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xx 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__ “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 以现代农业为抓 手,以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带建设为龙头, 统筹推进农口各项工作,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农业提质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民生不 断改善、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良好局面, 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农业总产值22.9 亿元,同比增长 4.6%;农 民人均纯收入 11085 元,同比增长 13%。主要表现在: 1. 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桐木镇、县城胜利桥至皇榜 滩防洪工程主体和彭高镇防洪工程已完成, 市民广场及防洪滞留区域 景观工程进展顺利,新城区河道全线贯通。 xx 年开工的 14 座病险水 库主体工程、山塘整治项目和 5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全部完工。 改造中低产田 0.62 万亩,其中节水示范项目面积 0.2 万亩。杨岐石 源水厂、长平星亮水厂、赤山水厂、栗水金山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 工建设,可解决 4.5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桐木、鸡冠山、长 平 3 个千吨万人项目基本完工, 受益人口 2.3 万人。 看守所至滨河北 路、上栗中学排污口至金山河北路污水管网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2. 抗旱救灾获得新胜利。去年七八月份,我县遭受了持续高温 干旱天气。 面对严峻旱情, 县委、 县政府及时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体的抗旱工作责任制, 加大抗旱督导 和技术服务力度,抗旱工作组深入抗旱一线,督促、指导抗旱工作。 全县参加抗旱人数 2.3 万人次, 积极向上争取抗旱资金 152 万元, 县 财政投入抗旱资金 120 万元,乡、村及群众自筹 661 万元,投入抗旱 设备 1240 台,缓解农田旱情 6.8 万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人口 3.5 万人。 有效组织了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确保了城乡居民生活饮水 安全, 最大限度满足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损失 和影响。 3.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近 35 万亩, 粮 食总产 15.3 吨,稳中有增。以油菜、绿肥为主的秋冬农业生产,完 成种植面积 16.1 万亩,打造了“金色长廊”。红鱼文化村入选全省 现代渔业成果展,我县被获评“全省渔业生产先进县”,萍泰获得省 园艺产品标准园项目支持。突出抓规划、抓基地、抓组织、抓龙头、 抓科技、抓品牌、抓拓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新增农业产业 化省级龙头企业 3 家, 省级龙头企业达到 9 家、 新增 1 个省级休闲农 业示范点、 申报了一个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 65 家,达到 346 家,其中省级示范社 11 个。 5. 生态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全面促进项目造林和社会造林, 完成造林绿化近 4 万亩、现代油茶造林 0.75 万亩、长防林造林 0.2 万亩,发放苗木 450 余万株,造林近 3 万亩。基本完成“森林城乡、 绿色通道”阶段性建设任务,打造了赤山镇、杨岐乡 2 个森林乡镇, 重点建设了豆田、 麻田、南源等 11 个森林村庄和其它森林十创单位。 整体绿化中国红鱼文化村, 新增花卉苗木基地 0.2 万亩, 新增现代油 茶面积 0.75 万亩,新增竹林低改面积 0.2 万亩,新争林业项目资金 1000 余万元。通过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日常巡查、严控 野外火源、抓好应急处置、 强化责任追究等措施,确保了全县未发生 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被评为全省 xx 年春季森林防火 平安县。 6. 农村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 县民政局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发放城市低保 1680 万元, 农村低保 2690 万元,城乡救助 1330 万元、供养资金 1015 万元,危 房改造资金 123 万元,各类抚恤资金 2000 万元。及时申报扶贫整村 推进项目计划,下拨 xx 年水库移民后期资金 405万元,积极落实省 级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任务,移民搬迁 357 人。改造彭高、赤山、东源 敬老院。 上栗镇平安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福田镇福 田社区获得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 强,在去年特大旱灾中,及时组织人工增雨,为缓解旱情、降低森林 火险等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 号 文件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目标,以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有 力措施,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全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增长。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 64.49 亿元,同比增长 5.2%;实现粮食总产 46.93 万吨;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 8.78 亿元,同比增长 15.6%;争取中省涉农项目 106 个,项 目资金 5.2 亿元,分别增长 65.6%和 7%;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36.5 万人,同比增长 3.1%,创劳务收入 41 亿元,同比增长 16.5%;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8411 元,同比增加 1283 元,增长 18%。我县先 后获得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 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稳定发展粮油生产。 实施 “40 万亩粮食丰收工程”,建成优质高产良田 30 万亩,小麦、水稻、大 豆等高产示范片 6 万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66.42 万亩,实现粮 食总产 46.62 万吨, 油料 2.71 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 0.24%、1.1%。 改造提升果蔬产业基地。实施“ 15 万亩优质柑桔”工程,新建优质 柑桔基地 1.2 万亩, 全县水果面积达 14.8 万亩。 实施 “30 万亩榨菜” 和“ 20 万亩调味品”工程,发展榨菜 6 万亩、青菜 10 万亩、海椒 5 万亩,全县蔬菜基地达到 16.5 万亩,其中大棚设施蔬菜 1 万亩。加 快发展特色基地。实施“ 20 万亩稻田生态水产及有机稻”工程,新 建生态有机稻基地 5000 亩, 发展稻田养鱼 1000 亩。 稳步发展食用菌 及中药材产业,新建食用菌种植基地 300 余亩,发展食用菌 2000 万 袋。