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学校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学校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其他论文之学校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 ‎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两大重任,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也有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校本研修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在此,仅从校本研修的认识中对我们的研修行为进行一些反思。‎ ‎  一、校本研修概念的理解 ‎  校本研修是近几年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基础教育出现的一个比较抽象而热门的词语,理解它的含义才有助于工作的开展。目前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其的解释不尽一致。“校本”包括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三层含义。“研修”一词所指的内容既有研究,也有培训,还有自修。比较公认的校本研修含义是指“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研究、培训和自修”。校本研修的基地是学校;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教师,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促进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  概括的说,校本研修是集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现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实践到理论的提炼过程,蕴含着个性化、特色化、全员化的特点。校本研修整合了教育资源,注重了校情、学情的研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就校本研修达成如下共识:‎ ‎  (1)校本研修的阵地在学校,中心在课堂。依托学校资源、发动全体教师、聚焦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促成人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核心工作。‎ ‎  (2)校本研修的目的是改进实践。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校教学以及学校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都应该从校本研修的角度去思考改进的策略。‎ ‎  (3)校本研修的主线是问题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校长及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计划、分阶段逐个突破难点。‎ ‎  (4)校本研修的特征是研训一体。既然研修包括研究、培训和自修的含义,校长的管理就应该整合学校教研、科研、培训和进修的内容和资源,从学校整体的角度来规划、实施校本研修。‎ ‎  二、校本研修内容的落实 ‎  1、学习政策法规 ‎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变革的大背景。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内容,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课程。‎ ‎  2、更新学科知识 ‎  教师都有自己所属的学科,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但是,社会在变革,教育在发展,一劳永逸的观念必须改变,以自修为主更新学科知识的方法值得在校本研修中推广。专业教材、刊物和杂志是学科知识更新的文本,学科研修是学科知识更新的平台,同伴互助是学科知识更新的策略。‎ ‎  3、学习教育理论 ‎  中小学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行动轻研究的现象。现在倡导行动研究,实践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每一位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形成个人的理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忽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教育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教育反思不能发现规律,这些现象应该同理论知识的缺乏有关。教育学和心里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理解和运用能够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 ‎  4、提高文化素养 ‎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开始借助于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而不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因素。以前的教师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就该坐在座位上听,教师在课堂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师成了课堂的表演者和主宰者。现在的教师要教好书,课堂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必不可少,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日渐凸显。教师的技术修养、文学修养、科学素养以及其它的业余爱好都可以视为非权力因素,这些因素的形成可以通过提高文化素养来实现,读书便是一种重要途径。‎ ‎  5、训练教师技能 ‎  教师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且需要不断强化的工作,需要校长与教师协作来完成。新课程的观念、标准、内容和方法一般教师应该清楚(课程改革上岗培训的内容),但新课程的技能技巧技艺在课堂中的体现却比较少。新课程规定:结伴成长共同发展,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理念:备课中有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理念,上课中有动态生成理念,评课中有批判和分析理念。新课程的规定和理念体现在教师的技能技巧和技艺上。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我们在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信息的分析处理、课程的二次开发、课堂的互动生成、评课的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师技能训练应该细化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渗透到改进的过程中。‎ ‎  6、引导教师反思 ‎  校本研修的反思包括学校管理反思、班级管理反思、教学过程反思等内容,我们比较侧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即教学反思。‎ ‎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反思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可以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管理者通过反思,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寻求改进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最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班主任通过反思,可以从班级管理的烦琐事务中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切入点,最终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务工作效率和育人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鼓励教师多感悟,多思考,多与自己对话,并且做到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三种状态的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观念、行为和效果。‎ ‎  7、指导教师研究 ‎  问题研究是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校本研修原则之一。课程改革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一线教师的校本研修。‎ ‎  (1)、课例研究:将教师一个个鲜活的教学例子作为研究对象,它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和常规教学研究,通过课例研究,以揭示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分享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从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中必备的实践性知识,增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  (2)。叙事研究: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向大家提供具体的背景、人物、场合、事件和后果,引发观众的反思。叙事研究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有趣故事,也可以是教育实践中的突发事件,还可以是师生交往中的曲折经历,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可以作为叙事研究的内容。一个好的教育故事能够代表一类典型事件,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哲理,对教师的个人成长有助推作用。‎ ‎  (3)。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工作的最高级呈现状态,也是校本研修的最重要形式。课程改革中的课题研究,是一种为改进自己教育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即教育行动研究,问题研究是行动研究的核心,其出发点是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自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终极点是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教师行为的改进和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称为项目研究,它的起点和要求低于传统意义上的立项课题研究。在学校课题研究中,我们先后承担并结题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级英语课题(多维组合英语教学探索研究)、省级信息技术课题(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开发个案研究)、国家级教师培训课题(学科带头教师素质结构研究),目前正在着力开展的课题有国家级科技教育课题(青少年科技创新实效策略研究)、市级信息技术课题(网络资源高效运用策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降低重心、力求普及、务求实效等方面做文章,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一种习惯。‎ ‎  三、校本研修行动的反思 ‎  1、基础教育行业开展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的力量比较单薄,课题研究的流程过于复杂,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量少面窄。复杂的流程和过高的要求让教师、学科组、教研组甚至学校在课题面前望而止步,科研神秘感由此形成。我们平常所说的“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不应该是这样一种局面,降低重心、力求普及、注重实效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实行教育科研项目招标并对中标课题进行经费资助。‎ ‎  3、校本研修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面宽内容广,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学校不同部门、不同群体制定具体且可操作的目标、要求和评价细则,使此项工作细化、实化,最终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  4、专家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一种策略,建议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在检查、督促工作的同时,给予学校更多的引领和指导,特别是实效方法策略的指导。与此同时,区域研修活动中应该更多渗透“研”的内容和方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