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方案

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关于高校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要求,按照xx高校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总体安排,我院全体团干部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对照问题清单剖析自身工作问题,并及时向学院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做了工作汇报;在接到学院领导批示及工作安排后,团委按照工作推进配档表,参照《XXX同志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问题清单》、《高校共青团工作问题清单》,认真反思剖析我院共青团工作现状,查摆指出我院共青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提出整改方案。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整顿提升工作组织领导

  11月11日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结束后,按照团省委工作安排,团委及时汇总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报学院党政领导审阅。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按照团省委工作安排,对共青团整顿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及时组织专项会议讨论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责令团委对照问题清单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形成我院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并报学院党委会审议通过,列为2023年学院共青团专项工作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按照团省委要求,我院在2020年1月经党委同意制定下发了《xx大学东昌学院共青团改革方案》、《xx大学东昌学院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两年来按照《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共青团及学生会改革,牢固了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学院共青团工作内涵不断提升,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但限于学院自身性质、学院地域特征、团干部配备、学生主体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院共青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联系服务青年不够,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不够,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

  2.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尚未形成系统机制,仍停留在学生干部培训阶段,每年度开展次数及参与人数较少,培训形式以“讲座”为主要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3.团的活动仍存在“娱乐化”,文体活动偏多,思想引领类活动较少,未能更好地体现共青团思想引领功能。

  4.研究青年认知规律不够深入,开发符合青年特点的工作品牌和文化产品少。

  5.落实“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应在哪里、团的活动就应延伸到哪里”不到位,未能有效占领网络阵地,网上思想引领能力不足。

  6.院系两级团代会、学代会未能按期规范召开。

  7.对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虽然对团干部进行一系列培训,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团干部培训机制,虽然已积极推出班团一体化制度,但对基层团支部的赋职赋能指导力度不够。

  8.团的组织生活开展次数少,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够丰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足,与大学生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社会参与等结合度欠缺。

  9.未形成强有力服务学生的品牌,面上说得多,服务力度不够。

  10.推动“青鸟计划”人岗匹配路径不畅,服务就业创业方面不足,与就业部门配合的切入点较少。

  11.对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经济困苦、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关爱力度不足。

  12.关注青少年发展权不够,工作零打碎敲,停留在补救式维权阶段。

  13.“挑战杯”为赛而赛,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潜能的培养,赛事持续性和落地转化不足。

  14.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体现不足,推动校地融合层次浅。学院积极与地方构建合作关系,曾连续4年派出团干部到东昌府区团委挂职副书记,2018年派出团干部兼职副书记,并于xx府区团委建立了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机制;但工作思路仍有局限,推动校地融合层次浅,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体现不足,引领青年学生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成效不明显。

  三、整顿提升方案

  1.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团干部培训、团课、座谈会等方式扎实开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宣传调研活动,分析青年学生的共性需求和普遍需求,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深入青年群体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流行语言、热点话题,深入到广大青年同学身边,想其所想知其所需,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团精神就在哪里。

  2.完善团干部的培养培训使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推进“青马工程”培训班,创新培训形式,开展以专家讲座、青年榜样、现场教学、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团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努力加强全院各级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学风校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团干部廉洁教育,着力加强学生团干部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团支部书记队伍培训,落实班团一体化制度,逐步为团支部赋职赋能,提高团支部在班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3. 按照“去四化、强三性”的共青团改革要求,对照共青团主责主业,转变工作思路,努力杜绝娱乐化、形式化的活动,提高思想引领类活动占比,加强活动政治性和先进性,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4.积极引导青年服务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东昌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有效作用,并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残疾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形成社会认可度高的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强化共青团工作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定期召开“主题团课”,更好地发挥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进一步推进团组织自身的转型和建设,使品牌建设成为新时期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举行院级和系级“专业技能学习竞赛”积极打造青年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和学习氛围营造,形成优良的学习效果,塑造新时期的学习品牌活动。

  5.加快推进网上共青团的建设,打造“共青团+互联网”工作新格局,努力适应互联网工作环境,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化手段创新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2023年将对各级学生组织干部开展网络学习课程,以及网上学生干部培训和共青团员主题团课。针对网络时代的发展,我院也将在下学期利用QQ,微信,微博,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学习交流平台,开拓网络新阵地。利用QQ,微信,微博,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并积极建设好网络学习模块。

  6.建立健全学生组织工作机构,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筹备“团代会”和“学代会”,精心筹备,真正把“团代会”和“学代会”开成求真务实、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大会,保证广大学生意见得以充分表达,学代会决定事项得到有效落实。

