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6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中医内科学下册相关习题]
[中医内科学下册相关习题]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一节 胃痛 一、 择题: 1“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这话出自 ①《素问.举痛论》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③《素问.痹痛论》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答案:① 2“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这话出自 ①《伤寒论》②《金匮要略》③《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 答案:③ 3胃脘胀痛,攻撑连胁,治在 ①胃 ② 心 ③ 脾 ④ 肝 答案: ④ 4饮食停滞之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而便秘者,宜 ① 消食导滞 ②通腑行气 ③ 泄热解燥,通腑荡积 ④ 消积破满 答案: ③ 5胃痛,脘胀腹满不食,嗳腐吞酸,或吐食,宜选用 ①保和丸 ② 小承气汤 ③ 大承气汤 ④ 调胃承气汤 答案: ① 6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情志不舒时加重宜选用 ① 柴胡疏肝散 ② 金铃子散 ③ 越鞠丸 ④ 逍遥散 答案: ① 7化肝煎用于胃痛之 ① 肝气犯胃 ② 肝胃郁热 ③ 胃阴亏虚 ④ 瘀血停滞 答案:② 8胃脘隐隐作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属 ①胃气虚 ② 胃阳虚 ③ 胃阴虚 ④ 血瘀证 答案: ③ 9胃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形成寒热错杂时,使用甘草泻心汤,出自 ①《伤寒论》②《金匮要略》③《神农本草经》④《本草纲目》 答案:② 10寒湿阻胃引起的胃痛,宜用 ② 良附丸 ②藿香正气散 ③ 清中汤 ④ 甘露消毒丹 答案: ② 二、 简答题: 1、试述肝与胃在胃痛发病中的关系。 答:肝与胃是木土乘客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如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 2、试述胃痛与心痛的鉴别要点? 答案: 部位 特点 伴症 预后 胃痛 胃脘即上腹部 钝痛、隐痛为常见,常与饮食有关 常伴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等症 一般预后良好 心痛 侧胸膺部 每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心胸闷痛,呈压榨感 少见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等症 一般预后较差 1、 何理解治疗胃痛之“通”法? 答案:中医对痛证治疗有“通则不痛”之说,不能局限于狭义的理解,更不能把“通”单纯看作是“通下”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如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以通;属气滞者,理气即所以通;属于热证者,泄热即所以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以通。总之,解除致痛原因,以达止痛之效,即为“通则不痛”。 三、病例分析 1张×× , 女,31岁。胃脘疼痛一周,加重一天。一周前因与邻居不和而致胃痛。来诊时胃脘灼痛不适,痛势急迫,伴胁肋胀痛。嘈杂泛酸,不欲饮食,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名:胃痛。 证型:肝胃郁热。 证候分析:患者因情志不畅而起病。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络布于胁肋,故牵及胁肋胀痛;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烦躁易怒,且泛酸嘈杂,不思饮食;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故口干口苦,下传于大肠而成大便干结。舌红苔黄为里热之象,脉见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 方剂:化肝煎为主。 方药:丹皮、栀子、青皮、陈皮、黄连、吴茱萸、大黄、泽泻、枳实 2 周××,男,45岁。胃脘痛一天。一天前因贪食粽子而致胃痛。证见脘腹胀满而痛,嗳腐吞酸,口渴欲饮,大便秽臭不爽,小便黄赤,苔厚腻,脉弦紧。 病名:胃痛。 证型:饮食停滞。 证 候分析:患者暴食,饮食停滞,胃中气机阻塞而致脘腹胀满疼痛;宿食不化,食浊之气上逆,故嗳腐吞酸。胃中停食郁而化热,上乘则口渴欲饮,下传则小便黄赤;食积下迫,大肠传导失司,故大便秽臭不爽;苔厚腻,脉弦滑而数均为宿食停滞且有化热之候。 治法:消食导滞,清泄胃热。 方剂:保和丸加减。 方药: 茯苓 半夏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神曲 山楂 大黄 芒硝 第二节 痞满 1.痞满的基本病机是( ) A 肝胃不和,胃气上逆 B 肾不纳气,气逆于上 C 肺气不降,腑气不通 D 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E 以上均非 答案:D 2.患者出现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肢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中医辨证为( ): A、饮食停滞之胃痛 B、脾胃虚弱之眩晕 C、痰湿内阻之痞满 D、肝郁气滞之胃痛 E、邪热内陷之胃痛 答案:C 3.肝郁气滞型痞满的主方是( ): A、保和丸 B、二陈汤 C、柴胡舒肝散 D、越鞠丸 E、补中益气汤 答案:D 4.痰湿内阻型痞满的主方是( ): A、温胆汤 B、二陈汤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保和丸E、越鞠丸 答案:B 5.患者出现脘腹满闷,痞塞不舒,按之尤甚,暖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 ): A、肝郁气滞之胃痛B、饮食停滞之痞满 C、痰湿内阻之胃痛 D、脾胃虚弱之呕吐 E、肝胃不和之胃痛 答案:B 6.胃痞的主要病变脏腑在于( ): A、脾胃B、肝胆C、大小肠 D、膀胱 E、以上均否 答案:A 7.下面哪一项不是痞满的临床特征( ): A、胸腹间痞闷 B、触之无形 C、按之柔软 D、压之无痛E、腹部胀大 答案:E 8.痞满的病因病机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表邪入里 B、食滞中阻 C、痰湿阻滞 D、七情失和 E、胃阴亏虚 答案:E 9.下面哪一项不是痰湿内阻痞满的临床特征( ): A、脘腹痞满、闷塞不舒 B、胸膈满闷、头晕目眩 C、身重肢倦、恶心呕吐 D、嗳气喜长叹息 E、头重如裹 答案:D 10.下面哪一项不是虚痞的临床特征( ): A、痞满不能食 B、痞满急迫 C、大便溏薄D、痞满时减 E、 满而喜按 答案:B 11.痞满与鼓胀怎样鉴别? 答案:鼓胀与痞满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但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 鼓为特征,痞满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痞满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痞满按之柔软。 12.怎样辨别痞满的虚实寒热? 答案:痞满时减,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者为虚,外无邪者为虚;痞满能食,大便闭结,痞满不减,按之满甚者为实,此外有邪者为实;痞满急迫,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为热;痞满绵绵,得热则舒,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属寒。 13.简述痞满的病因病机 答案:痞满的病因病机有:表邪入里,结于胃脘;食滞中阻,停滞胃脘;痰湿阻滞, 升降失司;七情失和,气机逆乱;脾胃虚弱,气机不利。 14.病案分析 患 者李某,男性,25岁,最近3天,因感冒后出现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咽干口燥,心中烦热,渴喜冷饮,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治法、方药) 答:中医诊断;痞满 证型:邪热内陷 治法:泻热消痞,和胃开结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枳壳、厚朴、木香 大黄、黄连、枳壳、厚朴、木香。 15.病案分析 夏某,女性,46岁。因胃脘痞闷不适3年加重1个月而就诊。患者自述3年前开始,觉上腹痞满不适,胸胁胀满,恶心嗳气,纳呆神疲,大便溏薄。曾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间或在门诊服香砂养胃丸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最近1个月来,因工作关系,心情抑郁,痞满加剧,但按之稍舒,身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请写出中医诊断 、证型、治法、方药) 答:中医诊断;痞满 证型: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消痞 方药:越鞠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香附、川芎、苍术、炒山栀、神曲、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 麻、柴胡、甘草。 四、名词解释: 答: 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 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形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按部位分为胸痞、心下痞等。 