新建中药材基地 2000 亩,全县优质中药材面积达 3.6 万亩。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以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为契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 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促进现代 畜牧业提质扩面。 实施 “200 万头优质生猪” 工程,依托超强、 和泰、 清泉等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绿色生猪产业, 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 区 591 个,万头猪场 23 个,种猪繁育场 11 个,良种扩繁场 87 个, 适度规模养殖户近 9000 户,年出栏生猪 142 万头,肉牛 6.2 万头、 肉羊 22 万只,分别增长 5.09%、28.8%、7.9%。实施“ 1 亿只白羽肉 鸡” 工程,依托金川公司, 已发展标准化肉鸡养殖户 19 户, 面积 4.07 万平方米,在建农户 153 户,面积 35.4 万平方米,肉鸡生产加工能 力已达 3000 万只。全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66%。 (四)现代林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快速推进现代林产业基地 建设,实施“ 30 万亩特色经济林”工程,重点打造以核桃、香桂、 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 全县已建成核桃基地 8.5 万亩, 香桂树 基地 5.2 万亩,青花椒基地 2 万亩,黄柏、杜仲、连翘、佛手等中药 材基地 2.5 万亩,椿树、杨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 13.1 万亩,竹产业 基地 4 万亩,全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达 35.4 万亩。加快发展 林下生态养殖业,全县林下养殖总面积达 1.2 万亩,养殖土鸡、鹅、 猪等 200 万只(头)。加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林产品加工 龙头企业 3 家,全县年木竹材加工产值实现 2.3 亿元。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快百亿农产品生产加 工园区建设,培育引进实际龙头企业 4 家,签约企业 5 家,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近 5 亿元, 产业工人达到 2200 人,实现生产总值 10 亿 元以上。 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已完成园区规划并通过市级评 审,规划在、、、、 5 个乡镇建设核心区 5 万亩,辐射区 10 万亩。 加快建设金鹤超强绿色农牧园区, 以超强公司为依托, 已建成绿色蔬 菜基地 1 万亩,发展绿色生猪 0.7 万头,带动农民养殖生猪 504 户。 加快建设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引进业主实施土地, 完善基础设 施,已建成大棚设施蔬菜基地 5000 亩。 (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新改善。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全 县新建、 整治渠道 124.9 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 5 座,整治山坪塘、 石河堰 116 处,新建蓄水池 141 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0 平方公里,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 3.8 万人, 新增蓄引提水能力 406.6 万方, 新 增节水能力 221.5 万方。 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全年建成高标准农 田 5.31 万亩,完成土地开发 14862.7 亩,新增耕地 1497.8 亩。扎实 推进道路交通和农机化建设,新建县乡断头路 50 公里, 通村联网路 100 公里,机耕便民道建设 147 公里,修复提灌机械 876 台,新增提 水控灌设备 90 台, 机电提水 0.4 亿立方米, 提水保灌面积达 17 万亩。 大力推进生态农村建设,完成森林管护 62.2 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 果 6.22 万亩,新建高效经济林 3.8 万亩,新增户用沼气池 4320 口, 完成户办工程建设 12500 户,完成重点村建设 37 个。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提升。坚持外引内育方针,加大 对龙头企业、 专合组织和农业大户的扶持和指导力度。 全县农业产业 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78 家, 其中国家级 1 家、 省级 5 家、 市级 33 家, 实现销售收入 25.8 亿元,同比增长 7%。发展各类专合组织总数达到 460 个,入社成员 4.8 万个, 其中农民成员占 95.2%,带动农户 10.86 万户,联系农户 4.23 万户。新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种养殖大户 110 户,全县各类农业大户达到 5000 多户,其中县级大户达到 360 户。 全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5 个,总数达到 35 个,新增绿色食品 5 个, 总数达到 7 个,新增有机食品 1 个,总数达到 4 个,申报认证地理标 志保护产品 1 个。各类带动主体带动农民覆盖面达到 60%以上。 (八)新农村建设取得新业绩。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 设。按照“五位一体”、“七区配套”的要求,深入促进省道 205 线 新农村示范带集中连片发展, 全县新建农村综合体 3 个,实施风貌改 造 1.27 万户,打造风貌整治精品户 363 户,发展优质柑桔基地 4.2 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30 个,新建提灌站 10 座,新建(整治) 山坪塘、蓄水池 1600 口,新建村社道路 200 公里,入户路硬化率达 95%。大力加强新村建设。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三打 破、 三提高” 和 “产村相融、 成片推进” 的要求, 统筹推进新村建设, 建成县级样板村 12 个,市级样板村 4 个。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 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重点,配套建设“ 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 心 30 个,新建村级组织阵地 231 处,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 32 个。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户定点、组分类、村收 集、镇(乡) 运转、县处理”的建设运行机制,全县规划建设垃圾中转 站 14 座、垃圾压缩站 6 座、生态垃圾池 85 口、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 30 座。深入推进全县 2 镇 15 村开展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继 续加大绵遂高速公路、 省道 205 线段沿线的农户风貌打造力度, 完成 镇魏家营村风貌整治精品户打造 90 户。 (九)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筹备组建农业投资公司, 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等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前 期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深化农民利益联结, 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 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与合作, 与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结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 体。依托金川公司,采取“五统一分零风险”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 养殖大户近 200 户,新建肉鸡标准养殖场 40 万平方米。依托清见公 司、金柠公司、子昂李烧腊等,采取“寄种寄养”生产模式,新发展 野山猪寄养 1 万头, 百草鹅寄养近 20 万只。 依托威迈公司, 采取 “土 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的共建共享模式,新发展青花椒种植 基地 1 万亩。 (十)农村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 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 4032.6 万元,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500 万元。加强农村卫生保 障体系建设,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7%。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新农保覆盖人数达到 18.16 万人, 60 岁以上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发 放率达 99%以上,供养符合条件农村五保户 5706 人,人平月供养金 150 元。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输出,全年开展农民工培训 1.53 万人,同比增长 5.5%,劳务输出 36.5 万人,创劳务收入 41 亿元, 同比增长 16.5%。大力开展农村 __ ,深入推进整村 __ 、产业扶贫、 金鹤连片 __ 等 __ 重点项目建设,受益贫困人口达到 1.4 万人。 一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较大。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 加,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城乡就业渠道少,农民增收门路窄。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体现在农业融资困难,业主 和农户投入不够,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农村有效劳动力缺乏。劳动者年龄偏大,接受新品种、新 技术、新模式能力弱,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应用。 四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进度放缓。全县新农村覆盖面还不大,乡 镇之间、公路沿线与偏远地方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等、靠、 要”思想较重,群众积极性发挥不够。 xx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一年, 是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建设的关键一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 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为主线,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创 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工 作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 6%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20%以上,农机化率达到 4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 50%以上,社 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80%以上。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 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片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做 强做大主导产业, 重点推进 6 大主导产业发展。 实施 200 万头优质生 猪工程,大力开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 化、粪污无害化等“五化”示范活动,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健康养殖小 区建设,培育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新建养殖小区 20 个,新发展 500 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 50 户以上。 实施 1 亿只白羽肉鸡建设工程, 依托金川公司,采取“五统一分零风险”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肉鸡 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力争生产加工能力达到 5000 万只以上。实 施 20 万亩“稻 - 鱼-果”建设工程,以陈古、、等乡镇为核心,以有 机水稻、生态水产、极晚熟李子为重点,新建“稻 - 鱼- 果”立体农业 基地 2 万亩。实施 30 万亩现代林产业基地和柏木精油精深加工建设 工程,依托威迈公司、隆鑫香料公司、云南寿利国公司等龙头企业, 以东岳等乡镇为核心辐射全县,新建 2 万亩青花椒、 1 万亩核桃、 1 万亩香桂种植基地; 依托广西森呼吸公司等龙头企业, 加快建设柏木 精油深加工基地。实施 15 万亩优质柑桔及林下生态种养基地建设工 程,以金华、广兴等乡镇为核心,建设高标准甜橙、子昂金柑、柠檬 基地,并在林下套种 3 万亩中药材、花生等,种草养殖 100 万只百草 鹅。实施 40 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工程,以东岳等乡镇为核心,建 设 35 万亩榨菜、青菜、海椒等加工型调味品蔬菜基地、 5 万亩商品 设施蔬菜基地。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 引领作用, 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重点抓好 4 个特色农业 园区发展。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 5 个乡镇建设核心区 5 万亩, 辐射区 10 万亩,加快建设 4 万亩优质柑橘、 5 万亩有机稻及生态水 产、 3 万亩蔬菜、 3 万亩青花椒基地、 50 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20 个生态肉牛养殖小区、 80 个白羽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抓好金鹤超 强绿色农牧园区,以超强公司为依托,以才子中心村建设为平台,建 设绿色蔬菜基地 1 万亩,发展绿色生猪 1 万头,带动农民养殖生猪 500 户。抓好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业主实施土地,完善基 础设施,建设大棚设施蔬菜基地 1 万亩。 