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 政府提出了建设“ 一流教育体制、 一流师资队伍、 一流教育环境、 一流教育质量” , 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 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 在一流教育体制之 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 本构想 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 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 .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 八五” 末期已完成了学 历合格培训,至 2001 年 11 底全区在职教师共 4255 人,专任教 师 3494 人,中学 1454 人,小学 2040 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 科及以上学历达 1385 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 1649 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 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 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 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 训,而且缺乏管理学、 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 因而长期处于一种“ 摸着石头过河” 的经验摸索状态, 进修学校 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 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 为区培养一批观 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 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 .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 进的人才, 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 思想上更多具有“ 应试教育” 的痕迹, 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而引进和招聘骨 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 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 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 启明星” 。 4 .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但我区教师尚不具 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 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由实践上升为理论 的更少之又少, 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 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 它必 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 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 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 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时至今日, 教师进 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 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 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 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 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 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 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 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 .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 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 为时过早。 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 但由于我国高校教 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 造成毕业生的 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 能够担负起教科研“ 领头羊” 的教师全区都匮乏, 更何 况一间学校, 所谓的“ 校本培训” 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 有时几 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 反复请同一专家, 造成了人员和资金 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 .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 填鸭式” , 包括目前国内 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 进修学 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 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 作为学 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 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 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 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 成为我区人才选拔 ---- “ 启明星” 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 区本” 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 非“ 教书匠” , 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 ; 三是从泛化教育 转为区本培训, 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 四是从“ 先上岗后培训” 转化为“ 先培训后上岗” 和“ 边上岗 边提高” ;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 梯方案的培训, 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 六是从单一的教师 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 实现学校管理、 队伍建设、 培训质量、 硬 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 坚持“ 转换机制, 优化结构, 增强活力, 提 高效益” 的原则, 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 培养专家型管理干 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 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 率达 100%,优秀率达 80%,满意率达 90%。到 2005 年,完成 200名“ 启明星” 的培训工作, 对所有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行 轮训提高。 硬件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设备一流、 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 四、 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成功的 一半。 建设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 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 按需设课。注重课程的层次性、 可操作性, 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注重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 课题研究, 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 并 将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 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和自 我实现。 (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 指导老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 ,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 建立共建关系;后勤部负责财务、 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 (三)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 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 (国内外) 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奖 励。 (四)硬件建设是必备的客观条件。 配备可容纳 200 人的报告厅、可容纳 100 人的网络教室各 一,讨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 2 间。建成 与国内著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基 地。 ( 五) 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 1999 年第 53 号文《广东省中小学教 师继续教育规定》 第十一条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 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 为辅的方法解决。 具体经费来源包括: 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 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 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 5%的比 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 的比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 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五必 (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 www.网 络.com 查看 ) 须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难点: 1.“ 按需设课、按需施教” 的“ 需” 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 他所认为的“ 需” 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 需” 有一定的差异。 2 .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 一方面大多数教育 专家大多从事理论研究或进行过少量的实践指导, 严重缺乏实践 经验,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 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 而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 3 .教室的配备和功能不足。 解决方案:进修学校人员配备必须是,有相当理论基础和 教育实践经验,善于与人沟通,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可以达到 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的人, 这样可解决难点 1、2。难点 3 需由 局统筹解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