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教师公招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公共基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小学教师公招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公共基础》

‎2020小学教师公招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公共基础》‎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解析】《教育学基础》P8+P9‎ ‎2.我国古代人深信“寒窗苦读”才能“金榜题名”,这体现了教育的横向流动功能。‎ ‎╳【解析】纵向流动 ‎3.学生在学校里结交的好朋友,在学校里参加的社团活动等都属于学校的课程。‎ ‎√【解析】广义的课程(含隐性课程)‎ ‎4.课程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连续性和顺序性。‎ ‎╳【解析】课程水平组织是整合性 ‎5.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争论时,教师应该扮演裁判者的角色,采用即时评价。‎ ‎╳【解析】【送分题】,延时评价 ‎6.翻转课堂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作用降低了。‎ ‎╳【解析】【送分题】不解释!‎ ‎7.数学课上,老师把某学生对数学题的创意性解法冠以该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该同学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犹如做学术报告,读到精彩处,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该同学连声道谢,班级呈现和谐合作的景象,这是一种德育渗透。‎ ‎√【解析】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熏陶、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实现教育意图的教育形式。题干中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8.学校中教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合作与竞争的统一。‎ ‎√【解析】【送分题】,辩证的说法,结合实际 ‎9.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解析】【送分题】,行为主义 ‎10.游戏是由儿童自发,不需要成人引导的,伴有愉快体验的活动。‎ ‎╳【解析】争议题,说法过于绝对。自发游戏具有自发性、愉悦性的特点,教学游戏需要教师引导组织。‎ ‎11.对初中生来说,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需维持较高焦虑水平,才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而解难度大的几何题,则需要保持较低的焦虑水平。‎ ‎√【解析】易中难 ‎12.小赵在学校时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努力。这是因为他趋向成功动机高、避免失败动机低。‎ ‎╳【解析】学婊,高驱高避(科温顿自我价值感理论)‎ ‎13.对于长期缺乏关注的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首要任务是让其感受到爱和尊重。‎ ‎√【解析】【送分题】‎ ‎14.中小学开展心理咨询必须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强迫学生接受。‎ ‎√【解析】【送分题】“理个发主全整”‎ ‎15.学习热涨冷缩原理后,很容易掌握各种金属的一般特征,这是一种具体的迁移。‎ ‎╳【解析】一般普遍迁移“原理”规则态度等 ‎16.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其骑射技能娴熟;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其捕鱼或潜水技能发展较好,这说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受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析】【送分题】‎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共同法源。‎ ‎√【解析】教育母法/教育宪法,当然是其他子法的共同渊源 ‎18.从我们公民具有的受教育权利来看,我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属于非基本权利。‎ ‎√【解析】正确 ‎19.教育局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确认。‎ ‎╳【解析】行政许可——使相对方获得进行某种行为的权利,如学校办学权利的获得,教师获得教师证,具备从事教学资格等,均是指作为性的行为 ‎20.对教育法规所作的学理解释也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可以作为实施法律的依据。‎ ‎╳【解析】【送分题】‎ ‎2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都可向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议案。‎ ‎╳【解析】【送分题】绝对化。本题考查的是提起议案权的主体。《立法法》‎ ‎ 规定,有法律提案权的组织和人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名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2.只要产生了法律纠纷,就可以实施法律救济。‎ ‎╳【解析】【送分题】绝对化。以纠纷的存在为基础,以损害的发生为前提!‎ ‎23.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围绕教书育人而展开。‎ ‎╳【解析】【送分题】‎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仪表修饰无关。‎ ‎╳【解析】【送分题】绝对化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45 分)‎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此段话集中体现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生态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解析】【陷阱题】别望文生义!关键词“贫”—“经济“,“人的发展”——“劳动力再生产”(经济功能的表现之一)‎ ‎2.以下不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主张是( )‎ A.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B.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C.