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如何使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语文论文之如何使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使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近几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切体会到在渗透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不能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或牵强附会,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使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一系列教学活动,有意识的给学生以暗示、熏陶、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如教学《为人民服务》课结尾时让同学们说体会,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把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渗透点和德育渗透点定位在张思德人格美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授课时分三步: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第一次寻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的挈合点。然后,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围绕问题“你眼中张思德是个怎样的人” 找到文中重点语句进行理解,适时渗透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最后,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体会张思德 “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很容易的,忠于职守,主要表现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主要表现就是在救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理念,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彻底的忘我。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这既是语文教学,又让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意用含蓄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迅速的影响,帮助小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农夫”这一个小故事浓墨重彩,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几个动作入手,通过对“半跪”的分析,让学生说出了哪个动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想象,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学生去寻找鲁迅跪了多长时间,让学生有了一种震撼。然后通过设计情境,自然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最后反复诵读两个“清清楚楚”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当时忧国忧民的神情和给周晔留下的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部分,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疑问“为什么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入手,从追悼会引出生前的四个故事,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 伯父为什么得到众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深受众人的爱戴。《长城》一课,文笔精彩,词汇优美,是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极好范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感悟长城的巍峨壮观,认识到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赞叹,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中灵活、充分发挥语文知识的德育功能,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如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从而取得高水平、高效率的思想教育效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