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常州市二0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S)=32 Ar(Ca)=40 Ar(Cl)=35.5 Ar(Fe)=56 Ar(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A. 烧碱 B. 纯碱 C. 小苏打 D. 熟石灰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土豆 B. 牛肉 C. 苹果 D. 青菜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深井水 B. 自来水 C. 矿泉水 D. 蒸馏水 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粉笔灰 C. 面粉 D. 植物油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气 B. 水银 C. 氯化钠 D. 金属镁 7.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2PO4 B. NH4HCO3 C. Ca3(PO4)2 D. K2SO4 8.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聚氯乙烯 B. 合成橡胶 C. 涤纶 D. 蚕丝 9.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耐酸性 10.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三处同样严重 11.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 减少酒精的挥发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放入铁钉 B. 倾倒稀酸 C. 滴加溶液 D. 熄灭酒精灯 13.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 1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Fe3O4 B. Zn→ZnCl2 C. H2CO3→CO D. NH4NO3→NH3 15.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Z>Y>X B. X>Z>Y C. X>Y>Z D. Y>Z>X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A. CaO[ Ca(OH)2]:H2O B. NH3(水蒸气):浓硫酸 C. MnO2(KCl): H2O D. NaOH溶液(Na2CO3):CaCl2 17.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是 A. 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盐酸 D. 石灰水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 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 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19.“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2)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A. B. C. D. 20.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kg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mkg。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 A. 80:7 B. 80:49 C. 10:7 D. 8:7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磁铁矿;②铝土矿;③金刚石;④活性炭;⑤稀硫酸; (1)常用于切割玻璃是________;(2)常用于吸附甲醛的是________; (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4)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 22.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农作物的秸秆可作为造纸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纤维素属于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2)纤维素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造纸产生大量含氢氧化钠的废水。NaOH中的钠离子符号表示为________; (4)三氧化二铋(Bi2O3)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Bi2O3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3.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4.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________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_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ωB(填“>”、“=”或“<”) (3)现有t2℃的B的溶液100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若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此时析出B的质量_______3g(填“>”、“=”或“≥”) (4)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现将经提纯的A用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标签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______色火焰;装置C中的象是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________,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_______; (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7.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 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C2H6O+3H2O。已知: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数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物质 煤 乙醇 热值/kJ·g-1 约33 30 若将含12g的碳的煤为原料合成的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最多可放出_________kJ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效率。 28.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対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营养成分(每100g)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钙 2017千焦 8.5g 21.0g 63.5g 500毫克 280毫克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破酸氢钠的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_______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__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饼干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确认饼干中含有两种碳酸盐? 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证明讲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Ⅱ.定量检测:饼干中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试剂X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HCI,它不与CO2反应); ④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⑤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工的质量,记录数据m1; ⑥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重复步骤⑤,记录数据m2。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四、(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29题计分,共6分) 29.2019年1月,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互拍成像,实现了探月工程五战五捷。 (1)嫦娥四号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不锈钢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B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 C 多种材料混在一起就是复合材料 (2)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___________的硬度更大。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是________(填序号)。 A 火山爆发 B 温室效应 C 光合作用 30.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______。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 和__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____________型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填序号)。 A 小于5.6 B 等于7 C 大于7 常州市二0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S)=32 Ar(Ca)=40 Ar(Cl)=35.5 Ar(Fe)=56 Ar(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与主题相符,故A正确; 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与主题不相符,故B不正确;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会减少环境污染,与主题相符,故C正确;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会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与主题相符,故D正确。故选B。 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A. 烧碱 B. 纯碱 C. 小苏打 D. 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故A不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故B不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故C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故D不正确。故选C。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土豆 B. 牛肉 C. 苹果 D. 青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六大类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详解】A、土豆含有较多淀粉,属于糖类,故A不正确; B、牛肉富含蛋白质,故B正确; C、苹果富含维生素,故C不正确; D、青菜富含维生素,故D不正确。故选B。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深井水 B. 自来水 C. 矿泉水 D. 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A、深井水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 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粉笔灰 C. 面粉 D. 植物油 【答案】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 【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粉笔灰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不正确;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正确;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A。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气 B. 水银 C. 氯化钠 D. 金属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详解】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水银是金属,属于原子构成的,故B不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由离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金属镁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A。 7.