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汽车底盘维修课件:项目五 驱动桥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五 驱动桥的构造与维修 知识目标熟悉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掌握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驱动桥的检修方法;掌握驱动桥一般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目标能够正确选择与使用工具、设备,并规范进行驱动桥的拆卸、检修、装配与调整;会分析驱动桥一般故障分析并排除故障。 任务一 驱动桥的认知 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驱动桥的功用 1 、驱动桥的功用: 是将由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动力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后传给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而且允许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驱动桥在汽车上的位置如图 5-1 ( a )和图 5-1 ( b )所示。 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驱动桥的功用 图 5-1 ( a )前置后驱的驱动桥在汽车上的位置 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驱动桥的功用 图 5-1 ( b )前置前驱的驱动桥在汽车上的位置 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驱动桥的功用 2 、驱动桥的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如图 5-2 所示 . 图 5-2 驱动桥的组成 一、驱动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驱动桥的功用 3 、驱动桥的类型 根据驱动桥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驱动桥、断开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整体式驱动桥也称为非断开式驱动桥。 ( 1 )、非断开式驱动桥 非断开式驱动桥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主减速器和半轴装在整体的桥壳内,如图 5-2 所示。该形式的车桥和车轮只能随路面的变化而整体上下跳动。非断开式驱动桥多用在货车和部分轿车的后桥上。如解放 CA1091 、东风 EQ1090E 、北京切诺基等车的驱动桥。 ( 2 )、断开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 断开式驱动桥采用独立悬架。如图 5-3 所示,其主减速器固定在车架上,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并用铰链连接,半轴也分段并用万向节连接。驱动桥两端分别用悬架与车架连接。这样,两侧的驱动轮及桥壳,可以彼此独立地相对于车架上下跳动,而车身不会随车轮跳动,提高了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断开式驱动桥又分为单铰接摆动和双铰接摆动式。当驱动桥同时兼作转向驱动桥时,称为转向驱动桥,如上海桑塔纳、一汽车奥迪、天津夏利等轿车的驱动桥。 ( 2 )、断开式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 图 5-3 断开式驱动桥 二、主减速器 1 、主减速器的功用、类型 主减速器的功用是将输入的转矩增大,转速降低,并将动力传递方向改变后(发动机横置的除外)传给差速器。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都是由齿轮机构、支承调整装置和主减速器壳构成 二、主减速器 其主要类型见表。 分类方式 类 型 按参加减速传动 的齿轮副数目分有 单级式主减速器 双级式主减速器(若将双级式主减速器的第二级齿轮传动设置在两侧驱动轮处,称为轮边主减速器) 按主减速器传动 速比个数分有 单速式主减速器(只有一个固定的传动比) 双速式主减速器(有两个传动比供驾驶员选择) 按齿轮副结构型式分有 圆柱齿轮式(又可分为定轴轮系式和行星轮系式)主减速器 圆锥齿轮式(又可分为螺旋锥齿轮式和双曲面锥齿轮式)主减速器 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1 )单级主减速器 单级主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和体积小,传动效率高,且动力性能满足中型以下货车及轿车的要求。因此,单级主减速器在这些车型上得以普遍采用。 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横向布置时,由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轴线与差速器轴线平行,因此主减速器采用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即可,无需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而当发动机纵向布置的汽车上,由于需要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一般为 90° ),主减速器都采用一对圆锥齿轮传动。 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图 5-4 东风 EQ1090E 型汽车单级主减速器。 l- 差速器轴承盖 2- 轴承调整螺母 3 、 13 、 17- 圆锥滚子轴承 4- 主减速器壳 5- 差速器壳 6- 支承螺栓 7- 从动锥齿轮 8- 进油道 9 、 14- 调整垫片 10- 防尘罩 11- 叉形凸缘 12- 油封 15- 轴承座 16- 回油道 18- 主动锥齿轮 19- 圆柱滚子轴承 20- 行星齿轮垫片 21- 行星齿轮 22- 半轴齿轮推力垫片 23- 半轴齿轮 24- 行星齿轮轴 ( 十字轴 ) 25- 螺栓 2 、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图 5-5 所示为上海桑塔纳轿车的单级主减速器。因采用发动机纵向前置前轮驱动,整个传动系都集中布置在汽车前部、因此其主减速器装于变速器壳体内,没有专门的主减速器壳体。变速器输出轴即为主减速器主动轴 , 动力由变速器直接传递给主减速器,省去了变速器到主减速器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图 5-5 上海桑塔纳轿车的单级主减速器 ( 2 )、双级主减速器 当汽车要求主减速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时,由一对锥齿轮构成的单级主减速器已不能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这时需要采用两对齿轮降速的双级主减速器,以使其既能保证足够的动力,又能减小其外廓尺寸,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图 5-6 所示为解放 CA1091 型汽车双级主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传动,第二级为圆柱斜齿轮传动。 ( 2 )、双级主减速器 图 5-6 解放 CA1091 型汽车双级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剖面示意图 l- 第二级从动齿轮 2- 差速器壳 3- 调整螺母 4 、 15- 轴承盖 5- 第二级主动齿轮 6 、 7 、 8 、 13- 调整垫片 9- 第一级主动齿轮轴 10- 轴承座 11- 第 - 级主动齿轮 12- 主减速器壳 14- 中间轴 16- 第 - 级从动齿轮 17- 后盖 三、差速器 1 、差速器的功用、类型 ( 1 )差速器的功用 差速器的功用是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左、右两半轴,并在必要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转速旋转,以满足两侧驱动轮差速的需要。 