教育的职能是发展人的潜在本能 D.要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解析】【送分题】‎ ‎3.关于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B.是决定人的发展的终极条件 C.其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D.其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解析】【送分题】‎ ‎4.张老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根据目标取向理论,这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解析】BC【争议题】‎ ‎5.关于师生角色关系的表述,以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天地君亲师 B.安其学,亲其师 C.传道、授业、解惑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解析】比较法。ACD都 体现传统教师角色,师生地位不平等。B选项出自《学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即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学习,即使离开了师长、同学,也不会背信弃义。这句话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6.关于课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课程资源开发应坚持经济性原则 B.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C.课程实施是教师建构知识,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过程 D.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解析】C【送分题】‎ ‎7.下列人物与其教育观点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存心养性 B.荀子——化性起伪 C.黄炎培——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D.晏阳初——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解析】【送分题】‎ ‎8.“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原则的基础”首先提出该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解析】教育心理学化 ‎9.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面目出现,而是由学生来描述和评价,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执行过程中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计划,并争取家长和其他教师的协作。该教师采用的策略是( )‎ A.问题防范策略 B.行为矫正策略 C.情绪疏导策略 D.团体动力策略 ‎【解析】【送分题】团体动力策略指利用团体动力学理论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团体动力学强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群体性质的影响等群体生活的动力方面对人的影响。并将问题置于团体之下进行研究。题目中教师通过指定计划并争取家长和其他教师的协作,采用的是团体动力策略。‎ ‎10.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主张课程的主体是()‎ A.学科知识 B.儿童经验 C.教师经验 D.教材内容 ‎【解析】【送分题】杜威012345‎ ‎11刚上小学的小红对妈妈说:“用眼睛看就可以学到东西,为什么要上课呢?";妈妈说:“你自己去摸索,太费时间了,老师教你,你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这反映的教学规律是( )。‎ A.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 D.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 ‎【解析】【送分题】“用眼睛看”——直接经验;“老师教”——间接经验。‎ ‎12.某老师刚走进教室,就有一纸团朝他飞来,差点打在老师脸上。正当同学们忐忑不安时,老师说,“扔纸团的同学眼力真好,以后成枪手了,可不要忘了我这个活靶子啊。教室是读书的地方,今后可得找对练绝技的地方啊。”全班一片笑声。该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属于( )‎ A.启发式批评 B.激励式批评 C.幽默式批评 D.表演式批评 ‎【解析】【送分题】,考语文!!‎ ‎13.期中考试后,吴老师在分析试卷时发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失分较多,于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作出调整。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 )‎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反馈功能 D.强化功能 ‎【解析】【送分题】,考语文!!‎ ‎14关于中小学教师做研究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 A.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B.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C.宜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之路 D.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育融为一体 ‎【解析】排除法/比较法,“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高大上了吧!!‎ ‎15.王守仁明确提出,“今教童子”必须“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这表明,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 )‎ A.道德认识的提高 B.道德情感的发展 C.道德意志的锻炼 D.道德行为的训练 ‎【解析】【送分题】关键词法 ‎16班级发展的阶段中,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的特点是( )‎ A.缺乏凝聚力和活动能力,对班主任依赖性强 B.班级核心初步形成,班组织的功能已较健全 C.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形成了正确舆论与班风 D.