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语文论文之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通过教师们听课、评课和本校学生现状的分析,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 如果现在我们不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不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我们将落后于时代。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不努力学习,我们的一桶水就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要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泉源。 二、上好课、备好课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40分钟落到实处。上好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课型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找切入点,过程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板书设计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创新等。要有所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上得轻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我们参观学习了不少优质课,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这些教师为什么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教师认真备了课。以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备好课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备自己,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就不会冠以教案教参的“二传手”美誉了。 三、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应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我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理解是,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之精华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离开教案教参能收发自如。 四、务实防虚 1、基础知识必须落到实处。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是反复强调,是讲了又讲,在练习时认为学生应该是能完成了,所以批改时,就一把大“√”一道题,就连学生写了很多错别字都没有发现,到头来满以为还不错,可成绩就是不遂人愿,这是未落到实处的原因。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文阅读时,把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浪费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做到四个字“三多三少”——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更鲜明地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习惯涵盖在语文活动的听、说、读、写的全过程中,像串起珍珠的丝线,贯穿在语文学习中。一切语文活动都离不开语文习惯。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从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终生所需要的。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路,总归是由他们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的良方妙药。我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1、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读书是多读书的前提,多读书则是爱读书带来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学生爱读多读的习惯。首先,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利用班队活动、阅读指导课等时间给孩子们读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特别是上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课文时,便向他们介绍作者是如何读书的。这种名人效应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平时,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向他们介绍一些名篇名著,充满童趣、引人发笑的故事,优美生动、感人肺腑的描写,加上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大大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此外,我还把读书列入家庭作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次,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看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读书时,自己所表达出来的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这种浓郁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读书,向老师看齐。 多读,不只多篇,也要多遍,特别是精彩的片断,要达到琅琅上口,熟的读成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精彩的片段,名人名篇,犹如口香糖,越咀嚼,香味越浓,味道越好,读书次数越多,对其中的妙处,蕴含的意味越深。 2、培养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学生们随时可以请教的“老师”。小学段的学生,多读中必然会碰到“读不懂”这只拦路虎,这时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养成善于借助工具书来学习的习惯。教学伊始,总是先向学生介绍常用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的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带工具书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促使学生尽快掌握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方法不等于形成习惯,为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我主要从课内入手,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字音,读通课文;讲读课文时,遇到重点词、多义词、不理解的词,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翻阅字典、词典来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就经常得到了字典这位不会说的“老师”的帮助,尝到了使用工具书的甜头,自然地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培养读书多动笔的习惯 毛主席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是把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精彩语句,编写提纲归纳结构特点,摘抄重点词句,勤写读书笔记等等。二是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读书不能只是读书,在读书时要多动脑,能够从书籍文章中发现一些问题,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启示,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读书后能够写出一些心得体会。三是联系现实生活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的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可能有什么收益,反而会使思想僵化。因此,必须注意联系历史背景、现实生活来读书和思考。 学生一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必将经身受益。动笔读书,首先要教给他们一套有关的符号,圈划批注的训练可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初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生字词,理解有关词意思;再读课文时,圈划文中精彩的句段,长此以往,既培养了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为了便于督促检查,在读书动笔习惯培养中,我还要求学生摘记,每天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把文章中写精彩的词语、短句摘记下来,每一个月检查交流表扬一次,每一学期都要评比读书摘记积极分子,发给奖状,借以鼓励学生养成读书摘记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活动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自始至终保持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出现习惯的随意化,甚至一个好习惯慢慢演变成坏习惯。因而,作为教师,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生习惯的偏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后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