三、差速器 1 、差速器的功用、类型 ( 2 )差速器的类型 差速器按其用途可分为轮间差速器和轴间差速器。轮间差速器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而轴间差速器装在各驱动桥之间。 无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轴间差速器按其工作特性均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大类。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 1 )差速器的构造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有锥齿轮式和圆柱齿轮式两种。由于锥齿轮式差速器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平稳,因此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图 5-7 为行星锥齿轮差速器。它由四个行星锥齿轮、一个十字形行星锥齿轮轴(简称十字轴)、两个半轴锥齿轮、差速器壳以及垫片等组成。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带动差速器壳转动,经过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最后传给两侧驱动车轮。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图 5-7 为行星锥齿轮差速器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 2 )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①差速器的运动特性:驱动轴在差速器内分成左右两段,并装上半轴齿轮。差速器壳固定在从动锥齿轮上,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支承在差速器壳上。当从动锥齿轮旋转时,行星齿轮公转。当单侧半轴齿轮受到阻力时,行星齿轮一边公转一边自转,允许两侧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 2 )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①差速器的运动特性: 普通齿轮齿轮式差速器的速度特性为:差速器无论差速与否,都具有两半轴齿轮转速之和始终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自转速度无关的特性如图 5-8 所示。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 2 )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图 5-8 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 2 )差速器的工作特性 ②差速器的转矩特性:无论差速器差速与否,行星锥齿轮差速器都具有转矩等量分配的特性如图 5-8 所示。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图 5-9 为桑塔纳 2000 轿车差速器。由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 2 个行星齿轮、 2 个半轴齿轮、球面垫片和垫圈等组成。行星齿轮轴装入差速器壳体后用弹簧销定位。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背面制成球面,与球面垫片和垫圈相配合,以减摩、耐磨。螺纹套用于紧固半轴齿轮。差速器通过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中。 2 、普通齿轮式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特性 图 5-9 桑塔纳 2000 轿车差速器 四、半轴和桥壳 1 、半轴的功用及构造 半轴的功用是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因其传递的转矩较大,常制成实心轴。半轴的结构因驱动桥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异。整体式驱动桥中的半轴为一刚性整轴。而转向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中的半轴则分段并用万向节连接。 现代汽车常采用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半轴支承形式。 四、半轴和桥壳 1 、半轴的功用及构造 半轴的功用是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因其传递的转矩较大,常制成实心轴。半轴的结构因驱动桥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异。整体式驱动桥中的半轴为一刚性整轴。而转向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中的半轴则分段并用万向节连接。 现代汽车常采用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半轴支承形式。 四、半轴和桥壳 ( 1 )全浮式半轴支承。全浮式半轴支承广泛应用于各型货车上。图 5-10 为全浮式半轴支承的示意图。半轴外端锻造有半轴凸缘,用螺栓紧固在轮毂上,轮毂用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半轴套管上,半轴套管与空心梁压配成一体,组成驱动桥壳。这种半轴支承形式,半轴与桥壳没有直接联系,半轴只在两端承受转矩,不承受其他任何反力和弯矩,所以称为全浮式半轴支承。 四、半轴和桥壳 图 5-10 全浮式半轴支承的示意图 四、半轴和桥壳 ( 2 )半浮式半轴支承。图 5-11 为半浮式半轴支承的示意图。半轴用一个圆锥滚子轴承直接支承在桥壳凸缘的座孔内。车轮与桥壳之间无直接联系,而支承于悬伸出的半轴外端。因此,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反力都须经半轴外端的悬伸部分传给桥壳,使半轴外端不仅要承受转矩,而且还要承受各种反力及其形成的弯矩。半轴内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不承受弯矩,故称这种支承形式为半浮式半轴支承。 四、半轴和桥壳 图 5-11 为半浮式半轴支承的示意图 四、半轴和桥壳 2 、桥壳 驱动桥壳既是传动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行驶系的组成部分。作为传动系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安装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作为行驶系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安装悬架或轮毂,和从动桥一起支承汽车悬架以上各部分质量,承受驱动轮传来的反力和力矩,并在驱动轮与悬架之间传力。 驱动桥壳可分为整体式桥壳和分段式桥壳两种类型。整体式桥壳一般是铸造,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且便于主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适用于中型以上货车。分段式桥壳一般分为两段,由螺栓将两段连成一体,现已很少应用。 五、驱动桥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异响 1 、故障现象 驱动桥在运行时发出不正常的响声,可分为驱动时发出异响、滑行时发出异响及转弯行驶时发出异响等。 (一)、异响 2 、故障原因 ( 1 )齿轮油油量不足、油质变差,特别是油内有较大金属颗粒; ( 2 )驱动桥内轴承损伤、严重磨损松旷或齿轮齿面磨损、点蚀、轮齿变形或折断; ( 3 )主减速器齿轮副严重磨损、啮合面调整不当、啮合间隙不符合标准(太大或太小),啮合间隙不均或未成对更换; ( 4 )差速器壳与行星齿轮轴配合松动、行星齿轮轴孔与其轴磨损松旷; ( 5 )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间隙不符合标准(过大或过小)或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松旷。 (一)、异响 3 、故障诊断 ( 1 )将变速器挂入空档,架起驱动桥,用手转动驱动桥输入轴突缘检查其游动角度,若其游动角度过大,则故障由齿轮啮合间隙或半轴花键配合间隙过大引起。 ( 2 )检查驱动桥内油量、油质、油型号,若不符合要求,则故障由此引起(同时有驱动桥发热现象)。 ( 3 )驱动桥油量、油品检查正常,则可行车路试进一步检查: ①汽车挂档行驶、脱档滑行均有异响:故障多由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不当、轮齿变形、齿面技术状况(磨损、点蚀、胶合等)变差或轴承松旷引起。 ②汽车挂档行驶有异响,脱档滑行声响减弱或消失:故障由主减速器齿轮轮齿的正面磨损严重或损伤,而齿的反面技术状况良好或齿轮间隙调整不当引起。 (一)、异响 ③汽车起步或突然变速时发出“抗”的一声,或汽车缓速时发生“克啦、克啦”的撞击声:故障由齿轮啮合间隙过大或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间隙过大引起。 ④汽车行驶时发出周期性的金属撞击声:故障由齿轮个别轮齿折断引起。 ⑤汽车转弯行驶有异响,直线行驶时声响减弱或消失:故障一般由半轴齿轮或行星齿轮的齿面严重磨损、齿面点蚀、轮齿变形或折断、行星齿轮轴磨损等引起。 ⑥汽车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时,均有“哽呲、哽呲”的碰擦声,严重时产生金属撞击声:故障由半轴或套管弯曲变形引起。 ⑦汽车行驶中异响时有时无,或有时呈周期性变化:则故障一般由齿轮油中有杂物引起。 (二)、漏油 1 、故障现象 从驱动桥加油口、放油口螺塞处或油封、各接合面处可见到明显漏油痕迹。 (二)、漏油 2 、 故 障原因 ( 1 )加油口、放油口螺塞松动或损坏,通气孔堵塞; ( 2 )油封磨损、硬化,油封装反,油封与轴颈磨成沟槽; ( 3 )接合平面变形、加工粗糙,密封衬垫太薄、硬化或损坏,紧固螺钉松动或损坏; ( 4 )桥壳有铸造缺陷或裂纹。 (二)、漏油 3 、故障诊断 ( 1 )检查加油口、放油口螺塞是否松动;密封垫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堵塞:若有则故障由此引起。 ( 2 )检查油封是否磨损,损坏或装反:若有则故障由此引起。 ( 3 )检查桥壳是否有缺陷或裂纹:若有则故障由此引起。 (三)、过热 1 、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后,用手探试驱动桥壳中部或主减速器壳,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 (三)、过热 2 、故障原因 ( 1 )齿轮油变质、油量不足或牌号不符合要求; ( 2 )轴承预紧度过大或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止推垫片与齿轮背隙过小; ( 3 )油封过紧或各运动副、轴承润滑不良而产生干(或半干)摩擦。 (三)、过热 3 、故障诊断 ( 1 )检查齿轮油面高度:油面太低,则故障由油量不足引起,应按规定添加齿轮油。 ( 2 )若油量充足,则应检查齿轮油规格、粘度或润滑性能,如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故障由齿轮油变质或牌号不符引起,应排尽原来的齿轮油,冲洗桥壳内部,换上规定型号的润滑油。 ( 3 )用手触摸油封处:若过热,则故障由油封过紧或损伤引起,应重新装配或更换油封。 ( 4 )用手触摸轴承处:若过热,则故障由轴承损坏或调整不当引起,应更换损坏的轴承或调整轴承。 ( 5 )若不是上述问题,则应检查齿轮啮合间隙。先松开驻车制动器,变速器置于空档,然后轻轻转动主减速器的凸缘盘:若转动角度太小,则故障由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太小引起;若转动角度正常,则故障由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太小或止推垫片与齿轮背隙过小引起。应重新调整上述齿轮啮合间隙。 任务二 前轮驱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与调整 一、实训准备 1 、实训器材( 1 )桑塔纳 2000GSi 轿车。( 2 )举升机、组合工具、专用工具、直尺、塑料管和容器、转向盘护套、变速杆手柄套、座位套、脚垫、翼子板和前格栅磁力护裙等。 2 、准备工作( 1 )汽车进入工位前,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器材。( 2 )将汽车停驻在举升机中央位置。( 3 )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并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 4 )套上转向盘护套、变速杆手柄套和座位套,铺设脚垫。( 5 )在车内拉动发动机舱盖手柄。( 6 )在车外打开并支撑发动机舱盖。( 7 )粘贴翼子板和前格栅磁力护裙。 二、 前轮驱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与调整 桑塔纳系列轿车主减速器为单级式,主减速齿轮是一对螺旋伞齿轮。车速表驱动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壳体上。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分解见图 5-12 所示。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1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总成的拆卸 ①拆卸变速器,将其固定在支架上。拆下轴承支座和后盖。②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③锁住传动轴(半轴),拆下紧固螺栓。取下传动轴。④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导向器和齿轮。 ⑤拆下主减速器盖。从变速器壳体上取下差速器。⑥用铝质的夹具将差速器壳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从动齿轮的紧固螺栓。从动锥齿轮的紧固螺栓是自动锁紧的,一经拆卸就必须更换。 ⑦取下从动锥齿轮。⑧拆下并分解变速器输出轴。仔细检查所有零件,尤其是同步器环和齿轮,对于损坏和磨损的,应进行更换。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2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总成的安装 ①在变速器输出轴上装上所有齿轮、轴承及同步器,计算输出轴的调整垫片 S3 的厚度。 ②用 120℃ 的温度给从动锥齿轮加热,并将其装在差速器壳上,安装时用两个螺纹销做导向。 ③装上新的从动锥齿轮螺栓,并用 70N·m 的力矩交替旋紧。 ④计算从动齿轮的调整垫片 S1 和 S2 的厚度。把计算好的垫片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⑤将轴承支座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并用新的衬垫。装上变速器后盖。 ⑥将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将主减速器盖装在壳体上,用 25N·m 的力矩旋紧螺栓。 ⑦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和导向器。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 ⑧装上半轴凸缘中的一个,用凿子将它锁住,装上螺栓,用 20N·m 的力矩把它旋紧。装另一个半轴凸缘。 ⑨加注齿轮油并装上变速器。