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作文命题:“堵”与“疏”之间
语文论文之作文命题:“堵”与“疏”之间 【摘 要】 众所周知,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作文命题则是写作的源头;作文考查的内容主要针对“写什么”和“怎么写”,而“写什么”的源头就在作文的命题。作文的命题直接决定了“写什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怎么写”。因此,作文的命题十分关键,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觉得,一道好的作文题应该能够真实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地区分出写作能力的高下,要讲求信度、梯度和效度。 【关键词】 作文命题 信度 梯度 效度 众所周知,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而命题则是作文的源头;作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而“写什么”的源头就在作文的命题。作文的命题直接决定了“写什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怎么写”。因此,作文的命题非常关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命题正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所以,作文命题不可不慎,一旦“差之毫厘”,就有可能带来“谬以千里”的后果。而要想“盘活”作文命题的源头之水,则宜“疏”不宜“堵”,这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是要把握好几个“度”。不妨借用一例简述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最近某大市统一考试的一道材料作文题。 借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有人说……”等说法来作为作文的材料,是近年材料作文比较流行的样式,各地高考也广为采用。 这类材料往往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意含而不露,具有较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需要我们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参透其中深层的道理,揭示其内在的含意,从而悟出与生活相关的内涵,而不能就事论事,浮于表面。 因此,相比较于叙述类材料,名言警句类的审题难度可能要大一些。但从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实际情况来看,所选用的名言或观点并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大都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审题的门槛较低。因为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不让学生纠结于到底“写什么”,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大势所趋。 但这道作文题却再次踏上了传统材料作文“审题定生死,立意分尊卑” 的老路。由于支撑信息的不足,人为加大了这道作文题在审题上的难度,导致了学生刚踏上写作之路就已然步履维艰。尽管人们常说,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就是“戴着镣铐跳舞”,但这道作文命题的“镣铐”实在沉重了一点。 苏格拉底何许人也?乔布斯“愿意”从苏格拉底那里“换取”什么?刚看到这道作文题时我就怀疑,这或许是困扰学生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而阅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如果不清楚苏格拉底是什么人,不清楚苏格拉底在材料中代表什么,这道作文题到底要“写什么”就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至于“如何写”则根本无从谈起。 或许命题人觉得,高中生学过历史,也学过政治,对苏格拉底应该会有所了解。这恐怕只是命题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从作文反映出的事实来看,有超过70%的学生可能真的不知道苏格拉底是什么人,不知道他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当然也就更不清楚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内涵。于是,只能任凭自己的理解,胡乱给苏格拉底安上一个“头衔”。所以,也就出现了大量的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与贤人相处”“虚心请教”“学会交流”“懂得尊重”“交流与沟通”“寻找知音”“榜样的力量”“不能让高科技捆绑了我们”等观点和立意。 其实,即便弄清楚了苏格拉底是何许人,也依然不能确保能够顺利跨过审题“那道坎”,因为材料中还暗藏着一个“所有的科技”换取“一个下午”的玄机,暗含着“乔布斯”与“苏格拉底”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关系,并且强调了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学生很难确切知道乔布斯的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当然也就更难靠近命题人所希望的“科技与人文”这一主旨(当然,值得商榷)。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审题的门口就已经倒下,大面积垮塌在所难免。那么,这样的命题还有多大的信度呢?给人的感觉似乎不在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否准确,成了衡量作文高下的重要尺度。从残酷的评分标准来看,审题就已偏颇,即使写得再漂亮,分数恐怕也就不会理想了。命题的信度已然丧失,那效度又从何谈起? 这样的作文命题,就是源头上的“堵”,而不是“疏”,限制有余,开放不足。 但是,这道作文题也并非一无是处。其最大的长处在于展示了作文命题的梯度,富有层次感,为学生的写作设置了一定的坡度,体现出一种效度。 梯度之一,是“乔布斯”的内涵。乔布斯究竟代表或象征了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包括我在内,可能只是通过“苹果手机”知道乔布斯的,但不一定完全知道乔布斯的真正内涵。从命题人提供的材料来看,乔布斯当然是“科技”的象征,但是否仅仅是材料中所说的“科技”?恐怕不仅于此。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这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的卓越天赋也让他成为了这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乔布斯正是推动了科技的不断创新,所以,乔布斯更是“创新”的代言人,“信息业永远的创新者”,正是乔布斯对科技的不断创新,改变了一代人的通讯、娱乐、生活方式。而乔布斯不断创新,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苹果”这一高科技的产品,使苹果公司起死回生。所以,将乔布斯理解为物质或财富也就未尝不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从乔布斯这个角度出发,他身上读出财富、物质、科技、创新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坡度,形成一个理解能力的“扇面”,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区分出作文立意的高下。 梯度之二,是“苏格拉底”的内涵。苏格拉底使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称为“西方的孔子”, 苏格拉底的哲学固然是伟大的,但乔布斯想从“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那里到底得到什么呢?除了哲学、思想,恐怕更多的可能还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是对智慧的那种热爱,是对传统知识的反叛。可能正是这样一种追求、反叛和热爱,才构成了乔布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很多人都拥的专业的知识,但乔布斯只有一个;如果没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智慧乃至思想,没有对此的一种追求,那么所有关于科技的知识是创造不出“苹果”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拿“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是值得的。 因此,从苏格拉底这个角度出发,从他身上读出知识、智慧、热爱、追求、思想等等,这样就又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坡度,再次形成一个理解能力以及作文立意的“扇面”。 这是这道作文的可取之处。 综上,作文命题应该给学生人文关怀,宜“疏”不宜“堵”,没有必要在审题上设置重重障碍,更不能立意捆绑,因为作文考查的最终应该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审题能力,尽管审题能力的确是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所以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这则材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学生审题有帮助的附加信息,以适当降低审题的难度。 不妨命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之父,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的卓越天赋也让他成为了这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而苏格拉底则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两人时空相距遥远,但乔布斯却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乔布斯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