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数学复习课怎么上更有效
数学论文之数学复习课怎么上更有效 一、明确对数学复习课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 、“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 ,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所以,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整理,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减少记忆负担,防止遗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完善,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目的。根据教学进度,可以分为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 二、有效复习课的一般模式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呢?我们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教学。 第一环节:引——创设情景,再现知识 由于复习课中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复习课伊始,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产生复习的愿望,或直接呈现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典型问题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一般此时的知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然后提出要求,寻找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能洞察知识结构中的断点和薄弱环节。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二环节:理——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复习是一个疏通知识的过程,它必须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理” 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理”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列表式、摘录式、问答式、树状图式等,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择优选用,也可让学生体验整理方式多样化,从中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法整理。整理的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小组整理或各人整理后交流展示的方法。对此环节教学的建议: ①梳理归网。这是学生自主或合作,通过分类、比较进行整理归纳的再加工过程,可以当堂完成,也可课前准备。 ②交流展示。这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弥补的过程。可采取两种形式:一为直接个人汇报,二为先小组交流,再小组代表发言。这里需要教师的调控。学生整理可能不甚完整,补充亦不全面、准确,教师可发挥“导”的功能,起点拨作用。使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补充、评价完成。 ③提升内化。在本环节,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上,把知识网络的建构作为复习课的中心任务。在知识归网之后,要抓住知识间的联系针对重点或者难点内容进行复习,进一步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以及知识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注意到重点难点之所在,并把梳理的知识网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第三环节:练——综合练习,整体提高 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切实提高整理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但是,整理与复习课的练习不能简单重复新课学习中的习题,要避免简单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练习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注意综合性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的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因此,复习课练习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弹性设计,培优转差。在内容选取上应考虑学生差异性,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选学内容或阅读材料,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②螺旋上升,加强整合。练习设计可以跨年级进行,如对圆的面积复习,可以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纳入其中而贯通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力。 ③针对重点,讲究实效。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在题型选择上要侧重“辩析题”;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 ④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练习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三、 探索复习课的不同形式 为更好的提高复习的实效,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我们还探索尝试设计多种形式的复习课。 ⑴开放式复习课 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但把生活场景带入课堂,还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校园中,构建开放的数学大课堂。 例如: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复习时,我们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场购物的情境。通过现实的购物,学生更加熟练的兑换人民币。购物后的回顾、整理自然的使学生将知识系统内化。在《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一单元的复习,我们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测量,有的学生甚至走出教室,但他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投入的,因而复习的效果也很好。 ⑵游戏式复习课 这一复习形式主要针对低年级而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回忆、整理、巩固、应用学过的知识,效果比较好。 例如:一年级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采用了投票式复习。下面是本节课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包括这样的四个环节: ①。 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并计算出得数。同位交换检查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自己生成了本节课的复习材料。 ② 将写好的卡片贴到黑板对应的区域。(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不退位减)这是一个分类的过程,也是一个是归纳、分析的过程。 ③四排同学分别检查贴得是否正确。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面向全体 ④小组讨论: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投票生活场景的选用,让本课的复习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无痕。讨论的过程则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复习的策略 1、情境的创设趣味性要强,信息的提供要典型 复习课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复习效果,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要富有挑战性、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是课件出示,可以是教师口头引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提供典型信息,以唤起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复习内容,达到完整的再现知识的目的,为下一步的梳理归网奠定基础。 2、梳理沟通的空间要大,交流的时间要给足 复习课中的梳理归网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旧知识从记忆的仓库中提取出来并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舍得花时间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并相互受到启迪。另外,这一环节中的梳理归网不但包括知识的梳理,同时也包括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达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认识和灵活应用。 3、复习内容要重在联系,综合应用重点要鲜明。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很强,知识往往分散在不同阶段,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储备是凌乱的,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复习课中要有针对性提出一些章节联系较紧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的寻找知识间的联系。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面对众多的复习内容,应用练习万不可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重点,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在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达到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巩固,达到填缺补差的目的,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逐步形成技能。 4、复习过程重在内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彰显 复习经过梳理沟通环节后,只是学生头脑中记忆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一定完善,要达到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则必须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内化。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在学生梳理沟通形成网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网络图进行反思,进一步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综合练习中要针对知识间的联系、规律设计一定练习,使学生在练中内化。 5、丰富评价形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评价和生生之间的评价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在学习中,情感因素的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弘扬出来的。 数学复习课要靠教师精心组织,着意引导;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上得轻松愉快、又有实效。让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使它成为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焕发生机的有效课堂,这应该是我们不懈地追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