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3 )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拆卸 ①拆卸变速器,拆下差速器,拆下从动锥齿轮。 ②拆下行星齿轮轴的夹紧套筒,如图 5-13 所示。 ③取下行星齿轮轴,再取下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 图 5-13 拆下行星齿轮轴的夹紧套筒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4 )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安装 在安装之前,检查复合式止推垫片有否损坏,如需要应进行更换。 ①通过半轴凸缘将半轴齿轮固定在差速器壳上,如图 5-14 所示。 图 5-14 安装半轴齿轮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②将行星齿轮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接着转动半轴凸缘使行星齿轮进入差速器壳。③装上行星齿轮轴。在行星齿轮轴装上夹紧销。④取下差速器半轴凸缘。用 120℃ 的温度加热,将从动锥齿轮装在差速器壳上。 ⑤将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内。装上半轴凸缘。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5 )差速器壳的拆卸 ①拆卸变速器,拆下差速器。 ②拆下差速器轴承(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边),如图 5-15 所示。 图 5-15 拆下差速器轴承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③拆下差速器另一边轴承,如图 5-16 所示。同时取下车速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 图 5-16 拆下另一边差速器轴承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④拆下变速器侧面的密封圈,如图 5-17 所示。 图 5-17 拆下密封圈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⑤从主减速器盖上拆下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和调整垫片 S1 ,如图 5-18 所示。 图 5-18 拆下差速器轴承外圈和调整垫片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⑥从变速器壳体上拆下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和调整垫片 S2 ,如图 5-19 所示。当差速器轴承在更换时,外圈需一起更换,同时必须计算出从动齿轮的调整垫片 S1 和 S2 的厚度。 图 5-19 拆下另一边差速器轴承外圈和调整垫片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6 )差速器壳的安装 ①计算从动锥齿轮调整垫片 S1 和 S2 的厚度。 ②装上调整垫片 S2 和差速器轴承外圈,如图 5-20 所示。 图 5-20 安装调整垫片 S2 和差速器轴承外圈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 6 )差速器壳的安装 ③装上调整垫片 S1 和轴承外圈,如图 5-21 所示。 图 5-21 安装调整垫片 S1 差速器轴承外圈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④装上变速器的侧面密封圈。用 120℃ 的温度加热差速器轴承(与从动齿轮相对一面)并装在差速器壳上。 ⑤将轴承压到位,如图 5-22 所示。 图 5-22 压入轴承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⑥用 120℃ 的温度加热差速器另一轴承,并装在差速器罩壳上。将轴承压到位。 ⑦装上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使 X=l.8mm ( VW433a 只能支撑在锁紧套筒上,以免齿轮受损),如图 5-23 所示。 图 5-23 安装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 1 、主减速器和 差速器 的拆装 ⑧用适当的变速器油润滑差速器轴承。将差速器装入变速器壳体内,装上主减速器盖。拆下变速器后盖和轴承支座。 ⑨用专用工具,同扭力扳手一起装在差速器上,如图 5-24 所示。通过扭力扳手,转动差速器,检查摩擦力矩,对新的轴承来说最小应为 2.5N·m (要检查摩擦力矩,必须将差速器轴承用适当的变速器油润滑过)。 图 5-24 安装专用工具 1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 ⑩调整从动锥齿轮。装上变速器后盖和轴承支座。装上半轴凸缘并给变速器加油。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调整正确与否,对于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运转平稳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拆装后,特别是更换某些零部件后,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计算,选出合适的调整垫片,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主动齿轮,求得平稳运转的最佳位置,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从动齿轮,使其啮合承压表面(啮合印痕)在最佳位置,并使啮合间隙在规定的公差范围。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从动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部位如图 5-25 所示。与理论上的尺寸 R 成比例的偏差 r ,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测量好了,并把它刻在从动锥齿轮的外侧。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只能一起更换。 图 5-25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部位 S1- 调整垫片(从动锥齿轮一边) S2- 调整垫片(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边) S3- 输出轴的调整垫片 r- 与理论上的尺寸 R 成比例的偏差(偏差 r 用 1/100mm 来表示,例如“ 25” 表明: r=0.25mm ) R- 主动锥齿轮理论上的尺寸( R=50.7mm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根据零件的排列情况,会出现“间隙”,这在调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时应该考虑。因此,在拆卸变速器之前,最好测量齿面的平均间隙以及偏差 r 。只要拆装检测影响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位置的零部件,必须重新测定调整垫片 S1 、 S2 和 S3 。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只要轴承支座、主动锥齿轮的后轴承、一档齿轮的滚针轴承外圈、输出轴的后轴承外圈被更换,就必须通过调整垫片 S3 来调整主动锥齿轮。 ①装上轴承支座的后轴承外圈(无调整垫片)。装上轴承的保持架,并用 25N·m 的力矩旋紧螺栓。装上输出轴和外后轴承,如图 5-26 所示。 图 5-26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Ⅰ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② 将输出轴用铝质的夹具固定在台虎钳上,装上螺母并用 100N·m 的力矩旋紧,如图 5-27 所示。