抓好百亿农产品生产加工园 区,稳妥推进大塘溪村、金龟寺村、万福桥村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园 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促进加工型龙头企 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品、科技和管理创新,大 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深入推进“两个带动”,加 快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打造一批全县重点产业领军企业, 支持企 业集群化发展, 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强化功能, 推广“大园区、 小业主” 、 “大产业、小单元”等新机制、新模式,力争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10 家以上,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组织 50 家以上。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 力度,积极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保护 标志农产品,积极争创名品名牌,深化农业与文化有机融合,改进农 产品包装设计, 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 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 广,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 组织化、 社会化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建设,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 加强群英水库、东明分干渠、灾毁水利设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 强沈水河、 桃花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 加大四大灌区沟渠疏浚整治 力度,继续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发展农村“五小”水利工程 设施,切实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加强通村通 社断头路、 水泥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 1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 业发展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 大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力度,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积极开展农机社 会化服务,大力提高农机化水平。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重点加大 畜禽养殖场配套沼气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 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落实好 “成片连线、 扩面连片、 整体推进、 全面覆盖”的要求,继续大力抓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省道 205 线新农村示范带集中连片发展。 大力加强新村建设。 按照 “全域、 全面、全程小康”、“三打破、三提高”和“产村相融、成片推进” 的要求,抓好新村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重点加强魏家营 村、木孔坝村、才子中心村等新村建设,注重体现田园风光、农家情 趣和地域特色,加快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深 入推进“挂包帮”活动,依托有关涉农项目实施,加强部门配合,合 力推进 9 个乡镇 12 个整村 __ 、16 个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进 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优美乡 镇、优美村庄” 建设,强力推进 “两池六清六改” ,深入治理 “五乱” , 大力推进农村风貌改造, 建设完善垃圾中转站、 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 施,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 六)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新 型农民培训、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创 业培训项目,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农 村劳动力培训 30 万人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发展粮食生 产、调优产业结构、标准化生产带动和提高市场流通等方法,构建农 民增收长效机制。按照产村相融要求,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 民财产性收入, 重点探索财政投入固定资产作为农民与企业、 专合组 织合作发展的分红依据。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林下经济,增加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 挖掘农民转移性收入 的增长潜力,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劳务 市场, 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的扶持政策, 鼓励 支持企业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吸纳使用当地农民工。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增加农民非农转移和技能型劳 务输转为重点的工资性收入。完成输转富余劳动力 35 万人,创收 45 亿元以上。 (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 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不限制、 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 发展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信息和管理服务, 规范农 村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 地使用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 革。积极筹建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搭建投融资平台, 引导金融资金、 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发展。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支 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 加大 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 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乡镇机 构、 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清理化解公益性乡村债 务和义务教育债务。 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强化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抓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 农村基础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改革。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