班级管理由班主任领导,逐步过渡给班干部 ‎【解析】排除比较,“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应该是最高、最OK的阶段,选最好的表现呗。‎ ‎17.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 )‎ A.幼儿园时期 B.小学低年级 C.小学中年级 D.小学高年級 ‎【解析】小学和初中都是“中间”‎ ‎18.我国古代教育提倡“论学取友”“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情真陶冶法 ‎【解析】【陷阱题】教材原文 ‎19.张老师课下总是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愤、兴趣要好、父母职业和家庭环境等,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搞好个人关系,同时很在意同事、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这表明小张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A.关注情感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景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解析】【送分题】‎ ‎20.小敏是一个听话努力的孩子,可她的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王老师帮助小敏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和她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改进办法。王老师采用的方法是(》‎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渗透式 D.学习诊断式 ‎【解析】【送分题】,考语文 ‎21.当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教师往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这是德育中的( )‎ A.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解析】【送分题】‎ ‎22.梦辰同学由于家里出了些事,上课总走神,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你妈真会取名字,难怪生下来就不行,每天都作白日梦。”该班主任的做法主要注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解析】【送分题】‎ ‎23,王老师讲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可能大于成分气体最大分子量,也不可能小于成分气体最小分子量时,打了一个比喻,“有三位同类分别为 14岁、15岁、16岁,他们的平均年龄可能大于16岁吗?可能小于14岁吗?”学生一下都明白了。王者师主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解析】降低了难度,【送分题】!语言直观!幸亏出题者没有设置迷惑选项“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原文 ‎24小明酷爱篮球,有一次因为打篮球而与隔壁班的同学发生冲突大打出手。老师为了让小明吸取教训,规定他未来一周都不能打篮球,老师的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解析】【送分题】,惩罚→撤销愉快刺激→负惩罚 ‎2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应更多地接受抽象思维训练 B.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判断 C.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孩子的教学材料不能超过其发展水平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解析】教材原文,C选项?‎ ‎26.“杨老师,排队的时候甜甜推了我一把”“李老师,小宝老是在说话”......孩子上幼儿园后到学龄初期,很多老师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变得爱告状了,这种现象说明()‎ A儿童的个性逐渐形成 B儿童开始展现集体意识 C儿童开始具有道德感 D儿童能公正评价他人 ‎【解析】告状行为“无律→他律”‎ ‎27娇娇因为小时候在草丛里被虫子咬伤过,所以对虫子很害怕。娇娇对虫子的害怕属于()‎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解析】有点一朝被蛇咬的感觉,情绪!‎ ‎28东东解决问题时,总是采取按部就班的分析程序,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而且提出的假设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东东的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继时性加工 B同时性加工 C聚合型加工 D发散型加工 ‎【解析】【送分题】,增加难度搞一个“序列型”‎ ‎29.高三下学期学习任务重,作业多,为了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林林总是把给妈妈打电话、看教育新闻等活动安排在食堂排队打饭、吃饭的时候。林林的这种安排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解析】【送分题】,‎ ‎30.下列最可能产生负迁移的是()。‎ A.学习拼音后,学习英语 B.学习武术后,学习跆拳道 C.学习修摩托车后,学习修汽车 D.学习平面几何后,学习立体几何 ‎【解析】‎ ‎31.有的人对他人充满怀疑,对世界缺乏信任;有的人有很好的安全感,能够相信周围的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这更有可能是由于哪一阶段的发展差异造成的?()‎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解析】‎ ‎32.以下符合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观点是( )。‎ A.强化方式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B.替代性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C.个体对行为结果的期待就是自我效能感 D.学生的行为结果优异便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解析】考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口诀:肢体言情;C是结果期待 ‎33.在数学课上,学生每次出错时,王老师都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班级学习氛围日益浓厚。这体现的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同化律 ‎【解析】【送分题】‎ ‎34.某学生遇到学业困难羞于向别人求助,认为学业求助是自己缺乏能力的表现。