将变速器后盖装在轴承支座上,用新的衬垫。四个螺栓将其固定(后轴承应往里放入至挡块)。 图 5-27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Ⅱ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③将专用工具 VW385 / l 支撑在 VW406 上,通过调节环测量 A 的尺寸,如图 2-28 所示。再装上专用工具 VW385 / 2 ,如图 5-29 所示。 图 5-28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Ⅲ 图 5-29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Ⅳ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④ 将专用工具 VW5385 / D 和 5385 / C 装在 VW385 / 1 上,接着放上无调整垫片 S1 的主减速器盖。装上百分表,将百分表调到零,应考虑到起始压力与离开 20mm 相一致(百分表的表盘和 VW5385 / D 应是同一方向,转动螺母将活动调节环移至中心),如图 5-30 所示。 图 5-30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Ⅴ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⑤ 将专用磁铁 VW385 / 17 装在主动锥齿轮上,这样上面的缝隙朝向放油螺塞一边。将专用工具 VW385 / l 放入变速器的内部,适当地装配好,如图 5-31 所示。装上垫片和主减速器盖的紧固螺栓,用 25N·m 的力矩旋紧螺栓(不要在盖上敲打,因为这样可能使百分表失灵)。转动螺母调节 VW385 / l ,保证装配正确。 图 5-3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Ⅵ ( 1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⑥将 VW385/1 转到表的尖头碰到磁板和表的指针,并达到最大偏差(倒转),所取得的值即 e 尺寸(从逆时针方向读看),如图 5-32 所示。当转动 VW385/1 时,表的尖头( VW385/C )应碰到磁板,而总是在缝隙的相对一边。 图 5-32 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Ⅶ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⑦取得 e 尺寸后,取下主减速器盖。将 VW385 / 1 放在 VW406 上,用 VW5385 / C 标准(样板)检查表是否在零位上,要考虑起始压力与离开 2.0mm 一致。如果在测量中有误,重新进行第 5 ~ 9 项。 测量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 S3 的厚度: S3 = e - r 式中: e- 测量的结果(用百分表的的逆时针刻度检验出的指针最大偏差); r- 偏差(用百分之一 mm 刻在从动齿轮上)。 r 值只用于新的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例如: e=0.99mm , r=0.48mm ,则 S3=e-r=0 . 99mm-0.48mm=0.51mm 。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如果需要将两只调整垫片连在一起,取得需要的厚度,较薄的调整整应装在输出轴轴承外圈和较厚的调整垫片之间,下列厚度和调整垫片可供应: 0.15mm 、 0.20mm 、 0.25mm 、 0.30mm 、 0.40mm 、 0.50mm 、 0.60㎜ 、 0.70mm 、 0.80mm 、 0.90mm 、 1.00mm 、 l.10mm 和 1.20mm 。 ⑧装上输出轴和计算好的调整垫片 S3 。根据第 5 ~ 9 项进行调节测量。如果计算好的调整垫片是正确的。百分表现在应指在偏差 r (刻在从动齿轮)值上,公差为 ±0.04mm 。 ⑨如果测量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完成变速器的安装。相反,检查所有零件的状况,更换已损坏的零件,接着重新安装主动锥齿轮。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 2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从动锥齿轮的注意事项: ①最好在拆卸变速器之前,测量齿面的平均间隙。记下这个值,用于从动锥齿轮调整垫片的计算。 ②当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总成、变速器壳体、主减速器盖、差速器罩壳或轴承更换时,必需对从动齿轮进行调整。轮。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从动锥齿轮调整整片总厚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拆下主减速器盖。拆下密封圈和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取出调整垫片。将轴承的外圈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同时装上厚度为 1.2mm 的标准(样板)垫片(外圈应装入到挡块)。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从动锥齿轮调整整片总厚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②将轴承的外圈装在主减速器盖上,不用调整垫片(外圈应装入至挡块)。将没有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的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将主减速器盖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用 25N·m 的力矩旋紧螺栓。根据图 5-33 所示装上专用工具,调节百分表,使其预压缩量为 1.0mm 以上。 图 5-33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Ⅰ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③将专用工具 VW521 / 8 一起装在与从动齿轮相对的一边,如图 5-34 所示。 A 为 1.20mm 的调整垫片。用专用工具 VW521 / 4 将差速器向上和向下(箭头)移动如图 5-35 所示,记下在百分表产生的变化(例如:记下的间隙为 0.50mm )。测量时,不要转动差速器,因为它可能影响测量的结果。 图 5-34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Ⅱ 图 5-35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Ⅲ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从动锥齿轮调整整片总厚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④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将记录的间隙加上 0.04mm 的安装压力(稳定值)。测量结果 :0.50mm +安装压力 0.40mm=0.90mm 。 这个值再加上标准(样板)调整垫片的厚度( 1.20mm )上,结果就是 S 合计。 测量 S 合计 = 标准(样板)调整垫片的厚度 1.20mm +测量结果 0.50mm +安装压力 0.40mm=2.10mm 。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⑤拆下主减速器盖和工具。拆下主减速器盖的轴承外圈。 ⑥将与测量结果和安装压力的和( 0.50mm + 0.40mm =0.90mm )一致的调整垫片连同外圈一起装在盖上。装上主减速器盖。将装配好的输入轴装上变速器壳体,用四个螺栓将其固定并用 20N·m 的力矩旋紧。