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论文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数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而在数学学习中,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1、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讲解“因数与倍数” 时,可从整除算式开始认知,结合整除算式让学生明白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也是有明确含义的。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集体实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从学生已有的实际能力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集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进行自学打下基础。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兴趣。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自己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又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以个数来表示 “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神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是,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以看交点教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3、科学地实施激疑,创设最佳的学习心境。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和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制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肢体探索意识,去进行知识上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猜一平行四边形与一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再引生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数方格进行验证。然后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而不是底乘斜边]在引生通过剪拼推导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在这一契机下,顺势让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是怎样?从而顺利完成了本章内容的重、难点,也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和自主学习的心境。 4、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的教育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习题时尽管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再如,讲“可能性”时,可以让学生在大量动手投硬币活动中去体验时间发生地公平性、可能性及随机性。在讲授“圆的周长” 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正体会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