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试卷号:2091) 盗传必究 一、单选题 1. 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o A. 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 土壤酸碱反应 C. 肥料颗粒的大小 D. 耕作栽培措施 2. 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 花器的受精 C. 细胞壁的形成 D. 糖的合成 3. 土壤水吸力相同时()o A.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B.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C.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完全相同 D.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基本相同 4 .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 A. 叶片中 B. 细胞壁中 C. 籽粒中 D. 根系中 5. 中低产田指的是()。 A. 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 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 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 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6. 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o A. 微生物比较多 B. 养分富集 C. 氧化还原电位低 D. 养分亏缺 7. 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8. 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有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o A. 养分的被动吸收 B. 养分的主动吸收 C. 对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影响几乎相同 D. 先影响被动吸收,后影响主动吸收 9. 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A. 颗粒大小 B. 养分含量 C. 质地 D. 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10.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形式存于体内。 A. 硝酸盐 B. 铉 C. 两种酰胺 D. 核酸 11. 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o A. 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较多 B. 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 C. 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 D. 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12. 土壤胶体是()。 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 13.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A. 非活性孔隙度 B. 毛管孔隙度 C. 通气孔隙度 D. 土壤盐基饱和度 14.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吸收水分的数量()o A. 基本保持不变 B. 经常变化 C. 与土壤质地有关 D. 与有机质含量有关 15.旱作农业的关键是()。 A. 加强灌溉 B. 减少灌溉 C. 合理地利用地下水 D. 充分利用降雨 16.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A. 颗粒大小 B. 养分含量 C. 质地 D. 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17.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o A. 磷在作物体内移动性比较大,再利用率高 B. 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C. 土壤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D. 吸收氮素过多 18.在确定某地块的肥料用量时,必须知道土壤养分的供给量和作物的吸收量以及( A. 栽培耕作制度 B. 灌溉条件 C. 肥料利用率 D. 土壤物理性状 19.中低产田是指()。 A. 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 作物平均总产量比较低的田 C. 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 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20 ・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21.有机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0。 A. 腐质酸 B. COz 和 H20 C. 褐腐酸 D. 胡敏酸 22. 旱作农业的关键是()。 A. 加强灌溉 B. 减少灌溉 C. 合理地利用地下水 D. 充分利用降雨 23.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旦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 A. 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 适时喷施叶面肥 C. 减少土壤施肥 D. 提高叶面积系数 24. 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B. 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C.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完全相同 D. 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基本相同 25.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26. 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A. 苗期 B. 返青期 C. 乳熟期 D. 开花期 27. 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A. 非活性孔隙度 B. 毛管孔隙度 C. 通气孔隙度 D. 土壤盐基饱和度 28.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 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 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 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 总养分含量 29. 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o A. 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较多 B. 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 C. 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 D. 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30. 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A. 微生物比较多 B. 养分富集 C. 氧化还原电位低 D. 养分亏缺 31.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o A. 岩浆岩风化而来 B. 沉积岩风化而来 C. 变质岩风化而来 D. 原生矿物风化而来 32.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旦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 A. 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 适时喷施叶面肥 C. 减少土壤施肥 D. 提高叶面积系数 33. 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 A. 非活性孔隙度 B. 毛管孔隙度 C. 通气孔隙度 D. 土壤盐基饱和度 34. 土壤胶体是()。 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 35. 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 A. 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 土壤酸碱反应 C. 肥料颗粒的大小 D. 耕作栽培措施 36.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 01mm 时()。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37.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38.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o A. 腐殖酸 B. 胡敏酸 C. 植物残体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39. 在土壤中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母质 B. 生物 C. 地形 D. 时间 40. 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41. 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先高后低 D. 随生育阶段而变化 42.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 比重大 B. 比重小 C. 容重大 D. 容重小 43.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 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 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 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 总养分含量 44. 