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⑦调整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的齿面间隙,按下列方法进行: 根据图 5-36 所示,装上专用工具。安装的位置:尺寸 A 为 71mm ,角 α 约为 90° 图 5-36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Ⅳ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锁住输入轴,如图 5-37 所示。将从动锥齿轮转至挡块位置,将表的指针对准零,倒转从动齿轮,读出齿面间实际的间隙,将取得的值记录下来。 图 5-37 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Ⅴ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松开输入轴,转动专用工具 VW521 / 4 和 VW521 / 8 约 90° 结果差速器也转动( 90° )。重新锁住输入轴。 旋松 VW521 / 4 的螺栓,将其退回约 90° ,直至 VW521 / 8 碰到百分表的尖头,旋紧 VW521 / 4 的螺栓。 将第 2 ~ 4 项反复操作四次,并记录下取得的值。 如果在这些测量中,测量的值偏差超过 0.05mm ,可能从动锥齿轮没有装对或者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情况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如需要应更换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⑧计算齿面间隙的平均间隙:第一次测量 0.39mm +第二次测量 0.40mm +第三次测量 0.39mm +第四次测量 0.42mm=1.60mm ,平均间隙 =1.60mm÷4=0.40mm 。 计算调整垫片 S2 的厚度(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面)。 S2= 标准(样板)调整垫片 - 平均间隙+抬起(稳定值)。 如果不更换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使用在拆下前测得的平均间隙值。例如: S2= 标准(样板)调整垫片 1.20mm- 平均间隙 0.40mm+ 抬起(稳定值) 0.15mm=0. 95mm 。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⑨计算调整垫片 S1 的厚度(从动锥齿轮一面)。 S1=S 合计 - S2 , 即 S1=2.10- 0.95mm=l.15mm 。 下列厚度的调整垫片可供选择 0.15mm 、 0.20mm 、 0.25mm 、 0.30mm 、 0.40mm 、 0.50mm 、 0.60mm 、 0.70mm 、 0.80mm 、 0.90mm 、 1.00mm 、 1.10mm 和 1.20mm 。 2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⑩拆下差速器和差速器轴承的外圈。将调整垫片 S2 装在主减速器盖上,将 S2 同轴承外圈一起装在壳体上。 将密封圈装在主减速器盖和壳体上。 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如图 5-23 所示),并使图中 X=1.8mm (大约)。 装上差速器,重新测量齿面间隙,见图 5-25 所示。 根据第 13 项的步骤,检查四个不同位置上的间隙。各次测量的间隙偏差不超过 0.05mm 。如果调整垫片 S1 和 S2 装配正确的话,齿面间的平均间隙应在 0.10mm 和 0.20mm 之间。 三、工作页 任务三 后轮驱动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拆装与检修 一、实训准备 1 、实训器材( 1 )东风 EQ1090E 型、解放 CA1091 型主减差速器及差速器。( 2 )举升机、组合工具、专用工具、转向盘护套、变速杆手柄套、座位套、脚垫、翼子板和前格栅磁力护裙等。 2 、准备工作( 1 )汽车进入工位前,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器材。( 2 )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并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 3 )套上转向盘护套、变速杆手柄套和座位套,铺设脚垫。( 4 )在车内拉动发动机舱盖手柄。( 5 )在车外打开并支撑发动机舱盖。( 6 )粘贴翼子板和前格栅磁力护裙。 二、后轮驱动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拆装 1 、主减速器的拆卸 ( 1 )把主减差速器总成放到台架上,主动锥齿轮凸缘端向上放置。 EQ1091 型主减速器,首要拧松锁紧螺母,拧下支撑螺栓。 ( 2 )用鲤鱼钳拆下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上的开口销,用套筒扳手拆松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要求:螺母拧松不拧下。) ( 3 )分别在差速器左右轴承盖与座及轴承调整螺母之间做好标记。 ( 4 )分别拆下差速器左右轴承盖上的止动锁片上的固定螺栓,并取下止动锁片。拆松轴承盖紧固螺母的锁片、拆下紧固螺母,并依次取下差速器轴承盖和轴承调整螺母,取下差速器总成。(左右差速器轴承盖和轴承调整螺母要分开放置,以免混装) 二、后轮驱动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拆装 1 、主减速器的 拆卸 ( 5 )拆下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的连接螺栓,取下主动锥齿轮轴承座总成及调整垫片,放置在工作台上。 ( 6 )用套筒扳手拆下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取出垫圈,拉出主动锥齿轮凸缘。再拆下油封座及油封,取出轴承、调整垫片、主动锥齿轮并依次摆放。 ( 7 ) CA1091 型主减速器,拆下从动锥齿轮轴承盖紧固螺栓,分别在左右轴承盖与主减速器壳之间做好标记后,取下左右轴承盖及调整垫片。(注意:左右调整垫片应分别放在轴承盖上,防止混放。) ( 8 )从主减速器壳体中取出从动锥齿轮总成。 2 、差速器的拆卸 ( 1 )将拆速器总成摆放到工作台上。 ( 2 )拆下差速器壳连接螺栓上的开口销,拧下螺母。(如果是锁片,应拆开锁片。) ( 3 )拆下连接螺栓。 ( 4 )拆开差速器壳,如果较紧,可用铜棒在壳的孔处轻轻敲击,使之左右壳分开。 ( 5 )从差速器壳内依次取出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垫、十字轴、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垫。若差速器轴承完好,则不必拆下。 3 、差速器的安装 ( 1 )将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垫、十字轴、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垫的工作表面涂以润滑油。依次装入差速器左壳中,然后装上差速器右壳。( 2 )装上差速器壳的连接螺、螺母, EQ1090E 以 120~140Nm 、 CA1092 以 100~180Nm 的力矩对称、交叉、均匀、分次拧紧螺栓、螺母,然后用开口销将螺母锁住。( 3 )装上差速器左右轴承。 4 、主减速器的安装 ( 1 )将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外圈以锥面大端朝外,分别压入轴承座的座孔中。 ( 2 )把后轴承内圈总成压入主动锥齿轮轴颈上。 ( 3 )在轴承表面涂以润滑油。 ( 4 )把主动锥齿轮及后轴承装入轴承座中。 4 、主减速器的安装 ( 5 )装入调整垫片。 ( 6 )把前轴承压入主动锥齿轮轴上。 ( 7 )将油封外壳涂一层密封胶后压入油封座孔中,并在油封刃口上涂一层润滑油。 ( 8 )装上主动锥齿轮凸缘止推垫圈、主动锥齿轮凸缘、垫圈和螺母。 4 、主减速器的安装 ( 9 )用弹簧秤检测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预紧度力矩为 1.5~3.5Nm ,相当于作用在凸缘孔处的圆周力为 25~58N 。