  7.丰富团组织生活,规范开展团日活动,坚持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开展基层团支部规范建设活动,强化团员意识,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积极开展与大学生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等学生关心的工作,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共青团员培训团课”“共青团员网课”,在实现中国梦的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8. 提高认识,找准工作切入点,主动作为,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力。努力推开“青鸟计划”,帮助想就业但难就业学生能就业,促进缓就业、慢就业的学生快就业,积极配合就业指导中心,找准切入点,真正联系学生、服务学生,进一步明确并解决“联系哪些学生”“谁来联系学生”“如何联系服务学生”等具体问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切实调动各级团干部开展精准服务、“一对一”指导,合理发挥基层团支部书记作用,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实际行动切实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9.建立困难大学生帮扶档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更新帮扶学生名单,调整帮扶策略,保证困难生一个不漏,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扶。

  团委下一步要努力做到对家庭困难、学习困扰、心理困惑 、就业等方面有问题、有困难、有障碍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关注和帮扶,根据被帮扶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进行帮扶。实行“一人一帮”的关注系统,做到专人负责,专事专办。

  对于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的学生,团委将联合班主任辅导员等力量,了解被帮扶学生的情况,具体包括:学生思想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业状况等等。每半个月对被帮扶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一次,每一个月找被帮扶学生谈话一次并且作好谈话记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学校要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师生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跟踪检查。

  10.团委将成立维权小组,建立维权措施、设立学生维权电话、学生维权信箱,把维护青年权益的理念贯穿到工作服务的全过程,把维权工作延伸到学院各个角落。真正做到服务渠道多样化,让学生“找得到”、“办的快”,做到处理维权事件专人负责,有章可循。

  团委指导老师要督促学生会权益部真正发挥作用,主动地广泛搜集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将与学生切实相关的利益落到实处,发挥团委的重要作用。

  11.建立科创竞赛小组,增加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竞赛数量,创新比赛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以参赛促进步,让技能竞赛模式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常态,并在专业技能、思想方面螺旋式上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优秀项目参加“挑战杯”大赛,争取在两年内取得成绩突破。

  12.要积极推动校地深层次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共建合作关系,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全方位联系,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团的工作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方案

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关于高校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要求,按照xx高校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总体安排,我院全体团干部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对照问题清单剖析自身工作问题,并及时向学院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做了工作汇报;在接到学院领导批示及工作安排后,团委按照工作推进配档表,参照《XXX同志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问题清单》、《高校共青团工作问题清单》,认真反思剖析我院共青团工作现状,查摆指出我院共青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提出整改方案。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整顿提升工作组织领导

  11月11日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会议结束后,按照团省委工作安排,团委及时汇总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报学院党政领导审阅。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按照团省委工作安排,对共青团整顿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及时组织专项会议讨论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责令团委对照问题清单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形成我院问题清单及整改方案,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并报学院党委会审议通过,列为2023年学院共青团专项工作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按照团省委要求,我院在2020年1月经党委同意制定下发了《xx大学东昌学院共青团改革方案》、《xx大学东昌学院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两年来按照《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共青团及学生会改革,牢固了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学院共青团工作内涵不断提升,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但限于学院自身性质、学院地域特征、团干部配备、学生主体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院共青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联系服务青年不够,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不够,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

  2.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尚未形成系统机制,仍停留在学生干部培训阶段,每年度开展次数及参与人数较少,培训形式以“讲座”为主要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3.团的活动仍存在“娱乐化”,文体活动偏多,思想引领类活动较少,未能更好地体现共青团思想引领功能。

  4.研究青年认知规律不够深入,开发符合青年特点的工作品牌和文化产品少。

  5.落实“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应在哪里、团的活动就应延伸到哪里”不到位,未能有效占领网络阵地,网上思想引领能力不足。

  6.院系两级团代会、学代会未能按期规范召开。

  7.对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虽然对团干部进行一系列培训,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团干部培训机制,虽然已积极推出班团一体化制度,但对基层团支部的赋职赋能指导力度不够。

  8.团的组织生活开展次数少,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够丰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足,与大学生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社会参与等结合度欠缺。

  9.未形成强有力服务学生的品牌,面上说得多,服务力度不够。

  10.推动“青鸟计划”人岗匹配路径不畅,服务就业创业方面不足,与就业部门配合的切入点较少。

  11.对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经济困苦、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关爱力度不足。