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2PO4 B. NH4HCO3 C. Ca3(PO4)2 D. K2SO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多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详解】A、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A正确;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正确;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不正确;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氮肥是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磷肥是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钾肥是只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8.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聚氯乙烯 B. 合成橡胶 C. 涤纶 D. 蚕丝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详解】A、聚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故A正确; B、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B正确; C、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故C正确; D、蚕丝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不属于合成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D。 9.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耐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 10.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三处同样严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金属生锈条件:需要水和氧气。 【详解】A、a处有空气,没有水,则不易生锈,故A不正确; B、b处有空气,有水,则易生锈,故B正确; C、c处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则不易生锈,故C不正确; D、b处铁生锈最严重,故D不正确。故选B。 11.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 减少酒精的挥发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燃物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A、增大了酒精的挥发,故A不正确;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B不正确; C、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 D、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故选D。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放入铁钉 B. 倾倒稀酸 C. 滴加溶液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试管平放,放入铁钉后缓慢立起来。避免铁钉直接放入打碎试管底部,故A不正确; B 、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故B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免得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使盖打不开.决不允许用嘴吹灭,故D不正确。故选B。 13.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详解】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碳原子的质量的为,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故选A。 【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克。 1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Fe3O4 B. Zn→ZnCl2 C. H2CO3→CO D. NH4NO3→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正确; B、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C、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硝酸铵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故选C。 15.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 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Z>Y>X B. X>Z>Y C. X>Y>Z D. Y>Z>X 【答案】C 【解析】 【分析】 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说明活动性越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则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Y金属活动性强于Z,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故选C。 【点睛】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A. CaO[ Ca(OH)2]:H2O B. NH3(水蒸气):浓硫酸 C. MnO2(KCl): H2O D. NaOH溶液(Na2CO3):Ca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是指有效除去原物质中所含杂质且不与主要成分反应,且不会引进新的杂质成分的过程。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把原物质氧化钙除去,故A不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蒸气,但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把原物质氨气除去,故B不正确; 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过滤可以除去氯化钾,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故D不正确。故选C。 17.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 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盐酸 D. 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溶液质量减小说明生成沉淀或气体。 【详解】A、 NaCl溶液和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 B、NaOH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但是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石灰水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D。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 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 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故A正确; B、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正确;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故C正确; D、食盐水能导电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金属铝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故D不正确。故选D。 19.“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2)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位于氢元素前面的金属都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酸和碱发生反应。 【详解】A、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镁和氢气均不与铜反应,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硫酸钠不与铜反应,不能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故A不正确; B、氧气和铜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B正确; C、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和水与氢氧化钠均不反应,不能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故C不正确; D、氯化钠和稀硫酸、铜、氢氧化钠均不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20.为了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称取mkg铁粉与一定体积的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mkg。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 A. 80:7 B. 80:49 C. 10:7 D. 8:7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含有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固体,说明剩余的铁反应完全。 【详解】设和铁完全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和铁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y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则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为,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磁铁矿;②铝土矿;③金刚石;④活性炭;⑤稀硫酸; (1)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2)常用于吸附甲醛的是________; (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4)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 【答案】 (1). ③ (2). ④ (3). ⑤ (4). ① 【解析】 【详解】(1)金刚石硬度很大,常用于切割玻璃,故选③。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于吸附甲醛是活性炭,故选④。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故选⑤。 (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常用于工业炼铁,故选①。 22.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农作物的秸秆可作为造纸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纤维素属于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2)纤维素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造纸产生大量含氢氧化钠的废水。NaOH中的钠离子符号表示为________; (4)三氧化二铋(Bi2O3)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Bi2O3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答案】 (1). 糖类 (2). 3 (3). 1:8 (4). Na+ (5). +3 【解析】 【分析】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等于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 【详解】(1)纤维素化学式为,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故纤维素属于糖类。 (2)纤维素化学式为,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共3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钠离子符号为Na+。 (4)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三氧化二铋化学式为Bi2O3,设铋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故Bi2O3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3.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O2 2O3 (2). B (3). 1:1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由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2)A、反应是一种单质生成一种单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 C、反应前是3个氧分子,反应后是2个臭氧分子,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故选B。 (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24.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________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_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ωB(填“>”、“=”或“<”) (3)现有t2℃的B的溶液100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若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此时析出B的质量_______3g(填“>”、“=”或“≥”) (4)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现将经提纯的A用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标签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 【答案】 (1). 