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 A. 50%以上 B. 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45.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A. NH, + ,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 NO,累积 C. 蛋白质 D. 核酸 46. 土壤胶体是()。 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 47.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o A. 岩浆岩风化而来 B. 沉积岩风化而来 C. 变质岩风化而来 D. 原生矿物风化而来 48. 中低产田指的是()。 A. 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 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 .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49. 土壤与成土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 A. 颗粒大小 B. 养分含量 C. 质地 D. 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50. 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51. 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o A. 50%以上 B. 50%以下 C. 70%以上 D. 70%以下 52. 土壤水吸力相同时()o A. 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高 B. 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 C. 砂土和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 决定于其他因素 53. 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o A. 粘土矿物增多 B. 养分流失 C. 有机质累积 D. 铝相对增多 54.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55. 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o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 花器的受精 C. 细胞壁的形成 D. 糖的合成 56. 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形式存予体内。 A. 硝酸盐 B. 铉 C. 两种酰胺 D. 核酸 57. 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A. 苗期 B. 返青期 C. 乳熟期 D. 开花期 58. 养分离子淋洗出土壤,主要有关的是()o A. 非活性孔隙度 B. 毛管孔隙度 C. 通气孔隙度 D. 土壤盐基饱和度 59. 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形成有机质 B. 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 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 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60 .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根系吸收养分有很大的影响,但主要影响()o A. 养分的被动吸收 B. 养分的主动吸收 C. 对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的影响几乎相同 D. 先影响被动吸收,后影响主动吸收 61.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A. NH4+ ,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 N03-累积 C. 蛋白质 D. 核酸 62. 土壤胶体是()。 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 63.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吸收水分的数量()。 A. 基本保持不变 B. 经常变化 C. 与土壤质地有关 D. 与有机质含量有关 64 .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o ・ A. 叶片中 B. 细胞壁中 C. 籽粒中 D. 根系中 65.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66. 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是硼影响()。 A. 糖向花器的运输 B. 花器的受精 C. 细胞壁的形成 D. 糖的合成 67. 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先高后低 D. 随生育阶段而变化 68. 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形成有机质 B. 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 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 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69.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予 0. 01mm 时( )。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70.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 非活性孔隙多 B. 毛管孔隙多 C. 通气孔隙多 D. 通气孔隙少 71.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风化而来。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原生矿物 72.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o A. 腐殖酸 B. 胡敏酸 C. 植物残体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73. 冬小麦吸收磷素最多的时期为()。 A. 苗期 B. 返青期 C. 乳熟期 D. 开花期 74.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 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 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 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 总养分含量 75. 中低产田指的是()。 A. 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 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 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 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76.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 1mm 时()。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77.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 非活性孔隙多 B. 毛管孔隙多 C. 通气孔隙多 D. 通气孔隙少 78.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人渗速度()。 A. 逐渐提高 B. 逐渐降低 C. 保持不变 D. 略有变化 79.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0。 A. NH, + ,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 NO,-累积 C. 蛋白质 D. 核酸 80. 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o A. 磷在作物体内移动性比较大,再利用率高 B. 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C. 土壤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D. 吸收氮素过多 81.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旦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 A. 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 适时喷施叶而肥 C. 减少土壤施肥 D. 提高叶面积系数 82. 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A. 用作燃料 B. 田间焚烧 C. 喂牛后过腹还田 D. 以上都是 83.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o A. 腐殖酸 B. 胡敏酸 C. 植物残体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84. 在土壤中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母质 B. 生物 C. 地形 D. 时间 85. 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A. 微生物比较多 B. 养分富集 C. 氧化还原电位低 D. 养分季缺 86.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C )o A. 非活性孔隙多 B. 毛管孔隙多 C. 通气孔隙多 D. 通气孔隙少 87.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A. 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 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 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 总养分含量 88. 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o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核酸的合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89. 