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4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 一、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两答题评分) 1.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答: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人手。紧扣文本的字句进行释读,就能够充分逼近文木的作者原意,从 而 获取文本固有的潜在历史信息。文本的释读要依据字、词、句的语言媒介,而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要层 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通过具体的词句来触摸它的脉络和走向,内在的结构层次会在词句上留下明 显的标志。 要通过语句的具体解读,来开掘文本多侧面的主题意义。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两者 各占一半分数。 2. 请结合一篇例文,谈谈如何阅读自然科学论文。 答: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和修养;在科学史的背景中进行科学的解读;注重科学精神的提 取。 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两者各占一半分数。 3. 童话的文体特征包括哪儿个方而?请举例回答为什么说童话是富于幻想的神奇故事。 答:童话的文体特征:浓郁的幻想色彩;情节完整,离奇,结构方法模式化;多采用夸张、象征、拟 人、 假定的表现手法。 为读者喜爱的优秀童话,大多特别善于借助神奇的幻想来描述奇特的事物。这些事物虽然来自于日常 生 活,但却被作者涂抹上一层浪漫离奇的虚幻色彩,使之获得崭新的诠释和表现。因为这样才能适合儿童 的接受 心理。 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 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 分) 4. 请根据抒情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并回答后而提出的问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 有 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以后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 胡胡地 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 长 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一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 森的, 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 都可以不 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 处,我且受用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 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 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 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洗过 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 驳的黑影。弯弯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婀玲上奏 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而,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 漏 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 也辨得 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 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 道。 于是又记起来《西洲陆〉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 惦 着江南了。一一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 睡熟好 久了。 1927 年,7 月,北京清华园 问题: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味出来?(15 分) 答:可以有多种理解: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 同时 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全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 精神 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这篇散文中,一方而表现诗人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情绪,另一个主要的方 而, 又抒写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 表现了 20 年代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朱白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 情。 (15 分) ⑵举例说明文章写作上的主要特点。(15 分)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步移景换、缘情写景;声色俱备、历历如画;幽丽静穆、节奏和谐、清新 朴实; 通感、移觉;《荷》文中的成串比喻;叠字。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酌情给分。举例和理论阐述各 占一半分数。 (15 分) (3)结合本文,谈谈散文的最主要的特点。(10 分) 答:从看似散乱的情景片断中勾勒出辐射于全文的神韵。也就是“形散神聚”。结合本文和理论阐述 各占 一半分数。(10 分) 5. 请阅读黄河浪的抒情散文《故乡的榕树》,并回答后而提出的问题。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而。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 摇曳 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 建了儿童 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朵,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也许是对榕树有 一份亲切的感 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 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 吹出 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寻声胞来,摇动毛茸茸 的尾巴, 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胞开去;他再吹响,小给又胞拢来……逗得 小儿子嘻嘻笑, 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 榕树 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 迎着金黄 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 少女, 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 人抚摸光滑 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 里的故事有榕树 的叶子一样多…・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 S 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 中, 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方的凹槽,而它仍然 顽强地活 着,横过溪而,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 它中空的那段 凹槽当做一条“船二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 这条“船”不会前进 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秧苗青青 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 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 丽的地方去…… 有时我们会问:这棵驼背的老榕树为什么会被烧成这样呢?听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大蛇藏 在这 树洞中,日久成精,想要升天;却因伤害人畜,犯了夭条,触怒了玉皇大帝。于是有天夜里,乌云紧 压着树梢, 狂风摇憾着树枝,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头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炸雷!榕树着火烧 起来了,烧空了 一段树干,烧死了那头蛇精,接着一阵瓢泼大雨把火浇熄了……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 说的,他像榕树一样 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说的话。 不知在什么日子,我们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下虔诚地烧一叠纸钱,点几炷香,她们怀着怎样的心 愿来 祈求这榕树之神呢?我只记得有的小孩而上长了皮癣,母亲就会把他带到这里,在榕树干上砍几刀, 用渗流出 来的乳白的液汁图在患处,过些日子,那癣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而我最难忘的是,每过年的时 候,老祖母会 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长青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 祭祀祖先的神灵。 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 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 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着她 挥舞。 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当中午, 亚 热带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酷热,洒落 一地阴 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 水过的石板 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 高兴时,还也人 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 和满足。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 默地 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 们。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 头搁 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 的榕树的 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 给山野披上一 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 云悄悄飞过,有桂 花的清香自棒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 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 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 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 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 道, 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了!故乡桥头苍老的榕树啊,也经历了多少风霜?听 说那棵“驼 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 地上,走问了自 己生命的历程。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蔚的绿叶荫庇着乡人。而当年把驼背的树 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 都已成长。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却仍然怀念着故土的榕树 么?有的还坐在树下的石板 上,讲着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么?但那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胡子的讲故事 老人已经去世了;过年时常叫我 攀折榕树枝叶的老祖母也已离开人间许久了;只有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子, 还在听桥下的溪水滔滔流淌罢? “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候,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而前,于 是 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 故乡 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 么?如果 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么? 故乡的榕树呀…… 一九七九年九月于香港 问题: (1)本文使用哪些情节线索,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15 分) 答: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这篇作品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 步、 嬉戏时,由眼前的景白然引出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抒 发了蓄积 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 在写对于故乡的回忆时,作者的思绪是激荡飘逸的,印象是清晰深刻的。尽管所回忆的内容,多数只 是琐 碎平凡生活的掠影,但正是这些材料,表现了故乡的淳朴可爱可亲。这正是作者思念故乡的一个重要 的原因。 (2)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15 分) 答:这篇作品感情深厚,语言明快、流畅、优美,绘声绘色,有不少段落就像图画一般美丽,又像诗 歌一 般充满激情。特别是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为精采。作品的结尾处写到:“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 是在你绿 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 像慈母一样, 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这发人深思的问句,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引入了一个更高的境 界。 (3)结合木文,谈谈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并说出本文选取什么作为联系点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10 分) 答:因事缘情。阅读木文时,要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系点,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 结合本文和理论阐述各占一半分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