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加快语文教学改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加快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论文之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加快语文教学改革 ‎ ‎  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教育,它最早是因为人们不满足于自然的交际行为,为了高效、规范地培养人们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设的。因此,从学科起源来看,母语教育就是语言教育,是语言运用的教育,是致力于培养言语能力的教育。又由于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在致力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肩负起了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思维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项任务。正如朱自清先生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培养语文思想和表现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但语文课就是姓“语”,撇开其他一切附加物,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是语文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语文学科自身独有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 ‎  要想彻底弄清语文教育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从本质上去把握语文教育的性质。正确地认识了语文课的性质,对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阐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学生理解了语文在学习其他学科与建设祖国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对于语文课的学科性质,自60年代以来,通过文道关系的讨论,通过“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反复思考,已经明确语文是工具,语文具有工具课的性质。因此强调扎扎实实搞好“双基”教学,提高“双基”质量。“文革”以后的正本清源,对语文课是工具课的性质,重新得到确认,这是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界通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而形成的共识,这是来之不易的一笔财富,必须正确地予以继承。但是,时代毕竟在发展,我们对于语文课的工具性认识不能停留在60年代的水平。教学改革的深化要求进一步论证语文作为一种工具的特殊性,以期进一步揭示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深层内涵(《阅读教学管窥》刘国正)。‎ ‎  那么,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应有哪些新认识呢?从“语文”本身特点来说,其工具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广泛。既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的工具,也是一种负载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既是人们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一种借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使人们能突破时空限制彼此沟通的工具。这样看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仅仅理解为进行语文的技术训练是不够的,这种技术训练,关涉到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关涉到向古今中外多方面吸取营养……只有这样完整地理解并据以指导教学,语文教学才能搞得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搞好语文的技术训练(《阅读教学管窥》刘国正)。‎ ‎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语文的学科性质有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其性质核心在于语言技术的培养,而语言技术的培养又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得到锻炼。一句话,语文教育中,实践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前言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但这实践活动的开展又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实践搞得不好,理论再高也无用处。叶圣陶先生说:“练即实践。”什么实践?当然是融入儿童社会生活的语言实践。教育学是人成长的科学,教育同时又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对语文教学来说,教育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的人格,并使学生经由有指导的语言实践获得一种审美体验和道德陶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 ‎  什么是训练呢?叶老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训练就是为使学生把学得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进行的活动。叶老先生虽未揭示“训练”的内涵,却道出了要把“学得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形成的基本观点。语文训练的重点是指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值得学生推敲、品味才能悟出一种表达规范的语言现象。‎ ‎  实践的类型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多种多样,限于篇幅,本文就不赘叙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