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o A. so%以上 B. 50%以下 C. 70%以上 D. 70%以下 90.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先高后低 D. 随生育阶段而变化 二、判断题 1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V ) 2.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叫做土壤耕性。(V ) 3.土壤诊断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X ) 4.微量元素肥料不可以称作微肥。(X ) 5. 中低产田是指产量不高或较低的农田。(V ) 6. 土壤肥力下降也称作土壤退化。(V ) 7. 养分归还原理即通过施肥等措施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V ) 8. 作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物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从而被再利用,这就是 养分的再利用。(V ) 9. 根外营养是指作物的果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X ) 10.存在于原生矿物和黏土矿物中的钾叫做矿物态钾。(V ) 11.±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V ) 12. 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不能通过扩散作用透过 质膜进入细胞内。(X ) 13.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通常称为缓速养分。(X ) 14.±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数量,一般用 pH 值表示。(V ) 15.弱酸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V ) 16.±壤有机质是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V ) 17.在碱性土壤中,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X ) 18.作物收获后,把秸秆直接翻人士中,让其自然腐烂叫秸秆还田。(V ) 19.质流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从土体到根系表面的水流。(V ) 20.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或生物,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并对土壤中生长的作物 产 生危害。(V )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质地:跟中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2. 被动吸收: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 散 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3. 根际:由于根系的分泌物和根系的死亡,在距根极近土壤与远离根的土壤性质差异很大,这个区 域 称为根际。 4. 营养诊断:就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 5. 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6. 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 上 也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质的反映。 7.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数量,一般用 pH 值表示。 8.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或生物,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并对土壤中生长的作 物 产生危害。 9. 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 pH 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10. 单质肥料: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的肥料。 四、简答题 1. 团粒结构是如何影响土壤肥力的? 答:一是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矜持;(3 分)二是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关系;(3 分)稳定 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2 分)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2 分) 2. 钙元素的营养功能是什么? 答:钙是细胞壁的结构成份;(2 分)钙对细胞膜起稳定作用;(2 分)钙是某些酶的活化剂;(2 分) 钙能调节介质的生理平衡;(2 分)钙能传递信息;(1 分)钙能消除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1 分) 3. 如何改良表层土壤的质地? 答:掺砂掺黏;(2 分)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2 分)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2 分)增施有机肥; (2 分)种树种草,培肥土壤。(2 分) 4. 请列举叶面肥的种类。 答:第一,无机营养型;(2 分)第二,腐殖酸型;(2 分)第三,生物型;(2 分)第四,植物生长 调 节剂型;(2 分)第五,综合型。(2 分) 5. 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5 分)二是由 于 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 土 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 H+和 A1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5 分) 6. 氮在作物体内营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蛋白质的组成元素;(3 分)核酸的组成元素;(3 分)叶绿素的组成元素;(2 分)一些生理活 性 物质的组成元素。(2 分) 7. 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有哪些?(过程、条件、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 段。 (4 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 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 般 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 分) 8.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有哪些途径? 答: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包括三条:一是大量施用有机肥;(3 分)种植绿肥;(3 分)秸秆还田。 (4 分) 9. 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答:构成作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结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生命 物 质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3 分)加速作物体内代谢活动;(3 分)对作物有特殊功能, 如 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4 分) 10. 土壤母质的来源有哪些? 答:土壤母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产物,可分为岩浆岩(3 分)、沉积岩(3 分)和变质岩 3 大类。(4 分) 11. 磷主要参与作物体内哪些代谢过程? 答:碳水化合代谢(2 分);氮的代谢(2 分);脂肪代谢(1 分)。 12. 影响土壤孔隙善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土壤质地(1 分);土壤结构(1 分);耕作措施(1 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2 分)。 13. 请筒要描述作物缺钙的症状。 答:首先在根尖、侧芽和顶芽部位表现出来(1 分),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较短,组织软弱(2 分), 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变黄并逐渐坏死,茎和根尖的分生组织腐烂、死亡(2 分)。 14. 说明有机肥料的特点与作用。 答:有机肥料就是由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料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不仅含有作 物 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但是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加工制造和施用时 需 要较多的劳力和运输力(5 分)。有机肥料的作用包括:改良和培肥土壤;活化土壤养分,平衡养分供给;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产品的品质;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能源(5 分)。 15. 有哪些方法确定施肥量? 答:施肥量的确定方法包括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田间试验配方法、计算机推荐 施 肥方法、营养诊断方法等(5 分)。其中目标产量配方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田间试验配方 法包 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营养诊断方法包括土壤诊断法和植株诊断 法(5 分)。 16. 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答:土壤胶体从形态上可分为无机胶体(也称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2 分)。 