该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属于()。‎ A.掌握目标 B.学习目标 C.任务目标 D.表现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维克的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把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掌握目标(亦称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和成绩目标(亦称能力目标、表现目标)。掌握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理解任务,发展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成绩目标是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在于做得比别人更好,超过外界所要求的标准,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赞扬,从而展现出自身能力,避免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评价。题目中该学生为了避免缺乏能力的评价而羞于提问,他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属于表现目标。‎ ‎35.当学生试图将已获得的相对零散和独立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建立联系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于( )‎ A.重构阶段 B.生长阶段 C.协调阶段 D.提取阶段 ‎【解析】【超纲题】诺曼和鲁默哈特根据图式理论,提出知识的掌握需经过生长、重构和协调三个阶段。在生长阶段,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形式的知识,包括术语、事件、理论解释等。并力图把这些"外来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故题干表述学生处于生长阶段。‎ ‎36.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当其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应引导他作()。‎ A.外部、可控、稳定的归因 B.内部、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可控、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解析】【陷阱题】自卑的人感觉能力不行,容易习得性无助,取得成功的时候引导他相信能力,类似“你很棒”、“你也行”。“能力”——内部、不可控、稳定。‎ ‎37.中学生小颖在学校喜欢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在公开场合不怯生,能够很好地表现自己;在课堂上能比其同学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但学习并不深入,不求甚解。由此可以推断,小颖的气质类型最有可能属于(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解析】【送分题】‎ ‎38.某学生的某个奋斗目标没有实现,心理受到严重挫伤,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转移目标,减轻了挫败感。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松驰法 B.移情法 C.移植法 D.系统脱敏法 ‎【解析】踢猫效应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本条教育法律规范属于()。‎ A.原则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解析】【争议题】出题不严谨,AB均可。BCD按照行为模式的分类 ‎40.中学生林某喜欢做些小发明,近期发明了一种可调节型手机支架,张老师觉得很有创意且实用,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授课中画面抖动问题,于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将此项小发明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林某知晓后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申诉,主张张老师侵犯了自己的发明权。这一法律关系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张老师是主体,林某是客体 B.林某是主体,张老师是客体 C.张老师和林某是客体,支架发明是主体 D.张老师和林某是主体,支架发明是客体 ‎【解析】【送分题】‎ ‎41.课间,九岁的小陈在关门时,夹伤了同班同学小黄的手,医务室老师认为伤势严重,需送往医院治疗,小黄要求小陈付医药费,但怕父母责备,请求老师不要告诉父母自己受伤的事。从教育法的角度来看,班主任老师最佳的做法是()‎ A.不告诉小黄家长,并主张学校负担医药费 B.告知双方家长,并主张小陈的家长负担医药费 C.不告诉小黄家长,并主张小陈的家长负担医药费 D.告知双方家长,并主张双方家长共同负担医药费 ‎【解析】【送分题】‎ ‎42.关于教育行政赔偿的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侵权行为源于违法行政 B.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国家 C.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D.侵权主体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 ‎【解析】【送分题】D ‎43.关于公民取得选举权的时间起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出生算起 B.从取得户籍算起 C.从年满8周岁算起 D.从年满18周岁算起 ‎【解析】【送分题】D ‎44.张平系某校中学教师,因故意犯罪被处三年有期徒刑,丧失教师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平刑满后可恢复教师资格 B.张平终身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C.张平刑满后可重新考取教师资格证 D.张平刑满五年后可重新考取教师资格证 ‎【解析】【送分题】B,口诀:弊三撤五丧终身 ‎45.初中生小陈因在学校的跳高训练中受伤,将学校诉至区人民法院,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六万余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区人民法院无权受理此案 B.小陈在本案中提起的是行政申诉 C.小陈在本案中提起的是行政诉讼 D.小陈在本案中提起的是民事诉讼 ‎【解析】【送分题】,“医疗费、护理费”D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5 分)‎ ‎1.