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体会
数学论文之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体会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汉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 从不角色提问过去教学中教师是提问的主角,而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问题并想尽力圆满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配角,如今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提问是师生,生生间互动,信息交流的方式,通过交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设计提出的诸多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中解决困惑学到一定知识,有不知到知,由知的不多到知得多。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也可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在学习小组讨论中或在全班同学讨论中提出,这种方法更有利于照顾到学生思维与理解,因为教者和学者角度不同,生活年代不同,对理解问题、思维方面有差异,因此学生在做完教者提出的问题之后或在课前或在课中都可以提出学生的质疑。这是打破了以往提问题只是以教者为主,提问题是教者的专利的习惯。 当然在起初学生提不出有难度的问题,找不出提问题的点,只有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培养了提问题的方法,掌握了一定规律之后才能提出有价值和有分量的问题。只要在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从不同角色出发,换角色提问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二、 由浅入深地提问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提出深不可测,莫名其妙的问题,当然是教者急,学生急的事情,教者因不注意提出稍微难的问题就会出现某种尴尬的局面。我在设计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学案时,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课前讨论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如:1、举例说说少年时期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女孩?2、北大有什么特点?3、北大的人有什么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者的眼里看似简单的问题,放到学生手里就不简单,而且在第一堂课整体感知安排这么多问题,学生会措手不及。因此,我们删除了后两个问题,只留下第一个问题,后两个问题放在了第二课时里解决。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惧怕思考的问题,也达到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提出问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以成年人的角度拔苗助长,提出问题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成长规律。 提问题要适度、适量,而不是盲目急于求成。 三、 有的放矢地提问一般在一堂阅读课里基本上安排三个部分:预习里,文章阅读里,课堂总结里。 布置预习时安排提问,因为遇到一篇课文时对新接触文章的作者、有关自然、历史的课外知识学生是无法在课内了解。因此预先布置预习把有关涉及课内的内容通过网络或查找课外资料来解决。如 ;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时,学生是无从了解田晓菲这个人;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勇气》、《蜡烛》时无从了解有关历史背景,无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绿色蝈蝈》学生无法认识蝈蝈是什么样的昆虫。所以学前布置预习提问,对学好将要学习的文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仔细想好提出怎样的问题。 在课堂理解与分析中细心,认真地安排提问。因为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的关键。针对课文内容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以至最后完全理解好当堂的文章内容为止。如:九年级下册《最后一片叶子》首先设置提问,小组讨论,提出小组讨论题: 1、乔安西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生命系于一片脆弱的叶子?2、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画上去的,找出文中对贝尔曼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3、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画的,前文可有伏笔?(体会欧·亨利式结尾)4、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5、“最后一片叶子”串联着乔安西和贝尔曼两个人物的活动,展开了所有情节——乔安西的人间苦难和贝尔曼舍己救人的人性美,这两个人物中,( )是全文的主要人物。起串联人物活动的“最后一片叶子”是( )。给学生安排充分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之后在全班讨论,把问题通过讨论理解透,在后一个环节里再让学生提出质疑,提出以下问题,如:1、请你用凝练的话对文中人物说一句话。2、请你设计一种美观的图表形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学合作方式,使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也突破了阅读难点。 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回顾一堂课所学的内容,提出简单的总结式、概括式的问题:通过一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等等,在阅读课堂里分三步安排提出问题环节,确实给学生有的放矢,有目标地阅读理解文章,一堂课下来对整篇文章理解得透透得。 总之在汉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接受更多的课内、课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环节安排课堂提问,必将给学生带来益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