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改革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改革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新”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改革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新” ‎ ‎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活跃儿童思维品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遵循“激趣引题,学文明理,育情导行,实践延伸”这条主线,还应在改革课堂教学“求新”上下工夫。‎ ‎    一、激趣引题要“求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怎样激发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下列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1、巧讲故事。小学生大多爱听故事,如果能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学生就会高度集中思想,乐于学习。如教《勤劳节俭》一课时,教师先讲《“勤”和“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老大和老二为什么首先都断了粮,后来日子又慢慢好起来,这课将告诉我们答案。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新课上来,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    2、实话实说。采用这一方法,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说话,敢说真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要有家庭责任感 ‎ 》一课,先让学生谈谈:你是家庭的小主人吗?并举例说明。许多学生都畅所欲言,说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能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也有的学生谈到自己平常很少帮家里做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要一味指责,而应适时引导,怎样做家庭的小主人。使学生敢说真话,敢说实话。‎ ‎    3、模仿表演。如教《诚实守信》一课,课前安排两名学生排练小品,(小品内容为:①学生甲和学生乙上午商定下午3:00在公园门口见,再一起去游乐场玩。②学生甲在公园门口等学生乙,学生乙却一人钓鱼去了。③学生甲表演等人的焦急状:来回走动,看表,一脸不高兴,口中念念有词。④老师见状,问学生甲,你在等谁?(学生甲叙述事情原委)天啦!现在都三点半了。)课上让学生表演,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 ‎    4、妙用警句。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欣赏能力。他们不时摘抄一些格言。教学前,适时、巧妙地运用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佳句,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为人善良》时,出示“善良是人性的根本,缺少善良就会缺少人性”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很自然的就导入了新课。‎ 激趣引题还可以运用情境陶冶法,启发谈话法,设置悬念法,游艺活动法,歌曲导入法等等。‎ ‎    二、学文明理要“求新”‎ ‎。思品课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并要求逐步转化为行为。所以讲清道理,让学生明确观点,应该成为思品课的主轴。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教师教的设计,还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勤思,爱学,乐学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明理,我在高年级思品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    1、放手自学。到了高年级,教材中的观点,大都寓理于故事中,且有一定的规律,不外乎理解三个问题: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应该怎么做?学生喜欢读故事,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开放课堂。关键是如何指导,使学生自学更有效。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如教师揭示《孝敬父母》课题后,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然后根据这两个问题自学,理解内容,明白道理。‎ ‎    2、讨论交流。有的问题让学生议一议,交流交流,互相补充,答案才完整。如《积极进取》一课,学生对什么是积极进取,能基本弄懂,但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害处,许多学生都片面地认为:不积极进取,只会影响自己的前途。针对这一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使他们达到共识:如果不积极进取,不但不利自己的前途,也不利于国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3、适当点拨。自学中解决不了的、议论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非帮助解惑不可。如十一册的《积极进取》、《为人正直》、《有家庭责任感》等几课,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教师要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明理。‎ ‎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实实在在地实现学生生动、主动、自主学习,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思考的问题,决不暗示”,这样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学习,使之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 ‎    三、辨析导行要“求新”。指明行为方向,提出行为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品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应导之以引,使学生知行统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1、辨析是非导行。教师出些是非题让学生判断,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认识,正确判断行为的正误,又可以为指导行为打下基础。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教学《诚实守信》一课,让学生围绕“什么时候都要讲真话”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   ‎ ‎ 2、联系实际导行。这是导行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讨论、评议,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达到正确导行的目的,从而把明白的行为规范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学习《孝敬父母》一文,组织学生开展家庭调查,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健康、愿望等方面的情况,下堂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怎样做孝敬父母的孩子的感受,深化认识,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又如教学《自立自强》一课,让学生自查:你在这方面做得怎样?今后有何打算?通过交流、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达到导行的目的。‎ ‎    当然,导行要根据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恰如其分地安排活动。‎ ‎    3、树立榜样导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对学生则有了目标。我除号召学生向书本上介绍的英模学习外,更多是让学生学习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如《做事认真负责》一课,针对班级实际,介绍了思品课代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有亲身体验,根据榜样的事迹和自己的实际,时时检查自己,不断进步。‎ ‎    四、总结延伸要“求新”‎ ‎。美国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的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思品教学的整体效益。如教学《助人为乐》一文后,发动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他人。在服务中,加深对“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的理解。体味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乐趣。使之把课堂教学效果延伸到家庭,扩展到社会。‎ ‎    此外,教学内容要“求新”。新的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调整,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故在使用老教材时,要结合新教材把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生活实践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引入课堂。‎ ‎(此文获长沙市2002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