关于教育要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教的主体 B.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的教学风格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D.教育活动方式是连接教育活动主体和客体的中介 E.教育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解析】“教学风格”内涵外延很丰富,属于教育影响,但不是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之类的)‎ ‎2.“教师的身体可以退出教育过程,精神却永远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未来生活,他是无法完全从学生那里隐退出去的。学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体现者,教师借学生之身巧妙地扩展着自己,在这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反映着教师的影子,学生的生命就是教师的生命,学生的成败深切地牵动着教师的心灵。”这段话反映出教师劳动的特征有(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效性 E.协作性 ‎【解析】AD关键词“永远”“教师的影子”‎ ‎3.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当地教师充分参与课程的调研和编写 B.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 C.属于指令性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D.教材大纲的确定要充分听取当地教师的意见 E.参与课程决策的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家长、学生等 ‎【解析】ADE.“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地方课程);指令性课程(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必修选修都有;‎ ‎4.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包括( )‎ A.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 B.将观察所得的符号表现转换成适当行为 C.通过对情境中的事物关系进行理解而产生顿悟 D.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 E.将所学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或命题建立起联系 ‎【解析】【送分题】,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B班杜拉符号学习;C苛勒顿悟学习 ‎5.关于遗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过度学习的材料比刚能成诵的材料更容易被遗忘 B.回忆过程中,中间学习的材料遗忘往往是最多的 C.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慢下来 D.在学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识记数量越多,遗忘越快 E.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忘得快,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忘得慢 ‎【解析】【送分题】,别粗心!AE说反了 ‎6某学校在教学中采用大班教学小班管理的方式,将80名学生随机分成4个小班,大班教学中对所有学生给予同样难度的学习要求。但赵钱孙李四位小班老师却采用了不同的奖励规则,赵老师对第一名学生奖励;钱老师对前5名学生奖励;孙老师对前10名学生奖励;李老师对前15名学生奖励。由于奖励规则不同,各小班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大相径庭。在此情形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赵老师班成绩更好 B.李老师班成绩更好 C.钱老师班和孙老师班成绩更好 D.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是四位老师选择不同奖励规则的依据 E.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能很好地解释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 CE【解析】【难题、妙题】有意思!T=MPI。赵老师第一名(期望/概率M小),李老师15名(诱因I小),与归因理论无关 ‎7.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结构的完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知。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包括(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接纳 D.自我调节 E.自我发展 ‎【解析】【送分题】“知情意”‎ ‎8.10岁的小余是某小学的小霸王,经常欺负同学,多次打女同学的耳光。班主任多次教育无果。其家长也以“管不住”为由任其对同学屡次施暴。该班其他学生家长要求学校进行处理,纷纷提出了处理建议。从教育法的角度来看,以下建议可取的是()‎ A.小余没遵守校规校纪,屡教不改,必要时可开除学籍 B.小余不满14周岁,公安机关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C.父母未履行配合学校教育子女的义务,学校应对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D.学校应暂停小余的学业,将其不良行为矫治后再允许其入学接受教育 E.小余继续在学校可能威胁到其他同学的生命健康,应该由政府收容教养 ‎【解析】BCE ‎9.以下教育法律法规处于同一效力等级的有( )‎ A.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B.国务院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C.某省人民政府通过的《某省<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E.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某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AC【解析】A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C地方规章D单行法律E地方性法规 ‎10.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 )‎ A.有理想信念 B.有扎实学识 C.有创新精神 D.有仁爱之心 E.有道德情操 ABDE【解析】【送分题】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根据下列资料,作答1、2题。