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关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关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体会

音乐论文之关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体会 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其他文理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音乐鉴赏 课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而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 课。多年来,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就 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谈点个人的粗浅体会。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和 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 要上好音乐鉴赏课,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 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如果离开这个前提,音乐鉴赏课 将背离审美核心而变成空洞无物的说教课。一般来讲,根据形象特征可 将艺术分为两大类:“情态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音乐与美术相比, 美术多侧重于“情态”,并通过“情态”曲折地表达“情感”;而音乐多 侧重于“情感”,并通过“情感”曲折地表达“情态”。关于音乐的情感 表现性和情态“描绘性”在音乐美学界一直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性并富 有魅力的话题。强调音乐 “表现性”的人们认为: 音乐的所谓 “描绘性”的真正意义在于音乐的审美体验是音乐激发的情感间接地通 过“统觉”和“通感”所引起的联想而实现的。这种联想其本质是由音 乐的情感内容引起的,因而所谓音乐的情态“描绘性”其本质还是音乐 的情感表现性。强调音乐“描绘性”的人们则认为:一连串的声音组合 是没有任何感情意义的,但音乐能感动人,其秘密在于声音触动了人类 模糊记忆中的视觉表象,这些视觉表象虽不一定构成情节,但却是人类 情感体验的源泉和依托。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要 重视音乐的情感表现性,又不可忽略音乐的情态“描绘性”。虽然,音 乐的所谓“描绘性”并非音乐美的本质,但对于学生而言,用音乐来表 达情感这是不足为怪的,但音乐能“描绘”情态和情节似乎显得不可思 议,这也就为音乐的表现性增添了巨大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把握音乐 教材的形象时,不管音乐是在“描绘”某个具体的形象,还是在表现情 感或理性内容,都需要教师正确把握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即正确理解 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声、配器等音乐诸要素的表现意义。音乐 正因其具有非语义性和非描绘性特征,所以,我们对音乐的所有“技术 性分析”和“戏剧性分析”以及所有的“语言启发”和“非语言启发(如 视觉形象启发)”,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音乐作品的形象激活。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感情的对象就是对象化的感情。当音调抓住你的 时候,是什么抓住了你?你在音调中听到了什么?难道不是听到你自己 心灵的声音吗?”是啊!到底是什么抓住了我们听赏者?…… 课本第 一单元首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个问 题如同费尔巴哈所问的 “你在音调中听到了什么”一样。我们教师教 学 的 任 务 就 是 : 让 学 生 在 音 乐 中 听 到 自 己 心 灵 的 声 音。 教学案例:贝多芬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第一部分赏析:在《第九 交响曲》第四乐章里,当宣叙调找到《欢乐颂》的动机后,低音弦乐奏 出《欢乐颂》主旋律,这是《欢乐颂》主题第一次呈现,音乐低沉、沙 哑、悲怆、凝重,仿佛是描述英雄身经百战、遍体鳞伤之后,终于看到 了胜利的曙光(通往自由解放的道路)。此时,喜悦伴随着伤感,欢乐 伴随着痛楚,希望伴随着委屈。总之,一种难以言状的复杂情绪由低音 弦乐慢慢地诉说。当《欢乐颂》主题第二次演奏时,主奏乐器换上了中 提琴。委婉深沉的旋律仿佛在表现英雄正在沐浴欢乐的阳光,正在焕发 出青春的活力。当《欢乐颂》主题第三次演奏时,小提琴如梦如幻的旋 律宛如欢乐女神时隐时现、稍纵即逝。当《欢乐颂》主题第四次演奏时, 铜管乐队奏出辉煌壮丽的旋律,仿佛是欢乐女神降临人间,金光灿烂, 普照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痛苦走向欢乐,从斗争走向胜利。其实, 这么多的形象比喻,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努力让学生的心灵最大限度地贴 近贝多芬的精神世界。二、音乐教师要不断积累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音 乐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音乐所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要上好音乐 鉴赏课,教师就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积累。