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培养小学生预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数学论文之培养小学生预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康集慧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总觉得数学没有预习的必要。害怕如果预习,自己要讲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会影响探究新知的实际效果。即使有的教师有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意识,也总是一句带过:“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虽满口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这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谈谈自己几点浅见。 一、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益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预习与否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对比,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产生“我要预习”的主观意愿。 二、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什么预习任务不明确,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而不知道具体应该预习什么。所以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指导: 1.看学习内容,包括课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 如果是在以往知识基础上加深,应注意新旧知识对比,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弄清知识的生长点;如果是新知识,应注意概念的理解。 2.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3.还有什么问题。 把这个预习任务写到数学书的第一页,在预习时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 三、通过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最先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预习要求,应以教师设计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在预习前应充分钻研教材,设计预习方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应思考要让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学生在预习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还应注意: 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预习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学生“跳” 了,还是摘不到桃子,或预习形式千篇一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设计预习问题,要注意层次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以免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要科学地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指导预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可设计如下问题:什么是面积?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区别?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有哪些?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确有困难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前两个问题即可,主要从预习兴趣入手一步步培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思路、方法解决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可设计类似“你还能怎样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道题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吗?”等类似题目,同时还应注意算法优化。 设计的预习题要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从而养成预习的习惯。 四、预习方法指导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并达到的要求,教师还应注意预习方法的指导。 1。课前看一看。要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要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勾画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 2。课前做一做。有些知识,仅靠“看”还不宜掌握,可以课前做一做。?? 3。课前想一想。以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4。课前练一练。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五、巧设悬疑,激起学生好奇心,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预习习惯,还应该注意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正面强化学生预习习惯。每一单元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连贯性,在课后巧妙的设计一个悬疑,几句话就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预习。如学完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教师在最后几分钟适当引导:“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周长?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课。”简单的几句话,往往能不费吹灰之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预习当中。 有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或没有正确完成预习任务。这时教师更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而应耐心地启发他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 六、评价机制同步进行建立评价机制,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采用评☆的方法对学生预习情况检查。就不同程度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不同颗数的☆ 。也可采用:看学生的预习符号、出几个小题让学生做做、提问检查等方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评价,都要及时反馈意见,以推动下一次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就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总之,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同学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