‎ ‎【资料】两个老师的《磁铁》课(一)开始上课了,王老师拿出一根条形磁铁让学生看,然后问:“磁铁能吸铁,是不是磁铁的每一处都能吸铁呢?”说完,王老师拿一根铁钉放在磁铁的正中间,学生惊奇地发现磁铁竟然没有吸住铁钉。‎ 王老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磁铁有些地方磁性强,有些地方磁性弱。”王老师:“磁铁什么地方磁性最强呢?”‎ 接着王老师把条形磁铁平放到一堆铁钉里,拿起来。王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钉子都集中在磁铁的两端。”王老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带着这些疑惑阅读教材,最终得出“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的结论。王老师对磁铁的特性作小结,并板书在黑板上。接着,王老师要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以同样的步骤和方法,王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磁铁的另一个性质。‎ ‎(二)李老师在课前准备好了以下材料:条形磁铁、铁钉若干,装有铁末的塑料盒,塑料片、铜钥匙、小车等。一上课,李老师就向学生介绍以上材料,介绍完后就说:“大家玩过磁铁吗?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什么?磁铁与磁铁能吸吗?下面就由你们去研究磁铁的本领。”李老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就迫不及待地动起了手,一边拿着一根磁铁到处碰,一边说:“这个能吸。”“这个不能吸。”当把一根磁铁接近另一根磁铁时,他似乎有了一些什么发现,激动地拉着旁边的同学:“快来看!快来看!”一个女生聚精会神地拿着装有铁末的透明塑料盒,把一根磁铁放在盒子下面,用手指轻轻呢?”学生的表现十分活跃。地敲击盒子,还不时摇摇头。另外一个男生用手直拍头,“这两个小车有什么用 活动了一定时间后,李老师让学生停下来,汇报各自的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磁铁的本领逐一汇报出来,只是对“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个性质表述得不很准确。李老师就指导学生用小车再做实验,经过争论,意见很快统一了。‎ ‎1.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在教学组织方面,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B.在教学原则的运用上,两个老师都采用了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C.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王老师主要采用了问答法,李老师主要采用了实验法 D.在教学理念上,王老师有明显的现代教学特色,李老师有明显的传统教学特色 E.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王老师采用了传授——接受式,李老师采用了问题——探究式 ‎2.对两个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A.王老师选取演示导入的理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B.王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C.李老师让学生“做中学”,是因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 D.李老师采用该教学模式的理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 E.两个老师的教学都体现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的特点 ‎【解析】‎ ‎1.A都无小组合作,D说反了 ‎2.AD知识型错误,E项不合题意,虽然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体现了间接性、简捷性。但是材料中教师基本都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没有体现教学的间接性、简捷性的特点 ‎ ‎ 根据下列资料,作答3、4题。‎ ‎【资料】周聪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强、成绩好,学习中他总是能用别人一半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书写整洁。任课老师都很喜欢他。半期考试后的一天,周聪的同桌和前后桌的同学一起去办公室找到了班主任杨老师说,周聪完成作业后总是找同学说话,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都还没有听懂,他就大声报答案,或者在座位上摇摇晃晃,影响周围同学学习。‎ 杨老师发现,周聪确实如此。上课不到10分钟,他就开始左顾右盼,摇头晃脑;很快写完作业后就去扒拉前后左右的同学,无话找话。自觉的学生就捂着耳朵写作业,不自觉的学生就听他说话或跟着他一起讲话。在课间,随时都能听到他高谈阔论:“新闻上说,有个女的装扮成一个男的,谈了好多个女朋友……”“有一个明星,就是演那个的……今天晚上要去参加一个综艺节目.....“刚才我看到体育老师了.....哈哈.......周聪尽管在各个老师的课堂上都会接话,但因为他学习成绩好,任课老师都不批评他。‎ 为了改变周聪的状况,杨老师每天早自习时在黑板上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要求全体同学抄到笔记本上,仔细体会,跟自己的行为进行对照,然后请一个同学谈感受。两周后,轮到了周聪。周聪站起来分享:“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属于我们的分分秒秒。”杨老师问到:“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我们用珍惜的时间做什么?平时你是怎么珍惜时间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周聪第一次没有答上来。杨老师同时与各任课教师沟通,请他们帮助周聪改正缺点。‎ 随后,杨老师组织了一次班会,对“珍惜时间”活动进行总结。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周聪也发言了。趁此机会,杨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假设一个人一生可以活80年,我们还有多少天可以有效利用?大家开始埋头计算,当然还是周聪最快。但他没有抢答,而是举手示意。杨老师请周聪一边计算一边讲解:一个人按活到80岁计算,总共有29200天,我们每天平均睡眠7小时,吃饭2小时,休息1小时,这些用掉的时间是12167天。我们真正清醒的时间大约是17033天。按工作到65岁为止,减15年还剩13839天。我们今年15岁,再减去15年,还剩10645天。算完后,周聪突然表情凝重,全班同学都安静了下来: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从此以后,同学们都懂得了时间的珍贵,周聪也收起了玩性,不再干扰同学,而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3.