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谈思维训练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谈思维训练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历史论文之谈思维训练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 谈思维训练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尹      鹏(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 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该文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学生想象力等四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能力的多角度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特别强调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立体培养。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和应该具备的素质。关键词:思维训练  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只有掌握了思维的方法,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才会在原来的思维的基础上有不断的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途径和环节。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究竟应该侧重于哪些思维的训练又怎样去训练才能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呢?下面就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 一、训练发散思维,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这是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要拥有创新能力则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首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它包含着横向思维、纵向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等。①横向思维。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从国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去思考有关的问题;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时,不仅了解和掌握国内的情况变化,而且还要和当时的国际环境相联系进行学习;学习世界史时则注重所学国家的状况和当时世界局势及相互联系,从而实现空间的跨越,这样才有利于对阶段特征的把握。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我要求学生分析战前的背景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国际方面,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法在与沙俄克里米亚战争中取胜;美国处于内战前夕,政局不稳。国内方面,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吸食和贩运鸦片现象加剧。又如讲戊戌变法时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联系并比较,找出一成功一失败的原因。②纵向思维。它可以实现历史时间的跨越,有利于理清历史发展的脉胳。历史学习中把繁多的历史知识归类成许多专题,便是纵向思维的一种方式。如中国古代政治、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演变过程等。大专题里面又可分为无数个小专题,如中国古代政治史,又可分为古代政权沿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古代的大治大乱等等。③联想思维。联想就是对历史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使思维横向流动,并引导学生构筑对事物的“主体式”‎ 认识。如讲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时可联想到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口号,从而使学生得出以下规律性认识:(1)封建社会贫富不均是一普遍现象,是造成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2)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3)农民起义的水平是随历史的发展逐步提高的。④逆向思维。就是突破常规的传统思维方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即“反过来想一想”。培养逆向思维,就是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依据对历史事物的诸多有效的信息提炼出来的结论进行逆向推理的思维方法。它有利于突破常规思维的定势化。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引入了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并加以引导。如,针对二战的起始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又如,讲述洋务运动时,重新认识洋务运动投资修筑铁路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再如,1995年上海考题:“西方某学者说:‘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解释你的回答。”学生回答出三种答案:(1)“美国从建国起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没有童年”。(2)“美利坚民族主要由欧洲移民所组成,又经过了殖民(或民族融合)阶段,因此是有童年的。”(3)“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缺乏共同的古老文化历史传统,所以没有童年。”再如讲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历史作用时,引导学生思索其阶段和时代的局限性。教学中,这样反复训练,变换角度,可以活跃其思维,开阔其视 野,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二、训练聚合思维,使学生学会系统论证的方法,这是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聚合思维即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则解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种逻辑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各种逻辑分析手段,探索和发现新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如: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分析,得出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最后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的结论。又如: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要求学生归纳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治国之道。学生归纳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的平均方案、洋务派的洋务自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共产党人的马列主义救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再如:让学生通过归纳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诞生后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特别是在俄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实践与发展,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需要加以完善和发展,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走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三、训练批判思维,使学生在强化对历史事件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大胆质疑,这是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正面或反面的评判外,也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查资料,找信息进行论证和批驳。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我引用了史学界一个争议的问题:“方伯谦究竟是卖国贼还是爱国民族英雄?”然后让学生去查资料,找信息,进行课堂正反两方的辩论。又如,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45题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的评述,在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上是没有的,与传统的史学观点,“旧中国政府(包括北洋军阀政府)是卖国政府,只能干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事”的思维定势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北洋军阀的统治》这一章的教学中,我在给学生归纳了政治、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要点,并让学生得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时期的结论后,又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等内容,对已经形成的观点加以补充、完善,这样让学生批判性地看待“北洋军阀统治是漆黑一团,一无是处”历史结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训练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在掌握以上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增强思维的预见性,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科研中实在的因素。”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的形象思维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让学生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发掘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节,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如讲授“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时设计这样两个问题:“联系科索沃问题,你认为未来世界的政治格局将是一极、还是多极?”如果是多极的,还可能出现哪些力量中心?”“你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如讲到建国后中美关系经历的曲折历程时,让学生预测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有的同学将中美关系预测为最终形成战略伙伴的关系;有的同学预测为中美关系是最终破裂走向对抗;有的同学则认为中美关系将继续维护其时好时坏的曲折过程。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遨游在想象的王国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途径。以上是我们就如何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着手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所做的一些努力和探索,其中要注意的是,在历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每一种思维能力都要全面顾及,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让学生在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培养中不断的吸取营养,从而在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使自己具备更好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很多,诸如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等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方法和途径会不断的走向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2牟4月第1版。②张桂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历史教学》1999年第7期。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九五”教育规划课题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华文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④《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三期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