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意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意义

班主任论文之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意义 ‎ ‎  山西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联校大罗学校  李霞 ‎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小学生学习习惯包括:学会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提问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评互评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生行为习惯包括: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  具体实施措略 ‎  (一)课堂教学 ‎  1.从早抓起。实践告诉我们,与其操心要花费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不如早操心教育孩子。我们一方面从早抓起,统一思想,另一方面注意强化学生对于习惯的认知,使学生知道这些习惯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操作有哪些要领,怎样一步步地完成等等。‎ ‎  2.从点滴抓起。“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这就说明养成习惯要从点滴细节抓起,日积月累,方可达到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进行习惯积累。‎ ‎  (二)课外和课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  1.激发兴趣,启发自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欲望;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最终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 ‎  2.树立榜样,检查纠偏。榜样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推动他们进步。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相互检查对比,相互评价,相互纠正不良的习惯,能促使他们更快地形成良好的习惯。‎ ‎  (三)日常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  1.因材施教,锻炼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区分主次、难易,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培养能力的需要,逐步提出个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加以扩展。‎ ‎  2.家校配合,齐抓共管。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地与自己已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行为来代替它,因此,必须家校配合,启发学生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帮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不断提醒、督促、检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