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2 发布 |
- 37.5 KB |
- 1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导游基础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狭义的民族 广义的民族 一、民族民俗 (一)什么是民族 (二)民俗 民俗的类型主要有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一般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二、中国民族民俗概况 (一)族称和人口 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 91.6 %。少数民族 55 个,人口约有 1.09 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8.4 %。 (二)分布状况及语言文字 1 、分布 东南密,西北疏,汉族多聚集在东南,少数民族多聚集在边疆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2 、语言文字 我国 56 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它们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马来 — 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第二节 汉族及其主要传统节日 一、概况 汉族,我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东汉以后始有汉族之称。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具体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等七大方言。 现代汉族的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普通话 。 (一)春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确定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因此称为新年。 汉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二) 元宵节 又名上元节,指正月十五日,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 (三)清明节清明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后与寒食节的习俗相融合,成为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 4 月 5 日左右。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大节。 满 族 第三节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 概况: 分布 主要分布在 东北三省 ,尤以 辽宁 最多,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 17 世纪皇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概况: 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17 世纪 40 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民俗: 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民俗: 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 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米干饭、黄米饽饽,喜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著名。 民俗: 饮食 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 民俗: 禁忌 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 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 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 不得打喜雀和乌鸦; 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 艺术 “莽势”、“空齐”是满族传统舞蹈;“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创作的一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传统体育项目有骑马、射箭和举重等。 民俗: 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民俗: 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以西炕为尊,供祖宗神位,南炕为小,北炕为大。 民俗: 宗教信仰 满族曾笃信多神萨满教,后来信奉佛教。现在部分地区仍保留萨满教信仰。 概况: 分布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辽、黑、甘、青等省区。 蒙 古 族 概况: 历史 蒙古族源于望建河东岸一个古老部落,唐代为蒙兀室韦, 13 世纪初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形成了蒙古族 。 概况: 语言文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概况: 文学 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民俗: 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 民俗: 服饰 首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 民俗: 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包括粮食、奶食和肉食。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 民俗: 饮食 蒙古族烤全羊 民俗: 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民俗: 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 。 民俗: 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 民俗: 节日活动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民俗: 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 摔跤 民俗: 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 赛马 民俗: 节日活动 男子三项那达慕 : 射箭 民俗: 礼节 献哈达 交换鼻烟壶 民俗: 禁忌 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 民俗: 禁忌 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 民俗: 禁忌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回 族 概况: 分布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青、新等省区 概况: 语言文字 民俗: 服饰 礼拜帽 盖头 民俗: 饮食 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 手抓羊肉 民俗: 饮食 回民粮食以面食为主,油香和馓子是主要食品。 回族盖碗茶 民俗: 饮食 民俗: 节日活动 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民俗: 禁忌 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著称, 饮食禁忌比较严格 概况: 分布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朝鲜族 概况: 语言和文字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是方块状拼音文字。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以辣、酸、甜为特色。 名菜名点: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狗肉。 民俗: 居住 砖木结构瓦房,屋顶四面斜坡,房屋朝南,席炕而作。 民俗: 节日 节日基本与汉族相同,特殊的节日有回甲节和回婚节。 民俗: 歌舞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舞蹈: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剑舞及僧舞 歌曲:桔梗谣、诺多尔江边 乐器:伽倻琴 民俗: 体育活动 妇女的传统运动: 跳板和荡秋千 男子喜欢的运动: 摔跤和踢足球。 民俗: 禁忌 朝鲜族婚丧和佳节不杀狗、不吃狗肉。 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概况: 分布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概况: 语言文字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概况: 文学艺术 民俗: 居住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家禽和鱼。 民俗: 饮食 禁忌:忌食马、驴、骡、狗肉以及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一般不饮酒。 民俗: 节日活动 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那吾鲁孜节 民俗: 歌舞 概况: 分布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 藏 族 概况: 语言和文字 藏 族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概况: 文化 藏 族 医学巨著: 《 四部医典 》 藏文大藏经: 《 甘珠尔 》 和 《 丹珠尔 》 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 格萨尔王传 》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藏族的饮食主要是糌粑、肉食和奶制品,不吃奇蹄类兽肉,大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 民俗: 民居 农区碉房 牧区帐房 民俗: 节日活动 藏历雪顿节 、望果节、藏历年、酥油花灯节 、沐浴节等。 民俗: 宗教信仰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宗教苯教。 概况: 分布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彝 族 概况: 语言和文字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民俗: 服饰 民俗: 服饰 民俗: 居住 民俗: 饮食 主食为玉米、荞麦、燕麦和土豆,喜欢吃坨坨肉,饮转转酒。 民俗: 节日 彝族除春节外,最主要的是火把节。 民俗: 歌舞 曲调: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 乐器:葫芦笙、马布、巴乌等 舞蹈:阿细跳月、锅庄舞 概况: 分布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 白族 概况: 文化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白族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代表是 《 太和更漏中星表 》 和 《 洞天验方书 》 。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砂锅弓鱼 乳扇 三道茶 民俗: 居住 民俗: 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代表的有三月街和绕三灵。 概况: 分布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四川和西藏。 纳西族 概况: 语言文字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 缅语族彝语支,有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 概况: 文化 东巴经 创世纪 民俗: 服饰 披星戴月 民俗: 饮食 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小麦为主食,主要食品有丽江粑粑、琵琶猪和三叠水。 民俗: 民居 民俗: 节日活动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尝新节、朝山节、三月会、火把节等,最有特色的是棒棒会,也称老会。 民俗: 文艺 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 《 白沙细乐 》 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 概况: 分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各县。 傣 族 概况: 语言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民俗: 服饰 民俗: 居住 民俗: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喜食酸食,嗜酒和槟榔。 民俗: 节日活动 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 民俗: 歌舞 概况: 分布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 族 概况: 语言文字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目前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概况: 文化艺术 壮锦 铜鼓 概况: 文化艺术 花山崖壁画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以大米、玉米为主,喜食糯米,驼背粽、烤整猪和白斩鸡是特色饮食。 民俗: 节日活动 壮族有中元节、牛魂节、吃新节和三月三的歌圩。 民俗: 居住 多数与汉族相同,部分地区为 “ 干栏式 ” ,分上下两层,以后厅火塘为中心。 概况: 分布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渝毗连之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土家族多食玉米、稻米,喜吃糯米粑粑、火坑腊肉、团馓,喜饮酒,但禁食狗肉。 民俗: 文化艺术 以歌谣、摆手舞、史诗和山歌而闻名,此外还有傩戏和西兰卡普。 民俗: 节日活动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社巴年和土家年。 民俗: 居住 概况: 分布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乐有、三亚、五指山等七县二市之内。 黎族 概况: 语言文字 黎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的地区存在着方言的差别。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以稻米为主食,喜食槟榔和竹筒饭。 民俗: 居住 民俗: 节日活动 黎族的民族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有三月三、春节和端午节。 概况: 语言文字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省。 有本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现通行汉文。 苗族 民俗: 服饰 民俗: 饮食 苗族以大米、玉米、小米为主食,喜食酸,有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民俗: 居住 吊 脚 楼 苗族房屋为三开间的平房或楼房,山区为吊脚楼。 民俗: 节日活动 苗年、龙舟节、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和清明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