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文魅力 —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文魅力 —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英语论文之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文魅力 —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 ‎ 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文魅力 —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   葛孝定[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表明,英语课堂不仅仅传播语言知识与培育学生技能,更承载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渗透文化意识的综合功能。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在知识以外给人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情感的体验。放眼当今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大肆充斥课堂,本应透着浓浓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变成枯燥的机器零件,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深感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学生将日益厌恶这门工具学科。本文就笔者平日观察到与平时自我实践中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领域方面做部分反思与分析:[关键字]: 人文魅力   情感体验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特别是英语,它作为一门语言,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其中情感这个因素尤为关键,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激智、动力、调节、感染和移情功能。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和教学法教授Krashen曾指出,学习外语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输入问题,二是解除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第二语言的习得。目前中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中都根据新课程背景制定了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根据单元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映射体现的情意因素,但是目前有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容易忽略,某些老师受应试思想总把眼光锁定在烦杂的语言知识和语法体系,而语言知识背后体现的情意因素显得可有可无,或者某些教师为了体现该目标将其过分突现,设计形式化,如此再三又冲淡了语言学科的本质功能与任务。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关注学生情感于一体?这是新时期英语学科要求下摆在广大英语教师的迫切任务。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建议:相对语言知识点的“物化”,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也许比较难以把握和体现,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想结合平日观察到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历谈以下体会:   (一)围绕语言材料本身挖掘情意因素1.提升语言点主题思想,让主题氛围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受考试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语言教学层面比较低,其表现在一节课有相当多的时间在讲知识点本身,其意义运用只是为掌握语言点本身服务,所以其交际相对简单,始终没有跳出语言点本身层次,这样的教学虽然满足考试的“要求”‎ ‎,但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视野却由此变窄,而且始终不能体会到语言外的乐趣。有这样一节课《colours》,教学知识目标为讨论喜欢的颜色。教师在开头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英语故事:几个小动物在公园里聚餐,然后这些小动物谈论了一个话题:Which colour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the world? 然后这位老师在课件上充分用不同的颜色,人物,动物表识了不同的思想。The bear(yellow) says: If I were a colour, I would be yellow, because that’s the colour of honey. ( show yellow honey)Snoopy says: If I were a colour, I would be brown, because that’s the colour of choloate. (show brown chocolate)The bird says: If I were a colour, I would be blue, because that’s the colour of sky. (show blue sky)Kitty says: If I were a colour, I would be pink, because that’s the colour of my skirt. (show pink skirt)然后顺应着这个主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颜色,共同体验某一种颜色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精彩,并讨论喜欢颜色的原因,从过程看,这样的教学已经不单纯是在学习颜色本身了,而是在引领学生用语言体验生活。更值得一提的是课的结尾呼应了开头,将其主题升华:A man says: All the colours are beautiful together, and they need each other just like we do.(所有的颜色都很漂亮,当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将会更光彩夺目)。此时,学生也感同身受:就象人一样,整合在一起,团队的合作,就会显示更加迷人的魅力。这样富有浓厚人文魅力的设计,不突兀,不牵强,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起到了“润物细无声”‎ 的功效。目前我们大多数使用的教材都为模块式的,突出功能主题,即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以这个主题安排每单元所要学习的词汇。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如果教师的视线由那些具体的词汇,语法转移到功能主题上,那就会做出别样的设计。例如我在教牛津小学英语4BU3 Jobs第一课时,我注意到本课教学知识目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纯粹的客体,学生本身不能成为教学的资源,而且学生除了父母的职业外对其他职业没有深刻感性的认识, 没有从更深层面理解每个工作的意义, 因此知识目标:What do you want to be?在后面的教学中一旦缺乏必要铺垫, 学生只能是很形式化的回答, 因此,为了更好的关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开头进行了一段围绕主题的自述,着重让他们感受什么是他们想象中的“jobs”:(多媒体起一段平静的音乐): T:  When I was a teenager, I had a lot of dreams. I dreamed I were a doctor, because I want to save people’s life. (多媒体出现: 更年轻的我我穿白大褂给病人治疗), but sometimes I dreamed I were an engineer, I want to design the tallest building. (多媒体: 戴着钢盔的我拿着建筑图纸和工程人员商讨问题)  I also dreamed I were a soldier, becauseI want to defend our country. ( 穿着军装的我在祖国边境上放哨), but now, I become a teacher, I enjoy staying with you. 