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6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一、A1 型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情绪不具有的特点是()o A. 社会需要 B. 有生物性 C. 有情景性 D. 有冲动性 2. 最早用实验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冯特 B. 缪勒 C. 弗洛伊德 D. 艾宾浩斯 3. 图片上被遮住一角的正方形仍会被人判断为正方形,是因为我们的知觉具有()。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4. 与动摇、执拗相反的良好意志品质为()。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力 5. 注意是指()。 A.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B. 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C. 心理活动对躯体的影响 D. 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 6. 属于厌恶疗法的方法为()。 A. 放松法 B. 电击法 C. 冲击法 D. 代币制 7 .强调潜意识的心理治疗是()。 A. 精神分析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认知疗法 8.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o A. 1879 年 B. ⑼0 年 C. 1936 年 D. 1947 年 9. 治疗效果等于()。 A. 医生临床知识技能 X 病人的依从性 B. 医生临床知识技能 X 医患沟通能力 C. 临床检查技术水平 X 遵医行为良好 D. 临床药物运用得当 X 非技术水平交往 10.测量工具能测量出事物的真实程度称为()o A. 效度 B. 信度 C. 常模 D. 鉴别力 11.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多见于()o A. 精神分裂症 B. 昏迷病人 C. 慢性病患者 Do 外科术前病人 12.心身疾病是()o A. 心理因素参与发病引起的躯体疾病 Bo 心理因素参与引起的躯体机能紊乱 C. 社会因素参与引起的躯体机能障碍 D. 心理社会因素参与引起的精神障碍 13.灵感出现在创造过程的阶段为()o A. 准备 Bo 酝酿 C. 豁朗 D. 验证 14.气质不具有()。 Ao 天赋性 B. 独特性 C. 易变性 D. 稳定性 15. 被称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的是()。 A. 精神分析 Bo 人本主义 C. 认知学派 D. 行为主义 二、A2 型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6. 患者,女,35 岁,丈夫在一次车祸中去世,该患者痛不欲生,来到心理咨询室痛哭流涕,对于这 位 患者,心理咨询师一般不应采取的措施为()。 A. 教会其放松 B. 教会其乐观 C 对质其懦弱 D:争取其社会支持 17. 患者,女,20 岁,主诉自初中毕业后,越来越不能与陌生人接触,近 1 年来发展为见到熟人也 紧 张与之说话,且一说话就脸红,对于该患者,心理治疗首选的方法为()o A. 生物反馈 B. 系统脱敏 C. 自由联想 D. 催眠治疗 18. 患者女,32 岁,接受精神分析治疗,舒适的斜躺着在沙发上,把进入头脑中的一切都讲出来,不 论 其如何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不合理,都如实地报告出来。这种方法是()o A. 移情 B. 阻抗 C. 释梦 D. 自由联想 19.患者,男,65 岁,近一周来感到右手与右脚麻木,心烦意乱,但生活工作仍能进行一 b 理医生除 了 建议其做 CT 或 MRI 检查以外,还可以选择的心理测验为()。 A. EPQ 问卷 B. 16PF 问卷 C. MMPI 调查表 D. H-R 成套测验 20.患者,男,30 岁,在五年前因露阴癖而被抓劳教,放出来后,其观念仍顽固地存在,强烈要求进 行 心理治疗,对于该患者较适宜选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为()o A. 自由联想 B. 梦的分析 C. 厌恶治疗 D. 系统脱敏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1.举例说明常见动机冲突的类型。 (1)双趋冲突: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只能选其一。 (2)双避冲突: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 (3)趋避冲突:个体为满足某一需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受威胁的目标而需要回避。 22. 简述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23. 心理评估常用方法有哪些? (1)调查法; (2)观察法; (3)会谈法; (4)作品分析法; (5)心理测验法。 24. 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有哪些? (1)单向性; (2)系统性; (3)正式性; (4)时限性。 25. 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 (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四、论述题(每小题 12. 5 分,共 25 分) 26. 举例论述面对心理应激状态,我们可采取哪些具体调节方法? 答:1.回避或逃避过强的心理应激源,如逃避引起吵架、愤怒的场所。 2. 心胸宽大、乐观地应对和处理负而生活事件。 3. 增强自身应对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4. 通过各种放松措施控制或转移负性情绪。 5. 学会各种放松技术,如气功、生物反馈疗法、散步、白日梦等。 6. 取得社会支持,取得亲人、友人支持和理解。 27. 举例说明心身疾病发病原因中常见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一)情绪因素与心身疾病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的研究,已表明消极的情绪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病程和转归都起着不良作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指出, 心理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一定的关系。一 般认为心理上的丧失感,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例如亲人死亡等;也 可 以是抽象的丧失感,例如工作的失败等。其中尤以亲人(如配偶)死亡的影响更大。有些研究工作者指出, 丧失或亲人死亡能引起个体一种绝望和无援的情绪反应,此时个体难以从心理和生物方而应付环境的需 求。在这一方而,已有许多调查研究。如有人对新近居丧的 903 名男性作了 6 年的追踪观察,并与年龄、 性别相仿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居丧的第一年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死亡率为对照组的 12 倍, 而 第二三年的影响已不甚显著。另有研究发现,中年丧偶者与同年龄组相比,对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有 一 调查还发现,不仅是配偶死亡,子女或其他近亲的死亡对健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年内的死亡率为对 照 组的,5 倍。当然,这些生活变故对于不同个体的影响不会是等同的。例如,同样是配偶死亡。在不同 的 情况下对个体的影响不同。在家寿终正寝者,或者慢性病、卧床多年、久治无效者,对配偶的打击较小, 其 致病作用较弱;而急性、意外的死亡,或家中主要作用角色的死亡,就会对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的打击, 其 致病作用较强。此外,感情不好的配偶的死亡与感情极好的配偶的死亡的影响显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二)人格与心身疾病 大量证据表明,什么人得病,什么时候得病,与人格因素有关。如重大的心理紧张刺激对某人可 能 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另一个人却可以泰然处之。 精神分析学家 Dianbar 认为,至少 8 种疾病诸如冠状动脉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 常、 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她在一系列观察后在家族史、个人成长史、一般适应能力、行为方式、发 病前 生活环境以及个体对疾病的反应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特征性人格理论——不同人格特点的入会生 不同 的疾病。 1976 年美国一些学者,把 182 名被试按行为类型分为 A、B、C 三类,随访观察 16 年,研究了人 格 特征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具有 c 类人格特征者患病率较高,而且患癌症者较多。 Thomas 长期追踪观察了 1337 个医学生,发现;548 个癌症患者有共同的人格特点,这些人在幼 年 时均没有得到父母的疼爱,都特别敏感,并旦内向、抑郁,他们在表而上似乎显得很高兴,实际上却隐 藏 着愤怒和失望。1959 年美国心脏病学家 Friedman 和 Rosenman 在对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医 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A 型行为类型”的人,认为这种行为类型与冠心病有密切联 系, 故又称为“冠心病易患模式”。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卫生当局的一份报告指出,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例如 吸 烟与冠心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增高有关。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的死亡率高 70%。据美国国家保健统计中心 报道, 每日吸烟 40 支者要比不吸烟者丧失 65%的工作日,并且产生的操作错误要多 1 倍。 综上所述,患者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可作为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 可 改变疾病的过程。因此,患者对待某种疾病的态度及其与人格有关的反映方式,可影响疾病的转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