现代的音乐鉴赏不同 于以前以欧洲音乐为核心的音乐欣赏,其本质上已成为以音乐文化为核 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每 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离不开其自然环境及文化生态的影响,其音乐文化 与本民族、地区的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以及科 学是融为一体的立体文化生态系统。人类文明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东西两 个文明形态,其本质区别在于对主客体关系的态度上。西方文明在“人 天对抗”哲学思想背景下出现“神权”与“人权”的长期斗争,体现在 音乐上就是“禁情”与“表情”的斗争。近代以来,西方音乐从神权的 奴隶地位发展为人文主义表情艺术。所谓“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就是 指音乐从“禁情”走向“表情”的过程。而从古典到浪漫、从印象到现 代都是表情性音乐审美情趣在人文主义背景下的继续发展。欧美近现代 音乐在西方人文主义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形成几个具有区域人文特征的 亚文化生态体系。法兰西文化的“浪漫”,意大利文化的“洒脱”,德奥 文化的“凝重”,俄罗斯文化的“深沉”,美国文化的“自由”,都体现 在其音乐、文学、绘画、雕塑以及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里。维瓦尔第 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具有典型的意大利文化特征,宛如色彩绚丽的拉 斐尔油画、形象生动的米开朗基罗雕塑以及线条流畅的罗马风格建筑。 就连生活在列宾、托尔斯泰故乡的柴可夫斯基在《意大利随想曲》中也 一反其“深沉、伤感”的音乐风格,表现出“艳丽、挥洒”的意大利音 乐风格。贝多芬交响曲也就是在德奥文化的哲学、文学、美学、科学背 景之下才赋予了音乐超越时代的深刻哲理。而《蓝色狂想曲》出自拥有 “自由”土壤的美国作曲家格什温之手也并非偶然。倾听西方音乐最好 是能将音乐置于西方文明生态环境之中,更好地体现音乐的人文特征。 与西方音乐不同的是,中国古代音乐是建立在中华传统哲学“天人合一” 思想之上的,具体就是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儒家所主 张的“美善合一”思想是“礼乐治国之道”的核心内容。道家文化多侧 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多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自然冥合,以 达到“辟除功利、脱却尘俗、自然关照、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中国 古代的音乐、文学、绘画、雕塑、园艺等都追求这种“情景合一、物我 一体”的高远意境,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在艺术审美上的一种 表现。倾听中国古代音乐,如《酒狂》、《阳关三叠》等作品最好将音乐 置于中华传统文化 生态系统中,更好地体现东方文 明的人文特 征。 中 国 近 现 代音乐多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及中国革命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中第一乐段第一、二两个乐句很生动地表现 了中国近代小资产阶级追求光明、追求进步而四处碰壁的“革命者”形 象。《黄河大合唱》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向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 斗的警号。倾听中国现代音乐应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中国现代人文特 色。其他诸如亚非拉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多建立在对其生存环境、风土人 情、民族习俗等人文知识的拓宽基础之上。总之,当今的音乐鉴赏教学 要求音乐教师将“地球村”的历史与现状都装在头脑中,并不断从人类 文明中汲取营养,不断开拓文化视野,提高思想修养,丰富情感体验, 完善人格形象。教学案例: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欢乐颂》 的思想价值分析:本教材的赏析涉及到贝多芬精神观念成长的历史:主 要体现在《英雄》、《命运》、《田园》、《合唱》四部交响曲中。还涉及到 欧洲思想发展史,如:“人文主义”者打破僵化的基督教神学,席勒提 出“美育代宗教”学说,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 诞生。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诞生的时代正是基督教信仰被推翻,科学 思想尚未取代僵化的神学,人类思想没有了精神寄托的黑暗时期。作品 在形式上迎合了席勒“以美替代人们心中失去的上帝”的美育救国思想, 在内容上又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理想。是马克思科学共产 主义学说诞生前人类思想的精神寄托。这个观点就是在反复聆听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并广泛阅读西方哲学著作的基础上,对欧洲思想史、艺 术史作长期思索之后得出的。三、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听赏音乐的三个 层次审美心理学认为:人类听赏音乐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体验和理 解三个阶段。“感知”,即“音响感知”,是通过听觉器官对音乐作品的 旋律、节奏、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的感性认识活动。“体验”,即“情 感体验”,是通过对音乐的音响感知,体验到作品的情绪情感特征,并 深受感染,这是倾听音乐的最重要的过程。伴随着情感体验,听赏者基 于音乐的情感特征而引发联想。一般来讲,标题音乐往往引起“定向联 想”,这就产生音乐的情态形象。非标题音乐没有任何文字提示,对于 音乐想象完全取决于听众感情体验的深度和生活体验的广度。