五、 简答题: 答: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但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 鼓 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六、论述题 答:痞满时减,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者为虚,外无邪者为虚;痞满能食,大便闭结,痞满不减,按之满甚者为实,此外有邪者为实;痞满急迫,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为热;痞满绵绵,得热则舒,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属寒。 七、病案分析 1.答:中医诊断;痞满 证型:肝郁脾虚 证候分析:缓者由于情绪抑郁,气机逆乱,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则上腹痞满不适,胸胁胀满;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嗳气; 肝郁犯脾,日久脾虚,脾失健运,则大便溏薄;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神疲,身倦乏力,脾虚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则纳呆;脾虚气滞,按之气机暂畅,则按之稍舒;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乃肝郁脾虚之象。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消痞 方药:越鞠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香附、川芎、苍术、炒山栀、神曲、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 2.痞满的病因病机有( ) A 表邪入里 B 食滞中阻 C 痰湿阻滞 D 七情失和 E 脾胃虚弱 答案:A B C D E 3.痞满的临床特征是 按部位分为 答案:按之揉软、触之无形、压之无痛、望无胀大;胸痞、胃痞。 4.痞满与鼓胀怎么鉴别? 答案:见鉴别诊断 5.病案分析 常某,男,36岁 患者于1995年7月开始觉胃脘痞满不舒,伴纳差神疲,少气懒言。曾于1995年12月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间断服香砂养胃丸及吗叮林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最近1个月,因工作劳累,胃脘痞满加剧,食后尤甚。伴有头晕目眩,恶心欲呕,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治疗大法、方药(包括剂量) 答案:中医诊断 胃痞 证型 脾虚夹痰湿中阻 治法 健脾益气,化痰去湿 方药 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 党参20 g,黄芪30g,白术15g,升麻6g,柴胡10g, 陈皮6g, 半夏10g, 苍术15g,厚朴10g,茯苓30g, 泽泻30g,甘草6g, 第六节 腹痛 1、中虚脏寒腹痛的治疗大法为( ) A、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B、 和解少阳,行气止痛C、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D、 温里散寒,和胃止痛E、 益气健脾,和中止痛 答案:C 2、下列哪一项不是气滞腹痛的特点?( ) A、胀痛 B、攻窜不定 C、痛引少腹 D、得嗳气后痛减 E、食后痛减 答案:E 3、患者受寒后,突发腹部冷痛,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不渴,小便清利,手足逆冷,周身疼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紧,方选() A、乌头桂枝汤 B、暖肝煎 C、理中丸 D、附子粳米汤 E、通脉四逆汤 答案:A 4、患者过食肥腻辛辣食物后,出现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溏滞不爽,烦 渴引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A、芍药汤B、葛根苓连汤 C、连理汤 D、大承气汤 E、以上均非 答案: D 5、患者素体脾虚,久病腹痛,缠绵难愈,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劳累加剧,得食缓解,大便溏薄,神疲怯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方选( ) A、小建中汤B、补中益气汤 C良附丸 D、香砂六君子汤E、四逆散 答案:A 6、患者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胀满拒按,厌食嗳腐吞酸,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腻,脉弦滑,方选() A、小承气汤 B、枳实导滞丸 C、柴胡疏肝散 D、香砂六君子汤 E、以上均非 答案:B 7、下列哪一项不是血瘀腹痛的特点?( ) A、腹部刺痛 B、痛有定处 C、痛处拒按 D、泻后痛减 E、入夜尤甚 答案:D 8、瘀血腹痛的主方是( ) A、丹参饮 B、血府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少腹逐瘀汤 E、失笑散 答案:D 9、 下列哪一项不是内科腹痛的特点? A、先发热后腹痛 B、疼痛不剧 C、压痛不明显 D、痛无定处 E、腹肌紧张 答案:E 10、依据疼痛的部位,判断病变的脏腑,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腹疼痛,多脾胃、大小肠受病 B少腹痛,多为阙阴肝经受病 C 右上腹痛,多胰腺犯病 D脐腹痛多为虫积 E小腹疼痛多为膀胱受病 答案:C 11、简述湿热壅滞型腹痛的临床特点,治疗大法及主方。 答案:湿热壅滞型腹痛的临床特点是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大法为清热通腑,主方为大承气汤。 12、怎样辨别腹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以及脏腑病位? 答案:一般而论,实痛拒按,饱则痛为实;虚痛喜按,饥则痛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得嗳气矢气后痛减;血瘀腹部剌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少腹疼痛,掣及两胁,多属肝胆病,大腹痛多属脾胃、小肠受病,小腹痛多为膀胱病变。 13、简述中虚脏寒型腹痛的临床特点,治疗大法及主方。 答案:中虚脏寒型腹痛的临床特点是: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等证,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大法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代表方为小建中汤。 14、病案分析 杨 某,男性,28岁。昨日在下班回家途中淋雨后,突然出现腹痛难忍,按之尤甚,但局部用热水袋温熨后疼痛减轻,吃冷饮后更甚,伴有头痛头重。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溏稀,日2次,舌苔白腻,脉沉紧。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答案:中医诊断:腹痛 证型;寒邪内阻 证候分析:患者淋雨后外感寒邪,侵入腹中,阳气不运,气血被阻,故腹痛 暴急,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得温则散,故温熨后疼痛减轻;遇冷则凝,故吃冷饮后 痛甚,寒邪湿困表,则头痛头重;中阳受阻,运化不健,则大便溏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是无里热之象。小便清长,舌苔腻,脉沉紧为寒湿之象。 治疗:温里散寒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高良姜、香附、干姜、紫苏、乌药、陈皮。 15、病案分析 王某,男性,42岁。患者素有腹痛病史6年,常因着凉即感腹痛隐隐不,泛吐清水,肢冷恶寒。昨天朋友生日聚餐后出现上腹胀满疼痛,时有呕吐少量食物残渣,且吐后痛减,恶心厌食,嗳腐吞酸,大便秘结2日未解,口干口苦,舌质淡苔黄腻,脉滑。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答案:中医诊断:腹痛 证型;脾胃虚寒,兼饮食停滞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脾胃虚寒,内失所养,则久病腹痛不愈;着凉后, 阳更甚,则腹痛发作,伴泛吐清水,肢冷恶寒。朋友生日聚餐后,又因饮食 不 节,食滞内停,气机不畅,则上腹胀满疼痛;食滞内停,胃气上逆,则呕 吐少量食物残渣;吐后食滞渐缓,则吐后痛减;食滞不化,浊气上逆,则恶 心厌食,嗳腐吞酸。宿食燥结,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食滞化热伤津则口苦 口干;舌质淡苔黄腻,脉滑乃脾虚兼食滞之象。 治法:温中补虚,消食导滞 方药:小建中汤(去饴糖)合保和丸 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 翘、莱菔子、甘草。 第八节 泄泻 一、选择题 1、引起泄泻的病因病机,尽管复杂,但关键是( B ) A、肝脾不和 B、脾虚湿胜 C、寒邪内侵D、饮食不洁 E、以上均非 2、下列哪一项不是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 E ) A、大便时溏时泻 B、大便夹有完谷不化 C、稍进油腻食物诱发 D、面黄肢倦 E、腰膝酸软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实证泄泻的特点?