36.0 (2). = (3). > (4). ≥ (5). 降温结晶 (6). 量筒、胶头滴管 【解析】 【分析】 由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慢。 【详解】(1)0℃时,B的溶解度是36g;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SB。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慢,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溶解的A的质量比溶解的B的质量多,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A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B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大小关系为ωA>ωB。 (3)t2℃的B的溶液100g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若溶液达到饱和时,析出的B的质量为3g ,溶液未达到饱和时,析出的B的质量大于3g,故析出B的质量≥3g。 (4)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故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提纯的A用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称量用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量取用药匙,溶解用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标签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 【点睛】溶解度曲线相交,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提纯方法用降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慢的物质,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______色火焰;装置C中的象是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________,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_______; (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蓝紫 (3).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5). 增加硫粉的质量 (6). 溶液变为无色 (7). 1.44g 【解析】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蓝紫色火焰;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故装置C中的象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4)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增加硫粉的质量,消耗掉生成的氧气,装置C中的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 故理论上可生成1.44g氧气。 【点睛】二氧化硫有毒,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酸钾、硫酸锰和硫酸。 2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1). NaOH + HCl=NaCl + H2O (2). HCl (3). 12 (4). C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酸性。 【详解】(1)烧杯中发生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A中溶液是稀盐酸,故溶质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 (3)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是放热反应,图8中V对应的温度最高,则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故V的数值最接近12。 (4)A、图7中b点所示溶液显碱性,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溶质是NaCl和NaOH,故A正确; B、取图7中d点所示溶液显碱性,则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氯化钠,则为纯净物,故B正确; C、图7中,c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则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 D、图8中e→f变化趋势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C。 【点睛】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27.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 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C2H6O+3H2O。已知: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数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物质 煤 乙醇 热值/kJ·g-1 约33 30 若将含12g的碳的煤为原料合成的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最多可放出_________kJ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效率。 【答案】 (1). 物理 (2). 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 H2 (4). CO2+2NH3=CO(NH2)2+H2O (5). H2O、N2、H2 (6). 690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尿素,氢气和氮气催化作用下生成氨气。 【详解】(1)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 (4)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6)设合成的乙醇的质量为x 含12g碳的煤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故将含12g的碳的煤为原料合成的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最多可放出的热量为 【点睛】分离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均不变。 28.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対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营养成分(每100g)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钙 2017千焦 8.5g 21.0g 63.5g 500毫克 280毫克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破酸氢钠的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_______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__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饼干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确认饼干中含有两种碳酸盐? 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现象,则证明讲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Ⅱ.定量检测:饼干中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试剂X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HCI,它不与CO2反应); ④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⑤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工的质量,记录数据m1; ⑥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重复步骤⑤,记录数据m2。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答案】 (1). 呈蓝色 (2). CO32- (3). 钙 (4). (5). 洗涤液和残留固体分别 (6). 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7). 确保样品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应 (8). 0.212 【解析】 【分析】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Ⅰ淀粉遇变碘蓝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 [交流讨论] (1 )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故饼干中的钙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深入探究]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洗涤液和残留固体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饼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实验装置] ⑦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确保样品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应。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088g 设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故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0.212g。 四、(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29题计分,共6分) 29.2019年1月,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互拍成像,实现了探月工程五战五捷。 (1)嫦娥四号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不锈钢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B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 C 多种材料混在一起就是复合材料 (2)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___________的硬度更大。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是________(填序号)。 A 火山爆发 B 温室效应 C 光合作用 【答案】 (1). B (2). 钛合金 (3). TiCl4+2Mg 2MgCl2+Ti (4). 电 (5). C 【解析】 【分析】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详解】(1)A、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正确; B、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故B正确; C、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故C不正确。故选B。 (2)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的特点,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钛合金的硬度更大。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是光合作用,故选C。 【点睛】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的特点。 30.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_____________。 (2)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滅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以少SO2和__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____________型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填序号)。 A 小于5.6 B 等于7 C 大于7 【答案】 (1). C (2). 可吸入颗粒物 (3). S+2KNO3+3C K2S+N2↑+3CO2↑ (4). 硫酸 (5). A 【解析】 【分析】 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 【详解】(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标志是C。 (2)燃放烟花爆竹会生成二氧化硫和其它固体颗粒物,故还以少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3)爆竹中常含有硫、硝酸钾和木炭的混合粉末,点燃后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故选A。 【点睛】pH小于7,溶液显酸性,pH等于7,溶液呈中性,pH大于7,溶液显碱性,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查看更多