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周聪上课讲话是一种应答性行为 B.计算有效时间的做法借助了元认知策略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C.由周聪两次回答可知,其抽象思维发展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阶段 D.由周聪能够归纳概括出珍惜时间的结论可知,其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E.科任老师之所以对周聪上课讲话不予批评,是因为存在着“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的观念 ‎4.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A.个体成败经验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B.对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增加学习难度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宽容 D.为保证教育的有效性,科任老师应严格按照班主任的要求管教学生 E.按行为主义的观点,无论成绩好坏,只要学生违反班规,老师都应该批评教育 ‎【解析】‎ ‎3.AB属于知识型错误,不是被动的应答性行为(有一点操作性行为?),B资源管理策略 ‎4.CD各执一段,题干需要严慈相济E不符合教育理念 ‎ ‎ ‎【资料】星期四早上,五年级班主任赵老师收到了小乔妈发来的QQ消息:“我家小乔因发烧今晚无法到学校,我需要请一天假,请赵老师批准,明天好转后带她到学校”。赵老师回复:“好的,请看完并及时将病情诊断书传给我。”到中午12点,赵老师还未收到病情诊断书。于是打电话问小瑶妈妈,瑶瑶妈表示不知情,经检查原来是小乔的妈妈登QQ自己发的请假消息,此时小瑶妈接到电话,得知小瑶独自在外玩耍摔伤。事后,小瑶妈妈声称赵老师应打电话确认请假事宜,并以班主任管理失职要求学校承担药费,学校也认为赵老师失责,给予周老师警告处分,赵老师对处分不服,随即查阅学校《学生请假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其中规定:“学生请假,家长可以到校,或者通过电话、语音电话、QQ、微信等形式向班主任说明情况,班主任批准后需在当天确认病情诊断书存档”,然后赵老师认为自己的做法符合规定,于是向当地教育局提起申诉。‎ ‎5.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此次意外事件学校无过错,无需承担责任 B.小瑶在上课时间段受伤,学校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C.赵老师的做法符合学校规定,学校不应处分赵老师 D.学校给予赵老师处分是在行使对职工的管理权,做法正确 E.赵老师未电话确认信息是否属实,存在失责,不能提起申诉 ‎6.根据此案例,学校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有( )。‎ A.学校应要求老师不得歧视品行有缺点的学生 B.为规避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应完善请假制度 C.学校应制定措施,要求家长管理好自己的通讯工具 D.针对小瑶的不诚信行为,学校有必要对小瑶行使惩戒权 E.学校应加强与小瑶家长沟通,家校共育,促进小瑶全面发展 ‎ ‎ ‎【解析】‎ ‎5.结合题干和选项相互印证提醒,赵老师存在工作瑕疵。AB、CD矛盾选项,B承担相应责任(主要过错在学生自己),C学校可以处分;对于学校的处分不服可以申诉滴。‎ ‎6.C不符合常识 ‎【资料】以下是何老师的教学日记片段:‎ 我刚接手四、二班时,这是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学生的学习纪律差,各活动参与度不高,成绩差的学生多......到期末评奖时,不是奖项不够,而是符合获奖条件的人不多。上学期末,出几个优秀学生能毫无争议地拿走几个奖外,其他奖项的发放都引发了一些声音。‎ ‎“劳动人能手怎么是他!上次扫地还撂挑子?”“迟到的人能当纪律标兵吗?”“怎么他是学习进步奖,这次考试我还进步了10分!”......‎ 怎样让班级状况得到改善,让更多学生取得进步并获得荣誉......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和老师说说心里话”。作文交上来了,学生写“我成绩不好,老师说我像驴一样笨,让我无地自容。”、“我在家常被父母打骂,到学校又被老师批,真不知怎么当一个好学生。”、‎ ‎“有一次生病发烧迟到,一进教室老师就说‘你又玩游戏去了’!”......学生的心里话让我反思,是应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了!‎ 我将学生的心里话反馈给科任老师,并召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提前发放荣誉”。‎ 首先告知学生每一学期都有什么荣誉在等待他们,如区级“雷锋式少年”;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委”;年级“学习之星”等。其次,告知学生每一份荣誉都在呼唤什么品质,如校级“文明奖”需满足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文明礼仪等方面12条相应标准。再次,提前申请,提前行动。我把所有荣誉的份额扩大2-3倍,提前引发出各类《XXX申请表》,鼓励学生主动申请。最后鼓励没有自主领取申请表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愿,让老师看见自己“追求美好”的愿望。‎ 现在,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7.针对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何老师会在家长会上对打骂学生的家长进行批评教育 B.何老师采用了目标管理法,以此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C.何老师提前告知了各类荣誉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学生向优秀靠拢 D.将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E.荣誉性具有稀缺性,何老师多发奖项的做法会丧失荣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8.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A.个别教育就是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B.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家长、同伴形成合力 C.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班主任的权威服从 D.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E.班级是一个“造梦工厂”,班主任是学生梦想的“激发者”和“引路人”‎ ‎【解析】‎ ‎【送分题】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