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运用“信息技术新课改知识”实践课堂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运用“信息技术新课改知识”实践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论文之运用“信息技术新课改知识”实践课堂教学 ‎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触信息技术、体验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又能创造性的发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真正落实“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我们要让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而是要让学生提高利用工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具有能运用又能创新的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是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新课改前提下,我是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新课改实践课堂教学的,希望对同行有启迪。‎ ‎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以往我们关注的是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如何转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中我发现,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备课方式。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实现以下几点转变:‎ ‎  一、把自己当学生 ‎  以往老师上课前关心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上课时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富有想象力和情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该去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  二、备“导法”而不是备“教法”‎ ‎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创造性活动,确保上课时真正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学生就是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要取决于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学习兴趣,而不再是通过“教书”‎ 去传授知识,也不再是去教学生如何去做。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前要思考“如何导”而不再是“如何教”。‎ ‎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容、融会贯通,可以综合运用。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课中或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把握各种课型的特征,合理选择、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后,我是这样来具体实施的:‎ ‎  第一、“任务”要有层次感。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任务”。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任务”‎ 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任务”要有层次感。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的复习课中,我安排学生为本班的下次板报设计一个小样,要求:1、内容要围绕本班下一次的板报主题(运动与美),并根据这个大主题定自己小主题。2、小样应含有图片、艺术字及各种字体风格。3、小样应含有表格。4、小样最好有图文框。5、可以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布局。这样就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其中基本要求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高一层次的要求可以满足能力较高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最高层次的要求也可以使能力最高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 ‎  第二、“任务”要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  第三、“任务”‎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  “任务驱动”教学法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的可喜的变化,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切莫把“任务驱动”当作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唯一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及时做好点拨、归纳、小结,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迫切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实践已有的和未知的教学方法及应用模式,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