  12.关注青少年发展权不够,工作零打碎敲,停留在补救式维权阶段。

  13.“挑战杯”为赛而赛,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潜能的培养,赛事持续性和落地转化不足。

  14.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体现不足,推动校地融合层次浅。学院积极与地方构建合作关系,曾连续4年派出团干部到东昌府区团委挂职副书记,2018年派出团干部兼职副书记,并于xx府区团委建立了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机制;但工作思路仍有局限,推动校地融合层次浅,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体现不足,引领青年学生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成效不明显。

  三、整顿提升方案

  1.落实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团干部培训、团课、座谈会等方式扎实开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宣传调研活动,分析青年学生的共性需求和普遍需求,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深入青年群体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流行语言、热点话题,深入到广大青年同学身边,想其所想知其所需,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团精神就在哪里。

  2.完善团干部的培养培训使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推进“青马工程”培训班,创新培训形式,开展以专家讲座、青年榜样、现场教学、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团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努力加强全院各级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学风校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团干部廉洁教育,着力加强学生团干部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团支部书记队伍培训,落实班团一体化制度,逐步为团支部赋职赋能,提高团支部在班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3. 按照“去四化、强三性”的共青团改革要求,对照共青团主责主业,转变工作思路,努力杜绝娱乐化、形式化的活动,提高思想引领类活动占比,加强活动政治性和先进性,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4.积极引导青年服务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东昌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有效作用,并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残疾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形成社会认可度高的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强化共青团工作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定期召开“主题团课”,更好地发挥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能,进一步推进团组织自身的转型和建设,使品牌建设成为新时期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举行院级和系级“专业技能学习竞赛”积极打造青年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和学习氛围营造,形成优良的学习效果,塑造新时期的学习品牌活动。

  5.加快推进网上共青团的建设,打造“共青团+互联网”工作新格局,努力适应互联网工作环境,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化手段创新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2023年将对各级学生组织干部开展网络学习课程,以及网上学生干部培训和共青团员主题团课。针对网络时代的发展,我院也将在下学期利用QQ,微信,微博,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学习交流平台,开拓网络新阵地。利用QQ,微信,微博,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并积极建设好网络学习模块。

  6.建立健全学生组织工作机构,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筹备“团代会”和“学代会”,精心筹备,真正把“团代会”和“学代会”开成求真务实、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大会,保证广大学生意见得以充分表达,学代会决定事项得到有效落实。

  7.丰富团组织生活,规范开展团日活动,坚持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开展基层团支部规范建设活动,强化团员意识,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积极开展与大学生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等学生关心的工作,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共青团员培训团课”“共青团员网课”,在实现中国梦的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8. 提高认识,找准工作切入点,主动作为,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力。努力推开“青鸟计划”,帮助想就业但难就业学生能就业,促进缓就业、慢就业的学生快就业,积极配合就业指导中心,找准切入点,真正联系学生、服务学生,进一步明确并解决“联系哪些学生”“谁来联系学生”“如何联系服务学生”等具体问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切实调动各级团干部开展精准服务、“一对一”指导,合理发挥基层团支部书记作用,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实际行动切实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9.建立困难大学生帮扶档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更新帮扶学生名单,调整帮扶策略,保证困难生一个不漏,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扶。

  团委下一步要努力做到对家庭困难、学习困扰、心理困惑 、就业等方面有问题、有困难、有障碍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关注和帮扶,根据被帮扶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进行帮扶。实行“一人一帮”的关注系统,做到专人负责,专事专办。

  对于学习困扰、心理困惑的学生,团委将联合班主任辅导员等力量,了解被帮扶学生的情况,具体包括:学生思想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业状况等等。每半个月对被帮扶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一次,每一个月找被帮扶学生谈话一次并且作好谈话记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学校要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师生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跟踪检查。

  10.团委将成立维权小组,建立维权措施、设立学生维权电话、学生维权信箱,把维护青年权益的理念贯穿到工作服务的全过程,把维权工作延伸到学院各个角落。真正做到服务渠道多样化,让学生“找得到”、“办的快”,做到处理维权事件专人负责,有章可循。

  团委指导老师要督促学生会权益部真正发挥作用,主动地广泛搜集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将与学生切实相关的利益落到实处,发挥团委的重要作用。

  11.建立科创竞赛小组,增加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竞赛数量,创新比赛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以参赛促进步,让技能竞赛模式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常态,并在专业技能、思想方面螺旋式上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优秀项目参加“挑战杯”大赛,争取在两年内取得成绩突破。

  12.要积极推动校地深层次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共建合作关系,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全方位联系,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团的工作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