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例举
语文论文之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例举 东安天成实验学校 唐志花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执教小学语文十几年来,笔者也真切地感受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达成课文教学目标,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教学手段。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确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喜欢上了朗读也就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语文教师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实际的课堂上不少语文教师,尤其是从事语文教学不久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朗读,在他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的朗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笔者想结合自己十几年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成功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朗读导入,直奔主题。 导入课文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引用与课文主题相符的名人名言或精美的文字片断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是让课堂充满语文味的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案例1:《怀念母亲》导入片断 师:请看大屏幕,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把这些话读出来。(课件出示) 妈妈在那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师问:这些话让你想到了谁?生:母亲。师:母亲,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名字!(板书:母亲)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季羡林爷爷(板书:季羡林)一起去怀念母亲(板书:母亲)咱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通过对这些名人名言地深情朗读,学生立刻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这样的导入亲切自然,也给课文的朗读基调埋下了伏笔。 二、读好课题,寓情于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学生连课题都读不好,读好课文那更是没影的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指导学生朗读,从学生读课题那一刻就要开始。 案例2:《和时间赛跑》课题朗读指导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能不能读得更激烈一点,让我有赛跑的感觉。 生:再读。 师:很好!如果能站起来,带上赛跑的姿势读那就更好了! 生:站起来,在座位上边做赛跑的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这些环节都是紧紧围绕题眼“赛跑”两个字展开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课题的含义,为文章主题作好了铺垫,也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了。 三、活读生词,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生字词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许多教师对于生字词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其实这远远不够。咱们中国的语言非常的丰富,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当你带着情感去读这些词语的时候,就赋予了它生命,对这个词语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学起语文来也就更加有滋有味了。 案例3:《七颗钻石》生字词教学片断 师课件出示词语:焦渴、匆匆忙忙、瞬间、绊倒、咽唾沫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后,师问:“焦渴”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干渴。 师:你感到非常干渴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生一副干渴的样子 师:带着这样的表情和你对“焦渴”这个词语的理解,把这个词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很好!请其他同学也像他这样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 师:聪明的孩子能够举一反三。下面就请同学们按读“焦渴”这个词语的方法,自己有感情地读其它几个词语。 语文课上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有感情读词语的习惯。 四、挑选句子,精读精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去品读自己喜欢读的句子或片断,让他们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自己读、读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案例4:《匆匆》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反复地品读这句话,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或感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生按要求自主合作学习后,师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甲):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时间悄然离去,它的流逝是无声的也是无情的。 师:谁来评价他的朗读? 生(乙):我认为他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的到位,但是在朗读的时候还没有很好地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一滴水”“滴在”“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应该读得更轻一点。 师:能现场展示一下吗? 生(乙)读后,师问生(甲):你认为他的评价怎么样?能再给我们朗读一遍吗? 生(甲)再读这个句子。 师:把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请同学们像他们这样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朗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体验,学生自己体验出来的情感要比教师传授的更为深刻持久。这样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教师参与,诱导朗读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语言的丰富性和感染性。李吉林老师说过:“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教师特色的范读能披文入情,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我认为教师在学生朗读前就把整篇课文范读一遍,这是十分呆板的范读。教师要在学生读后,针对自己所了解的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导朗读,最好的范读就是参与到学生的朗读角色中去,用自己的情感语调去带动学生的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节需要配乐渲染气氛。 案例5:《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断 师:听着同学们读得那么有滋有味,老师心里也痒酥酥的,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朗读的行列中去,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这样吧,(课件出示课文1—3自然段内容)咱们看着大屏幕读,老师读红色字体部分,同学们读黑色字体部分,看咱们配合得是否默契。(放配乐) 老师所读部分只有“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又冷又黑得晚上,一个”“小女孩只好”“这一整天,谁也没”“可怜的小女孩!她”这么几句话,却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齐读结课,画龙点睛 一堂课的结束方法很多,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一节语文课,如果能够抓住这篇课文的中心句在下课之前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一定能起到画龙点睛、意犹未尽的效果。 案例6:《和时间赛跑》课堂小结片断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习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取得成功的道理。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会更加地珍惜时间!最后,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一节语文课结束了,可是学生之间还在传颂着“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么一句话,这成了学生骨子里的一种信念和力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这样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综上所述,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番思维的天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效地渗透朗读指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在细节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朗读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拥有“琅琅的读书声赛琴声”的美好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