有机 胶体即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无机胶体主要由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无定形氧化物组成,有机无机胶体是 由土 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粘粒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形成的。 17. 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形态有哪些? 答:土壤中的氮素有 4 个来源: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将大气中 的 氮气(N。)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一般耕地表层专壤含氮量为 0.05%〜0.3% (2 分)。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无机态氮包括铉、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气和 氮 氧化物等,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一般很少。水田铉态氮较多,而旱地主要是硝态氮。大部 分 铉态氮和硝态氮是速效氮。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极少量有机态氮如氨基酸等 小 分子的有机态氮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一部分只有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才能被作物吸收,为缓效氮, 还 有一部分有机态氮由于分解非常缓慢,为无效氮(3 分)。 18. 磷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如何?有效性如何? 答:土壤中的磷来自于成土矿物、有机物质和所施用的肥料(2 分)。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 形 态磷的总量,主要是矿物态磷,与土壤供磷能力没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 用 的磷素。根据磷素化合物的形态,土壤中的磷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根据其溶解性,无机态磷酸 盐 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溶性 3 种'如钙镁磷酸盐、铁铝磷酸盐和各种闭蓄态磷酸盐(3 分)。 五、 填空题 1.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一定的大小、多级孔隙一定的和稳定性 2.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氧化作用等作用的总称。 3. 土壤污染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染污和放射性污染等类型。 4.混成复合肥料包括复混肥料和掺和肥料两种。 5.根据氮的形态,化肥一般分为铉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氤胺态氮肥。 6.典型的土壤胶体微粒包括三个部分:胶核、胶粒和胶团。 7.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原生动物、大型动物和藻类植物。 8. 土壤中氮素有 4 个来源: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9. 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黏土矿物的同晶和黏土矿物晶体的断键 10. 正常发育的根一般具有分生区、根毛区、脱毛区和老熟区。 六、 论述题 1. 什么是土壤母质以及土壤母质的来源? 答:土壤母质是指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3 分)土壤母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产 物, 地壳的岩石按生成方式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 大类。(3 分)岩浆岩是指地球内部熔融的 岩浆 侵入地壳一定的深度或喷出地表后,冷凝所形成的岩石。(3 分)沉积岩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风化、 搬 运、沉积等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再形成的岩石。(3 分)变质岩是指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高压等作用 下, 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发生剧烈变化,所形成的岩石。(3 分) 2. 介绍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过程、条件、结果)。 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 段 (4 分)。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3 分)。腐熟的有机物料一 般 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3 分)。 3. 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有哪些措施? 答:第一,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均能够使表层土壤松散,促进形成团粒结构(2 分);第二,合 理的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2 分);第三,合理灌溉、 适 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2 分); 第四,施用石灰及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2 分);第五, 土 壤结构改良剂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2 分)。 4. 土壤团粒结构体式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作用促使它形成? 答:团粒状结构体是经过多次复合团聚而形成的。(3 分)一般先是单粒相互凝聚成复粒或粘团,再 经 过逐级粘结作用,以此形成微团聚体,微团聚体再经过多次团聚形成较大的团粒。(5 分)土壤结构体 形 成过程极其复杂,(2 分)主要有胶体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胶结作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机 械作用、生物作用、耕作措施等作用机制。(5 分) 5. 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匮乏的特点。 答: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 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 3/4,约有一半以上的旱地得 不 到灌溉,是世界 13 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3 分)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 4 种类型:资源型缺水;水质 不 良性缺水;设施性缺水;工程性缺水。(3 分)我国农业水资源匮缺有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 与 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3 分)占国土面积 69%的山区、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 (3 分)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旱涝灾害频繁;(1 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 经 很高,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高利用率;(1 分)水质差、水污染严重。(1 分) 6 .作物是如何吸收和同化磷的?影响作物吸收磷的能力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作物可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多种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但主要吸收无机磷。作物吸收磷是逆浓 度 梯度的主动过程。根毛区是作物吸收磷的主要部位。(5 分)磷是作物体内移动性最大的营养元素,可被 反 复再利用。磷的转运率可达吸收量的 70%〜80%。磷肥可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作物吸收磷的能 力取 决于根系、土壤、温度、水分等因素等。(5 分) 7. 说明钾肥的性质及合理施用。 答:常见的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窖灰钾肥和草木灰(3 分)。硫酸钾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含 Ko。约 50%〜5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是速效肥料,为生理酸性肥料,可作种肥、追肥和底肥, 根 外追肥,适宜于在各种作物上施用(3 分)。氯化钾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含 K。050%〜60%,易溶 于 水,水溶液为中性,是速效性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特别适宜于在 麻 类、棉花等纤维作物上施用(3 分)。窖灰钾肥含 K 有时高达 39.6%,另外还含有钙、镁、硅、硫、铁及 其 它多种微量元素,窖灰钾肥中 90%以上的钾易溶于水,水溶液 pH9〜11,颗粒小,易飞扬,是热性肥料, 可 作基肥或追肥,但不能作种肥,适宜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应避免与种子、根系直接接触(3 分)。草 木 灰含钾量差别很大,一般高于 5%, 90%以上的钾溶于水,水溶液为碱性,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根 外追 肥(3 分)。 8. 什么是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有哪些类型? 答: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含有其中两种营养元素的 称为二元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料,如果除了氮、磷、钾外还含有其它营 养 元素,就称为多元复合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为化成复合肥料,而将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 例 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