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表演为语文课增光添彩
语文论文之让表演为语文课增光添彩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上得高效、有趣、富有语文味,老师们费尽心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语文课堂像万紫千红的春天。其中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表演,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我在讲区优质课《闲话章太炎》时,课堂上我巧妙地引导学生表演。而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把那节课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闲话章太炎》一文选取了几个故事来表现章太炎的“名士气”性格。其中有一件事:章太炎绝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如果章太炎真饿死了,反而称了袁世凯的心了,但很多人不想让章太炎死,因此许多人劝章太炎吃饭,但都没有用。后来有位朋友去看他,当然朋友去的目的是劝章太炎放弃绝食,但又不能直说,于是这位朋友见到章太炎后谈了很多他感兴趣的话题,正谈到高兴时,朋友借口肚子饿了要回去吃饭。章太炎谈兴正浓,意犹未尽,想让朋友在狱中吃饭,但朋友说:“你正为民国存亡绝食,我怎么忍心据案大嚼。”章太炎左右问难,想了一会说:“我陪你吃!” 为了了解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把握情况,我让学生分组表演再现狱中的情形。学生们一听,高兴得抢角色准备台词,表演的非常热闹。这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倾听,发现他们并未真正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于是我找了一组同学到讲台上表演,等两位男生还陶醉在热烈的掌声中时,我走上讲台:“两位请留步,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两位。这位朋友,您来狱中的目的达到了吗?” “达到了!”朋友回答说。 “章太炎先生,您知道这位朋友来看您的目的是什么吗?” “知道,劝我吃饭!”章太炎先生脱口而出。 我又转向全体同学问:“是这样的吗?”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的。” “如果章太炎知道朋友来的目的,他还会吃饭吗?” “不会!” 有一位同学急忙站起来说:“章太炎当时不知道朋友来的真正目的。”这时,其他同学也渐渐明白了,有的说:“对呀,就不知道吗!”有的拍着桌子说:“我怎么没有想到!” 我对全体同学说:“看来热闹的背后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由此可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很肤浅,他们在学习中缺少理性的思考。我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不能只是热热闹闹,每篇文章在文字的背后都有可能隐含着深刻的内涵,只有认真的思考,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样热闹的课堂,精彩的表演才是有效的,是值得借鉴的。 但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语文课上如何把握好表演的度。 如今,学生表演在语文课上频频出现。如果教师只图课堂气氛的热闹,学生的喜欢,没有教师对表演的指导,这样一节热闹非凡的“表演课”将是无效的。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际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因为学生只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更何况语文课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思考鉴赏文本的能力,而不是培养演员的。比如有的老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穿着一件肥大的青布大褂来表演父亲,刚走进教室,引起学生一片哄笑,而文章的字里行间却隐含着作者很多的感伤,学生的表演或者说搞笑严重的冲淡了作者悲伤的情感。这样的表演在语文课上一定不要出现。 但也不是说语文课上一定不能让学生表演,教师可以适时的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即兴表演、模仿。但这也并不是说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放任学生表演,教师变成了一个无关重要的角色。而教师应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有机地指导,让表演真正做到,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表演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果把表演的度真正把握好了,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帮助了,我们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