“理解”, 即“理解认识”,是听赏音乐的一种理性行为,除了对音乐音响表达的 理解外,更重要的是对音响内涵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音乐作品的社会 含义和其他社会意 义的理解。科普兰将倾听音乐的 三个阶段称 为 美感阶段、表 达阶段、纯音乐阶段。有的学者将听赏音乐划分为三个层次:感官欣赏、 感情欣赏、理智欣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这三个过程:第一, 我们可以理解为听赏某一个音乐作品的三个阶段,即从浅层到深层,从 感性到理性的赏析理解过程。第二,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听赏者理解 音乐的三个不同层次。处在“感官欣赏”层次的听赏者只停留在生理感 官感受音乐的“形式美”阶段。他们判断音乐美的标准是:音乐是否“悦 耳”,是否“好听”。他们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倾听音乐时所引起的“快” 感。处在“感情欣赏”层次的听赏者发展到在感情上体验音乐所表达的 喜、怒、哀、乐的阶段,他们判断音乐美的标准是:音乐是否“感人”, 是否“动听”,他们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倾听音乐时所激起的“情”感。 处在“理智欣赏”层次的听赏者则上升到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美 感、道德感、理智感的境界来理解音乐,在这个层面上不仅了解音乐语 言的表达方式,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还通晓作品的内在意蕴。它 超越了“形式美”,在道德感和理智感的境界中感受音乐的“意蕴美”。 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至高无上的“美”感。其实,这才算是真正进入了 音乐世界,也就是科普兰所说的听赏音乐的最高境界——“纯音乐阶 段”。在这个层面上再来体会快感,将超越单纯的生理刺激而获得快感, 达到高品位的身心愉悦感。陶冶人类高级情感是音乐教育的崇高目的之 所在。其实在人类高级情感中,美感中的“美”,道德感中的“善”,理 智感中的“智”,其本质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 “美善同体论”,苏格拉底的“和谐美学治国论”,孔子的“礼乐治国之 道”,席勒的“美育思想”大概都是站在这个层面上讨论音乐美的道德 作用的。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彻底明了倾听音乐的这三个层次,学 生往往会突然感悟到学习音乐的崇高目标,对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 席勒的思想学说以及对圣洁高贵的音乐殿堂顿生敬仰与向往之情。教学 案例:舞剧《红色娘子军》之《英勇就义》审美分析:学生提问:《国 际歌》既然属于“崇高美”,那为什么出现在“悲剧美”的《英勇就义》 之中?答:与优美、欢乐美、喜剧美(柔和之美)相比,壮美多展现正 义力量的强大,崇高美多展现精神品质的高尚,而悲剧美则显示邪恶的 力量暂时压倒了正义。三者共同之处是都表现了矛盾斗争的偏激状态, 因而其本质是相通的。《国际歌》既有信仰力量的强大感,又有精神品 格的崇高感,还有在邪恶力量压迫下的悲愤悲壮感。《英勇就义》用悲 伤的旋律描绘了娘子军政委洪常青就义时的悲壮场景。《国际歌》的出 现,既是烈士就义时的挽歌(悲剧美),又是烈士崇高精神的颂歌(崇 高美)。在这里,正义的毁灭越发增加了作品的悲剧感。《国际歌》片断 的最后一个音不是落在稳定的主音上,而是落在上中音上,使我们仿佛 看到(实际上的剧情也就是)大榕树下熊熊燃烧的烈火。以上的分析就 是 建 立 在 道 德 感 与 理 智 感 的 基 础 上 引 导 学 生 感 受 音 乐 美 的。 四、教学中 要提供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辅助手段感官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渠道,在音乐 鉴赏教学中除了调动听觉感受音乐外,调动其他感官参与音乐鉴赏,对 培养以音乐为核心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培养艺术统觉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为音乐鉴赏的辅助手段,最有效的就是视觉形象(绘画、雕塑、摄影) 的参与。尽管当今音乐教育界有“画面容易界定学生思维,不利于激发 想象”的说法,但笔者仍然坚持认为:以视觉形象辅助学生听赏音乐, 一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三可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好地体现音乐作为人文科学的特征。其 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是“统觉”和“通感”理论。从人类感受事物的类型 方面看,人类认识事物相对来讲可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综合 型”。“听觉型”的学生擅长通过听觉感受器认识事物,“视觉型”的学 生擅长通过视觉感受器认识事物,“综合性”的学生擅长通过视、听多 种感受器认识事物。“统觉”理论告诉我们:一种形象感知通过“统觉” “通感”后会衍变为另一种形象感受。例如:看一幅画面或雕塑,人物 的情态逼真生动,欣赏者仿佛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如闻其声);听一首 描绘性的音乐作品仿佛看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如见其形);有人说: 触摸维纳斯女神的大理石雕像仿佛能感觉到有人体的温暖感。这些都是 “统觉”“通感”现象。音乐上常用“音色明亮”来表现声音特点,绘 画上常用“色调明快”来表现色彩风格。其实,“音”有什么“色”? 而“色”又是什么“调”?“音色”与“色调”都是表达视听通感现象 的词汇。基于“统觉”“通感”理论以及音乐文化的人文特征,我们可 以将辅助音乐听赏的视觉形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背景式画面。听赏 少数民族及亚非拉欧美民族民间音乐,其画面设置可展现该地区风土人 情、自然环境以及民族服饰、舞蹈动态、常用乐器、日常用品等,以丰 富学生文化视野,体现该地区人文特征。