( D ) A、病程短 B、腹痛急迫拒按 C、泻后痛减 D、完谷不化 E、起病急 4、患者感受寒湿后,出现泄泻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濡缓,方选(B ) A、新加香薷饮 B、藿香正气散 C、胃苓汤 D、香苏散 E、纯阳正气丸 5、患者夏暑季节,调摄失宜,出现腹痛泄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方选(D ) A、藿朴夏苓汤 B、黄连温胆汤 C、芍药汤 D、葛根芩连汤 E、白头翁汤 6、患者暴饮暴食后,出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纳呆,舌苔厚腻,脉滑,方选( B ) A、泻心汤 B、保和丸 C、竹茹汤 D、痛泻要方 E、以上均非 7、患者因心情紧张,出现腹痛泄泻,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质淡红,脉弦,方选( A ) A、痛泻要方 B、柴胡疏肝散 C、四逆散D、逍遥散 E、香砂六君子汤 8、患者久病泄泻,稍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脉细弱,方选(C ) A、理中汤 B、平胃散 C、参苓白术散D、桃花汤 E、四神丸 9、患者年老体衰,每日黎明之前,即感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方选( D ) A、独活寄生汤 B、四妙散 C、济生肾气丸D、四神丸 E、六神丸 10、寒湿泄泻,湿邪偏重,证见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黄腻,脉濡数,方选(A ) A、胃苓汤 B、平胃散 C、二陈汤D、藿香正气散 E、纯阳正气丸 二、简答题 1. 寒湿泄泻与湿热泄泻其主症与治疗有何不同? 答:寒湿泄泻的主症是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治疗大法是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代表方是藿香正气散。 湿热泄泻的主症是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疗大法是清热化湿,淡渗分利。代表方是葛根芩连汤。 2. 痛泻要方适用何种泄泻?该方药物组成有哪些? 答:痛泻要方适用于肝气乘脾的泄泻,其组成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⒊ 为什么说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 答:因为主脾运化,为制水之脏,喜燥恶湿。而泄泻的发生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所以说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关键。 三、病例分析 1. 林某,男性,18岁。3天前因军训淋雨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一日十余次。大便前腹中肠鸣。脘闷食少,小便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四肢酸痛,苔白腻,脉濡缓。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中医诊断:泄泻 证候分析:淋雨感受寒湿之邪,侵袭胃肠,气机受阻,传导失司故腹泻肠鸣,风寒外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四肢酸痛等表证,舌脉为寒湿之象。 证型:寒湿泄泻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剂:藿香正气散 药物:藿香12、陈皮10、紫苏12、甘草5、桔梗12、茯苓15、川朴8、大腹皮15、法夏10、神曲10、白芷12、白术12、生姜10 2. 万某,男性,35岁。春节朋友聚餐后,出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夹有未消化食物,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恶心欲呕,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分析、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中医诊断:泄泻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阻滞胃肠,传化失常,则腹痛肠鸣,宿食不化,浊气上逆恶心,宿食下注则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舌脉为宿食内停之象。 证型:食滞泄泻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 药物:山楂12、神曲10、莱菔子12、陈皮6、法夏12、茯苓15、连翘12。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1)胁痛病证最早记载于:( A ) A 《内经》 B 《景岳全书》 C 《临证指南医案》 D 《类证治裁》 D 《证治汇补》 (2)胁痛的病位在于:( D ) A 肝脾 B 肝肾 C 心肝 D 肝胆 E 胆腑 (3)胁痛之实证,其病因以何者为先:( C ) A 血瘀 B 湿热 C 气滞 D 痰热 E 风湿 (4)“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是哪位医家提出的:( E ) A 朱丹溪 B 巢元方 C 王清任 D 李中梓 E 张景岳 (5)胁痛之虚证多属:( B ) A 气血两虚 B 阴虚亏损 C 脾胃亏虚 D 阴阳俱虚 E 肾阴耗损 (6)胁痛之辨证,应以何者为主:( A ) A 气血 B 阴阳 C 虚实 D 寒热 E 脏腑 (7)患者程某,女,26岁,每因情志忧郁时即自觉胁部胀痛,走窜不定,胸闷气短,苔薄,脉沉弦。本证治法宜:( C ) A 清肝利胆 B 养阴柔肝 C 疏肝理气 D 行气通络 E 健脾理气 (8)症见两胁隐痛,反复发作,遇劳更甚,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苔少,弦细而数。治疗宜用:( D ) A 柴胡疏肝散 B 旋复花汤 C 龙胆泻肝汤 D 一贯煎 D 丹栀消遥散 (9)患者罗某,女,平素性格内向。常自觉两胁部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舌暗,苔薄白,脉沉涩。应辩证为:( C ) A 肝气郁结 B 肝胆湿热 C 瘀血停滞 D 肝阴不足 E 气血亏虚 (10)胁痛虚证的病机主要是:( B ) A 肝失调达,气阻络痹 B 肝阴不足,脉络失养 C 肝阴不足,胁络痹阻 D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E 阴阳俱虚,经脉失养 简答: 1.胁痛的治则是什么? 实证宜理气活血,虚证宜滋阴柔肝。 2.胁痛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 肝胆脾胃肾 3.胁痛与胆胀临床表现的主有区别在于哪一点? 部位不同,前者疼痛在两胁肋,后者疼痛在右上腹。 病例: 1.患者男性,50岁。自觉胁肋掣痛,心急烦口躁,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胸闷不安,溺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胁痛,辨证:肝胆湿热,治法清热化湿,理气通络,方剂龙胆泻肝汤 2 .患者钟某,女,46岁。反复胁痛五年,每因烦躁时症状加重,伴郁闷气短,纳呆,腹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一个多月的恰当治疗后,病情好转,胁痛减轻,无腹泻,但仍时觉胁部悠悠疼痛,心中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弦。 诊断:胁痛,证候:肝阴不足,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方剂:一贯煎。 第二节 黄疸 (1)黄疸的分类,始自《金匮要略·黄疸病》,分为: (B ) A 黄疸、谷疸、酒疸、黑疸B 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痨疸 C 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D 黄疸、酒疸、黑疸、女痨疸 E 黄疸、谷疸、黑疸、女痨疸 (2)黄疸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 E ) A 脾胃虚寒 B 饮食所伤 C 瘀血阻滞 D 禀赋不足 E 湿邪 (3)黄疸最主要的特征是:( A ) A 目黄 B 皮肤黄 C 尿黄 D 爪甲上黄 E 齿垢黄 (4)黄疸的辩证,以何者为纲:( C ) A 气血 B 虚实 C 阴阳 D 寒热 E 脏腑 (5)黄疸的治疗大法是:( D ) A 清肝利胆 B 清热解毒 C 利湿退黄 D 化湿邪利小便 E 行气活血 (6)治疗湿重于热型黄疸的最佳方药是:( B ) A 茵陈蒿汤 B 茵陈五苓散 C 胃苓散 D 茵陈术附汤 E 实脾饮 (7)急黄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D ) A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B 清热利湿,通腑导滞 C 清热利湿化浊 D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E 疏肝利胆,行气活血 (8)症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眩晕耳鸣,腹胀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细。此证诊断为:( C ) A 阴黄 B 阳黄 C 虚劳 D 湿阻 E 痞满 (9)患者李某,男,26岁。无不明诱因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目黄溺黄,伴发热口渴,恶心欲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主方宜用:( E ) A 犀角散 B 茵陈五苓散 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D 大黄硝石汤 E 茵陈蒿汤 (10)症见身目俱黄如烟熏,脘腹胀满,纳少便溏,神疲畏寒,口淡,舌淡苔腻,脉沉迟。本证应辩证为:( A ) A 阴黄 B 阳黄热重于湿 C 阳黄湿重于热 D 急黄 E 萎黄 简答: 1.黄疸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脾胃肝胆 2.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时的治法是什么? 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3.