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理性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理性 我最喜欢读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简洁是智慧的灵魂。”重读新课标,反思新课程,我认为品德课堂应该返朴归真,应该打造出简洁高效的“常态”课,应该还原其本真面目---真实、朴实、扎实、平实。应该展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 所谓简洁高效的常态课,就是: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课” “是实事求是、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课” “返朴归真、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下的课” “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遍性的课” “如果把优质课比作大餐,常态课就是富有农家风味、精致的家常小菜” “是一堂简洁、真实、有效的课” “是能够感受师、生智慧灵动的课堂” 一、品德教学流程中要遵循——四个“实” 1、课前准备——要扎实 在品德课堂上,正是有了学生们课前的调查活动,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在课上有话可说,充分的表现。同样是一节内容,在一个没做任何调查准备的班级试讲,根本进行不下去。是孩子的能力问题吗?不是,因为孩子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把一些生活积累,一下子提炼到课堂。 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前,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放在前个主题活动后布置并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社会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所以我们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只要我们从一年级开始,从每一堂课开始,扎扎实实的通过逐年逐月、逐日的培养,孩子一定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课前预习到要学的知识,自主的去学习、有准备的去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要真实 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说过“宁要真实的缺憾,不求虚假的完美”。我们的品德课堂,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确有所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师生间的真情互动,有体验的愉悦,有沟通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完美,但它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智慧的火星和品德的魅力。 新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自己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培养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先要规定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避免出现茫然或混乱的现象。我们要在平时就组合好比较固定的学习小组,比如说哪几个人一个小组,(一般是4-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各种层次的孩子搭配要均匀,达到相互帮助的目的,然后推选一个能干的组长负责日常事务,交流时安排谁先发言,哪个第二,哪个第三,反正每个孩子都要发言的;在交流时,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其它组的学习等。我们要让孩子有组织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会学习。如:交流资料时,老师提示学生:先对收集的资料分类,如有重复的保留一份,资料如果较多,选择主要的汇报;都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指导。让孩子们真真正正的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来。 3、学生的交流汇报——要朴实 学生的交流方式应是学生自己想要的形式,不要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要花拳绣腿,不要矫揉造作,只要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不会因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交流形式应该比较灵活,人人参与。学生自己的收集、小组交流的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需要老师的点拨,达到资源共享。通过小组代表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汇报的方法,我们的老师要重视教给孩子汇报的方法:如: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一个组汇报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 4、课内总结、课外延伸——要平实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教师要对师生共同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提升,形成孩子系统的、规范的道德意识,并在生活中导行。一堂成功的品德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结尾不要喊口号,说套话。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生活,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找到新鲜的话题和结合点,促进学生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新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告诉我们“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 二、遵循“互动式教学策略”,紧围目标巧设活动。 “互动式教学策略”是我们品生(品社)的学科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有:课前活动,自主准备——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活动体验,探究互动——多元评价,知识建构——拓展知识,迁移发展。活动教学是它的突出特色。我们的品德课都是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自我体验和感悟,主动纠正和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有的老师理解为,活动就是要所有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动,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老师又哄又奖励,也只有少数学生在动。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使课堂显得热热闹闹,看似学生活动起来了,可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也未听清楚,教学目标无法落实,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活动设计缺乏实效性。老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不易把握,因为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很新的。如小组讨论活动,小组学习形式化,不能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多向再交流;给学生的时间很短,学生还没有真正地展开讨论,老师就让学生交流;还有的学生凑在一起瞎聊,没有在讨论课堂规定的主题或问题,老师的参与也是走形式,这样就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参与活动又活动得好?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紧紧围绕主题目标来设计切实可行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有序的活动,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活动和问题,针对不同的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开讨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火花,及时捕捉。 三、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链接点。 我们现在的品德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导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课本为我们呈现的仅仅是一些图文范例,有时候,个别教师就把它上成了简单的“看图说话式”:“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更多的时候,老师不知如何去讲。如: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图上画的是重庆、四川、黑龙江等的相关资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此为范例了解我们的家乡辽宁、阜新的有关资料。让我们的品德教育进一步为我们的行为进行导行。让它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核心理念——回归生活。 