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感悟《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

‎  翻开纪实文学《梁家河》,我的心情好比见到了久违的亲人,更似看到了不远处那个青涩的自己,一面是理想和现实的痛苦挣扎,一面是心理落差和扎根基层的艰难抉择,翻开就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  可以说《梁家河》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现实”和“奋斗”,书中字字饱含着真挚的情谊,句句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该书真实讲述了一代伟人青春年少时也曾有过的迷茫和动摇,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黄土高原贫瘠艰苦的环境之下,习近平克服“五关”、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摆脱贫困的实践生活让他完成了人生的巨大历练,由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思想成熟的青年,奠定了其坚毅的品格。‎ ‎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梁家河这个贫瘠的小山村的确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更映射了一代伟人坚定理想信念、务实为民情怀、做人为官的智慧的生动实践。‎ ‎  一、他也曾有过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 ‎  四十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才十五岁,就要背着行李到当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梁家河插队。在那里一待就是7年。从一个白净的城里娃锻炼成了一个干农活从不“撒奸儿”‎ 的好把式;从一个讲普通话的北京人变成了一个张嘴就来陕北话的黄土高原汉子;从一个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才被批准入党的年轻人,成长为当时梁家河的党支部书记。他在面对到处咬人的跳蚤、难以下咽的饭食、不被理解的黑帮子弟等困境时,坦言自己也曾当过一次“逃兵”,借着回京探亲的机会,被关进派出所四五个月,被强制干重体力活,习近平回来后,立志“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由被动到主动,他最终战胜了自己,想到养育他的梁家河人民,他毅然回到黄土地决心为乡亲们谋事业奔脱贫。‎ ‎  想到自己参加工作时已经比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时15岁大了不少,但面对最基层的乡镇村社,面对远离城市的枯燥烦闷,抬头是绵延不断的大山,低头是巴掌大的小天地,我不知道这一来要呆多久,失望又绝望,难以适应以后这就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由于距离较远,只能周末回家,来回赶车倒车也得两三小时,这个偏远的乡镇宿舍也成了我生活的天地,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经过三年多的历练,如今渐渐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习惯了一边负责业务职责,一边走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边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一边及时回应群众的需求。‎ ‎  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我们要向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对标看齐,把牢思想之舵。我们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层干出一片天地。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 ‎  二、他也曾遇到困难,好日子好光景不是一帆风顺的 ‎  当年,习近平凭着敢为人先的魄力,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士气,带领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块水坠坝、第一口沼气池和第一家代销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自己钻研领悟,既是业务技术能手,又是带头劳动的先锋,还得是培训推广的讲师,体现出习近平同志身上那种“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智慧和勇气,敢于啃硬骨头的作风和担当,推动梁家河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  真是难以想象,在插队期间,在那样的环境里,他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建沼气池、兴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等,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忍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如果没有一种锲而不舍、坚毅果敢的品性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坚定信念是难以支撑的。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真情实感,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爱戴和不舍,谱写了一曲既感人肺腑又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章。‎ ‎  三、他也曾挑灯夜战,治国平天下的远见不是纸上谈兵 ‎  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15岁时他立志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是他受大环境影响的思想。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养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晚上,习近平在窑洞里点着微弱的煤油灯看书,脸都熏黑了、吐出的痰也是黑的。在无数个漫长的深夜一边抽烟一般看书,心里有多么苦闷,也就是在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习近平读完了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我爱好读书,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习近平看来,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对习近平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  他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更有着树高千尺不忘根的情怀,到梁家河两三年后,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了,而且多年后重回故里还能亲切的给夫人讲解那些趣事、叫出那些少时的知青伙伴的小名,做的官再大也还保留着接地气的泥土气息,这样才能将丰富的书本知识和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大国外交、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必将指引着伟大祖国阔步向前。‎ ‎  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读《梁家河》一书,我深深为青年习近平同志“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的精神所敬服。我们作为基层最年轻的生力军,在最美好的年华扎根于基层农村、服务基层群众,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最绚烂的青春,我们虽在学校饱读诗书,但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却知之甚少。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现实、面对矛盾,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是干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悟的好课堂,应该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工作中要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做,学做结合,善于理清思路、学习新思想新方法,将脱贫攻坚作为历练自己的熔炉,在困境中涅火重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奋斗的征程永无止境。‎ ‎  《梁家河》给了我们青春答案,“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青年干部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青春扎进基层工作的第一线,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常的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解决难题,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青春和理想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昂扬的姿态奋战在一线岗位,把“青年之歌”奏成“奉献之歌”,燃烧青春、实现价值,用奋斗换来幸福,让青春开出最美的色彩。‎ ‎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每一名党员干部心中都要有一条深藏心间的梁家河,不忘本色、本来、本源、本根,一直为心中的世界和梦想而战斗。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生存还是毁灭”‎ 的拷问从未停止,唯有用奋斗之火点燃青春的激情,用一己之力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再添薪火,才能无悔青春、不负芳华,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再建新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