黄疸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 病例: 1 .患者张某,男,40岁。1994年7月12日就诊。患者一个月前因公至南方出差,常暴饮暴食,劳累奔波,自觉神疲乏力。20天后自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脘腹满闷,小便黄,目白睛黄不明显,纳呆,当地医院诊断“感冒”,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但身体仍觉异常疲乏,且双目白睛微黄,患者因工作忙,四天后始就诊。现症见身目发黄如橘,发热不扬,身重体倦,口苦,恶心呕吐,纳呆,溺黄少,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 诊断:黄疸,证型:湿重于热,治法:除湿化浊,泄热除黄,方剂:茵陈四苓汤。 2.患者男性,23岁,因身目俱黄两天入院。现症见身目俱黄,发热口渴,恶心欲吐,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黄疸;证型: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通腑,方剂:茵陈蒿汤加减。 第三节 积聚 ㈠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积证的特点?( C ) A、积是有形的 B、固定不移 C、痛无定处D、痛属血分 E、为脏病 2、下列关于积聚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E ) A、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B、聚病较轻,积病较重 C、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 D、聚病易治,积病难治 E、聚证与积证是独立的两个病证,不会转化 3、积聚与痞满的鉴别要点是(C ) A、有无胀痛B、有无刺痛 C、腹部能否触及包块D、有无便秘E、是否有压痛 4、患者出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满,苔薄,脉弦,方选( A ) A、逍遥散 B、四逆散 C、柴胡疏肝散D、沉香散 E、六磨汤 5、患者张某,男性,46岁,有慢性结肠炎病史,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方选(B ) A、香砂六君子汤 B、六磨汤 C、四君子汤D、小承气汤 E、保和丸 6、患者李某,女性,50岁,有慢性肝炎,查体可在右胁下触及包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伴有右胁胀痛,舌苔薄,脉弦,方选(C ) A、木香频气散 B、柴胡疏肝散 C、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D、四逆散 E、逍遥散 7、积证初起,兼有表寒证,症见寒热身痛,苔白腻,脉浮弦大,方选( A ) A、五积散 B、 四逆散 C、逍遥散D、藿香正气散E、荆防败毒散 8、患者吴某,女性,60岁,腹部触及包块3年,硬痛不移,面黯消瘦,时有寒热,纳减乏力,舌质紫暗,脉细涩,方选( E ) A、香砂六君子汤 B、归脾汤 C、血府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 E、膈下逐瘀汤 9、患者夏某,男性,72岁,右上腹部出现包块2年,坚硬不移,疼痛剧烈,面色萎黄,消瘦脱形,饮食量少,仅进少量稀粥,舌质淡紫,舌尖无苔,脉细数无力,方选( A ) A、八珍汤合化积丸 B、八珍汤合五积散 C、八珍汤合柴胡疏肝散 D、八珍汤合四逆散 E、十全大补汤合失笑散 10、关于积聚治则的论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见于(B ) A、《医宗必读.积聚》B、《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C、《难经.五十五难》 D、《景岳全书.积聚》E、《张氏医通.积聚》 ㈡ 简答题 1、积证与聚证各有何特点? 答:积证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为脏病,聚证是无形,聚散无常,病无定处,病属气分,为腑病。 2、简述聚证食滞痰阻型的临床特点,治疗大法及主方。 答:聚证食滞痰阻型的临床特点为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苔腻,脉弦滑,治疗大法是:导滞通便,理气化痰,主方为六磨汤。 3 、聚证的肝郁气滞型与积证的气滞血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有何不同? 答:聚证的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特点是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有不适,苔薄脉弦,治疗大法是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主方是逍遥散。积证的气滞血阻型的临床特点是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治疗大法是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㈢ 病例分析 1、王某,男性,32岁。连续数周每晚进餐后,出现腹中胀满疼痛,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时有呕吐,恶心厌食,嗳腐吞酸,大便秘结2日未解,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滑弦。 中医诊断:积聚(聚证) 症候分析:食滞肠道,气机不畅,气聚不散,出现诸症。食积化热则口干口苦。舌脉为食浊阻滞之象 证型:食浊阻滞 治法:理气化浊,导滞通腑 方剂:六磨汤加味 大黄10后下、枳实12、槟榔15、沉香9、木香8后下、乌药12、山楂12、莱菔子15、神曲10、 竹茹12 2、赵某,男性,59岁,发现腹部积块近半年,近半个月来发现积块明显增大,硬痛不移,消瘦乏力,纳呆,时有低热,舌质紫暗,见瘀斑,脉细涩。 中医诊断:积聚(积证) 症候分析:积成日久,气血凝结,脉络阻塞,血瘀日甚,故见积块明显增大,硬痛不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故见消瘦乏力,纳呆;气结血瘀,营卫不和,故见低热;舌脉为瘀血内阻之征。 证型:气结血瘀 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方剂:膈下逐瘀汤、 六君子汤 药物:党参15、茯苓15、白术12、炙甘草6、法夏12、橘皮9、当归9、川芎10、桃仁12、红花8、赤芍药12、五灵脂10、延胡索12、乌药12、牡丹皮12 第四节 鼓胀 单项选择题: 1.鼓胀症见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暗黑,舌暗边有瘀点,脉细涩,最佳治疗方剂是:( C ) A、血府逐瘀汤 B、丹参饮C、调营饮 D、桃红四物汤 E、少腹逐瘀汤 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鼓胀致病因素?( D ) A、情志郁结 B、血吸虫感染 C、黄疸积聚日久 D、感受外邪 E、洒食所伤 3.下列哪项不属肝肾阴虚型鼓胀的特征?(C) A、心烦失眠 B、鼻衄、齿衄 C、怯寒懒动 D、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E、尿少而黄 4.哪项不属鼓胀的预防措施?(E) A勿嗜酒及嗜食肥甘 B、避免强烈精神刺激 C、在南方水田工作应采取防护措施 5.下列哪项不属脾肾阳虚的特征?(D) A、腹大胀满、朝宽暮急 B、面色恍白 C、畏寒肢冷 多项选择题: 6.鼓胀的总治则是:(ACE) A、利水 B、养阴C、理气 D、温阳 E、化瘀 D、患黄疸、积聚等病及早治疗E、注意起居以防感冒 D、尿短赤 E、舌胖淡紫 7.鼓胀应与何病鉴别?(ABC) A、积证B、水肿C、痞满D、噎嗝 E、关格 8.鼓胀寒湿困脾的主症有:(ABCDE) A.腹部胀满 B.周身困重 C.怯寒肢肿 D.小便少 E.苔白腻 9.鼓胀脾肾阳虚症可选用的方有(CDE) A.实脾饮 B.右归丸 C.五苓散 D.附子理中汤 E.济生肾气丸 10.鼓胀神昏可用下列哪些注射液?(AC) A.清开灵 B.参麦针 C.醒脑静D.葛根素 E.血栓通 11.鼓胀是由于酒食不节等所致 肝脾肾 损伤,而致 气血水 瘀结腹中而成。 12.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结果见课文内容表格) 13.鼓胀在邪盛时可出现神昏、出血的变证。 14.病例分析1 黄某,男,45岁,患者腹胀反复发作2年,近周来腹胀加重,腹大胀满,脉络暴露,胁腹刺痛,面色暗滞,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稀烂,2-3/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回答:1、诊断 3、 治法 2、证型 4、方药 15.病例分析2 刘某,女,42岁,患者反复腹胀3年,两周来腹胀加重,觉脘腹痞闷,得热则舒,口不渴,喜欢热饮,尿少,肢体困重,舌淡红白腻苔,脉沉细。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一周前做腹部B超示“肝硬化,大量腹水。 请回答: (1)诊断 (2)分型 (3)治法 (4)方药 14.答案 诊断:鼓胀 证型:湿热蕴结兼血瘀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15.答案: 诊断:鼓胀 证型: 寒湿困脾 治法: 温化寒湿,健脾利水 方药:实脾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1.单项选择题 (1)中医古书提出水肿的治法之一“开鬼门”是指: A. 攻逐法 B.发汗法 C.活血化瘀法 D.利尿法 E.提壶揭盖法 (2)《内经》古书提出水肿的治法之一“化菀陈莝”是指: A.发汗法 B.活血化瘀法 C.提壶揭盖法 D.利尿法 E.逐水法 (3)水气不行,赖气以动,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的脏腑 亦多,但其本在: A.肺 B.脾 C.肝 D.膀胱 E.肾 (4)患者于半年前开始,面目,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并觉神疲纳少,胸闷泛恶,身体 困倦,小便短少,苔白腻,脉沉缓。证属: A.水湿浸淫 B.脾阳虚衰 C.肾气衰微 D.湿毒浸淫 E.以上皆不是 (5)水肿初期,全身浮肿明显,饮食应注意: A.戒盐 B.戒酸 C.