品德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在生活中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从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中选取链接点,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思考、体验。 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老师要从孩子身边非常熟悉的生活和事件出发,从孩子家庭和学校展开调查,让孩子从身边观察等,孩子们自然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场景,再现生活情景。是老师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感悟,展示的平台,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是老师架起了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桥梁,加强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德育。所以说,联系学生真实生活的链接点才是我们品德课堂的主旋律。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活”品德课 现代教育技术对上“活” 品德与生活课功不可没,电教辅助教学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的巧妙运用,往往会在教学中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增加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让它成为课堂的主角,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辅助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恰当、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精彩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拓展知识的目的,才可谓事半功倍,妙不可言。 五、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得以全面提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是学生体验、发现、建构的过程和方式,是学生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以活动促认知、思考,从而实现动智与动情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悟。经历活动,学生会自然地达成共识。如,在《集体生活需要合作》一课时,通过一个“青蛙搬家的游戏” 让学生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生的活动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如《节约用水》学生由感知水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命息息相关---到意识到要科学用水,并做好宣传;《地球的烦恼》学生由地球累累的伤痕---到迫切探寻地球受伤的原因等,通过教师的多元评价、不断的追问、导向、点拨,学生的认知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才能升华。 六、教师的课堂评价多样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倡导赏识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绝对化倾向。如有的思品课堂上学生只是一个回答老师就会大张旗鼓地赞扬“你真棒!”“真是太好了!”“你真是个天才!”或是不厌其烦的“掌声鼓励!”于是一些课堂上“好”声一片。还有的老师认为“赏识”就是不能否定,所以不管学生说的有无道理,哪怕是错了,都会含糊的肯定“有道理”或“你分析的不无道理。”这种赏识不仅赏识本身的激励作用起不到,还会导致学生变得浮躁,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科学态度的形成。 学生在起码的道德意识与判断能力不强的成长阶段,需要被赏识更需要赏识与批评并举的深层次的建议。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赏识的眼光去关注他们,用企盼的心情去对待他们,用亲切中肯的评价激励,指引他们健康成长。 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及评价多样化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创意性评价,在过去的品德教学中是较为薄弱的。所以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更使学生展示出“真实”的自我,有助于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品德课堂的评价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并不是寻求一个标准答案作为重点。 七、教材中的课堂留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图文并茂,单元主题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极富童心、童真和童趣,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还有大量的留白部分,留白的形式多为句子省略或是要求学生说说写写画画,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道德践行的重要载体。 1、对话性留白:学生表情达意的“新家园” 教材中设计的大量对话性留白,是为孩子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而设计的。它体现了让学习者和教材进行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完成“留白”的过程,是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的知识磨合与对接的过程,是再造文本与创造文本的过程。此时,教科书成了凝聚学生思想、感情和创造的成长记录册。 2、评价性留白:学生生命成长的“金钥匙” 对于“评价性留白”,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同时也应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程中,加以如何进行合理评价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探究性留白:学生集体智慧的“小天地” “探究性留白”的运用,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群策群力中,教师再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并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4、延伸性留白:学生道德生活的“练兵场”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编者给老师们留出了一定量的“延伸性留白”,这些留白是对课程延伸理念的直接体现,旨在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凭借这些空白,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行动,去体验。 教材留白是学生创造的空间,是引发学生开展活动的话题,也是展现儿童自身成长足迹的重要凭借,它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留白,充分激活教材的留白部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交流与沟通,打造真实、有效的品德课堂。 生活化、社会化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它还品德于真实,还品德于愉悦,还品德于人性……在这个生活化、社会化的舞台上学生享受着具体的道德训练,发展了道德智慧,---品德就在这享受中生成! 我们对今后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任课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学生需要什么,依据课标,教师准备什么;目标的制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特别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 (3)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让孩子学会思考,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去感悟; (4)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对学生要产生实效性的影响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显品德学科倡导的体验、感悟的特点; (6)重视学生生活情感的陶冶; (7)加强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的能力 (8)拓展教学空间,在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发适合当地的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应该是“ 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用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我们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用真实的情感,平实的课堂,扎实的体验,朴实的导行。方可打造高效的品德常态课堂,收获德育教育新硕果。我们希望,每一个品德老师都能简简单单教品德,扎扎实实教育新人,让德育彰显无穷魅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