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选配的画 面也属于背景式画面。特定风格的音乐作品可设置特定风格的视觉形 象,如: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海妖》,以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作品为 视觉背景最为确切。第二类:情态式画面。对于那些情态“描绘性”较 强的作品,其画面设置可根据音乐主题的特点设置音乐所“描绘”的具 体形象,画面形象应尽量与音乐形象相接近。如:柴可夫斯基《一八一 二年序曲》,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等叙事性的音乐可以情态 式画面为主。第三类:寓意式画面。对于那些情感表现性较强的作品, 其画面设置可根据音乐主题的情感特征或思想内涵设置成与音乐所表 现的意境与思想相近的画面或场景,画面与音乐的契合点不在内容上, 而在于意境或思想的接近。如: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与罗丹的雕塑《思》 都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少女内心世界的秘密。但对于视觉型学生来讲那 沉思的少女形象往往更具有启迪心灵的魅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 理解。另外,画面设置什么时候要大,什么时候要小,什么时候要实, 什么时候要虚,什么时候要彩色,什么时候要黑白,都要根据音乐的具 体情况而定,不能不负责任地胡乱设置与音乐形象相违背的视觉背 景。 如前所说, 视觉形象作为辅助手段参与音乐鉴赏,其目的就是让视觉形象通过“通 感”激活音乐形象,以揭示语言所无法描述的音乐内容。教学案例:柴 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年序曲》呈示部“俄国民歌主题” 画面设置。民 歌Ⅰ,ABA 曲式,A 段:随着优美、深情的旋律发展,展现一个美丽的 冰雪风景图,寓意深刻。B 段:随着音乐变得宽广而舒展,慢慢地展示 出一个色彩艳丽的森林风景图:湛蓝的湖水、蔚蓝的天空、茂密的森 林……与美丽如歌的旋律一起,共同表达出俄罗斯军民热爱祖国的深 情。当 A 段旋律以梦幻的色彩再现时,出现一幅朦胧的画面:象征和平 的小天使从天而降……,密林深处的和平女神似乎在纵情地歌唱(歌唱 的声音恰似正在欣赏的音乐旋律)。当音乐继续以梦幻般的色彩引出舞 蹈性较强的民歌Ⅱ时,设置情调虚幻的舞蹈画面,如同梦境一般。象征 俄罗斯军民面对残酷的俄法战争而表达出对祖国胜利的热切期望和对 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当发展部“战斗主题”再次以强力度出现时,画 面格调突然反转,展现惨烈的俄法战争战斗场景。音乐与画面都与呈示 部“俄国民歌主题”形成强烈对比。在这里,画面与音乐一起营造出“视 听交融”、“情景合一”的听赏氛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上的 画面设置,既有情态式内容,又有寓意式内容。配合技术性赏析(音乐 表达)语言、戏剧性赏析(形象分析)语言、思想性赏析(思想感情) 语言,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形象,体验思想情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语言和文字从理论上讲,音乐正因为其非标 题性、非描绘性,所以才成为“神的语言”。也就是说任何的语言文字 解释音乐都属于多余,都不能代替音乐的情感表现。但是,语言文字作 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媒介,在音乐鉴赏中,仍然是帮助学生理解音 乐情感、揭示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同形象感知的“听觉型”、“视觉型” 与“综合型”一样。人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可分为“语言感知型”、“文 字感知型”与“综合感知型”。因而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照顾到 全体学生不同的认知要求。这里以语言为例谈谈语言和文字在音乐鉴赏 课中的应用。一般来讲,作品最好能听三遍,完成从感性感知到理性认 识的听赏过程。第一遍分段赏析,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 整体结构、表现方法和音乐形象,完成从感官感知到情感体验的提高。 第二遍综合赏析,主要任务是在分段赏析音乐的基础上挖掘音乐作品的 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完成从情感体验到理性认识的提高。第三遍综合 欣赏,主要任务是巩固业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强化对重点音乐主题的理解和记忆。开拓艺术视野,并实现审美感受在 学生心理的内化过程。音乐赏析的教学语言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分析音乐的表达方式(技术性欣赏分析),二、提示音乐描绘的形 象(戏剧性欣赏分析),三、揭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思想性欣赏分析)。 一般来讲,戏剧性赏析最易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技术性赏析最能提高 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思想性赏析最能加深学生的美感体 验。在综合赏析阶段,语言应侧重于哪一个方面要视音乐的具体情况和 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决定。如若不然,单纯突出技术性赏析则会将音乐 鉴赏课上成作品分析课;单纯突出戏剧性赏析则会将音乐鉴赏课上成历 史课、地理课等;单纯突出思想性赏析则会将音乐鉴赏课上成政治课、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课 。 这 些 都 违 背 了 音 乐 鉴 赏 课 教 学 的 根 本 目 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