戒油 D.戒糖 E.以上皆不是 (6)水肿病久治不愈,常法治疗不应时,在辩证的基础上,常配合哪种方法治疗: A.健脾 B.补肾 C.升提 D.活血化瘀法 E.降浊 (7)患者黄某,男,58岁,全身浮肿,反复发作多年,水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如泥, 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疲肢冷,便溏尿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方宜选用: A.真武汤 B.五苓散合胃苓汤 C.实脾饮 D.疏凿饮子 E.以上皆不是 (8)咽喉肿烂,发热恶风,眼睑先肿,延及全身。小便短少,舌红,脉滑数,证属: A.水肿风水泛滥证 B.水肿水湿浸渍证 C.水肿湿毒浸淫证 D.水肿湿热壅盛证 E.以上皆不是 (9)李某,男,16岁,昨天起床时突然面目浮肿,于当晚发现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 重,尿少,伴有发热,恶风,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A.水肿湿毒浸淫证 B.水肿风水泛滥证 C.水肿湿热壅盛证 D.水肿水湿浸淫证 E.水肿肾阴亏虚证 (10)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法是用于治疗何证型的水肿: A.肾气衰微 B.脾阳虚衰 C. 脾肾两虚 D.肾阴亏虚 E.肝肾阴虚 2.简答题 (1)水肿的病机可归纳为什么? (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3)阳水、阴水的临床特征。 3.病例分析 (1)李某,男,21岁,因全身浮肿1周入院。1年前因全身浮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服用强的松后尿蛋白转阴、病情缓解,但强的松仍维持10mg/d。1周前因劳累过度、受凉后,又出现眼睑、下肢浮肿,伴发热、咽痛、尿少,当地医院予先锋Ⅵ静脉滴注,现已无发热、咽痛,但全身浮肿,身体肥胖,尿少尿黄,面部满布痤疮,口苦口干,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 2)麦某,男,65岁。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而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用心痛定或波依定可控制。半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全身困重,纳呆,经服用西药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效果不明显。现在症:双下肢浮肿,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全身乏力,纳呆口淡,尿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B (2)E (3)E (4)A (5)A (6)D (7)C (8)C (9)B (10)A 2.简答题 (1)水肿的病机归纳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使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 (2)水肿以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甚则遍身浮肿为主,肿自下而上者多从足跗始,自上而下者,先见于眼睑、头面。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致。 鼓胀以单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余处一般不肿。为肝脾肾疏泄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交阻,水聚腹中所致。 (3)阳水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症状为颜面先肿,继及全身,腹胀,口渴,小便短涩,大便结,苔黄腻,脉滑或数。 阴水由脾阳不振,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为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胸闷食减,肢冷神疲,便溏尿少,身重腰酸,舌胖苔白,脉沉迟 3.病例分析 (1)中医诊断:水肿(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利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蛇舌草 茵陈 车前子 石苇 白茅根 薏苡仁 茯苓 丹参 厚朴 (2)中医诊断:水肿(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 桂枝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生姜 陈皮 泽兰 益母草 川牛膝 第二节 淋证 1.血淋日久,肾阴不足,虚火灼络,络伤血溢而成血淋之虚证,常表现为: A、尿色深红 B、尿痛明显 C、少腹坠胀 D、神疲乏力 E、舌红苔黄,脉滑 2.淋证的主症是: A、小便频数短涩 B、滴沥刺痛 C、欲出未尽 D、小腹拘急 E、以上都对 3.以下哪一项为气淋的证候 A、尿色深红 B、尿浊如米泔水 C、舌红苔黄腻 C、脉弦 D、腰腹绞痛难忍 4.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为 A、尿色的深浅程度 B、尿量的多少 C、有无尿痛 D、病程的长短 E、是否伴发热 5.小便赤热,尿时灼痛,起病较急,此为 A、气淋 B、石淋 C、热淋 D、膏淋 E、劳淋 6.无比山药丸用于 A、热淋 B、石淋 C、血淋 D、气淋 E、劳淋 7.不出现实证的是 A、热淋 B、气淋 C、血淋 D、膏淋 E、劳淋 8.血淋实证宜用 A、八正散 B、石韦散 C、小蓟饮子 D、知柏地黄丸 E、程氏萆分清饮 9.气淋虚证宜用 A、知柏地黄丸 B、补中益气丸 C、无比山药丸 D、沉香散 E、独参汤 10.淋证与哪个脏腑有关 A、心 B、脾 C、肺 D、小肠 E、大肠 11.淋证的基本治则是? 1 2.尿血与血淋如何鉴别? 13.诸淋的证候特征是? 14.杨某,女,26岁,新婚。患者因新婚外出旅行,回家第二天开始觉尿频,尿急, 尿痛,尿色黄赤,伴有少腹胀痛,口渴,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脉数。(证名,证型,分析,方剂)。 答案: 15.某女,52岁,最近因搬家及整理杂物,自觉疲劳。二天前开始觉腰酸乏力,频有尿意,排尿时少许涩痛,尿色尚清,食少纳差,大便偏软,舌质淡,脉弱。患者近六年来每于劳累,多次有类似发作,经治疗后均能恢复。(证名,证型,分析,方剂)。 答案: 1、(D) 2、(E) 3、(C) 4、(C) 5、(C) 6、(E) 7、(E) 8、(C) 9、(B) 10、(B) 11.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12.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或仅有轻微胀痛或热痛,而血淋则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13.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 14.证名:淋证 证型:热淋 膀胱湿热 分析:(略) 方剂:八正散 15.证名:淋证 证型:劳淋 脾肾亏虚 分析:(略) 方剂:无比山药丸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1.以下哪项不是郁证的初起的临床特点? () A.精神不振 B.心情抑郁 C.失眠健忘D.胸胁胀痛 E、不思饮食 答案:C 2.郁证属气郁化火者,其主症有( )。 A.嘈杂吞酸,口干而苦 B.胸中胀痛,痛无定处 C. 心悸少眠,心烦易怒D. 胸中窒闷,或兼胁痛 E.心神不宁,悲忧善哭 答案:A 3.证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苔白腻,脉弦滑。其治疗最佳方剂为( ) A. 柴胡疏肝散B. 越鞠丸C. 丹栀逍遥散D. 半夏厚朴汤E. 温胆汤 答案:D 4.一女年方十八,得病于忧虑,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切善哭,舌淡,脉弦细。其诊断及处方应是( ) A. 肝气郁结型郁证——柴胡疏肝散B. 心脾两虚型郁证——归脾汤C. 气郁化火型郁证——丹栀逍遥散D.气滞痰郁型郁证——半夏厚朴汤E.忧郁伤神型郁证——甘麦大枣汤加味 答案:E 5.郁病的病因是( ) A. 禀赋不足B. 情志内伤C. 饮食失节D. 劳欲过度E. 外感风邪 答案:B 6. 郁病总的治则是 ( ) A. 养心安神B. 舒通气机C. 利气化痰D. 清肝泻火E. 健脾祛痰 答案:B 7. 治 疗心脾两虚型郁病,宜选用( ) A. 天王补心丹B. 甘麦大枣汤C. 归脾汤D. 半夏厚朴汤E.柴胡疏肝散 答案:C 8. 患者症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宜( ) A. 疏肝解郁,理气畅中B.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C. 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D. 滋养阴精,补益肝肾E.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答案:E 9. 受病脏腑与六郁的关系中,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 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 答案:B 10.患者症见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胸胁疼痛,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其诊断为( ) A. 肝气郁结型郁病B. 气滞痰郁型郁病C. 血行郁滞型郁病 D. 肝阴亏虚型郁病E. 气郁化火型郁病 答案:C 11.简述脏躁与癫病的鉴别。 答 案:脏躁与癫病发病都与情志有关。但是,脏躁由于忧郁伤神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女子,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不发作时可如常人。