若不合格,应用增减调整垫片的方法调整轴承预紧度。 ( 10 )合格后,拆下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垫圈、主动锥齿轮凸缘、然后装上密封垫,油封座、并拧紧螺栓。 ( 11 )装上主动锥齿轮凸缘、垫圈、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 EQ1090E 型以 350~500Nm 、 CA1091 型以 200~290Nm 的力矩拧紧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然后用开口销将螺母锁住。 ( 12 ) CA1091 型主减速器,将从动锥齿轮总成装入减速器壳内,注意从动锥齿轮应靠向主减速器壳加油螺塞一侧。 4 、主减速器的安装 ( 13 )分别在左、右从动锥齿轮轴承盖的轴承外圈上涂一层润滑油,按原标记装上调整垫片及轴承盖,并以 80~90Nm 的力矩拧紧轴承盖螺栓。( 14 )用弹簧秤检测从动锥齿轮轴承及主动圆柱齿轮的预紧度,预紧度力矩为 1.5~3.5Nm ,若不合格,应用增减调整垫片的方法调整轴承预紧度。( 15 )按标记装上调整垫片和主动锥齿轮轴承座总成。(回油孔相对)对称、交叉、均匀、拧紧连接螺栓。( 16 )将差速器总成装到主减速器壳中,在轴承外圈表面涂以润滑油。 4 、主减速器的安装 ( 17 )按标记分别装上差速器左右轴承盖、锁片、紧固螺母,旋上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并用专用工具将左右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旋入,使主、从动圆柱齿轮对正,并使差速器轴承预紧度合适。(一般调整时,旋入一端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至拧紧后回 1~2 个凹槽,并使凹槽与锁止垫片对正。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 0.15 ~ 0.40mm ,) ( 18 ) EQ1090E 以 240~400Nm 、 CA1091 以大于 170Nm 力矩拧紧差速器轴承盖紧固螺栓,将锁片两脚翻卷,锁住制动片固定螺栓。 ( 19 )装上止动锁片对准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凹槽并锁住,拧紧止动锁片固定螺栓。 ( 20 ) EQ1090E 型主减速器,从动圆锥齿轮支撑螺栓安装,拧紧螺栓后回 1/5~1/4 圈,拧紧锁紧螺母。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1 、清洁零件 ( 1 )将分解后的零部件放入盛有汽油或清洗剂的盆中彻底清洗。 ( 2 )将清洗后零部件顺序摆放在工作台上,晾干后以备检测。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2 、检测工作准备 ( 1 )清洁检测平台工作面。 ( 2 )将 V 型铁清洁后放在检测平台的工作面上。 ( 3 )取出磁性表座,将其放在工作平台上,按下磁性开关固定磁性表座。 ( 4 )取出百分表,将其装入磁性表座测量杆并固定,旋动活动测量杆紧固手柄,固定活动测量杆。 ( 5 )取出量具摆放在工作台上备用。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3 、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损伤一般有剥落、腐蚀斑点、裂损、轴颈磨损、齿面磨损、花键磨损、螺纹损伤等。技术要求: ( 1 )齿面剥落面积不得超过齿高的 1/3 ,齿长的 1/10 。不严重时允许修磨后使用,否则更换。 ( 2 )螺纹损伤一般不得多于两牙。若多于两牙可焊修后,从新套丝后继续使用。 ( 3 )轴颈磨损量不得大于 0.02mm ,超过要求可镀鉻修复或更换。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3 、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 4 )齿厚磨损量不得大于 0.40mm ,超出则应更换。 ( 5 )花键齿允许有小面积的斑点,但不得超过全齿面积的 30% 。超出应更换。 ( 6 )不允许相邻齿同时裂损,裂损齿数不得多于 3 齿。超出应更换。 ( 7 )个铆钉磨损量不得大于 0.15mm ,松动或超出使用范围应从铆。 ( 8 )齿面允许有微小剥落,磨修后使用。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4 、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损伤一般有剥落、腐蚀斑点、裂损、轴颈磨损、齿面磨损、花键磨损、螺纹损伤等。 技术要求: ( 1 )齿面剥落面积不得超过齿高的 1/3 ,齿长的 1/10 。不严重时允许修磨后使用,否则更换。 ( 2 )轴颈磨损量不得大于 0.02mm ,超过要求可镀鉻修复或更换。 ( 3 )齿厚磨损量不得大于 0.25mm ,超出则应更换。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4 、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检修 ( 4 )齿面斑点面积应不大于 1/4 齿面,磨修或更换。 ( 5 )齿轮不得有裂纹存在,否则更换。 ( 6 )圆柱主动齿轮铆钉孔磨损量不得大于 0.30mm ,超过应扩孔焊修。 ( 7 )圆柱从动齿轮螺栓孔磨损量不得大于 0.50mm ,超过应扩孔焊修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5 、主减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的检修 ( 1 )检视壳体上螺纹损伤不得多于两牙,壳体不允许有任何性质裂纹存在。 ( 2 )检测减速器壳体各工作平面的平面度及轴线的平行度。 技术要求: ①前后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得大于 0.05mm. 。 ②平面与空轴线平行度、两轴平行度、平面宇宙线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 0.15mm 。 ③轴孔两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 0.08mm 。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5 、主减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的检修 ④用内径千分尺测量主动齿轮轴承座孔磨损量,该值不应大于 0.025mm 超出时可焊修或镶套修复。 ⑤用内径千分尺测量侧盖轴承座孔的磨损量,若该值在之间,可将轴承外圈外圆镀鉻。 ( 3 )差速器壳体不许存在任何性质的裂纹与行星齿轮接触的球面轻微磨损时,磨修后可继续使用。 ( 4 )差速器壳体两端轴颈磨损量不应大于 0.025mm, 。 ( 5 )差速器十字轴承孔磨损不得大于 0.10mm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6 、差速器十字轴的检修 ( 1 )十字轴上不许存在任何性质的裂纹,否则更换。 ( 2 )轴颈允许有不超过工作表面面积 25% 的剥落腐蚀,磨损量不应超过 0.04mm ,否则更换。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7 、差速器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检修 ( 1 )允许齿轮有轻微的剥落腐蚀,当剥落部位不超过齿长的 1/10 和齿高的 1/3 ,且损伤齿数不多于两个齿(不相邻的轮齿)时,可修正后继续使用。不允许有任何性质的裂纹和严重磨痕存在,否则更换。 ( 2 )半轴齿轮轴颈外部磨损量不得大于 0.075mm ,超过可镀鉻修复或更换。键齿磨损后,键齿齿厚不得减少 0.30mm, ;行星齿轮轴承孔磨损量不应大于 0.06mm ,否则更换。 三、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检修 8 、半轴和半轴套管的检修 ( 1 )用百分表检测半轴的圆跳动量,以 EQ1090E 为列: 半轴的圆跳动量不大于 1.8mm ,超差可用压床冷压校正或更换。 半轴花键齿端的圆跳动量不大于 0.30mm ,超差更换。 