 重点科技攻关方面,特别是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策划需要加强。与中医药大学、上级医院 合作未开展,没有有效利用科技平台。 (三)下一步措施 1.做好科研申报指导,改进科研管理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创新能力,鼓励科研从临 床中来、从实践中来,协助做好科研前瞻性设计。 2. 设立院级科研专项,鼓励各科开展填补医院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 3.完善现有立项课题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试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促进 及时结题。 4.结合科技进社区工作,推广我院现有的中医适宜技术。 5.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与中医药大学或嘉兴学院共享的科技文献信息检索平台、实验动 物研究平台。 6.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邀请省市专家指导,探索科研合作。 7.抓住科研资金经费资助方式改革这一契机,争取获得更多经费资助,特别是争取优势病种、 省部级重点专项的经费。 8.努力创造条件, 争取中药重点实验室(制剂室)建设。 二、学科建设 (一)目标完成情况 1、优势病种建设初见成效。年初招标产生 10 个优势病种,除了一个病种中途中止以外,其 余各科均围绕优势病种建设作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儿科哮喘、针推神经科脑卒中、肛肠科痔 科、妇科保胎、皮肤科痤疮等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疗规范,举办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 术活动,专病病人数同比大多有明显增长。 2、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顺利推进。已建成的 3 个市级重点中,烧伤整形科举行省级继 教项目 1 项,院级新技术获奖 1 项;糖尿病专病开展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2 项,举行糖尿病专 题活动 6 次,获得科研立项 2 项,成果获奖 1 项;现有在建的 4 个重点学科/专科中,眼科、 儿科在 2012 年度省市级考评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妇科在人员培养进修、优势病种建设、科 研立项方面均有较好发展,针灸科与神经科合并后业务增长较为显著。 3、制定并讨论完成院级学科近三年发展规划。配合院部全面调整学科发展规划,经过 5 次 分科讨论,基本确定了扶持学科、品牌学科、推广学科和发展学科的不同定位、资源配置和 规划。 4、新技术新项目采取了先申报学术委员会讨论立项的方法,避免了年终突击申报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部分优势病种建设进展迟缓。少数病种专病设备不能到位、人员不足而影响发展。颈椎 病、腰腿痛专病分科治疗缺少合作。 2、已建成的市级重点学科缺乏考核激励机制,烧伤整形科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有欠缺;骨伤 科在学科带头人培养、中医特色建设方面需要努力。在建的学科在目标管理方面需要理顺机 制,使责、权、利进一步统一。 3、学科新技术新项目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追踪技术前沿的能力不够。 (三)下一步措施 1.对发展好的优势病种增加人才、设备等支持力度;淘汰发展不理想的优势病种。 2.依照省、市重点学科建设要求,指导各级学科的发展,争取责、权、利的进一步统一。在 人才梯队建设、中医特色方面争取有新的突破。积极与中管局联系,争取现有重点建设专科 2010 年顺利通过验收。 3.实施学科规划并定期考核。组织考察、学习国内其它医院重点学科,借鉴学科建设经验。 4.配合医院进行新技术新项目招标。 三、各级人才培训、培养工作 (一)组织嘉兴市“西学中”班、“农村中医骨干班”;参与市“社区护士培训班”。 1. 目标完成情况 (1)“西学中”班已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学习。 (2)“农村中医骨干班”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首批学员即将结业, (3)参与卫生局组织的“社区护士培训班”,启动社区护士中医培训科研课题。 2.存在问题 (1)“西学中”班出席率不高,管理难度较大。 (2)农村中医骨干班师资力量不足。 3. 下一步措施 与各医院及卫生局、省中医继教中心加强联络,“西学中”班争取 2010 年上半年结业。农村 中医骨干班争取 2010 年招第二批学员。 (二)年轻医师培养、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进修工作 1. 目标完成情况 (1)、按照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对 70 余位年轻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2012 年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11 人。全年外出进修 23 人,其中专科医师 13 人,均为历年最多。 7 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6 人通过,合格率为嘉兴市前列。 (2)、上半年组织 7 项“三基”技能竞赛;下半年组织专业技能竞赛,大多数年轻医师取得了 优秀的成绩。 (3)、4 月份承办市中医系统技能竞赛,选派我院 5 位选手参加,包揽三个组别的一等奖。另 有三位选手参加红十字会急救讲课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2.存在问题 (1)、因医院人员紧张,以及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规定即将出台,老的轮转规定不能 适合实际要求,09 年年轻医师的规范化轮转没有完全按要求实施。同时部分科室科内带教 不够,使年轻医师的专业发展不均衡。 (2)对“三基”考试成绩差者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增加管理难度。“三基”病例分析竞赛中 发现,许多年轻医师临床思维局限,对超出专科范围的病例诊断处理不够准确。本专科病例 的鉴别诊断思路也不够清晰,存在大包围现象。 3.下一步措施 (1)按照新的 “三甲”评审规定和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年轻医师的规范化 培养。 (2)将“三基”考试成绩与职称晋升挂钩,不参加或补考不合格者不能晋升。 (3)开展基于临床思维的电子病案科研课题开发,减轻书写工作量,同时利于年轻医师规范 诊疗及临床思维培养。 (4)条件允许时,选送优秀专科医师出国进修。 (三)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1.目标完成情况 (1)、申报省级继教项目 5 项,通过 1 项;主办及合作举办 2 个省级继教项目,发放 I 类学分 证 188 张,其中本院 141 张。 (2)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18 次、院级学术活动 33 次,其中外请专家 22 人,为历年最多。 出席听课 4717 人次。 (3)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 239 人次;其中初级 57 人次,中高级 182 人次;赴上海 20 人次,省 内 115 人次,省外 16 人次,市内 88 人次;护理 67 人次,临床 105 人次,药剂 11 人次,医 技 37 人次,其他专业 19 人次。总计费用 19.6 万,另进修费 7.6 万,西学中班费用 4.8 万, 合计 32 万,费用控制合理。(2008 年为 30.8 万)。 2.存在问题 (1)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主动性不强,业务学习出席率低。 (2)省级继教项目因省继教中心数量限制及申报材料不够完善,仅成功申报一项。 (3)继续教育覆盖面不够 100%。部分药剂、医技科室院内学习、院外学习均较少。 3.下一步措施 (1)积极协助各专科申报各级继教项目。 (2)适当增加医技科室外出学习机会。每月组织一次院级业务学习,以外请教授讲课为主。 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拟请国外教授讲课。 (3)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周期验证工作。 (4)发挥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作用,每季度开展专业学术活动,配合医院组织高层次学术 讲座或论坛。 四、教学工作、附属医院建设 具体见教学工作总结。 五、其它工作 病案室、图书馆管理达到“三甲”标准。 配合医院做好中医药继承及发扬中医特色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