癫病由于痰气郁结,闭塞心窍所致,男女均可发病,临床表现精神失常,情绪抑郁,表情淡漠,痴呆自语,语无伦次,喜怒无常,病程迁延,极少自行缓解。 12.简述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要点 。 答:两者的共同点是均有咽喉不适感。 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 而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于加剧。 13.简述六郁的证候特征。 答:气机郁滞所引起的气郁症状,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 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他郁滞,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如: 血郁:兼见胸胁胀痛,或呈刺痛,部位固定,舌质有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 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嘈杂吞酸,口干而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郁:兼见胃脘胀满,嗳气酸腐,不思饮食; 湿郁:兼见身重,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腹泻; 痰郁:兼见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 脏躁发作时出现的精神恍惚,悲哀哭泣,哭笑无常,以及梅核气所表现的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等症,是郁病中具有特异性的证候特征。 郁病日久,则常出现心、脾、肝、肾亏损的虚证症状。 14.病例分析(请写出病名、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患者,女,40岁,干部。素来体质较弱,多思善虑,心悸失眠。近期因夫妻关系不和,而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抑郁少言,时时欠伸,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答案: 病名:郁证 证型:心脾两虚,忧郁伤神。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方剂: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大枣、小麦、炙甘草。 15.病例分析(请写出病名、证型、治法、方剂、药物) 陈某,女,45岁,工人。因失业及家庭经济困难而整天精神抑郁,自觉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答案: 病名:郁病 证型:痰气郁结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药物: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香附、佛手片、苍术 第二节 血证 ㈠ 选择题 1.血证鼻衄“热邪犯肺”型宜选用( A ) A、桑菊饮加减 B、犀角地黄汤加减C、银翘散加减D、白虎汤加减 E、百合固金汤 2.患者成某,男,60岁,反复牙齿出血,血色淡红,且每因受热或烦劳引发或加重,齿摇而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宜辨证选用( A ) A、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加减 B、左归饮加减C、百合固金汤加减D、大菟丝子饮加减 E、归脾汤 3.患者江某,男,56岁,近一个月来咳嗽阵作,痰中带血甚或纯血鲜红,伴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宜辨证选用( A ) A、泻白散合黛蛤散 B、龙胆泻肝汤 C、小承气汤D、大承气汤 E、百合固金汤 4.张仲景治疗吐血的泻心汤实际上是泻( D ) A、心 B、肺 C、肝D、胃 E、脾 5.患者胡某,男,40岁,反复呕血达三年之久,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应辨证选用( B ) A、补中益气汤加减 B、归脾汤加减 C、右归丸加减D、六君子汤加 E、四物汤加减 6.血证肠道湿热之便血宜辨证选用( B ) A、黄土汤加减 B、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 C、白头翁汤加减D、芍药汤加减 E、葛根芩连汤加减 7.患者朱某,男,58岁,近一年来反复发作小便短赤带血,间或伴有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宜辨证选用( B ) A、六味地黄丸加减 B、知柏地黄丸加减 C、二至丸加减D、左归饮加减 E、右归饮加减 8.历史上最早将各种出血命名为“血证”的是哪一本书 ( C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医学正传》D、《血证论》E、《医林改错》 9.治吐血“三要法”出于下面哪本书( D ) A、《难经》 B、《脾胃论》 C、《丹溪心法》D、《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E、《血证论》 10.第一本论述血证的专著是( D ) A、《医宗金鉴》 B、《医林改错》 C、《红炉点雪》D、《血证论》E、《儒门事亲》 ㈡ 简答题 1.如何鉴别咳血与呕血? 咳血与吐血的鉴别可从病史、先兆症、出血的颜色、伴随症等方面进行。咳血多有肺痨、久咳、喘证等病史;有喉痒、胸闷、口有血腥味、咳嗽等出血前征兆;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出血后可有数天痰中带血,大便颜色多无异常。吐血多有胃痛、积聚等病史;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心慌等出血前征兆;血色暗红或呈咖啡色,常混有食物残渣;无痰中带血,但出血后大便呈黑色。临床鉴别还可借助X光、纤维胃镜等现代检测手段进行鉴别,更能提高鉴别的准确率。 2.简述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 治 疗血证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 ,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 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 3.紫斑如何辨证论治? ① 血热妄行证 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兼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十灰散 ② 阴虚火旺证 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 ③ 气不摄血证 主症:皮肤反复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㈢病例分析 1.患者张某,男,32岁,素喜饮酒,嗜食辛辣,脘腹胀闷作痛,反复发作三年余,昨天饮白酒四两,饭后开始出现呕吐,吐血黯红,夹有食物残渣,伴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曾做过胃镜,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请写出其中医诊断、证候类型、证候分析、治法及方药。 中医诊断:血证吐血 证型:胃热壅盛 症 候分析: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热伤肺络,故吐血色黯。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秘结。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热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剂: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药物:黄芩15、黄连6、大黄10、大蓟15、小蓟15、侧柏叶12、荷叶15、茜草根15、栀子15、白茅根30、牡丹皮15、棕榈皮15 2.患者赵某,女,36岁,平素身体健康,近一周来因连续给学生上课,出现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发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曾做过胸部透视及血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发现。请写出其中医诊断、证候类型、证候分析、治法及方药。 中医诊断:血证咳血 证型:燥热伤肺 症候分析:感受风热燥邪,损伤于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致喉痒咳。嗽,痰中带血。燥热伤津,故口干鼻早。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为燥热伤津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剂:桑杏汤加减。 药物:桑叶12、枝子15、淡豆豉15、沙参15、梨皮15、杏仁15、贝母12、白茅根30、藕节30、茜草15、侧柏叶12、银花15、牛子15、麦冬15 第四节 消渴 1.下列哪项不是消渴的特征( ) A. 多饮 B.多食 C. 多尿 D.形体消瘦 E.舌淡脉缓 答案: E 2.患者,女性,56岁,近年来饮水多,仍口干舌燥,伴尿多,舌红苔黄,应该选用( ) A.消渴方 B.六味地黄丸 C.玉女煎D.知柏地黄丸 E.二至丸 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为中消的主要特征( ) A.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洪数 B. 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饮一溲一,面色黎黑,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苔白,脉细 C.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口干,舌红,脉细数 D.