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论语文课中语文味的营造
语文论文之浅论语文课中语文味的营造 内容提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语文课程的改革最热闹,却也有最多的争议,受到了最多的批评。于是,语文教学的反思从全国范围内展开。笔者走在语文教育第一线,也经历了许多困惑,本文根据自己的体验,从语文教学的背景分析入手,探讨了什么是语文味,并从读味、品味、写味、美味几个方面分析了怎样在语文课中营造语文味,试图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味 读味 品味 写味 美味 近几年热热闹闹的语文课改,让语文课堂上很是喧嚷,所谓大语文教学观,让一些无所适从的教师走向了标新立异,所有音乐的、绘画的、表演的等等只要能沾上边的一切教学手段都用上了,特别是多媒体的介入,语文课愈来愈花里胡哨,一节课热热闹闹过了,却不知道得到了一些什么。笔者从教多年语文教学,也经历了这个方面的困惑。“把语文还给语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这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与“纷繁”的课堂教学背景下,可谓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这是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话题呢?让我们走入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提出这个话题的背景。 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十年前“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课堂最多,课堂教学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与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于被动地位,毫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堂,成了众所矢之。 于是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新课程改革,或者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都进入了语文课堂,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政治课的国情分析,德育课上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课上音乐、绘画的欣赏,甚至数理化课上的逻辑思维训练,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在教学说明文时,传授了大量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知识。结果“肥了别人的田,废了自己的苗”。或者在课堂上离开文本热热闹闹的讨论,不着边际海阔天空的神聊,不分背景五光十色的媒体,一味出奇别出心载的创新,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结果让学了八九年上十年语文的人,肚里却没有多少词儿,语言贫乏,言之乏味,下笔无力。 而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更加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学生开始讨厌语文课,如果不是考试,学生连语文书本都不愿意碰一下,而为了考试,学生又轮化为作题的机器,作文没有自己的个性,一句话,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直接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让语文教师教得累,辛苦,毫无幸福可言。 所以,语文课中语文味的营造成了必要。 二,什么是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 三,怎样营造语文阅读课中浓厚的语文味? 王菘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即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书卷味。薛法根老师说,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支玉恒老师也从学科性质、课堂形态、学生发展、学习氛围、教学个性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不少名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观点中,我捕捉到了一条信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各说不一,但,他们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怎样营造语文课中浓厚的语文味呢? 1.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营造读味。 书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诵或吟,口随心动,气随意发,。心醉文中,文在口中,文境、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情朗读”吧!可惜的是,平常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读书情景。见到更多的是指导“重轻缓急、抑扬顿挫”。见到的是貌似有情却无情的“装腔样”,给人的是越读越烦。我想,把学生引入那“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该是我们教语文的课堂着力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咏其丰富内蕴,进而学会阅读。阅读形式有默读、朗读、集体读、自由读、指名朗读、分角色读、速读、跳读、范读、听录音、配音配乐配画面朗读等,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才能有层次性的训练。 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阅读教学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教学步骤: 1),一字一顿的读; 2),谁读的越快越好; 3),你能不能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呢? 4),你能不能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呢? 5),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阅读的教学流程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2.在品词析句,咬文嚼字中营造品味。 语文文本中所写的那景、那事、那人、那情,我们好多人也似曾有过,可表达出来却很苍白。经过作家的笔头表达出来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以美感。其区别就在于语言的表现力不同吧。品味语言也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那遣词、造句、修辞、布局……不求其全,择其一端反复品味,一课一得,“滋身健脾”。 譬如汪曾祺老先生对《祝福》中“剩”字的解释。鲁迅在小说中有这么一句:“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汪老先生在《关于小说语言》一文中这样解释道:“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不投机。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了,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如果我们借鉴汪老的理解来学习课文,恐怕就不必担心没有“语文味”了。或许,字词就是制作“语文美食”的好原料,“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 又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典范,“排”字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炫耀“我有钱”的要面子的心态。《孔乙己》后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摸”字。把“摸”字和“排”字进行比较,“摸” 字,说明孔乙己多么地贫寒和萎靡不振;而“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显示出孔乙己是多么地“富有”和趾高气扬。《老王》中:“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什么叫“镶嵌”?这里为什么用“镶嵌”?你读出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追问下去,我们一定能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领略到文本中那种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日常的语文课上,能见到一些有点功底的老师把语言品得有滋有味,可惜那是老师的品味,我们要的是学生也能有一番品味。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呢?我想:首先,语文教师心中都要有这个目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嫌其浅,由浅入深,不嫌其简,由简入繁,促其形成“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读得八年十年,能不达到一定的“品位”?再者,教师的功底要厚实,对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力,课堂上巧评以导,随机而导,因势利导,共赏共品,满口生香,室内一片芬芳,置身其间,誰能无动于衷?核心,师之魅力也。 3.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中营造“写味”。 读书时不评点,不批注,不摘抄,只能是泛泛的读书,难有深刻的独特的领悟,我们在阅读课上,要经常训练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悟,把圈点批注的感悟说出来,轻松的说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摘抄整理,并写下自己独特的理解,而让学生去写,且是快乐的写,这似乎很难。要让学生写出个性,写出风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巧妙地把写作教学寓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尝试解决,感受体验,反思总结。在学生情之所至,急于表达之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下来。 4.创设氛围,营造其乐融融的美味。 优秀的语文课要张扬教师的个性美。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把教材吃透,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教师如果知识渊博,不仅是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还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跋涉,他就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优秀的语文课更应该创设一种氛围美。优秀的文本具有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等特征。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才能让学生深刻的去感受文本的各种美并反过来让学生得到熏陶。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优秀的语文课应洋溢着浓郁的文化美。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积淀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 。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特别是古诗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并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生存智慧有重要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