半轴端面的圆跳动量不大于 0.15mm ,超差磨修或更换。 ( 2 )半轴与半轴齿轮花键的配合间隙不大于 0.40mm ,使用极限不大于 0.75mm 。否则更换。 ( 3 )半轴花键的扭曲量不大于 1.00mm ,否则更换。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1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 1 )调整方法 通过主动锥齿轮前轴承与轴台阶之间的调整垫片予以调整。 增加垫片,轴承间隙增大。 减少垫片,则轴承间隙变小。 ( 2 )技术要求 用弹簧秤测量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预紧度力矩为 1.5~3.5Nm ,为了保证测量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力矩的准确性,可先不装油封盖,待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测量合格后,拆下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垫圈、主动锥齿轮凸缘、然后装上密封垫,油封座、并拧紧螺栓。再装上主动锥齿轮凸缘、垫圈、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 EQ1090E 以 350~500Nm 、 CA1091 以 200~290Nm 的力矩拧紧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然后用开口销将螺母锁住。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2 、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双级主减速器) ( 1 )调整方法 通过增减速器壳与左、右从动锥齿轮轴承盖之间的调整垫片予以调整。 增加垫片,轴承间隙增大。 减少垫片,则轴承间隙变小。 ( 2 )技术要求 用弹簧秤检测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预紧度力矩为 1.5~3.5Nm ,如不符合要求应予调整。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3 、差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 1 )调整方法 通过转动差速器轴承的调整螺母予以调整。 顺时针转动差速器轴承的调整螺母,轴承间隙变小。 逆时针转动差速器轴承的调整螺母,则轴承间隙变大。 ( 2 )技术要求 以 1.5~2.5Nm 的力矩应能转动差速器总成,用弹簧秤检测时,其切向力为 11.3~18.6N ,且主、从动圆柱齿轮对正。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4 、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检查与调整 ( 1 )啮合印痕的检查 ①在从动圆锥齿轮的 3~4 个轮齿两面涂上红丹油。 ②转动从动圆锥齿轮数圈。 ③观察齿面上压出的红色印痕是否正确,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 2 )技术要求 齿轮接触印痕长度应达到全齿长的 50% 以上,其位置控制在齿面中间偏向小端,离小端 2~4mm, ;齿高方向的接触印痕应不小于有效齿高的 50% ,一般应离齿顶 0.8~1.6mm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 3 )调整方法 ①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的大端时,应将主减速器壳右侧调整垫片向左侧移动,使从动锥齿轮向左移动。(退主进从) ②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小端时,应将主减速器壳左侧调整垫片向右侧移动,使从动锥齿轮向右移动。(退从进主) ③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顶端时,应减少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的调整垫片,使主动锥齿轮移进。(退从进主) ④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齿根时,应增加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的调整垫片,使主动锥齿轮移出。(退主进从) 调整口诀:“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5 、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 圆锥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都是利用改变两齿轮装配中心距来调整的。因此,调整啮合间隙时啮合印痕会发生变化,而调整啮合印痕时,啮合间隙也会发生变化。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在调整时要兼顾。如果无法兼顾,则以保证啮合印痕为主,可适当放大啮合间隙,但也不得超过允许的极限值 1mm 。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 1 )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 移动从动锥齿轮。当从动锥齿轮远离主动锥齿轮时间隙变大,反之则变小。 ①单级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 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轴承调整螺母旋入几圈,另一侧就旋出几圈。 ②原则: 间隙过小,松开左侧螺母,拧进右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离开主动轮。 间隙过大,松开右侧螺母,拧进左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 2 )双级减速器主减速器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 ①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轴承盖调整垫片减掉,增加到另一侧轴承盖端 ②原则: 间隙过小,减掉右侧垫片,增加到左侧,这样是使从动轮离开主动轮。 间隙过大,减掉左侧垫片,增加到右侧,这样是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 ( 3 )注意:调整前应先将从动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调整好。 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 0.15-0.40mm ,若齿隙大于上述规定数值的上限 (0.40mm) ,应使从动齿轮往靠近主动齿轮的方向移动;若齿隙小于下限值 (0.15mm) ,则反向移动。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6 、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间隙的调整 ( 1 )调整方法 通过改变行星齿轮支撑垫与半轴齿轮支撑垫的厚度予以调整。 加厚行星齿轮支撑垫或半轴齿轮支撑垫,两者之间间隙减小。 反之,两者之间间隙增大。 ( 2 )技术要求 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间隙为 0.20~0.30mm 四、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调整 7 、从动圆锥齿轮支撑螺栓的调整 ( 1 )松开锁紧螺母。 ( 2 )将支撑螺栓拧至顶住从动圆锥齿的背面,然后退回 1/4~1/5 圈,保证间隙为 0.3~0.5mm 。 ( 3 )拧紧锁紧螺母,并用锁片锁牢。 五、工作页 THE EN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