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4. 消渴病若见脉洪数无力,烦渴不止,小便频数,其病机为( ) A. 肺热津伤B. 肺肾气阴亏虚C. 肺胃热炽,耗损气阴D. 胃热炽盛E. 肾阴亏虚 答案:B 5.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 ) A. 气阴不足B. 阳气亏虚C. 气郁化火D. 阴虚燥热E. 阳气亢盛 答 案:D 1. 下列哪项不是消渴病的并发症( ) A. 中风B. 肺痨C. 雀目D. 疮痈E. 感冒 答案:E 7.患者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应该选用( ) A. 玉女煎B. 消渴方C. 六味地黄丸D. 金匮肾气丸E. 玉泉丸 答案:A 8. 消渴并发疮疡、痈疽初起者,治宜( ) A. 五味消毒饮B. 二妙散C. 白虎加桂枝汤D. 消渴方E. 黄芪六一汤 答案:A 9. 下列哪些方面不是诊断消渴的依据之一( ) A. 有糖尿病家族史B. 男性C. 多饮多食多尿D. 空腹血糖高E. 尿糖阳性 答案:B 10. 正式提出上消、中消、下消之名的是出自于下列哪一部著作( ) A.《内经》B. 《金匮要略》C.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D. 《证治准绳·消瘅》E. 《丹溪心法》 答案:E 11.简述消渴与瘿病的鉴别。 答:消渴与瘿病都有易饥多食,消瘦临床表现,但瘿病有性情暴躁,眼球突出,颈前有生长肿物等症状,而消渴有多尿、多饮等临床表现,可以鉴别。 12. 简述消渴病日久发生的病变。 答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津灼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 13. 简述消渴病的诊断依据。 答:(1)临床表现 凡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在青少年期即循思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 (2)病史 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有并发症: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可有家族史,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3)辅助检查 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 14.病例分析(病例分析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患 者黄某,女,60岁,形体肥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近期自觉烦渴,饮水多,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无发热,无尿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答案: 诊断:消渴 证型:肺热津伤 证候分析:患者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亦为肺热津伤的征象。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剂:消渴方加味 药物: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葛根、麦冬、黄芩、知母 15.病例分析(病例分析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李某,男,23岁,河南省人,来广东打工3年,平素身体健康,只是饮水多,饭量大,容易饥饿,没有去做特别检查诊疗。1999年11月16日在街边吃合饭,回家后突然见头痛、腹痛、呕吐,在白云区某某医院就诊,考虑为“急性胃肠炎”,静脉滴注“10%葡萄糖加妥布霉素、654-2”等药物治疗,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腹痛剧烈、烦躁、口干唇裂、皮肤起皱纹、呼吸短且促、粗。急送我院诊疗,到我院时病人已经神志不清,舌红无苔干燥,脉细而速。 诊断:消渴 证型:厥脱证 证 候分析:患者平素已有多饮多食,然而没有引起注意,导致机体燥热之邪灼盛,又加以饮食不节,则病情发展更急;胃热之邪横行于内,灼伤脾胃,故见腹痛,呕吐;肺内蕴积大量燥热之邪,使气之升降出入逆乱,故见呼吸气促且短;燥热之邪内盛,阴津大损,清窍失去阴津之滋润,故见烦躁、神志不清,阴津亏虚,故口干唇裂,舌红无苔干燥,脉细而速。 治法:大补阴津,益气养阴。 方剂:生脉散 药物:0.9%生理盐水3000-6000ml加生脉注射液60-150ml静脉滴注;配合西药急救。 调护:记出入量,监护生命体征。 第八节 虚劳 一、选择题 1. 虚劳证见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中冷痛,肠鸣泄泻,甚则完谷不化, 每因受寒和饮食不慎而成,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选用( ) A. 归脾汤B. 补中益气汤C. 参苓白术散D. 附子理中汤E. 黄芪建中汤 答案:D 2.在虚劳的病机上,以那两脏占最重要的地位( ) A. 脾胃B. 肝肾C. 肺肾D. 心肾E. 脾肾 答案:E 3.治疗心血虚和脾血虚虚劳,需注意配合( ) A. 温补肾阳B. 补脾益气C. 滋补肾阴D. 温通心阳 答案:B 4.虚劳的辨证,以哪项为纲? A.三焦辨证 B.卫气营血C.气血津液D.阴阳气血 E.五脏六腑 答案:D 5.治疗心阴虚的首选方为: A.拯阳理劳汤 B.天王补心丹 C.附子理中汤D.右归丸 E.瓜蒌薤白白酒汤 答案:B 6.虚劳的辨证以哪项为目? A.五脏虚候 B.气血阴阳 C.气血津液D.卫气营血E.以上皆不是 答案:A 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脾气虚型劳病的症侯? A.纳少 B.食后腹胀 C.大便溏D.倦怠乏力 E.腰膝酸软 答案:E 8.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症属虚劳何证型? A.肝血虚 B.肝阴虚 C.心血虚D.心阴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虚劳证心血虚的治疗主方是: A.四物汤 B.当归补血汤 C.养心汤D.归脾汤 E.炙甘草汤 答案:C 10.虚劳证肾阳虚引起的遗精治疗选方为: A.补中益气汤 B.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 C.肾气丸D.天比山药丸E.以上皆不是 答案:B 二、简答题 1.脾气虚虚劳的治法与方选是什么? 答:治法应健脾益气,代表方为加味四君子汤。 2.在治疗血虚劳病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答:因为血为气母,血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的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3.肺阴虚虚劳的主症有哪些? 答:有干咳,咽燥,咳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三、病例分析 1.李XX,男,56岁。1976年肺癌手术后至今,经数次化疗、放疗,自觉全身无力,神疲,动则汗出,时心悸、气短、纳差、腹胀、便溏。脉弱无力,舌苔薄白。 体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语声无力,动则气促。双肺未闻罗音。心率98次/分,律整。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00/立方毫米,余尚正常。 答案:诊断:虚劳 证型: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血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物汤 2.陈xx,男,56岁,四会中学老师,94年8月入院。 高血压病史23年。四年前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无华,腰酸膝软,气短神疲,口干心烦,眠差梦多,发脱齿槁,肌肤干燥,便秘溲量极少,舌淡苔微黄,脉弦数。 体查:高血压,慢性病容。高心,冠心,肝硬化 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征 答案:诊断:虚劳 证型: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一、选择题(A型题) 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出自( ) A. 《素问·痹论》 B. 《济生方·痹》C.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D. 《千金要方·诸风》E. 《风湿痹候》 2.行痹的治法以( ) 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渗湿通经,祛瘀活络 清热解毒通络 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3.关节剧痛、肿大变形、僵硬、屈伸不利,其为( ) A. 痛痹 B. 行痹C. 着痹 D. 热痹E. 尫痹 4.肢体关节疼痛不移,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甚则关节屈伸不利,皮色不红,舌质红润,苔白而薄腻,脉多沉弦而紧者,可选用下列和方治疗( ) A. 防风汤 B. 薏苡仁汤C. 乌头汤 D. 白虎加桂枝汤E.桃红饮 5.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 ) A. 白虎加桂枝汤 B. 防风汤C. 蠲痹汤 D. 犀角散E. 宣痹汤 6.行痹治宜宣痹通络为主,佐以( ) A. 和营之品 B. 舒筋之品C. 活血通络之品 D. 疏风之品E. 健脾之品 7.着痹临床表现特点为:( ) A.关节疼痛,局部灼热肿大 B.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变形 C.关节疼痛,恶风发热D.关节疼痛,肢体重着肿胀E.关节疼痛,肌肉萎缩无力 8.宣痹通络,疏风止痛法可用( ) A. 防风汤 B. 乌头汤C. 薏苡仁汤 D. 白虎加桂枝汤F. 犀角散 9.