经过这样的一段描述与视觉冲击,学生对职业有了很美好的向往,在随后的教学中学生说着自己理想的职业:I want to be ‎ a_______,眼中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2.适当拓展与延伸语言知识,升华教材情意因素什么样的教学观决定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课堂,进而影响每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每位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要分清楚什么是“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当一段语言材料摆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立体地看待内容,而不是只是平面地观察语言知识点,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同时任何交际都是承载文化的,镶嵌感情的,是一衣带水的。这两者是有机联系,互相作用的。如果能够站在这个角度看教材,我们就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统筹安排一堂课的容量,对语言材料的某些部分做一些修剪,或者根据情意因素进行有意延伸。    如牛津小学英语4BU1的E部分Read and Act,从材料内容上看是Mr.Green和Yang Ling讨论爬上树的调皮鬼是谁?→Mr.Green叫爬树的Liu Tao下来的一段普通语言材料。但是如果教师语言得当,就能轻易挖掘教材情意因素,将其语言情感焦点迁移到学生身上。[案例]: T: Look, he is climbing the tree. (肢体语言作“爬树”样)But the tree is so tall. Can we climb this tree like Liu Tao?Ss: No!          T: Yes, we shouldn’t climb trees. It’s very dangerous.   (肢体语言作“害怕”状)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Liu Tao?        Ss: He is very naughty.         T: Yes, and sometimes he draws on the desk. You can’t do that like him, OK?        在这个教学例子中,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不但谈论爬树危险本身,还涉及到Liu ‎ Tao的性格分析,并简单谈论下他其他调皮的“事迹”。如果教师就教材而教学,思路受语言知识束缚,那是不可能有这些看似“多余”的语言的。因此这个环节与其说是词汇句子的拓展,不如说由情感牵引教学做出的延伸。(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其情感体验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的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受到本人在客观事物刺激下所产生的特有的兴趣、需求和动机的制约。而人的兴趣、需求和动机,又成为了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反映客观现实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体验各种情感,接触领略语言文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语言材料的各个主题时,也在体验各个主题带来的不同感受。如低中年级的“寻物”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将心比心,体会到物主焦急的态度。高年级的“中英重大节日(Holidays and Festivals)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而在说这些语言,用这些语言的同时,其语言文化被学生内化,同时也在学生身上映射出不同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感受和运用这些语言时,就可以尝试作为一个点拨者进行引导。如有些学生对“圣诞节”非常感兴趣,谈论这个节日,其外在表现常为:动作,脸部表情非常夸张。“I like Christmas very much, I always can get a lot of present from Christmas Father. 有些教师在此时不失时机地插入文化方面的知识,“Oh, I like it, too. An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festival? How does this festival come from?‎ ‎ 有些教师会和学生开一些适当的小玩笑增加英语情趣,Oh, You look like Christmas Father really. Would you please act this character during this festival? 又如在6BU1U2的比较级复习课上,学生之间的Free talk有以下语言:—Look at Zhang Ning! He’s playing basketball. He is so tall in our class. —Yes, he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our class.—But I’m shorter than him. I always hope I can be tall like him.当这位带着羡慕神色的学生准备坐下时,我小声对他说,“Never mind. He is really taller than you. But you studies better than him.”这位学生的脸蛋马上晴转多云。同样是一句比较级句子,同样是用这节课的语言点,却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三)优化各种教学手段,突出人文特点课堂教学中设计教法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整合可用教育资源,优化各种教学手段,竭尽全力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进而使教学达成“教得轻松,学得主动。”的理想境界。情感在学习语言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各种教学手段能够得到最大优化,那我们教师不愁课堂的设计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例如根据“英语在小学阶段贯彻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供课堂所需的场景,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关注情感领域的多种体验。在自编教材《class rules》的教学中,在课的开始为了从侧面突出class rules的重要性,我拍摄了一段教室“脏乱差”‎ 的几组镜头,在这些镜头里,学生看到了乱扔纸屑,在教室里踢球,大吵大闹,追逐嬉戏等不文明镜头,很多学生一下子在他们的行动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马上感觉到了纪律秩序的重要性,气氛一下子变得深沉,思考,感悟逐渐登场。    艺术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相当促进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各自情况的不同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评价的个性化,呵护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对班级所有学生的评价还要体现多元化。例如我在英语课上经常设立“最佳积极发言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听众奖”等,让个性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同时促进他们发展。三、关注学生情感需要注意的方面    英语学科有其学科本质特点,其本质功能是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领域是很多英语课的努力方向,但是过于突出此方面因素,人为的拔高一些情意因素就会喧宾夺主,成为一节英语包装的“思品课”。如本应是感受异国文化氛围的牛津小学英语5AU4万圣节主题单元中,某些教师却为突出购物的礼仪与学生购物的成长体验,在学生的买东西过程中做出没有必要的“讨价还价”的扩展指导。其实,英语学科中的“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我们教师应该在和谐的情境中让学生本人在“通感”层次上认识,理解,与感悟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价值态度观。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我坚信,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学一定能够营造出更好,更美的和谐课堂。 ‎ ‎(此文获2007年镇江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