杨某,男,66岁,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肘膝不得伸,舌质暗红,脉细涩。本病治方宜用( ) A.乌头汤 B. 身痛逐瘀汤 C.渗湿汤 D. 独活寄生汤 E. 桃红饮 10.钟某,女,30岁,产后受寒,肢体关节紧痛不移,以肩、膝关节尤甚,得温痛减,关节不肿,舌质淡红,苔白而薄,脉沉紧而弦。本病治法是( ) A. 祛寒为主,活血通络 B.温肾健脾,活血祛瘀 C.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D.渗湿通经活络 E. 祛风通络,补气养血 答案: 1.A 2. B 3.E 4.C 5.D 6.D 7. D 8. A 9. E 10.C 二、简答题 1. 痹证与痿证如何鉴别? 答: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为突出,肌肉萎弱不明显,但临床上也有因痹病日久不愈而伴见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痹痿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2. 痹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 :治疗上应分清层次。总以祛邪通络,缓急止痛为其大法。由于痹病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法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病的基本原则。在缓解期则以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3. 痹证日久,易出现哪三种病理变化?答:痹证日久,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痰瘀阻痹经络而成尫痹,可见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剧烈,屈伸不利等症状;二是久病使气血伤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症候;三是久痹不愈,复感外邪,邪气内舍而成内痹(即脏腑痹)之象。 三、病例分析题。 (一)洪X,男,45岁。二周前突发发热恶寒,腰痛,继发右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经西药治疗后病稍减轻,但发热仍不退,左膝关节开始疼痛,继及游走至右髋关节,曲伸不利。现症见左膝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及,得冷稍舒,发热恶风,烦闷不安,溺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根据病案资料,请写出该病的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 答案: 诊断:痹病 证型:风湿热痹 治法:清热祛风,通络止痛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二)张XX,女,50岁,患“风湿性关节炎”二十多年,反复肢体关节疼痛,以膝关节及上肢关节为甚,每逢寒湿天气加重。曾间断服用西药和中药,但症状反复,近日关节疼痛加重而就诊。症见:双膝及手指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疼痛甚,舌质暗红,脉细涩。请写出本病诊断、证型、治法及代表方。 答案: 诊断:痹病 分型:尫痹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佐以补肝肾 代表方:桃红饮加味。(《类证治》) 第二节 痿证 一、选择题(A型题) 1.内伤致痿的病因,除( )外: A肝肾亏虚 B劳倦太过 C食滞痰阻 D湿邪阻滞 E感受寒邪 答案:E 2.患者两天前因感受热邪而发热,经治疗热仍不退。现感觉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伴有咳嗽少痰,口干,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该病为痿病何证型:( ) A湿热浸渍 B肺热津伤 C湿热下注 D脾胃阴虚 E肝肾阴虚 答案:B 3.痿病重证,若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是肺和( )虚衰的表现。 A 心B 肝C 肾D 脾E 胃 答案:D 4.肝肾亏虚型痿病的治法除滋阴清热外,应( ) A清热润肺 B滋阴降火 C补益肝肾 D健脾益气 E疏肝解郁 答案:C 5.痿病临床应注意辨急缓与( ) A虚实 B 寒热C 气血 D 轻重 E 标本 答案:A 6.加味二妙散主治痿病何种类型( ) A肺热阴伤 B肝肾虚衰 C脾胃阴虚 D湿热浸淫 E肺胃阴伤 答案:D 7.“治痿独取阳明”出自( ) A〈〈内经〉〉 B〈〈张氏医通〉〉 C〈〈景岳全书〉〉 D〈〈温病条辩〉〉E〈〈丹溪心法〉〉 答案:A 8.“治痿独取阳明”是指补益脾胃与( ) A清阳明之热 B补气生血 C 清热化痰 D 疏肝解郁 E滋阴清热 答案:A 9.痿病因劳累而加重者,应重视调节( ) A情志 B饮食 C寒温 D劳逸 E气机 答案:D 10.脾胃亏虚型痿病治疗可选用( ) A虎潜丸 B清燥救肺汤 C参苓白术散 D补中益气汤 E加味二妙散 答案:C 二、 简答题: 1.“治痿者独取阳明”是指独补脾胃吗﹖答案:否。应包括补益、养阴、清热三方面。 2.“泻南方,补北方”是那位医家提出﹖是指何治法﹖ 答案:是朱丹溪提出的。是治疗痿病大法之一,指清内热、滋肾水的治疗方法。 3.痿与痹的鉴别要点﹖ 答案:痿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为主要症状,一般肢体关节不痛;而痹病是以肢节或肌肉疼痛为主。 三、病案分析: 1.方某,男,50岁。半年前因高热,咳嗽久治不愈,后出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咽干,心烦口渴,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请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 诊断:痿病 证型:肺热津伤 治则: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汤 2 .劳某,女,42岁。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下肢无力,常疲劳,走路变慢,后出现双下肢肌肉痿缩而无法走路,伴有纳呆,腹胀,便溏,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细。请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 诊断:痿证 证型:脾胃亏虚 治则: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第四节 痉病 一、选择题(A型题) 1.痉病产生除那项外,均是它的病因:( ) A饮食不节 B邪壅经络 C阴血亏虚D热甚发痉 E情志过极 答案:A 2.“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出自于( )。 A《金贵要略》 B《素问》 C《景岳全书》D《伤寒论》 E《血证论》 答案:B。 3.痉病的病位在: A筋骨 B筋脉 C关节D肌肉 E肢体 答案:A 4.阴血亏虚之痉病,治则宜( ) A滋阴养血 B益气养血 C养阴泻热D养阴增液 E益气养阴 答案:A 5.温热内传营血而致痉,出现神昏谵语或神志昏迷,可加用那种药治疗:( ) A二至丸 B天王补心丸 C虎潜丸D安宫牛黄丸 E黑锡丹 答案:D 6.邪壅经络之痉病,治疗时宜选方:( ) A姜活胜湿汤 B荆防败毒散 C柴葛解肌汤D圣愈汤 E三仁汤 答案:A 7.瘀血引起的痉病脉象是:( ) A浮数 B浮紧 C弦数 D沉细而涩 E细数 8.羚麻白虎汤适用于何型痉病:( ) A温热致痉 B邪壅经络 C热甚发痉D气血亏虚 E瘀血内阻 答案:A 9.痉病应与什么病相鉴别:( ) A头痛 B眩晕 C中风D癫狂 E颠震 答案:C 10.身热,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尿短赤,症属:( ) A热甚发痉 B瘀血致痉 C气虚致痉D温热致痉 E外邪致痉 答案:D 二、简答题 1.痉病在辨证时应注意什么?答案: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发痉多由风、寒、湿、热邪侵袭,故起病急,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现,即热邪直中,虽无恶寒、必有发热。内伤发痉多由素体不足或误治损伤等病因引起,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多无恶寒发热之表证。 2.治疗痉病时用药应注意什么?答案:痉病的产生,与风邪有很大关系,治疗时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熄风止痉的药物;另痉病属于阴伤血少者为多见,在治疗用药上应选用滋养营阴药物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3.简述重症之痉病的急救措施?答案:当病人因热甚发痉,温热致痉所出现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作鼻饲,若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频繁发作时,可用针刺治疗,若高热引起痉病,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三、病案分析 1.林某,男,18岁。一周前曾接触过流行性脑膜炎病人。昨天开始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继而出现神昏,谵语。口渴欲饮,舌红降,苔黄燥,脉洪数。请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 答案: 诊断:痉病 证型:温热致病 治则:清热透络,镇痉止抽 代表方:羚麻白虎汤 2.刘某,男,28岁,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如锥刺,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紫暗, 脉涩。请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 诊断:痉病 证型:瘀血内阻 治则:益气化瘀,活络止痉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